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摘錄及引用文章 (13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採訪、撰稿:張岱屏;攝影、剪輯: 陳添寶

80 年前,這裡還是沒有水源灌溉的看天田,日據時期開始,水源引入這片廣大的河階地,這裡成為改良培育蔗苗的根據地,從此奠定了台灣半世紀蔗糖產業的根基。如今這裡不但是台灣最重要的香菇產地,也盛產枇杷、柑橘等水果,最具盛名的是每年11月綻放的花海,為這片河階地鋪上色彩繽紛的地毯。所有的新社人都知道,這裡甜美的果實、鮮艷的花卉,並不是偶然,一切的一切都依靠著一條既堅實又脆弱的生命線-白冷圳。

每年11月,大片的波斯菊,在大甲溪左岸新社台地上綻放。這片花海的所在地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生長的並不是花,而是蔗苗。

廣達1200公頃、由13層河階組成的新社台地,是台灣少見的河階地形,由於地勢隔絕,非常適合培育種苗。1913年日本人在新社成立蔗苗養成所之後,為了取得灌溉水源,在大甲溪上游的白冷開鑿引水道,一路開山洞、架水橋,興建了這條長達16.6公里的白冷圳。其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水能逆勢向上、翻越深谷。

白冷圳的興建,奠定了台灣蔗糖產業的根基。蔗苗養成所在光復之後,轉型成為種苗改良繁殖場,培育並改良各種蔬果,供應全台的農民,更進一步帶動新社農業的發展。如今新社的山坡上,到處可見柑橘、枇杷與葡萄等果樹。地勢低的河階地上,是香水百合、文心蘭綻放的花園,地勢較高的河階上,則是香菇生產的重鎮。

台灣的香菇,7成以上都來自新社,而溼度的控制是香菇生長最重要的關鍵。香菇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為了維持香菇寮的濕潤,菇寮每天必須噴水3到4次。廖國龍一家3代都依靠香菇維持生計。

1999 年白冷圳渠道因為九二一地震受損,這是白冷圳完工近70年來,第一次長達三個月無法送水。這次的斷水,新社地區不但農作物無水可用,連民生用水也必須靠送水車接濟。地震後居民深刻體會到與白冷圳的緊密依存,組成白冷圳社造促進會,向政府爭取重建白冷圳,決心以社區的力量,共同保護新社最重要的水脈。

土石淤積,是白冷圳面臨的另一個威脅。每當颱風豪雨,大甲溪夾帶大量土石沖往下游,為了防止泥沙堵住入口,白冷圳只好暫時性地停水。颱風過後,居民合作清理水圳的泥沙,也意外地在隧道內發現不為人知的生態秘境。

走進日據時期開鑿的白冷圳隧道,腳下是冰涼的溪水,頭頂上是成群的蝙蝠,懸掛在牆上休息。不知從何時開始,水圳也自成一個生態,深幽的隧道成了蝙蝠最安全的棲息地。

因為有白冷圳的灌溉,新社的老農民即使到了7.80歲,仍然可以種柑橘、採香菇,創造經濟產值。老農民無法想像,如果有一天白冷圳的水不再流,將是怎樣的光景。

2006年中部科學園區第三期計畫在后里動工。園區每日用水量高達15萬公噸,相當於台中市一半的用水量。為了供應科學園區旁大的用水量,大甲溪的水資源必須重新分配。然而目前大甲溪的供水量,根本無法滿足中科三期的用水需求,中科三期的水源,只能「暫時移用農業用水」。

新社的農民擔心,一旦科學園區的供水量不足,白冷圳的灌溉用水被移做工業用途,高經濟價值的百合花、水果、香菇園恐怕要承受休耕的打擊。

3月,桃花與李花在新社台地粉墨登場,因為有白冷圳充裕的水源,可以預期八月將是桃子與水梨豐收的季節。

幾十公里外的后里地區,新穎而壯觀的電子廠房背後,只見荒無的農地與乾涸的水圳。中科三期仍求水若渴地,尋覓任何可以利用的水資源。未來又是誰的水權會被移用、被犧牲?遠在新社的農民心中埋伏著不安...

 

 

※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日本見學系列之1
作者:munch

宇治,位於奈良與京都二大古都中間,曾經是兵家必爭之地,流貫宇治市的宇治川更是首要天險。

豐臣秀吉時代,在16世紀末在宇治川槇島一帶築城防衛,同時也展開宇治川的築堤治理工作,所以宇治川的堤岸風貌,在當時就以奠立。

時到現代,治理淀川水系中游的宇治川,工程一直持續在進行。

但有趣的是,水利工程除了防洪,同時進行歷史景觀的修護,縱使河川也是三面光工法,河床加固,河岸護堤。但是實際上,卻不是粗暴的舖上光滑水泥護岸,而是維持石塊砌岸的堤坊,形成和諧的景致,更重要是在河岸上植有大樹,讓河川人工化的相當自然。

河床的工程上,部分區段河床舖石加固,並且部分位置放置石塊降低流速,有趣是放的方式不是亂丟,而是經過設計,製造瀧的效果,增添河面景觀。

宇治川在這種水利工程與歷史景觀二者兼顧下,奠定河流的基本樣貌。於是結合源氏物語等等攸關宇治的的歷史意象,開始創造文化氛圍,從河上傳統的捕魚鵜鶘船,塑造古老意象。

再到以橘色為主色調,橫跨宇治川的眾多橋樑,在許多古老木橋毀於洪水,新橋建設也能符合早期意象,做出整體規劃設計,不會零零亂亂毫不統一。更讓人詫異是,看似美麗的橋樑,走近查看竟然是鋼構鐵橋,卻利用精秒的設計遮掩,讓鋼鐵也生出溫暖。

美麗的宇治川景觀,各項建設細拆查看,都是留有人工重造的不自然痕跡,但是日本人高明在於,縱使人工也會將它力求仿古,融入集體氣氛,當每個新造物都盡力為歷史氛圍加分,而不形成突兀的破壞者,於是各別的瑕疵,就不會太被注意。

從亂石砌岸、石磚步道,到橘色橋樑、四季植栽、以及木造小舟,可以看出在小地方留意的設計,當集合起來產生的氛圍極為驚人,在結合宇治川兩岸的歷史勝地,無怪乎受到高度重視。

但是,好事也會有波折,前年宇治川舊河道的太閣堤被挖出發現,更可以瞭解四百多年前堤坊的樣貌。不過,卻在去年治理宇治川的對策中,提出拆掉步道、重新修堤、濬深河道的想法,當然遭到反對,理由簡單,會毀掉歷史景觀。

時代不斷變動,很多狀況難以預料,但是對於已經形成重要歷史風貌的宇治川,要走回頭路有如要河水倒流,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四月,初春,人生的學習旅行,看見繁櫻初楓同現的美景,真的很高興。

※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TEIA 2010.3月會訊

 

迎向地球日40 TEIA動起來

作者:許心欣(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地球日40週年計畫總策劃 )

地球日40周年 強調「服務 行動 串連」

地球日網絡(Earth Day Network)以「服務、行動、串連」三大面向作為地球日40周年的主軸,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環保的重視及擔任環境志工,並促成全球各地更成熟的聯繫網絡、推動人類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 同時串連更多棲地保育與環境教育活動。

本會自從2002年建置台灣地球日網站及發行地球日電子報以來,每年透過轉載翻譯 Earth Day Network 的國際主題與相關資訊,並搜羅台灣的地球日響應活動,透過網站及電子報介紹給國人。今年協會正緊鑼密鼓地推展多項工作,邀集環保團體及企業一起共襄盛舉,共同籌劃響應2010地球日。

響應國際 TEIA與您一起Go Green

協會規劃地球日40周年台灣推廣主題與行動計畫:2010地球日40週年, slogan為Go Green

ØGo Green為slogan,以綠行動守護地球為主題

Ø4月17-18日「全球服務日」,為土地服務的棲地守護行動,將在台南七股與台北陽明山舉辦生態工作假期,希望邀請企業志工參與。

Ø4月22日「全球行動日」,結合環保團體針對氣候變遷相關法案向政府提出訴求。

Ø4月25日「Earhday Sunday」,又稱「全球慶祝日」,將串連北中南東四地的團體,同步發起以人群排出台灣減碳意象(CO2↓)與承諾活動,展現台灣民間響應全球減碳不落人後的表現。

Ø4月24-25日「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將與伊聖詩芳療生活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共同主辦,結合環保、音樂、藝術、農學市集,鼓勵民眾走入綠生活。

Ø「百萬綠行動」:響應國際「十億綠行動」計畫,將展開「百萬綠行動」募集活動,透過地球日網站、電子報進行資訊傳播。

Ø「地球日40周年特展」,介紹地球日的歷史發展與台灣的地球日經驗。

Ø自然生命印象短片徵選、綠色影展及系列講座活動。

攜手減碳護地球

為天空請願記者會

 Earth Day 40 需要各界支持及贊助

為推展宣導地球日,喚起更多人對環境議題的重視,我們需要更多的支持與贊助。您可以這樣支持地球日:

Ø支持「捐款送有機棉T」活動:限量1000件地球日有機棉紀念T恤,只要捐款滿2000元就可獲得。

Ø響應「百萬綠行動」,上網登錄你的綠行動。歡迎提供綠點子,也可以參加或規劃屬於自己的地球日

Ø擔任「環境志工」,參與棲地守護行動 ,或參與425各地的排字活動。

Ø宣傳及參與地球日系列活動,或者規劃屬於自己的地球日。
Earth Day. You Matter. It Works!(地球日,你在乎,就有用)

Ø個人或企業直接提供經費支持,贊助地球日推廣計畫。

Ø提供對環境友善的綠色產品,作為地球日系列活動的贈品。

協會除了鼓勵各界籌辦自己的地球日活動之外,也歡迎大家直接參與支持各地環保團體的地球日活動。我們預計於3月23日國際氣象日舉辦「地球日40週年啟動記者會」,呼應氣候變遷主題並且預告地球日將屆,歡迎各界參與全台各地展開的地球日活動。所有最新消息都將陸續公佈於台灣地球日網站及地球日電子報。讓我們在地球日40周年之際,一起Go Green,用綠行動守護地球。

歡迎更多企業志工,加入棲地守護的行列!七股護沙生態工作假期,志工體驗在地的美、為在地服務

Ø   更多地球日訊息,請上【台灣地球日網站

Ø   贊助合作,請來信 earthday@e-info.org.tw 或來電 02-23021122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EIA 201.3月會訊

Ring~Ring Ring~Ring~ Hello

作者:湯翊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展整合部專員)

湯寶是協會發展整合部的新人,目前還負責地球日及自然影像計畫的執行工作,她把創意融入環保活動中,很多海報或美術設計,都可以發現「湯式風格」。讓我們來瞧瞧這位藝術奇才,腦海中的世界又有著什麼樣的圖案?

