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日誌 (2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先把耐心用來理解狀況]

有時候去強調某些事情,反而適得其反. 正說明了"更"需要弄清楚實際上到底發生什麼事. 人總是不斷在變化的,如果"去察覺這些變化"也能變成一種習慣,那麼人們就有更多時間可以去做其他事或者更能對症下藥協助改變一些事情.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究竟要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真是氣餒 .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需要好好地處理自己的狀態 .

一定要唱夠題目!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這是種很詭異的感覺。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5 得到憂鬱症是患者的個人問題嗎?

當別人覺得那是病的時候,常常會令人感到是在把問題歸結到患者身上. 這是件令患者極不舒服的事.

像上一篇其中一個問題談到為什麼會得憂鬱症,其實並沒有談到生病的人以前遇到問題卻找不到答案這一個面向.

有時候壓力反而是週遭的人帶來的. 這也是個讓患者為難的壓力,因為我們常常不能去要求旁人改變生活方式或想法,大部分人都會覺得這是個人選擇的問題.

無從改變的個人選擇就是壓力,然而更可怕的是,無從改變卻也無法相互理解和體諒這一點,這才是會把人逼到絕境的關鍵.

當患者身旁的人以一種"我認為你不應該這樣"或"我認為你應該怎樣"和患者互動時,往往也都沒有想到應該先問自己這些問題,或先去了解患者為何會這麼想.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1.憂鬱症的人可能會期待什麼呢?

我想到了ET.外星人發亮的手指. 沒錯,就是內在的自我和外界的溝通.

Q2. 憂鬱症的人完全是非理性的嗎?

人的生命裡有讓自己"生",也有讓自己"死"的慾望和能力,就憂鬱症完全or幾乎被"死"征服而言,憂鬱症的人是非理性的.

因此,對他們來說,生命實在難以忍受.

除了這一點以外,他們也許比其他人更正常,更理性,甚至更聰明.  對他們說教和講道理都沒有用,他們很有可能都聽得懂.

Q3. 為什麼會得到憂鬱症呢?

我覺得應該是肇因於遭遇到長期無法解決的問題,習慣性的負面思考,以及,由於自己堅持的東西無法讓旁人明白,因而決定"死守/堅守"到底.

另一個可能性是,還沒有找對讓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活下去的理由,換句話說,他可能只是一直在"彌補"負面的問題,可是還沒有辦法做到在彌補完後再去創造更多正面積極的東西.

Q4. 憂鬱症的人在乎的東西會跟一般人不一樣嗎?

答案是,不太會. 有時候並不是聽不懂他人的勸說或溝通的內容,而只是不滿意說話者的態度.

可是,我想一般人也都會去注意說話者的態度是否過於權威 置身事外 或 太過討好對方.

#目前暫時想到這些.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被學術用語養壞的現象(1) / 在校園內認識了某位同學,談到某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該組織對其欲通過認證之會員有一項不合理的要求,也就是要通過公平貿易的認證必須要購買該組織一定數量的公平貿易商品. / 聽完後我說"這樣很虧耶",接著這個同學說在印尼作公平貿易咖啡的另一位吳同學認為這是一種"剝削". / 回來後我開始思考,"很虧"和"剝削"兩個用詞到底差在哪裡,然後不禁感到有點憤怒... 因為對於非文學性的用語,我其實不覺得這兩個用詞在應用上會有很大的意義的差異. 而我們確實也可以從看似客觀的旁觀者角度對想要申請的人說"這樣很虧" 或 "這是一種剝削". / 如果是以前,我應該也會覺得"剝削"這個詞用的很好吧...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新位置
  • 請輸入密碼:

為何擁有正確的價值觀非常重要呢?

 

一方面,擁有正確的價值觀能使我們看清自己心中的「無明」以及造成社會不幸的根本原因,使我們去分辨「什麼東西對自己、對他人甚至對社會來說是重要的」,另一方面,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的也會因此變得更加明確,由此產生更大的熱誠去從事能夠讓自我提升的工作和磨鍊(如果還沒找到自己想要實現的理想,也能夠讓自己更有動力去嘗試任何的可能性)。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參加活動的時間,我開始遠離人群.

我是否比以前更沒有力氣去承受人際互動中那些令人失望的事?

最失望的事莫過於從日常生活中消失的熟悉感.

原來這份熟悉感對我這麼重要.

因此才會想要逃避那些從熟悉變成不熟悉的人事物.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新位置
  • 請輸入密碼:

以愛情做為人生幸福的基礎的話,與其說必定崩潰,不如說會時常經歷搖搖欲墜的痛苦.

