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編譯魏世昌整理報導】

不同文化的撞擊常是藝術工作者靈感的來源。一名移居越南的巴黎時尚編輯,在胡志明市當地創作能量的激盪下,發展具跨文化風格的文化創意產業。


接收跨文化刺激
根據《越南青年報》報導,來自巴黎的時尚編輯丹諾爾(Catherine Denoual)1995年與先生同赴越南胡志明市定居發展。她在當地大量吸收蓬勃發展的都市能量;而當地興盛的文化創意產業,也成為了她跨文化學習的最佳教材,進而促使她發展出自己的設計事業。


1995年,丹諾爾的先生在胡志明市找到一份工作,35歲的丹諾爾因此辭去原本在巴黎的時尚編輯一職,決定到胡志明市好好休息,陪同孩子一同認識這個城市。她說,她敞開心胸接納所有不同與新奇的事物,而胡志明市則回報以各式文化刺激。


「胡志明市給了我許多能量,這是個年輕的城市。每件事都結合了生命意義,每個人對要往何處去,心中也都有確定目標。我觀察到,他們無法待在家裡無所事事。」她說。「因為這裡的能量、人民跟文化,讓我想做些特別的事。」


從家裡開始創作
起初,丹諾爾一邊在家中從事家飾品設計的工作,一邊照顧孩子。隨後她想要測試自己的能耐究竟有多大,於是將自己第一份設計的作品交給她在巴黎的朋友販售,結果銷售成績相當好。


她的嗜好如今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品牌。除了在胡志明市外,目前在俄羅斯也開了一間分店。


我的事業之所以能發展得這麼好,一部份是因為朋友的鼓勵。


丹諾爾說,當時尚編輯時,與模特兒、攝影師為伍的編輯工作,通通必須按部就班,有固定的程序;在胡志明市的獨立工作帶給了她全新的感覺。「我從未想過要獨自創業,但在這裡,我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式。現在工作室內有1百名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為這個城市付出。」


大量引用當地織品
跨文化迷人的不同面向,促使了丹諾爾用不同的觀點去理解旁人,同時適應巴黎與越南生活間的關聯性。


丹諾爾在她的設計中使用了大量的刺繡,她說越南的文化特質啟發了她將刺繡融入作品當中。「越南女子編織刺繡的方式相當精巧。她們與朋友、家人在屋子內一同工作,產出的作品非常讓人驚豔。」丹諾爾說。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胡志明市區內知名的『西貢廣場』等大型購物中心工作,所以我們必須要找出能夠讓傳統文化工作能夠繼續傳承下去的方法。這些在法國都已通通消失了。


「我們很高興房子就在稻田旁邊,因此隨意就可看見美麗的稻穗和農人耕田時的情況,在我們的房子旁,常有雞跟水牛圍繞。而我們家中更有個游泳池與大型花園。對過去居住在巴黎公寓的我們來說,算是種特權了。」


生活環境自然多元
越南的生活步調更提供了家庭時間與工作間的完美平衡。丹諾爾說,對她孩子而言,越南是個相當優質的成長環境。「我們的孩子長大後,在胡志明市結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增加許多了國際背景相關知識。」


「在這邊行動相當安全與自由。我的孩子在週末參加派對、與朋友出遊、自行搭計程車,即便他們只有13歲而已。而在法國,他們卻無法做這些事情。」


不過,她的女兒將離開越南到國外念書,而她的兒子再2年就要上大學。丹諾爾期待再與丈夫經歷一次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期。


就像她在35歲第一次行動那樣,丹諾爾說,她已準備好下一次的啟程了。她將那比喻作另一個新生活的到來。「我先生與我將會花上許多時間在旅行上頭,再度拾回年輕的心。並期望再度透過藝術感動人們的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