喜歡藝術創作,滿腦子怪點子的湯寶狐狸告訴小王子他的秘密:『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楚。真正的東西不是用眼睛看得見的。』從前看了小王子後,一直把這個秘密牢記在心裡。可是生活總是片面的,如果不夠宏觀不夠仔細的去觀察,拼湊每一塊畫面和其中的意義,你永遠看不見真相。

就是因為這樣,從美術跨行到環保,對有些旁觀者來說是不合邏輯的。但對我自己來說,學藝術的人本來就比一般人來得敏感心細,能體察一般人看不見的事情(其實是有靈異第六感?!)。只是現代藝術走向應和時代多少譁眾取寵,當藝術家探討議題時也會被人質疑只是隔靴搔癢,但我不希望區隔 得如此絕對。用不同的角度去詮釋同一件事情時,通常也能產生不同的影響力,更不該劃地自限,因為領域而把角色區隔開來。如果說人都離不開土地,那麼關懷土地的心應該被集結在一起。我覺得協會陳瑞賓秘書長很偉大,他的決定給了這個協會跟這塊土地有了無限的可能。

媽媽很感傷的問我:「那你以後都不畫畫了嗎?」(她可能覺得從國小開始的精心栽培沒有了結果)。對我來說,藝術已經不需要是一種行業,而是「生活的方式」,而生命經驗可以加強藝術的深度和廣度,我希望自己可以累積這樣的經驗,嘗試去做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意義的。

不同地方的眼睛     不同地方的眼睛

不同地方的眼睛     不同地方的眼睛

大學時,我們喜歡拚死拚活打工存一點錢,就刻苦的跑到國外自助旅行,看見不同環境中的風景,也看見不同生活下的眼睛(眼睛是靈魂的映照),往往是歡樂的旅程中內心也有很多衝擊。人冰雪聰明,卻跨不過種族、文化、語言、時代、甚至是土地、物種等的距離。明明用心真實去瞭解、體會、同理,就能跨越;也許是太聰明了,所以「征服」距離,但征服後的結果往往是越來越遠。

2008大四畢製作品 作品名稱:Babel巴別塔 材質:木材、水泥漆、木色染料

我喜歡座落在艋舺大道巷子中的這裡(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每一條幽徑都像是有著傳說中「很久很久以前」那樣的故事,就算沒有也讓人有無限想像。這裡有各式各樣的人聚集,每個人都因為深愛這片土地而聚集在一起,能夠愛土地和環境的人會更懂得愛人。

深深巷弄深深庭院中的協會還有哪些奇人和有意思的故事呢?歡迎大家到協會來作客,跟我們一同聊聊心疼環境愛土地的夢想和理想,加入我們守護環境的行動行列!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會員大會暨「全球的在地行動:國民信託 」講座

憑藉一股對土地的熱愛及對環境保護的使命感,自2000年創立以來,我們與來自四面八方 、不同領域的朋友們,一起行旅過這條荊棘遍佈的環境運動之路。今年,環境資訊中心邁入第十年,展望未來,面對更嚴苛的環境變遷挑戰,除了資訊及時傳遞與公開,我們也將在實際保護行動上,嘗試更多的可能。四月十日,我們將舉行年度會員大會。

此次大會除了年度報告及理監事改選,我們更特別邀請國際國民信託聯盟(International National Trust Organisation;INTO)會員發展部門的最高負責人Oliver Maurice,在當天舉辦講座,主題為「全球的在地行動:國民信託」。

Mr. Oliver Maurice有32年在英國國民信託組織(The National Trust,成立於1895年,會員人數達三百萬人,為英國僅次於女皇之第二大土地及古蹟資產擁有者 ) 擔任高級主管的經驗,負責訓練各信託資產地的在地主管,並且直接管理許多國民信託所擁有的資產。

此次演講將和我們分享國民信託在國際發展的現況 以及與生態保育和文化資產保存的關係,精彩可期。竭誠歡迎您一起共襄盛舉!

【報名日期】2010/03/01~2010/04/10
【活動日期】2010/04/10
【報名方式】請洽 :尹雯慧 小姐;電話:02-23021122 分機215 ;Email:lamo@e-info.org.tw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報2009年6月15日台北訊,呂苡榕報導

上 周(11日),印尼菩提心曼陀羅基金會(簡稱菩提心)創辦人法師釋學源及一群受台灣援助的印尼籍學生造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為往後雙方共同守護雨林的工作 做初步的準備。這群學生目前正以騎腳踏車方式環島,學生代表吳恆基說「我們希望在回去印尼前,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對台灣的感謝」。未來他們也會與台灣環境資 訊協會合作,研究以「信託」方式投入拯救雨林的工作。

2004年南亞海嘯後,由印尼華人佛教團體菩提心資助一群印尼留學生來台就讀,其中多數是海嘯受災最嚴重的印尼亞齊省。今年這群學生即將畢業回到印尼,其中就讀環球技術學院環管系的吳恆基,成為環球學院首位考上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系研究所碩士班的學生。

位於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及森林資源。但這廣大的生態卻面臨空前危機,吳恆基說,1950年印尼 雨林面積多達1億6千公頃,到了2007年則只剩下5千多公頃,因為當地以「焚燒雨林」的方式開發土地,另外政府容許外國財團到此大量砍伐雨林出口國外。

釋學源表示,許多跨國企業在印尼砍樹,卻沒有帶動當地經濟,為了拯救雨林,他們試圖從兩方面著手,一邊對已遭破壞的地方進行復育;一方面募集資金以信託方式保護雨林。除此之外,也培育更多關心環境的年青人,彌補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

印尼有許多國外的NGO團體在當地進行研究,但是十幾年過去,印尼的雨林從以前一分鐘消失一個足球場面積,到現在一分鐘消失十個足球場。釋學源說, 「他們越研究,我們過得越糟」因為他們不了解印尼,只將西方模式套入印尼當地。因此他們試圖向海外取經,靠自己的力量保護這些地方。

2007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得知印尼狀況後,試圖以環境信託方式募集資金,將雨林買下並妥善保護管理,以減緩雨林消失的速度,並結合棲地研究、有機產業等方式運用,保留當地生物多樣性。

由於印尼當地法令規定-般外國人不得持有土地,因此協會便與長期在印尼亞齊、棉蘭一帶進行社福與環保工作的菩提心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帶著拯救雨林的信念,研究以「信託」方式進行保存雨林。由協會負責籌款,委由菩提心負責購地及保育計畫之執行,為雨林保育計畫踏出第一步。

對於這次的接觸,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雙方都希望能保護這個地方。目前只是初步的接觸,未來希望能夠與印尼方面有更多溝通,找出最佳解決方法。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譯跨國界 一起救印尼雨林

圖為巴西亞馬遜雨林Juma地區的一部份;圖片提供:Marriott International雨 林是世界之肺,除了亞馬遜河雨林、剛果雨林,印尼是世界第三大雨林,正以一小時將近300個足球場的面積消失中,是三大雨林當中破壞速度之最。環保的生質 燃油,原料之一就是印尼產的棕櫚油,砍掉雨林改種棕櫚樹,背後年產值8000億美元龐大經濟利益,讓這座全世界消失得最快的印尼雨林,更快速地消失。雨林 消失對於全球暖化的影響舉世皆知,不過許多民眾還不是很清楚那些開發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生態的影響,以及自己可以為雨林做什麼?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EIA)致力以環境信託進行生態保育工作,為了傳播更多最新的印尼雨林相關資訊,目前急徵翻譯志工,只要你有心想參與,又剛好符合下列需求,無論你身在何方,透過網路,讓我們一起為拯救雨林而努力。

  1. 服務時間:服務時間依照下列之服務內容而有彈性,地點不限,TEIA將原稿傳真或是email給志工,翻譯完畢後,再將電子檔回傳即可。
  2. 服務內容:協助TEIA中文與印尼文或英文互譯。翻譯項目包括文件、網站資料、信件、新聞、法令與活動訊息等等。
    服務需求如下:
    ‧專業翻譯:協助專業訊息翻譯與一般翻譯文件之校稿。
    ‧一般文件:須具備掌握一般翻譯的能力。
    ‧雨林相關新聞:每週進行一則新聞翻譯。
    ‧雨林網站更新整理:協助新聞收集與譯文上稿。
    ‧國內外電子郵件:藉助雨林保育專案相關之收發信翻譯。
  3. 招募區域 不限,歡迎海外人士參與,可以華語溝通者為佳。
  4. 需求對象資格 英文志工10位(中譯英─英譯中各5位)
    印尼文志工10位。(中譯印─印譯中各5位)
    有熱誠,同時又具備上述語文能力或工作背景,如有證照更佳。
  5. 報名方式 請填妥mail至本會專案陳小姐信箱(ecoacts@e-info.org.tw

歡迎志工加入我們台灣環境資訊協會http://www.e-info.org.tw/node/32
,或直接點此下載志工簡歷表http://www.e-info.org.tw/files/TEIA-v.doc
填寫!

