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立報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

台灣多風災、地震,從921大地震後重建經費超過655億、莫拉克風災重建經費直逼1,200億,但重建速度無法趕上災難。脆弱而危險的國土無法承受當前經濟發展與土地利用模式,還山河於天地,人與自然才能安身立命。


天下雜誌11日發表莫拉克災後至災區進行長達4個月的調查報告,目前重建措施與經費,在暴雨一來後,極可能化為烏有。天下雜誌主筆林倖妃表示,88水災後的崩塌泥沙量是12億立方公尺,相當於650座台北101;坍塌地有2個台北市大,是921大地震的4.5倍。


日前高雄發生百年大震,才發現原來還有盲斷層,台灣是易鬆動的砂頁岩地質,易因沖刷而坍塌,導致河川淤積量成為世界第一;加上過去不當開發利用,莫拉克重建委員會估計今年暴雨來襲,災區156個聚落將有110個處在危險邊緣。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表示,台灣雖然是危險島,但並非所有地方都不能居住,只要能詳細掌握斷層跟地層破碎情形,即便是山區,也可在相對安全地帶居住;不過,莫拉克風災後,旗山、荖濃、曾文與阿里山溪嚴重受創,未來5年,嘉義以南地區風險很大。


「避災比重建重要!」台大土木系水利組教授李鴻源估計,未來10年南部都得面對颱風、豪雨、土石流。雖然重建編了許多預算,但除石門水庫集水區外,政府對河川流域並無詳細基本資料,即使是水利專家,也不敢對淡水河以外開藥方。


但預算還是編了去重建,沒人敢說『這沒有用!』」立委田秋堇指出,曾文水庫蓄水量只剩37%、烏山頭水庫剩48%,每年為水庫清淤花了相當多的錢,卻無法解決問題。李鴻源認為,莫拉克風災對水資源的衝擊凸顯「耗水工業還要不要繼續開發」的問題。


他以曾文水庫越域引水為例,因工程體受創嚴重,進水口淤積很高,水利署應先把隧道體撐起,否則會有二度災害,但是否要繼續興建,必得考量環境衝擊與地貌改變問題。


汛期即將來臨,學者建議,從國土脆弱程度來看,避災避險將比重建更優先。政府應有魄力減少多災的山地開發,開發與修復的代價要一併考量,其中鼓勵植林不如鼓勵山林休耕,將山河還給自然,調適人的行為,才可能與自然共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ka9644503 的頭像
    jka9644503

    如果麥子不死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