這真是令人怵目驚心的結論.

要去做任何事,成為"某一個身份"前(例如父母 情人 朋友 老闆 員工.....),要先成為"強韌的人".

這是今天讀完"和樂家庭"第一篇的感想,十分受用.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新位置
  • 請輸入密碼:

 

記得那時候在談到與室友的室友相處的問題時,曾聽到"若不由衷就不要勉強",這句話在那時聽來也是一大打擊,原因是自己一直很想找到合適的方式去和室友的室友做朋友,而努力了這麼久,竟也只是看起來"不太由衷".現在想來心裡仍感到苦澀.

那關門閉不見面的一個月在我心裡留下陰影,我有時會想起那本自己找了很久的要送給這位"朋友"的遊記,如今仍放在書櫃上,它跟那份想做朋友的心意一起,自那個月以後,我便沒有勇氣把它們再拿出來了.

對於此事,我的心裡是否還有力氣抵抗這沉重的陰影和傷痕呢?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午聚時,分享了"每個人都要完成自己的出世本懷",後來想想自己應該再進一步闡釋"出世本懷"的意義的.

還記得有一句御文是"釋尊之出世本懷在示為人之道"(有點不確定),意思是,所謂的出世本懷就表現在"為人之道"上.

因此,對每個人來說,為人之道是最重要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新人間革命的學光2裡面,先生提到"造就人"比"重視知識"更重要,而"重視知識"又比"學歷和資格執照"更重要.

參加學會活動就是在學習為人之道,因為為人之道是無法僅從書本或師長單方面的傳授知識(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師匠是不重要的,而是沒有去實踐師匠所說,沒有自己去驗證師匠所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這樣還是沒有辦法學到"為人之道")這兩個途徑來學習的,最踏實的基礎還是應該要紮根於自己的行動和實踐(自我鍛鍊 自我學習)以及從中習得的"智慧".

從這點來說,能夠持續地貫徹人間革命並實踐拔苦與樂的利他行為,這樣的人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晚出乎意料地家訪了三個同學,和頭一個失戀的同學聊完時我累的不得不跑到摩斯去睡覺,因為白天要上課和打工,也沒有時間休息.

接著到學校對面和一個新的女子部見面.當她說出自己才二十歲時,我忍不住驚呼連連,因為她已經是某個有名的拉麵店的店長了,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妹妹,我想,如果有機會的話,她一定也想靠自己出去闖闖.

最後是在學校對面幫媽媽顧店的同學.她的媽媽這陣子身體出了一些問題,常常都會出現嚴重的疼痛反應,有時必須去急診室打止痛劑,她看著媽媽痛的一直流淚,心裡真是非常不捨.這時候我跟她說了自己的情況,然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事可以這樣鼓勵同學,這在準備資格考的那段時間是完全無法想像的.

在和樂810號裡面,一開頭先生就說"成為奮戰取勝的人——這是佛法的出發點,也是最終的目的",後來自己才逐漸理解,其實每個人的使命都是要"成為奮戰取勝的人",這也就是之前討論"慈悲"的前提時談到的"自主性".

原來所謂的"自主性",具體而言就是"成為奮戰取勝的人". 這一點真是不簡單,但是世界和平和立正安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於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非空虛,...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節錄自 《野草》魯迅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知道一個人的改變和成長需要足夠的時間、能夠把握時機的智慧與迅速的行動,然而現在同時有地區事務、大學部活動,以及自己迫在眉睫的論文,要專心地考慮任何一個同學的狀況都開始變得困難重重,因為單單是聯絡同學就產生了錯亂的感覺,同時也常會擔心自己一忙起來就沒有辦法顧慮到同學的感受。

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專注的心力。

-------------------------------------

我也注意到自己不太會轉換說話方式鼓勵同學。

鼓勵應該具有慈悲的精神(拔苦與樂),不只是幫助或陪伴同學解決問題,而是去培養同學的自主性與生命力。

一方面,歷練不夠的話,就不容易瞭解同學的感受,因此自己必須主動接受磨練並且多跟不同的人互動。

另一方面,如果沒有透過利他的實踐來擴大自己的境涯,讓自己越來越能夠在為了自己和為了他人之間的心態上取得平衡,自己就不太容易有餘裕去思考慈悲中的「與樂」是去讓他人獲得「生之喜悅」並且加以實踐,這種喜悅感是從去賦予目前遭遇的問題一個正面的意義產生的。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