※延伸閱讀:台灣、印尼攜手合作救雨林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EIA會訊 2010.3月號


印尼雨林保育勘查行記聞

作者:陳品潔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專案經理)

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及森林資源。但這廣大的生態卻面臨空前危機。根據研究調查,1950年印尼雨林面積多達1億6千公頃,到了2007年則只剩下5千多公頃,因為當地以「焚燒雨林」的方式開發土地,另外政府容許外國財團到此大量砍伐雨林出口國外。2007年協會得知印尼狀況後,計畫以「環境信託」方式募集資金,透過民間集體的力量將雨林買下並妥善保護管理,以減緩雨林消失的速度。品潔是 協會「印尼雨林保護計畫」的專案經理,來看看兼具使命又艱辛的印尼勘查記錄。

左:候機室挑高的天花板可見傳統雕花壁飾;右上:登機入口的編號是「種」在花園裡。右下:許多店家的門面跟這家書店有濃厚傳統色調,使人感受到當地濃郁的文化色彩。2009年12月,搭上中華和印尼航空合開的航班,隻身前往印尼,進行協會印尼雨林保育計畫的參訪工作。這是一趟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旅程,大老闆說 :「你正在擔任台灣與印尼國民外交的中間橋樑,正在為台灣爭光呢!」小老闆說:「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應該是很幸福的吧!」我的內心雖有很多疑惑,但仍披甲上陣。回想第一次出國的經驗是2008年,也是去印尼,而拜訪對象,正是印尼雨林保育計畫的合作單位-─菩提心曼陀羅基金會。因此這次的啟程,並未感到不安,反而更像是實驗課程,延續滿足自己對未知的好奇心。

未知的環境很容易激起一個人勇氣與好奇心,我在這趟旅程中發現,只要敢說,敢比手畫腳,就可以「通」。在雅加達機場轉機問路時,剛好問到一位印尼某大學的教授,他正在籌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水資源管理研討會,交換名片介紹協會宗旨之後,還很友善地邀請我去參加他們的研討會。接著前往棉蘭的飛機上,右邊,是一位不會華文,只會說英文的華商,這人已經走過40多國,一開始還以為我們是Greenpeace 的分支機構,但在我耐心介紹了協會的任務後,更是認同我們的努力與貢獻。左邊,坐著一位信奉基督教的馬達族的阿嬤,跟著兒子的工作到處旅行,剛好要去棉蘭參加家族的新年聚會,也在我閒聊的功力下,建立了友善的印象。右邊聊完之後,換左邊,下飛機後才發現自己剛剛進行了一場3個多小時的英語訓練,無形中,也在行銷台灣。

左:和我交換新年禮物的印尼女生。右上:後來我們慢慢前進,一路順暢。根據司機判斷,對向車道阻塞的長度至少有20公里。右下:天氣很好,坐在公車車頂的朋友請我幫他拍張照片。印尼的公路系統不像台灣那麼發達,假日塞車是很正常的一件事。12月31日的下午,印尼的新年假期剛開始沒幾天前往馬達山(Brastagi)的路上,沿路滿見鮮花與歡欣的氣氛。有幸體會公路塞車的奇景,有時候竟然可以處於完全靜止狀態長達半小時以上。無聊的時候,下車拍照,瞭解民情。不然就在車上學唱印尼歌解悶。一趟路下來,竟然也學了3條印尼兒歌。

坐在對向來車車頂的人們,看見趴在窗戶「猛拍照」的我,有的男士會大方地跟我打招呼,有的還會要我幫他拍照。剛好路旁有人點煙火,瞬間點燃新年的氣氛,許多人高喊「Happy New Year!」、「Selamat tahun baru!」。對向車道有輛中型巴士突然停得很近,我和對車的一位女孩目光相接,才跟她說完「Happy New Year!」,沒想到她雙手抓著4顆橘子,竟然從窗戶伸過來,要我接著;於是,我也抓了一把花生回贈,後來又再送給我幾顆橘子,我也再回贈。車子啟動之後,各奔東西,雖然再見機會渺茫,但是那一刻和友善陌生人親手交換新年禮物的感動,對第一次在印尼跨年的特別地鮮明。

左:從小屋環繞360。視野非常遼闊。右上:早晨時看見當地的大嘴鳥,通常有黃嘴跟白嘴二種。右中:這種蝶的色澤很華麗,尚未查出名稱。右下這蟾蜍當時正被眼鏡蛇咬在口中,蛇雖被我們嚇走,但它看來已經奄奄一息。印尼的主要公路還算平穩,一但進入支線,或在地的產業道路,即使有四輪傳動的避震系統,仍然不敵惡劣的路面;即便龜速前進,也還是顛簸連連。猶記開夜車前往Aek Godang的路上,在半昏睡狀態下,頭部跟著搖搖晃晃,司機一不小心踩了煞車,我的頭跟著反作用力撞上車窗好幾下,痛到猛然睜眼,但聽見前方傳來悶哼幾聲,心想原來大家都一樣,於是忍痛閉上眼睛努力進入夢鄉。

在Aek Godang棕櫚園生活了好幾天,除了看見像是魔戒般氣勢磅礡的地景, 充耳的蟲鳥叫聲,更讓人深刻地體驗到這塊土地的多樣性;也看見許多土地被開發,種滿棕櫚小苗,內心的衝擊與憤怒令我無法言喻。值得慶幸的是,Aek Godang棕櫚園的地主已經開始願意投入森林復育的工作,這也是開啟協會的印尼雨林保育計畫的原因。

特地來一趟印尼,除了更近一步認識菩提心基金會在印尼當地保護雨林的作法外,另一項重要目的,就是進行保育區塊森林的生態與人文調查森林保育面臨的難題,其實大多是「人」的問題,因此深入瞭解在地的歷史與文化非常重要;而從印尼多元文化面臨的雨林保育問題也可以看見台灣原住民與森林保育議題的影子。但跨國、異文化、左:被當地一種像螞蟻的蜂攻擊,嘴唇抹藥後更顯狼狽。右上:請馬達族婦女協助鑑定無法鑑定之標本與圖片之名稱。右下:口訪當地的工人,蒐集當地生態訊息。又要結合在地保育,工作難度更高,除了需要跨越語言的障礙,協會和菩提心基金會要和居民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互動更是挑戰。

即使這趟印尼旅程,真的超乎我想像中的困難,還有發生被蜜蜂攻擊、被蔓籐割傷的插曲,但在菩提心夥伴的協助下,突破了很多困境;最重要的是,我們開始了在地的生態資源調查,並且進行一些訪談和記錄,而這些記錄,可以當作未來森林復育的基礎。探險過程中,也激發了我個人的勇氣,以及滿足好奇心,更是另一項重要收穫!

延伸閱讀: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陳昭倫(紐西蘭梅西大學艾倫威爾森分子生態與演化研究中心訪問教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2度C」這部片子的放映引起了台灣社會一陣討論,有正面給與陳文茜小姐的掌聲,讚她能夠匯集社會企業精英的力量,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收集這麼多的資訊與資源,喚起台灣對氣候變遷這樣嚴重災難的覺醒。然而,有更多的聲音,大多來自長期關注台灣環保議題的朋友,不管是因為好還要更好的批判,還是針對引用的科學數據的正確與否,或是挑戰陳文茜小姐之前的政治評論的立場,提出相當多的討論與指正。

這樣的波瀾,對於在國外進修同時觀察這樣一個環境議題的科學從業人員而言,除了百感焦急,也對參與協助影片拍攝的中研院環變中心的同仁感到不捨。更希望在沸沸揚揚兩星期之後,提出ㄧ些對科學證據的想法和給個簡單的事實,希望所有關心氣候變遷對台灣影響的朋友能夠從此攜手前進。

科學研究本身就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問,更遑論將科學研究的結果用一般民眾聽得懂語言表達的困難度,而且在翻譯科學語言時常因使用的背景不同而發生錯誤。科學研究是一個經過觀察、提出假說、驗證、結果然後進行討論和推論的過程。其中「對照組」和「實驗組」的設立對於結果的推論相形重要,但是有很多的觀察實驗是無法有對照組的設置。例如,氣候變遷的研究,我們只能從歷史的資料,包括過去地球的自然演化史、工業革命以來的大氣、海洋和土壤等等狀況收集長期的資料作趨勢的分析。這些必須在嚴格的假說之下才能成立的「實驗組」。可惜,我們沒有另外的一個沒有工業革命發生過的地球能夠提供給我們作「對照組」的實驗。

因此,所有的資料收集必須是長期的,但都經過嚴格統計分析來佐證。只是這些都必須忍受統計上的誤差和模式預測上的不準確性。更何況根據這些分析後的推論的真實與否,因為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辦法真正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去驗證我們的推論。這些問題也就造成科學家在數據解釋上的保守性與不確定性。不僅如此,科學家之間有所謂的「同儕審查」(peer-review)的制度,來再次確認資料的可信度,當然啦!不同科學家之間有不同的見解和學說,良性的競爭是推動科學進步的動力。然而,要提出一個能夠撼動世界的想法或是理論,必須把資料發表在由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審查過的雜誌之後,這樣在全球討論才能有根據。但是這樣的發表路程通常是漫長和艱難的。

而且通常等文章發表之後,許多的事件早已過了好一陣子。這就是氣候變遷研究上的難處,也是全球氣候變遷小組IPCC所遭遇的問題。可是,科學家都已盡力在做。相關氣候變遷科學研究不管在台灣或在國際上都有許多的資料存在,在「自然」、「科學」或是與氣候變遷等國際學術期刊上都有相當多的訊息可供參考。在環境電子報3月8日的論壇的一篇文章,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編輯部已提供相多的連結可供參考。雖然身為一位科學研究人員,科學研究不是我這篇文章想要談的重點。我想舉幾個簡單的「事實」(fact)給大家參考。這些簡單觀察到的事實並不需要太複雜的科學來印證。只希望大家看了之後,利用自己的判斷去結論你的想法。

第一,我們全球每年排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約80到90億噸左右,這是個簡單統計數字而已。
第二,自1960年開始至今,大氣二氧化碳大約增加30%左右,這也是一個簡單的統計數字。
第三,利用超過上千支溫度計在世界各地量測地球的溫度告訴我們,過去這十年是溫度計發明以來最熱的十年。這不是什麼複雜精密的儀器分析。

這都幾個簡單的數字是不是可以告訴我們地球的確出了些問題了嗎?而這些數字的增加是不是跟我們人類的活動有關係呢?如果有的話,我們是不是應該採取一些「預警措施」,避免事情變的更糟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呢?人類其實是很會採取預警措施的一群動物。身體不舒服、發燒、流鼻水知道要去看醫生,當碰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心理問題會去問神明、算命、張老師心理諮商,碰到有糾紛時,都還要找律師解決,不是嗎?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小時候爸媽都不要讓我們去河邊或是海邊玩水游泳,跟我們說有水鬼會抓替身等等。

