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

「我朋友的爸爸是台灣人,去中國工作,媽媽是韓國人,他在中國出生。後來爸爸去世,媽媽帶著他回台灣,但是卻沒有辦法辦戶籍,為什麼這樣?」4日一場由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主辦的「反思台灣移民政策與國族主義」講座上,同學提出這樣的疑問。


主講人政治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廖元豪回應,雖然小孩的父親是台灣人,他擁有台灣國籍,但辦理戶籍時,必須由台灣國籍的雙親之一陪同證明,而小孩爸爸卻已過世,母親不是台灣人,辦不成戶籍。偏偏台灣許多社會福利和戶籍掛在一起,因為制度的缺失,衍伸出無戶籍國民的問題。


制度僵化隱含歧視
以大陸配偶為例,廖元豪指出,許多陸配在中國也許有小孩,法律規定12歲以下小孩可接到台灣,許多陸配等了8年,終於拿到台灣身分證,打算把自己12歲以下的小孩接來。但每年的人數有固定配額,不一定馬上能完成手續。在繁複的規定下,有個附註,這些等待8年終於拿到身分證的「原中國籍」的台灣人,必須再等5年,才能將小孩接來台灣。


8年等待身分證,5年等待可將小孩接來,一個剛出生的小孩此刻的年紀已經超過法律規定的12歲。


照護基金誰受益?
廖元豪認為,行政機關常做出令人不解的規定,這些規定隱含了歧視,以陸配小孩來台為例,雖然法律沒有不讓他們來,實際上卻是「一個都進不來」。另方面,台灣的制度限制了擁有國民身分的移民應有的福利。


以外配而言,外配並非馬上得到國民身分,許多受家暴的外配無法訴訟、要求離婚,也沒法申請相關保護。雖然政府規劃了外配照護基金,廖元豪表示,這些基金也不是直接送到外配手上,而是經由相關的NGO以申請專案來使用,結果這筆基金真正照護到的,究竟是外配或是NGO?


「外配和移工,補足了台灣社會安全網不足的漏洞,卻往往被視為社會問題的來源。」廖元豪指出,移工也繳了保險基金,為政府增加稅收,但得到的不是福利,反而是許多騷擾和限制。


薪水被扣、護照被扣、被虐待、沒有保險、長期照護的移工沒有休假,這些原因導致移工想逃離雇主,可是逃了之後生病不敢看病,因為看病會被抓走、遭遣返。」廖元豪說,勞委會將逃跑移工的資料傳給各醫院,只要移工去看病就會經由通報而被抓走。雖然勞委會的用意是擔心這些成為非法移工的人,受到其他雇主虐待或恐嚇,但反而讓許多人生病不敢看醫生,連醫療權都沒有。


應破除身分封建迷思
廖元豪從前在美國讀書時,有一次帶女兒去看病,在醫療資料卡上有一個身分欄,上面的選項有本國國民、旅遊簽證、學生簽證……等,最後還有一欄「其它」,也就是沒有合法身分的人。身分欄下有一行小字,註明這份文件不會送到聯邦移民署。


廖元豪表示,許多現代國家,逐漸將「身分」和「權利」脫鉤,不會因身分而影響權利。封建制度和現代社會一個很大的不同在於,從前是「身分」認定,而現在則是「契約」,經由契約行使權利義務,不因身分有所分別,廖元豪說,但是台灣社會仍以身分做為判定標準,邁向多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