close

http://artouch.com/artco/story.aspx?aid=2010011111169

李晏禎

西方(美洲及歐洲)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人的生命在整體社會價值上似乎顯得特別不值錢。人命危在旦夕的不可預期及人世間突如其來的生離死別,使得人生充滿了無奈。從戰爭的陰霾中,好不容易漸漸恢復對生命的期待時,1980年代HIV(愛滋病)卻席捲整個世界,生命似乎變得更為脆弱。人們開始對生命的價值及意義重新省思的同時,也學習如何以新的態度接受生命中的悲歡離合。

李.拜亞James Lee Byars│詹姆斯.李.拜亞之死(於布魯塞爾的瑪麗普克畫廊)The Death of James Lee Byars (à la Galerie Marie-Puck Broodthaers, Bruxelles) 行為 1994 Vanhaerents Art Collection, Bruxelles Photo: © Courtesy Galerie Marie-Puck Broodthaers, Bruxelles/droits réservés © The Estate of James Lee Byars/Galerie Michael Werner, New York, Berlin et Cologne(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

 

面對死亡時的生命印記

 

由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所呈現的「最後期限」(DEADLINE),選擇展出過去20年間因疾病纏身過世的12位國際知名藝術家生命晚期的創作作品。這些藝術家有的長期被病魔糾纏,有的則染上無法醫治的疾病、甚至隨時可能面臨死亡;最終,這些藝術家們都一步步的,走向他們人生的「最後期限」。面對生命的結束,這些作品有突破框架、如脫韁野馬般的獨創性;有的具備超脫世代的前瞻性、有的則是細膩情緒的反射,但無一不是在抓住最後的機會,為自己的生命寫下完美註解。死亡在即,他們如何用自己的最後一股力氣,將屬於自己的創作能量及專有語彙,以作品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如何宣洩對生命的不滿或對人生的困惑?如何將生命轉化為永恆的靈魂?

 

「最後期限」挑選的12位藝術家,分別為齊本伯格(Martin Kippenberger)、哈同(Hans Hartung)、貢札雷–托瑞斯(Felix Gonzalez-Torres)、梅普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阿由(Gilles Aillaud)、維利格(Hannah Villiger)、阿布薩隆(Absalon)、李.拜亞(James Lee Byars)、米切爾(Joan Mitchell)、陳箴、德.庫寧(William de Kooning)及印門朵夫(Jörg Immendorff)。要集結這幾位重量級藝術家優質的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其中許多已被美術館或私人機構收藏,單單想像策畫及借件就已是個不小的工程,可想而知此展覽的困難度。以下統整了展出藝術家曾面臨的病痛和轉化成藝術的過程,讓人明白及想像其所經歷的生理折磨及心理掙扎。

 

疾病激發的創作能量

 

齊本伯格生於德國,因肝癌死於奧地利。在他1996年開始的畫作系列中,首次出現死亡語彙的元素。齊本伯格因喜愛希臘話劇《美杜莎》(Medusa),而在其作品當中將自己轉化為被美杜莎變成石頭的受害者。雖然從齊本伯格的創作語彙當中,看不出跟疾病死亡相關的語彙,但其作品的線條、色塊及構圖,以內斂的方式顯示了疾病對於他所造成的內在衝突。

齊本伯格Martin Kippenberger│無題(出自「美杜莎之筏」系列)Ohne Titel (aus der Serie "das Floß der Medusa") 油彩、畫布 1996 Galerie Gisela Capitain, Cologne © Estate Martin Kippenberger/Galerie Gisela Capitain, Cologne(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

 

哈同生於德國,死於法國,被視為詩意抽象的代表人物。當他82歲中風後,不但沒有放棄創作,反而累積了更多創作的能量;同時開發出以農夫用的灑水器做為繪畫工具的方式,使其創作能量不受動作侷限而得到更多的自由。從生病到過世的三年當中,哈同藉由幾位助理的幫助創作了650幅作品,其巨大的創作能量,使觀者每每站在作品前都不禁為之震懾。

 

貢札雷–托瑞斯生於古巴,死於美國邁阿密,為古巴裔美國人。他喜愛以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用品做為媒材,如燈泡等。而在發現自己被診斷出染上HIV之後,開始體悟到生命當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他許多作品的議題都跟愛與失去、新生及希望、開始與結束等等相關,但他不願自己的疾病左右觀者閱讀作品時的感官,因此特意不直接將作品與其疾病做連結。

 

梅普索普生於紐約,逝世於波士頓,為著名的美籍攝影家。1970年代起從事黑白靜物、人像及裸體攝影入行,其作品以美學及性感為大眾所知。而在HIV病魔的折磨下,他的體力日漸衰弱,於1986年開始即無法長時間在攝影棚工作,因而改拍古典雕像及靜物。他以攝影大理石雕像及銅雕的女性乳房,來表達時間與死亡無聲的完美關連。