這就根據經驗法則所採取的預警措施,因為根據幾個事實的研判,小孩會發生危險。同樣的道理,如果我現在告訴你今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當量濃度約在390ppm,當地球的均溫再這樣無限制的排放溫室氣體(這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含氮化合)的話,當大氣二氧化碳當量濃度超過科學家保守估計的450ppm的時候,增加攝氏2度C時,我們的小孩就會有生命危險時,我們要不要採取預警措施呢?我們要不要想盡所有的辦法呢?我想你心中早就有答案,不是嗎?要不要去改變就只有你可以去選擇,不是嗎?而「±2度C」這部片只是告訴台灣所有民眾這樣ㄧ個簡單的事實,至於科學的部份,更需要大量的投資、研究、人力,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地球醫生博士」( Dr. of Earth)的培養與前撲後繼的投入,才是台灣最缺乏的。

行文至此,有關於「±2度C」這部片子在科學數字引用或是撰述上的錯誤紛紛擾擾,就讓科學回歸科學的論證。身為科學家的我希望有兩個相同的結果:一是在本世紀末的人們能夠因為我們的預警措施採取的正確,讓地球不再增溫,而或是告訴我說「陳教授,你錯了,根本沒有氣候變遷這回事」,這都能保留住我眼前這一片的美麗。而至於地球公民的我,多走路、少開車、拒喝瓶裝水、出門自備餐具、努力蔬食和繼續演講告訴更多更多的人有關氣候變遷的事實等等,都是讓每天朝陽升起、微風輕拂、蟲鳴鳥語、碧海藍天留給未來的發願。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低碳生活部落格編輯部

(2010.03.06更新加減2度C行動聯盟官網回應等資料)

當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上映時,所遭受的批評多半來自暖化懷疑論者;但最近由台灣媒體人陳文茜所籌拍《±2℃》暖化記錄片在首映後,最先站出來批評的,九成卻是環保團體或長期關注此議題的專家。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http://www.delta-foundation.org.tw/)是《±2℃》的贊助者之一,基金會所屬的低碳生活部落格(http://lowestc.blogspot.com/),也已持續三年追蹤暖化相關議題,因此我們竭誠希望這部片的上映,能傳達正確的暖化資訊,而不是因幾個錯誤被指出,反讓民眾全盤否定暖化的趨勢。暖化不是宗教,應該是可以經過科學辯證的,部落格這裏先對目前幾個爭議點提出看法,也歡迎各界先進持續就該片的科學證據作補充論證,讓正確的訊息能傳遞下去。

辯證一:片名本身就可能引起誤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認為,多數國家已然同意增溫不應該超過攝氏2度,沒有「負」的問題
(節錄自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10.03.02《正負2度 哪裏不對勁http://www.tepu.org.tw/?p=1614#more-1614)

低碳部落格補充:
1.根據 Ramanthan & Feng(2008) 的研究,全球目前累積的溫室氣體,已足以讓全球溫度上升攝氏2.4度,因此如何讓溫度停止上升,或是讓溫度到達頂點後回跌至正常值,是目前國際氣候談判在努力的方向。(低碳生活部落主編張楊乾, 2010.03.04, 參考資料: Ramanthan, V. and Feng, Y. 2008. On avoiding dangerous anthropogenic interference with the climate system: Formidable challenges ahead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08/09/16/0803838105.abstrac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5(38), 14245-14250

2.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汪中和 2010.03.04來信:「±2°C的意義是多重的。一方面它代表一個及格的門檻,是一個最起碼的標準;另一方面代表地球表面溫度未來的方向,是繼續增加呢(正號)?還是會逐漸下降(負號)?當我們願意關心的時候,我們就會想盡辦法去更深入的探索環境與我們的關係。我們對周圍環境系統了解的愈多,那麼對複雜的環境生態交互關係的認識,及可能的解決之道,就會有較好及具體的對策。所有點點滴滴的正面效果累積起來,最後就能產生巨大的動能,扭轉不利的趨勢。也就是從正2度C,開始轉向朝著負2度C邁進。」

辯證二:不當的誇耀「學術性」。
該片學者顧問Stephen Schneider是擔任IPCC三個工作小組中第二個小組(WGII, 衝擊、適應與脆弱性)的主要撰寫人, 並非工作小組召集人。 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由高爾與IPCC這單位共同獲得, 由印度籍主席Rajendra Pachauri代表IPCC領獎。 Schneider教授有其學術地位, 但非該片製作所述的諾貝爾獎得主(第七段5分30秒)。片中數度提及IPCC於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出版報告; 去年IPCC並未出任何報告, 應該指的是IPCC於2007年初的報告。(節錄自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10.03.02《正負2度 哪裏不對勁》)

低碳部落格補充:
1.Prof. Schneider 是IPCC第二工作組第十九章『Assessing Key Vulnerabilities and Risk from  Climate Change』的 Coordinating Lead Author,翻成主要撰寫人確較為恰當。(低碳生活部落主編張楊乾,2010.03.04, 參考資料: Stephen Schneider 個人網頁)

2.IPCC確為組織獲獎,但Prof. Schenider 在他的網頁上有寫到,他與IPCC四個世代的作者們,共同獲得了諾貝和平獎(原文:received a collective Nobel Peace Prize)(低碳生活部落主編張楊乾,2010.03.04, 參考資料: Stephen Schneider 個人網頁http://stephenschneider.stanford.edu/Biography/BioFrameset.html?http://stephenschneider.stanford.edu/Biography/Biography.html)

3.有關片中提及IPCC在哥本哈根提出三角洲淹沒的報告,來源應是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監事趙家緯, 參考資料:Syvitski, James P. M., Albert J. Kettner , Irina Overeem , Eric W. H. Hutton , Mark T. Hannon , G. Robert Brakenridge , John Day , Charles V|[ouml]|r|[ouml]|smarty , Yoshiki Saito , Liviu Giosan & Robert J. Nicholls 2009. Sinking deltas due to human activitieshttp://www.nature.com/ngeo/journal/v2/n10/full/ngeo629.html )Nature Geoscience 2, 681-686 (1 October 2009) | doi:10.1038/ngeo629)

辯證三:錯誤的「真相」。
臺灣人口密度世界第二高:2009年中人口密度排名在臺灣前面的依序為: 摩納哥, 澳門, 新加坡, 香港, 巴林, 馬爾他, 孟加拉, 馬爾地夫, Channel Islands, 巴貝多, 巴勒斯坦等十一地; 臺灣土地侵蝕率每年2%:依此推論, 五十年不到臺灣就會侵蝕殆盡, (節錄自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10.03.02《正負2度 哪裏不對勁》)

低碳部落格補充:
1.「『台灣為世界人口密度的第二名』所根據為環保署,剔除人口總數少於1千萬以下的國家後,台灣排名第二位。學者教授解釋,1千萬以下人口的國家,對生態影響不大,因此,學術界及國家正式統計,均以1千萬以上人口的國家,為比對標準。」(加減2度C行動聯盟官網 2010.03.05《正負2度C紀錄片工作小組的聲明》)

2.根據主計處2006年公佈的數據,台灣的人口密度在「千萬人口」以上的國家中,排名第二,每平方公里住629人,片中確未把「千萬人口」加入。(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楊乾, 2010.03.04 參考資料:中央社 4-Feb-06《台灣人口密度 全球人口千萬以上國家居第二http://www.tcoc.org.tw/IS/Dotnet/ShowArticle.aspx?ID=18148&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3.「『台灣每年土地侵蝕率為2%』為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先生,2003年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Nature(自然)雜誌論文,我們建議環保團體可直接向陳教授請教。土地侵蝕率的重點,不是指台灣土地總面積的增減,而是每年因山崩土石流等,而損失的土地。這2%的數字,就是山中原住民或居民,家園流失悲劇的根源。」(加減2度C行動聯盟官網 2010.03.05《正負2度C紀錄片工作小組的聲明》)

4.台灣土地受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擠壓,每年由東向西平均侵蝕80毫米,海平平均上升5至7毫米,據2003的「自然」及「科學雜誌」刊載,台灣因板塊擠壓及土石流沖刷的土砂約3億8000噸,以此數字除以台灣面積 3.6萬平方公里,而全世界每年沖刷的土砂量約為2200億噸,台灣土地侵蝕量占全世界的0.024(節錄自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訪談資料,, 2010.03.03 參考資料:聯合報 3-Mar-10《±2℃數據爭議 劉紹臣:中研院不背書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451489.shtml)

5.根據陳宏宇教授(2004)的研究,台灣土壤平均侵蝕率每年約為5.2mm,近三十年來部份地侵蝕率達60mm,比百萬年來3mm至6mm的侵蝕率高出三至五倍(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楊乾, ,2010.03.04 參考資料:陳宏宇 2004 台灣島的侵蝕率(http://www.alum.ntu.edu.tw/wordpress/?p=1536#high_1in 台大校友雙月刊)

辯證四:科學上的錯誤。
第五段5分49秒處, 『如果北極冰融, 海平面上升...』, 應該是南極冰融非北極, 北極海的冰消失會影響太陽入射光由反射變吸收 , 海平面高度不會改變 - 違反阿基米得原理。 第三(4分10秒處述說氣候變遷的成因時, 二氧化碳、甲烷與氧化亞氮以相同尺度表示(0-1800ppb); 實際上三個氣體2005年大氣濃度分別為379ppm, 1.77ppm及319ppb, 只有甲烷的表示正確, 其他兩項錯誤。 該片若是教材, 老師該怎麼教?(節錄自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10.03.02《正負2度 哪裏不對勁》)

低碳部落格補充:
1.「依據專門研究海平面上升的汪中和教授估計,若北極冰融,位於北極旁的格陵蘭陸地冰川等,也將隨之冰融,海平面將上升6.6公尺。某教授所謂的「南極冰融」,將使海平面上升至少60公尺,其災難規模為本正負2度C影片的十倍以上。」(引述加減2度C行動聯盟官網 2010.03.05《正負2度C紀錄片工作小組的聲明》)

2.北極冰融會造成格陵蘭加速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節錄自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汪中和訪談資料,2010.03.02 資料來源:聯合報 2-Mar-10《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2℃是拍給一般人看的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451488.shtml)

3.三種氣體資料建議參考IPCC AR4 Sysnthesis Report 第二章的第三張圖(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楊乾,2010.03.04, 資料來源: IPCC 2007 IPCC AR4 Synthesis Report  http://www.ipcc.ch/graphics/syr/fig2-3.jpg )

辯證五:重要訴求缺乏根據。
目前全球各國氣候模式尚無法正確估計可能的改變, 該片所述"臺灣氣溫上升攝氏一度, 降雨增加100%", 實在過於武斷。(節錄自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10.03.02《正負2度 哪裏不對勁》)

低碳部落格補充:
1.「經紀錄片小組資訊教授顧問群查證結果,紀錄片主要科學根據錯誤之處,在於將"降雨強度",誤植為"降雨量",也就是紀錄片中,提及全球溫度若上升一度,「降雨量將增加為6%」,應更正為『降雨強度增加6%』。」(引述加減2度C行動聯盟官網 2010.03.05《正負2度C紀錄片工作小組的聲明》) 

2.根據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2009年發表的研究,全球氣溫每增加一度,全球前10%的強降雨就增加110%。過去45年,台灣的前10%的強降雨增加約100%。(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最新消息 2010.3.05 資料來源:Shaw Chen Liu, Congbin Fu, chin-Jung Shiu, Jen-Ping Chen, and Futing Wu, 2009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global precipitation extremes  http://www.agu.org/pubs/crossref/2009/2009GL040218.shtml,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doi:10.1029/2009GL040218)

3.根據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等在2009年發表的研究,在升溫兩度(B1情境)的情況下,台灣前10%的強降雨會增280%、升溫四度 (A2情境)則會增加560%。不過,這是指前10%的極端降雨事件,而不是總降雨量。(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楊乾整理, 2010.03.04, 資料來源:Shiu, C.-J., S. C. Liu, and J.-P., Chen, 2009. Diurnally asymmetric trends of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precipitation in Taiwan  http://ams.allenpress.com/perlserv/?doi=10.1175%2F2009JCLI2514.1&request=get-abstract&ct=1&SESSID=abf9be6a66b6438301fb166e7c21c691, Journal of Climate, 22, doi:10.1175/2009JCLI2514.1)

辯證六:石門潰壩太誇張。
1500毫米雨量下在石門水庫,應仍可挺住,至於3000毫米超大極端值,水庫也都有因應措施。(節錄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訪談資料 2010.02.23 來源:台灣醒報 23-Feb-10 《石門潰壩?水利署:極端性模擬http://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11955

低碳部落格補充: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 2010.03.03 來信:「莫拉克的雨是不會下在石門水庫上游的,台北市101要泡在水中,真正的問題是海水位持續上升+河堤崩潰。以文學幻想來說,莫拉克的雨可以下在北台灣;以大氣科學而言,它所需要的氣象條件,不是因為氣候暖化就會出現的。」

辯證七:2009年所有發生的極端氣候不該全歸究暖化。
「電影中,把 2009 的氣象災難事件當成暖化後的極端事件也不恰當,縱使沒有暖化,也會有颱風,也會有天氣變化上的極端事件出現。暖化有可能會加劇,但無法以現今幾個事件就推斷都是暖化造成的。」(引述自氣象達人彭啟明 2010.03.04 Facebook 留言)

低碳部落格補充:蒐集資料中。

另外關於多篇文章提及,指台灣該正視多年錯誤的產業與能源政策,以及不該把責任推給下一代等,這部份低碳部落格也完全同意。部落格也將持續整理各界提出的不同科學辯證,並嘗試釐清中間的矛盾與交集。

【延伸閱讀】
只見聳動表象 不見內在反思-從陳文茜的正負兩度C談起

http://mmdays.com/2010/03/03/sissy/?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mmdays+%28Mr./Ms.+Days%29&utm_content=Google+International Mr.Friday 3-Mar-10 Mr./Ms. Days (MMDays) - 網路, 資訊, 觀察, 生活


正負2度C 哪裡不對勁http://www.tepu.org.tw/?p=1614徐光蓉 2-Mar-10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從正負2度C,談許多它沒告訴你的事http://www.taiwangoodlife.org/blog/aboutfish/20100225/1608關魚 25-Feb-10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只有現象沒有真相的「正負兩度C」:陳文茜,妳可以發揮更好的影響力!http://blog.yam.com/kueihsienl/article/27323467廖桂賢 25-Feb-10 西雅圖凹凸鏡


恐懼與道德訴求外 還有什麼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317252/IssueID/20100224蔡蕙如 24-Feb-10 蘋果日報


±2℃-- 「四不一沒有」劇場版?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11956方儉 23-Feb-10 台灣醒報


±2℃ :政商高層能減更多碳http://panhan3.pixnet.net/blog/post/30461037潘翰聲 23-Feb-10 為地球嗆聲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譚偉恩(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政治大學外交學研究所博士生)

「We are what we eat.」「吃」對現代人而言,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動詞,而是表徵觀念、身分、態度,乃至於文化的一種社會行為。受限於不同的地理條件和氣候類型,不同區域的人們在飲食來源上有所差異,也從而發展出不盡相同的飲食習慣。然而,工業革命之後,科學的進步、都會區域的形成漸漸促成人類飲食習慣的趨同,由過去農業社會時代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轉變成偏向高蛋白、高脂肪及低纖維的飲食。此種轉變致使不少工業化或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在最近40多年罹患心血管疾病、痛風、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個案不斷增加。

工業化生產 讓食物充滿風險
正常情況下,每個人一天至少平均進食兩次,當中除了主食外,還包括了水分或其它營養物質之攝取。如果簡單地把食物來源分成兩類;那麼在肉類生產部分,集中型的動物養殖方式是對人類飲食安全與生態環境衝擊最大的主因而在非肉類的蔬果農作物方面,基因改造則是目前對人類健康與生物多樣性最具風險性的生產技術。

事實上,無論畜牧還是務農,均是人類生活方式的一種基本型態,不但歷史攸久,還具有高度的文明屬性。但是被工業化之後的畜牧業與農業,卻對人類本身及其賴以維生的地球生態構成了相當程度的危害。如果要改善目前的工業化食物生產模式,需要設法讓從事畜牧與農作的參與者了解到目前的生產方式及觀念,其實對人類本身的健康非常地的不安全

每公斤動物蛋白 需耗13公斤穀物
動物的排遺以及農藥在土壤、水或空氣中的含量一旦超過容許值,就有可能直接或間接促成我們生理上或是心理上的疾病。以食品產業高度工業化的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東部的居民為例,日常生活便飽受此種工業化食物生產方式的影響,與污染的環境共存,致使呼吸道與皮膚方面的病症罹患比率明顯高於其他州的居民。

另一方面,大量的生產肉類對於目前人口爆炸的地球來說無疑是一種過度揮霍自然資源的行為。學者David Pimentel的研究指出,生產一公斤的動物性蛋白質要消耗13公斤的穀物,如果從經濟效率的角度來看,這完全是no sense!而種植供動物食用的飼料所需的水、還有含毒性的殺蟲劑、化學肥料也是消耗量極度地可觀。

從食品安全(food safety)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注意到目前集中型的動物養殖方式非常容易在過程中滋生細菌,導致這些被飼養的動物生病。這也是為什麼工業化程度較高的畜牧業國家,經常會以施打抗生素或荷爾蒙的方式到動物體內,以提高牛隻、豬隻或雞隻的抵抗力。進一步說,牧畜業的生產者為了增加牲口的抵抗力,經常大量地將抗生素添加在飼料,或以注射、塗抹等方式施用於牲口,這些藥劑最後會融入動物的肉和內臟中,尤其以肝臟最多。我們如果大量或長期食用這些有抗生素殘留的肉類或其相關製品,便容易引發過敏或其它的疾病。

自然農業 反能降低社會成本
去(2009)年美國陸陸續續爆發了多起有關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的食品不安全事件,便是與上述此種集中型的動物養殖方式有關。儘管科學上要建立兩者直接的因果關聯性還有若干爭議,但要完全否認食物生產的工業化對人類食品安全和地球環境的影響,已是不可能。

姑且撇開我們信仰或是健康上的一些論辯,如果我們減少工業化的食物生產方式,重新回到過去較傳統的自然農業。對我們人類自己賴以維生的地球也是有益的。或許有人認為傳統農業的供應量太小,無法滿足目前市場上的需求,但是少了農藥、化學肥料、還有不人道的動物餵養與宰殺方式,人類與自然的相容度會明顯改善,土壤的永續可耕作能力也會增加,同時空氣中的持久性有機化學污染物(PoPs)成份會降低,國家花費在其人民疾病的醫療支出與社會成本,也會相應地得到舒緩。

此外,學者Robert Goodland等人的研究顯示,人為的二氧化碳中有51%以上的碳排放來自於工業化的畜牧方式,而過程中所產生的甲烷也佔了人為甲烷排放的37%以上。而碳與甲烷這兩種氣體正是導致全球暖化和氣候異常變遷的主要元兇。這也恰好說明了何以近來漸漸有許多研究報告建議,「少吃肉有益環境生態」,同時也是因應地球暖化的另一種有效方式。

工廠食品 早已成主流
現在我們面臨的一個難題是,怎麼提倡與推廣更多人接受「少吃肉」的觀念?如果只是單純的環保訴求,恐怕不足以喚起共鳴。我們需要更多在經濟以及健康層面上的研究,幫助人們清楚看見少吃肉或是停止工業化食物生產的好處。事實上,目前日常生活中所能購得的許多食材、食品或是飲料,都是經過加工或是滲有添加劑的工業或科學產品,我們早以深陷其中而不自覺。