 

身體變化及面對死亡的焦躁

 

阿由逝世於巴黎,為敘事具象的代表性人物,以繪畫動物最為大眾所熟悉。1977年半身不遂後,靠著家人與親戚的幫助,他用剩下的一隻手繼續創作,直到身體無法承受為止。

 

維利格死於瑞士,她在1980年代染上結核病,由於要長期隔離,進而將創作的角度從觀察生活的周遭改為觀察自己的身體,並使用拍立得記錄自己身體的點滴及變化。而從1996年開始,她還是以同樣的模式創作,唯一不同的是開始以布料纏繞自己的身體。維利格提及使用身體創作時,是將身體變成了物件、原材料,而她可以操控自己的身體;但當身體不適的時候,這就變成不被控制的材料了!

 

阿布薩隆生於以色列,在29歲時因HIV於巴黎過世,藝術生涯短暫卻很精彩。他的烏托邦「室」(Cellule)計畫是依照他的身體空間製作,而每一件目前在世界各地被收藏或展覽的「室」,都不斷地提醒觀者:空蕩的「室」中少了藝術家的蹤影。去年同時在「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及「伊斯坦堡雙年展」(Istanbul Biennial),都能看到阿布薩隆的作品。除了「室」系列作品之外,阿布薩隆也有錄像作品。有別於「室」系列作品的平靜,他的錄像作品則以身體或聲音來表達內心面對死亡的不滿及不安。

 

李.拜亞生於美國,死於埃及。他一直追尋完美的死亡方式,當知道自己罹患癌症時,便精心策畫個展「詹姆斯.李.拜亞之死」(The Death of James Lee Byars),並在布魯塞爾的瑪麗普克畫廊(Galerie Marie-Puck Broodthaers, Brussels)呈現:他將金箔填滿一個空間,然後躺在其中演繹自己的死亡。此次「最後期限」重新將「詹姆斯.李.拜亞之死」呈現於展覽當中。

 

米切爾生於美國,死於法國,她在1960年代的紐約是抽象表現主義及行動繪畫的一員。1960年代末移居法國後,米切爾試圖以大型的畫布來表達她對周遭環境的情感反應;而在染病後,她更以粗線條及大片的留白來詮釋面對死亡的焦躁。

哈同Hans Hartung│TI989-R45 壓克力顏料、畫布 1989 © Adagp, Paris 2009 © Fondation Hans Hartung et Anna-Eva Bergman, Antibes(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

 

對抗疾痛和直陳痛楚

 

陳箴生於中國,逝世於巴黎。其於1986年移居法國後,一直為一種無法痊癒的疾病所苦,他將移居生活及對抗疾病的種種心情,反映在裝置藝術當中。雖然長期被疾病困擾,但他並未因此而減低其創作能量及熱情。由於陳箴家族研究中醫,他也試著學習中醫並試圖尋求醫治疾病的方式,而中醫也成為陳箴創作的元素之一。陳箴的創作能量及求生意志堅強,因此可以從其作品當中感受到較正面的能量。

 

德.庫寧生於荷蘭,死於美國紐約,為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庫寧在76歲時雖然已有些許老年癡呆的狀況,但還是堅持要繼續創作。其作品一直以探究難以理解的衝突性,及找尋衝突中的平衡點為主軸,他一生的作品都離不開表現主義,可說是表現主義的終極代表。

 

印門朵夫生於德國,1998年被診斷出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後,他將生病狀態直接反映在其創作之中。一開始是在畫作中呈現神經系統跟骨骼樣式的圖樣,然後隨著他肌肉萎縮,其自畫像中也出現扭曲及坐在輪椅上的身形,甚至地獄也成為畫作的主題之一。這樣的表達方式有時反而成為觀者最不願意面對的一種,因為太過直接,感受到的痛楚也相對的更多。

 

此次巴黎現代美術館為表對這些藝術家的尊重,特別規畫讓每一位藝術家都有獨立的展出空間。由於這些藝術家在作品當中所釋放出的能量都非常強烈,獨立空間的安排可以使其作品不被其他作品或能量所干擾,讓觀者單獨感受每位藝術家不同的生命能量及態度。展覽整體視覺效果及所要表達情感強烈,觀者可在莊嚴的氣氛當中感受到每一位藝術家在面臨死亡時的態度—掙扎或不安、憤怒或妥協、豁達或平靜等等。在參觀展覽的過程中,觀者極容易被藝術家們的能量所震懾,進而產生屬於自己的情緒反應和思考,而這也是此展重要的目的所在。

 

最後期限

展期|2009.10.16-2010.01.10

展地|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

網址|www.parismusees.com/deadlin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