只要食物製造的生產鏈越來越複雜,參與其中的產業越來越多,真正健康與純粹的食物已經不容易吃到。說得更明白些,食品安全的確保已經不再是透過政府機關篩檢或防疫就能達到,而是要靠消費者的觀念轉變和自我節制。唯有當我們不再執意追求口感和口腹之慾,工業化的食物生產才不會過度介入日常生活的飲食,和破壞我們唯一的地球。

【參考資料】
UNEP 2008 "Kick the habit: An UN Guide to Climate Neutrality"

http://www.unep.org/publications/ebooks/kick-the-habit/
Goodland, R. & J. Anhang, 2009 "Livestock and Climate Change" in World Watch Nov/Dec 2009 pp.10-19

【延伸閱讀】
蝦米?! 吃蝦碳排比牛高!》張楊乾 12-Feb-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lowestc.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_12.html

美國牛進口 不光是衛生署的事》張楊乾 26-Oct-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lowestc.blogspot.com/2009/10/blog-post_26.html


用嘴巴抗暖化 用少吃牛肉開始》張楊乾 15-Apr-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lowestc.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_18.html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雲淡風清

正負兩度C自從放映後,即引起許多的討論,對全球暖化此一攸關人類未來的議題而言,討論代表一種關心,也是此片欲喚起的意識。但在日常生活的討論之餘,我們也看到了許多猛烈的批評,這些批評多不是來自於喜歡製造衝突的媒體或為了選票利益的政治人物,而是來自於和製作團隊一樣,大聲疾呼全球暖化的環保團體。

綜觀環保團體對正負兩度C的批評,大致可以整理為以下四項
1.沒有談到產業與能源的結構性問題,對台灣長期仰賴高耗能、高污染產業以追求經濟成長避而不談;
2.沒有談到全球暖化發生的原因,除了歸咎於250年前的工業革命外,只談暖化「現象」而無「真相」;
3.沒有談到具體的解決方法,除了一人一信寄總統的小善外,沒有提到整個系統的改變
4.數據資料錯誤,對於片中所引用的資料,多表懷疑或有誤導之嫌。

不同團體議題操作的差異
倘若我們能稍稍跳脫出影片內容的討論,以側面分析製作團隊與環保團體兩造的作法,將可一窺台灣社會長期以來「社會精英」與「草根團體」在議題操作上的差異,獲得啟發。

首先,正負兩度C製作團隊較之一般的環保團體,擁有更多的資源,當環保團體需為上版面費盡心思,為避免斷炊而拼命接案時,正負兩度C製作團隊就好比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嬰孩,在層層的照料、打通下風光問世。擁有資源本身並非過錯,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部號稱全台灣第一部暖化紀錄片的製作團隊裡,卻看不到任何一個深根於台灣環境議題的環保團體;相反的,紀錄片僅一昧以名人及全球暖化本身的嚴重性為號召,忽略了一直默默關懷、支持環境的草根團體,而沒有向他們尋求合作與建議,以至於整部紀錄片呈現一種由理論建構觀點的知識份子式的焦慮與關懷,缺少和土地環境、在地實作的真正連結,也讓最後的產出,落入環保團體口中不夠「專業」或「不敢面對」,僅能當茶餘飯後話題的評論裡。

再者,環保團體/人士在極短時間內,將正負兩度C視為代宰羔羊的嚴厲評論,也讓我們看到了環保團體極欲重新掌握環境論述合法權的過程。一直以來,環保團體在台灣扮演的多是抗拒強權的角色,以一種「專業」、「正義」、「草根」的姿態,藉著長期的耕耘累積公信力。但當正負兩度C挾帶著製作團隊核心人物與贊助者的高人氣,並企圖以全球首映、媒體聯播、免費下載等達到最高效益時,一個歷時五個月的紀錄片,輕易的就在環境議題占有影響力時,環保團體的警戒機制隨即啟動,希望能重新「掌握」「專業」環境論述權的意向更形明確,因此根本顧不了正負兩度C製作團隊對喚起一般民眾暖化意識的用心(而這也是環保團體一直想做的),而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批評聲浪。

另外,環保團體近幾年來對台灣不斷擴張科學園區污染事件的關切,也讓正負二度C在未播映前即被投下不信任票,因此當紀錄片未談到產業結構的問題時,即不免讓人聯想到這是否只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形象塑造。

不論正負兩度C製作團隊或環保團體本身,都讓我們看到了台灣社會主流與非主流在行事、思考上的侷限。握有資源的,總是喜歡尋找既定人際網絡上和自己占有同樣或相似資本者的協助,而沒有聯繫原生的草根力量,淪為菁英式的party同樂,無法獲得長期關心者的認同;沒有資源的,為了能堅持理念不被收編,也多以較具邊緣或小眾的方式凝聚力量、批判主流,而缺少用更一般化的大眾語言,擴展民眾對議題的認知與理解。

以嶄新思維面對暖化挑戰
以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的觀點,在每一個場域裡,有限的資源會造成一定的緊張關係,雇主/員工、主流/另類揭示了這樣的緊張與對立。但在面對攸關未來,且必須由全人類共同解決的全球暖化問題時,或許應該放下這層緊張,思考整件事是否有往善的方向走。

對於喚起台灣民眾的暖化意識而言,正負兩度C的確做了不少貢獻,當然,他也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台灣社會需要的是正向與理性的討論,並給予適當的鼓勵,而非對小細節的強烈質疑,或是針對製作團隊核心人物的酸言酸語。當然也希望,未來如果有人願意做類似的事情時,也能接納、探尋、傾聽環保團體的意見,大家共同合作,共享資源來面對本世紀最嚴重的問題。

唯有放下本位主義,以嶄新的思維與胸襟,凝聚力量、異中求同,未來,才有機會。否則,當我們質疑哥本哈根會議各國政治代表各懷鬼胎無法做出具體承諾而瀕臨破局時,我們實也在台灣上演著同樣的戲碼。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陳世雄(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

台灣有全世界最荒唐怪誕的景觀,每塊農地聳立一根電線桿

最近人們忽然警覺,在許多方面台灣還不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包括稅賦和水權。原來政府只幫有錢人服務,特別是水權,長期遭到政府不公平扭曲和工業界的霸佔,使得原來屬於農民的水權,點滴流入工業界手中。工業界在創造或掠奪財富的同時,也製造污染,破壞環境和水源。近十年來,高科技產業挾其政府給予的不當租稅優惠,強取豪奪社會資源,製造更不公平的社會。十年來我國GDP成長30%,但農民和薪水勞工階級的收入卻不增反減,所有好處全歸高科技產業獨享,這是現代化民主國家不應該有的現象

這樣的台灣農村怎麼會有好景觀?

台灣每年用水量約200億噸,其中 30%來自地下水,地下水中70%靠水田涵養。由於錯誤的休耕政策,缺少20萬公頃水田涵養,已經造成至少20億噸地下水的流失。這個全世界最愚蠢的錯誤休耕政策,到現在為止並沒有要改正的跡象。過去農業時代,大部份水資源除民生用水外,都是農業用水,水權屬於全體農民。工業化後,政府有意無意輕視農業,任意扭曲資源分配。

內面整排電線桿是安裝抽水機電錶用 是全世界電線桿密度最高的地方中部地區彰化雲林屬於濁水溪流域,過去水源不虞匱乏,農村永遠流水潺潺。但六輕設立後,導致目前彰雲地區農村出現全世界最奇怪的景觀,每塊農地聳立一根電線桿,上面安裝電錶,底下裝個抽水機。農民根本不知道河床為什麼乾枯了?河裡為什麼不再有水流動了?他們不知道這是因為政府劫貧濟富,把農民應該享有的水資源,不費分文送給台塑六輕,從來沒有跟農民商量。抽地下水是全體農民逆來順受,為求生存不得已的做法。政府其實是始作俑者,居然還毫無歉意地指責農民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去年八八水災之前,台灣鬧旱災,報載我國官員出面喊話:「請大家不要擔心缺水,我們會把農業用水撥給工業用水。」請問這是什麼樣的心態?(今天我們更發現這個企業和中油狼狽為奸共同汙我們空污費和石油基金)

政府居然毫無歉意地指責農民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於今之計,為求社會公平正義,我們建議政府應該將水權還給農民,企業用水應該向農民買水權,付費補貼農民抽取地下水灌溉付出的電費。至少企業繳交之二氧化碳排放稅應該用以補助農民。否則農民應該要求政府截斷工業供水,爭回屬於農民的水權,還給農民一個公道,這才是建立公平正義社會的開始。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http://blog.roodo.com/ahimculture/archives/11020681.html

有機: 是氣候救星嗎?

200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表《畜牧業的長遠陰影》引起了高度關注, 該報告指出不論就全球或地區的角度而言, 畜牧業對環境與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都屬前二大或三大人為影響因子。食物與飲食對於氣候的影響, 遂逐漸成為各方關切的焦點。這也是這兩三年來歐盟農畜業團體與環保團體爭論的焦點之一。在德國, 慣行農畜業的說客認為慣行農畜業有較高產量與生產效能,每公斤穀物或肉品所製造的溫室氣體比較少,所以有助於保護氣候, 但德國綠黨則著重「生態上的額外好處」,主張有機農畜業才是最好的, 因為有機農夫不使用造成大量溫室效應的化學殺蟲劑或無機肥料,所以當然最有利於環境。大部分消費者也認為吃有機食物有益氣候保護。

2007年德國聯邦政府對於綠黨關於慣行農畜業與有機農畜業釋放溫室效應氣體之差異的質詢給予的回答是這樣的:「慣行農畜業與有機農畜業所釋放溫室效應氣體尚未有徹底廣泛且被認可的比較研究。」雖然依德國聯邦政府的統計, 其農畜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133百萬噸二氣化碳當量(CO2e), 幾乎等於道路交通部門的排放量, 佔德國人為總排放量13%。但是德國聯邦政府卻認為未將農畜部門納入氣候變遷政策有其正當性, 因為「農畜業產生溫室氣體係屬自然過程」。 
 「但這是真的嗎?」德國食物觀察組織(Foodwatch)對於有機與慣行擁護者的個別看法, 以及德國聯邦政府說法有此疑問。為了填補這個知識的漏洞, 食物觀察組織遂委託生態經濟研究所(IÖW)進行研究, 以比較德國慣行與有機農畜業對於溫室效應的個別貢獻量, 以冬小麥、豬肉、禽肉、牛肉、以及乳品等德國人的主要食物為對象, 追蹤個別產品生產過程的生命週期(僅就未加工前的食物生產過程做比較, 不含後端加工), 有系統地比較不同農法以及不同作物或畜牧產品的氣候衝擊--即比較其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    

研究案《德國農畜業的氣候衝擊》深入調查了德國慣行與有機農畜業對於溫室效應的個別貢獻量, 以及不同飲食習慣的氣候衝擊。這是全世界第一個系統化比較有機與慣行農畜產品之氣候變遷衝擊的研究。依據這份報告, 有機農畜對於氣候的助益並不顯著, 而過度食用肉品與乳品, 以及濕地乾化利用才是影響氣候的關鍵。

食物觀察組織係一獨立的食品消費監督團體, 不接受政府補助, 也不接受企業捐助,由其一萬五千個會員支持, 其報告客觀而中立, 極有助於釐清不同農業團[1]體、環保團體、以及動保素食團體間的氣候爭論---包括何種農法或何種食物比較友善氣候與環境等。此研究於20088月完成, 食物觀察組織並依據此份研究, 20093月發表一份以「有機: 是氣候救星嗎?(Organic: A Climate Saviour?)為題的《德國慣行與有機農耕溫室效應之食物觀察組織報告》,引起各方關注。其報告分二大部分, 第一部分為從食物觀察組織的立場所做的報告, 第二部分係由生態經濟研究所執筆的研究摘要。

不同飲食習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

該研究分別比較慣行與有機之雜食者、不食用牛肉的雜食者、不食用肉類但食用乳品的奶素者、以及不食用肉類也不食用乳品的全植物素者等幾種不同飲食習慣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排放量由大而小, 依序為:

雜食者, 包含肉類與乳製品的飲食方式是「造成氣候變遷的罪人」。慣行雜食者每人每年因飲食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於開BMW(118d) 汽車4,758公里的排放量。4,758公里有多遠? 相當於從芬蘭赫爾辛基到義大利佛羅倫斯開車來回一趟, 大約是北京到廣州開車來回一趟;

只食用有機產品的雜食者所能減少的排放量很有限, 有機雜食者每人每年因飲食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於開車4,377公里的溫氣排放量, 只減少了381公里, 大約只少了從台北到台中開車來回一趟的排放量;

若不食用排放量最高的牛肉, 排放量可稍微再減一點, 不食用牛肉但食用含豬肉等的慣行農法(指施化肥與農藥者)農畜產品的雜食者, 每人每年飲食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於開車4,209公里;

奶素者, 也就是不食用肉類, 但喝牛奶或食用乳酪等乳製品者, 每人每年的飲食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約比雜食者減少一半, 分別為2,427公里(慣行) 1,978公里(有機);

全植物素的飲食, 也就是不食用肉類、不喝牛奶亦不食用乳製品者的所減少的溫氣排放量極為顯著。只食用有機農產品的植物素者, 每人每年因飲食所造成的溫氣排放量相當於開車281公里的排放量, 是有機消費者雜食者排放量的十五分之一; 吃慣行農產品的植物素者稍高些, 629公里, 但其與有機雜食者比較, 排放量也僅約為有機雜食者的七分之一。


[1]德文與英文版報告PDF, 可到http://www.foodwatch.de/english/index_ger.html下載

 

 

此研究所揭示之每人每年飲食的氣候影響,以冬小麥、牛肉、豬肉、禽肉、以及牛乳之生產為計量模型, 1公斤乳酪等於10牛乳當量。消費量係根據歐盟2002年統計的德國人均值, 不同飲食習慣對於氣候造成的負擔係由小麥、牛肉、豬肉、禽肉、以及牛乳的平均消費量計算得來, 至於無肉或無乳飲食則根據相等量卡路里加權, 以較多的小麥消費量計算之, 即氣候負擔的計算係根據平均消費量而非某些消費群體(如雜食者, 素食者)的實際菜籃中的食貨。

有機與慣行、植物與動物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比較

依《德國慣行與有機農耕溫室效應之食物觀察組織報告》, 農畜部門釋放了大量的甲烷、一氣化氮、以及二氧化碳, 這發生在植物與動物產品的不同生產過程。 在畜牧農場, 動物消化過程會交互產生甲烷與一氣化氮, 其釋放到大氣中的濃度會隨動物飼養方式、動物畜舍、以及糞便的儲存與處理方式而有不同。同時,種植動物飼料作物所造成的氣候效應計入動物產品項下, 除了計入其國內的飼料作物生產之外, 由境外輸入的飼料產品及其輸入德國的運輸所造成的氣候效應也一併列計(cf. DEUTSCHER BUNDESTAG 2006)

若以每頭乳牛比較, 有機畜牧排放量明顯較慣行畜牧減少, 但若以每公斤肉品或乳品生產做比較, 有機畜牧與慣行畜牧的差別便不顯著, 二者對於氣候的都有重大影響。其中有機公牛肉的碳足跡甚至遠高於慣行公牛肉的排放量。

在植物種植部分, 決定其「氣候代價」的高低主要有幾項因子: 包括化肥與殺蟲劑的使用, 以及濕地排水等。以等重小麥種植來比較, 有機農耕由於未施用化肥農藥, 較多數慣行農法有益於氣候。

根據腐植土處理方式以及水資源平衡控制方式的不同, 在分解過程中也可能會排放大量CO2—尤其是沼澤與濕地的排水所導致的排放(DEGRYZE etal. 2004, REES et al 2004)。另一方面, 若被排水乾化的濕地再保水復濕, 碳就能自大氣中脫離, 而長時間被儲固於地下。(SCHÄFER et al 2005)

各種農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差異極大, 若以BMW汽車( 118d)行駛里程之排放量來表示,一公斤農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由小而大, 依序為冬小麥、牛乳、豬肉、乳酪、公牛肉

 

有機農法

慣行農法

冬小麥

1.5公里

3.4公里

牛乳

6.6公里

7.1公里

豬肉

17.4公里

25.8公里

乳牛肉

33.0公里

50.8公里

乳酪*

66 公里

71 公里

公牛肉

113公里

71 公里

(*1公斤乳酪等於10公升牛乳當量)

若以其中排放量最低的有機農法冬小麥為基準, 其餘產品分別是有機農法冬小麥排放量的2.26(慣行農法冬小麥)4.4(有機牛乳)4.7(慣行牛乳)11.6(有機豬肉)17.2 (慣行豬肉)44(有機乳酪)47(慣行乳酪)47(慣行農法公牛肉) 75(有機農場公牛肉)。其中牛肉與乳酪的高碳排效應尤其顯著, 而有機公牛肉的排放量甚至遠高於慣行農法公牛肉。其中因乳牛的經濟價值主要在於牛乳, 乳牛肉只是牛乳的副產品, 故其碳排大多計入牛乳, 故乳牛肉的碳排低於公牛肉。

減少農畜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的可行途徑

上述研究數據釐清了幾個想當然爾的普遍錯覺,也以數據舖陳了一些真相, 包括:

l          農畜業之所以製造如此大量的溫室氣體, 並不是因為「自然過程」, 而是由人們所選用的生產方法以及消費者的飲食習慣所造成的;其中德國農畜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133百萬公噸二氣化碳當量(CO2e), 幾乎等於道路交通部門的排放量, 佔人為總量13%(但若加計自巴西等國輸入的飼料, 真實總排放量為139 CO2e, 19%), 其中71%94百萬噸二氣化碳當量CO2e是由畜牧業造成的, 又其中的過半數是由牛肉與牛乳生產造成的, 其中僅29%39百萬噸CO2e是由種植人類直接食用作物所排放。

l          在穀物種植方面,有機耕作有顯著的減碳效益,以每公斤穀物生產計算溫室氣體排放, 有機耕作較慣行農法減少百分之六十碳排;但有機畜牧業與慣行畜牧業二者對於氣候都造成傷害。就牛肉以及牛乳生產而言, 某些調查對象的有機農場比慣行畜牧場排放更多溫室氣體。雖然有機畜牧業具有生態或比較人道對待動物上的利益,但對減少碳排並沒有幫助;

l          沼地草原只佔德國農畜土地的8%, 1.4百萬公頃,卻約佔農畜總CO2e排放量的30%, 大約是37百萬噸。以單位產量而言, 利用這些濕地做有機畜牧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幾乎是慣行畜牧場的二倍之多, 若濕地用於穀物生產, 有機農場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也差不多是慣行農場的二倍。濕地原本具有極佳的固碳作用, 一旦被排水乾化轉作農牧地, 碳匯功能便消失了, 反而變成排碳源。

l          不論慣行或有機農場, 在減少氣候變遷效應上, 都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因為現行的施作法, 大多出自於生意上的考量而已, 還未考量到其氣候衝擊。

l           「在地」也不一定保証對氣候有好處。一般相信購買在地產品最能夠保護氣候, 因為可避免運輸的溫室氣體排放, 但這有時只是一種錯覺。無論就能源消耗或是價格而言, 運輸代價在食物部門只佔很小比例(空運例外), 生產條件與方法通常才是影響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因素。

 

食物觀察組織以此報告為基礎, 主張有鑑於農畜部門具有極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潛力, 歐盟即將進行的全歐農業政策改革必須著手保護氣候, 德國與歐盟均應將農業納入氣候政策, 且必須設定明確的相關減量目標規範, 以達成2050年的減量為目標。若德國要達成工業化國家的2050年氣候變遷對策目標, 2050年之前溫室氣體排放減量60%80%(1990為基準年), 這表示農業部門需減量80100百萬噸二氣化碳當量。

德國農畜部門必須做以下調整才能達成減量目標: 排除生質燃料、減少70%肉類(以牛肉居首)與牛乳的生產與消費、將目前因農畜使用而乾化的濕地, 重新劃設為保水的沼地草原, 成為自然生物多樣性的保留地, 使其恢復彚碳固碳作用、以及以環境捐與碳排稅政策取代現行農畜業的補助政策。

食物觀察組織認為現行歐盟各國以耕地面積津貼的補助系統來支持農畜業生產, 對氣候造成極大傷害, 補助系統必須廢止, 並以環境捐與碳排稅系統取代之。此類捐稅應擴及溫室氣體排放之所有因子, 包括肥料與殺蟲劑等, 並應對有機農業與慣行農業公平課徵。

由於各別農場的排放量差異性太大, 受到農牧方法、土壤條件、以及其他種種因子的影響, 因此就食品觀察的觀點而言,碳排交易並不可行。而產品「碳排標籤」也不可行, 因為製造一項產品對氣候的衝擊, 不論是未加工產品的生產, 或是後續的加工與運輸差異性實在太大了, 一種「碳排標籤」需要極大量的調查與檢查, 否則的話, 也沒有多大意義。無論如何, 不只在同一產品類別之間的比較很困難, 不同產品, 例如豬肉、禽肉、臘腸、乳酪、以及乳製品之間的比較也同樣困難, 比較工作將使消費者增加額外稅負, 所以不是有效辦法。。

而現有的生態標籤, 尚未有友善氣候的消費標識,沒有提供足夠的指南, 給想要吃有機且能保護氣候產品的消費者, 溫室氣體排放未被納入生態標籤的要件。例如來自一般的有機農場的牛乳, 比來自採行氣候友善的產乳方法的慣行畜牧農場的牛乳, 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還多。有機牛肉(去勢公牛養肥)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慣行牛肉生產(公牛養肥)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多出了60%。當然, 此份報告也特別提到, 雖然有機畜牧業對於氣候幫助不大, 但有機農耕在生態保育上所能發揮的貢獻不能加以忽略。

        食物觀察組織也提醒取代補助政策的環境稅捐料將導致食物, 尤其是肉類與乳品價格上揚, 因此也將使其需求量銳減。昂貴的肉類是較友善氣候農畜業的「代價」, 但另一方面, 肉類的消費生產以及食材浪費的大幅銳減也會帶來正面效應, 「對於過度消耗肉品的德國人飲食將起正向效益」, 不過, 隨著食物價格提高, 「社會政策必須確保每一個人都有充足的食物, 以及可以吃到均衡的飲食。」

        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 根據看守世界研究中心出版的《2008世界現況》(State of the World) 一書第五章「肉類與海鮮:全球最昂貴的食材」所述, 漁業(不論是海撈或養殖)與陸上畜牧業,對於氣候或環境均造成極大負擔,不過食物觀察組織所發表的這份研究報告未見魚肉的計算。

本文原刊 看守台灣季刊, 下載全文

http://www.taiwanwatch.org.tw/magazine/v11n2/v11n2-p4147.pdf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其兌

《正負2度C》的災難景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環資會的總編陳瑞賓在臉書上提了一個問答:有企業想知道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的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想聽聽環保團體的意見...有幾位書友回應,提到把二氣化碳移到平流層等的科技減碳。我一看到這種科技減碳,就想到大預算大耗能,心裡就發毛。所以趁機對陳總編 的提問,做了一個思索,如下。

如何減緩暖化? 解決之道,總歸有二個取向:一是科技產業派;二是改變生活方式派。不論是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科學研究小組(IPCC)或是看守世界研究中心(Worldwatch),都是「改變生活方式派」。因為這些環境研究重鎮早已發現,若不改變浪費資源的生活模式,一切科技或政策上的努力,都將徒勞無功。只談綠能,無法解除即將引爆的氣候地雷。雖然《±2℃》宣稱是依據IPCC的研究,但其實她是緊追著產業跑的,與IPCC不同一派。

科技減碳風險太大,問題歸根究底,仍是過度消耗資源的問題。如何減少污染與溫氣排放? 去抗議設廠? 這很好,可以增加污染與溫氣排放者的成本與困難,也可能令其知難而退。但只要人類的需求還在,這個退不會真退,只會轉移陣地,從甲地轉到乙地,從富國轉到窮國。就全球的角度而言,最終的傷害並沒有變小。

問題歸根究底,仍是過度消耗資源的問題,所以食衣住行育樂都要檢討。一個直接衝擊到大多數人生活習慣的事實是:今日這六十億人所吃,也預示了明日地球之存廢。危言聳聽嗎?只要花一點時間,看看幾項來自全球重要研究機構的環境數據,你將會發現自己餐盤裡食物如何舉足輕重了。

依德國經濟生態研究所,肉乳飲食者的碳排是植物性飲食者的7倍,是有機植物性飲食者的16倍,差距極為驚人,(詳見另文http://blog.roodo.com/ahimculture/archives/11020681.html,原刊看守台灣季刊,2009)看守世界研究中心 (Worldwatch) 的旗鑑年度出版品《2008世界現況》更特闢專章,討論肉、魚食品之高昂環境暨經濟成本,沙漠化、海洋死域其實大多與畜牧業脫不了干係。依Worldwatch 2009/11~12月號期刊封面專題研究,所提出的數據更為驚人:動物養殖業共佔GHG溫氣排放的51%(肉乳魚養殖,但不含魚類捕撈)

依世銀估計,若人類不調整飲食,到2050年肉乳需求量將倍增,那預示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有人可以想像一個沒有雨林的地球,一個為了搶水為了搶糧年年爭戰的世界嗎? 若肉乳的癮頭不戒,我們可能在有生之年就會親眼目睹那種世界!!!因為供養肉乳者所需的耕地面積是植物性飲食的6~10 倍,但地球只有一個,何從取得那麼多耕地?

以下FAO,2006 的年度報告(Livestock Long Shadow)的數據正點出這一殘酷的事實:

  • 畜牧生產用地佔所有農業用地的70%,且是全球陸地的30%;
  • 原始亞馬遜流域的70%林地已被充作牧場,而剩餘林地的絕大部分被用於種植飼料作物;
  • 20%的牧場在過度、密集放牧和侵蝕之下退化。

若要說有什麼最有效的地球危機解決方式,我認為一定要從個人減少資源浪費做起,其中又以每日三餐(可改為二餐,不必吃那麼多,留點給後代人吃)為要,大量減少肉乳或完全不碰是最重要的,選擇有機也是重要的,但環保團體何不乾脆全力來推動全國禁賣農葯與化肥,將台灣改成有機島呢? 全世界第一個有機國,還怕沒觀光客嗎? 吸引來的全是優質忠實的生態觀光客,比瑞士還瑞士,那我麼還需要依賴石化去賺污染錢嗎?

想大一點想高一點! 但要從每個人的小處做起。

這意思並不是說政府沒責任,如何創造友善氣候的環境──制度上、法令上、稅捐上...全是政府責任。但就像哥本哈根之後,西方媒體所言,所謂的政府是爛咖,救地球難指望那些政客,那就從我們自己來吧,所以現在先來想小的 (個人可為的尺度)。只要我們選擇脫離既有生活模式,那麼個人尺度的"小"就不是小,而是一種千軍萬馬,具有從根本翻轉結構的強大力量。

從今天不吃肉做起,下次一定需要買衣時,先考慮有機棉....然後想像一下,全世界第一個有機國度...

再回到全球暖化的議題,《畜牧業長遠陰影》(UN/FAO,2006)何以低估了動物養殖業的溫排效應,18%如何變成51%?(詳細可見Worldwatch 專文Livestock and Climate Change )

要言之:

  1. 二氣化碳在大氣中存留時間超過100年,暖化教父韓森甚至說上千年,而近年來科學家已發現甲烷等主要由畜牧業排放的溫氣,其大氣中存留半衰期只8~12年,故若以二十年期計算,甲烷的暖化衝擊的二氣化碳當量不是原先計算式的23倍,而是72倍,這是其一。換句話,減少暖化,若要在短期內收效,也必須由甲烷等短滯留氣體的減量做起
  2. FAO未計入雨林遭伐的溫室氣體吸收的減碳效益
  3. FAO的養殖動物隻數估計錯誤,53億隻與五百億之差(按:此數值FAO已在2009/11月之前上修,超過500億隻,Livestock and Climate Change仍依500億隻計算)
  4. FAO未計入超過每年五百億隻養殖動物之二氣化碳排放量
  5. FAO只計算畜養場的溫氣排放,後續屠宰加工冷凍調理等未計入
  6. FAO未計入大量轉作動物飼料之漁獲的溫排
  7. 其他諸項。

此研究係Robert Goodland and Jeff Anhang合筆,前者為世銀的首席環境顧問(剛退休),Jeff也是世銀環境顧問,筆者曾與該刊編輯確認過,51%之值未包含漁業捕撈,這也可解釋為何世銀的最新估計是:人類的動物性飲食所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60%,而不是51%。

每一種環保的努力都是必要的,即使連隨意棄丟一個塑膠袋也不應該。不知您是否看過一些深海魚被剖腹的照片,生活在漆黑三千公尺深海裡的魚,應該與我們手上的垃圾無干吧? 但那些魚腹裡塞滿了什麼?塑膠袋、瓶蓋、電池、甚至手機....牠們犯著我們什麼了?要受這種罪!

一位年輕朋友在臉書上的留言說得真好:「人類所謂的『文明』都是用成堆的屍體累積起來的(戰爭與掠奪),這樣的文明有什麼值得人們一再歌訟(誦)?」(謝無愁)

人類大魚大肉的所謂飲食文明,難道不是用成堆的屍體累積起來的嗎?遠洋漁撈難道不是顢頇人類,仗勢石化的惡勢力對海洋的宣戰嗎?遠洋魚獲難道不是這場石化戰爭大規模屠殺之戰利品嗎?其中還有多少鳥類(珍稀與所謂的非珍稀)無端死於這場戰爭,纏掛在長達百公里的流網下,成為網下亡魂,連要償個肉債,當人類食物也不可得。

面對點的污染,我們可以把石化工廠從甲地趕到乙地,也可以把它從富國趕到窮國;但是就全球的角度而言,轉換陣地的環保抗爭,助益有限,當北極冰海因為融冰而淡化,使調節全球溫度的洋流停滯不前,造成北極冬暖,而倫敦與中歐各地低溫到零下43度時,告訴我們什麼?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倖免於暖化之災,何況是小島如福爾摩莎。

地球要我們做的,真的不多,不必等待大科學家大預算的什麼平流層截碳技術,首先將您的肉乳攝取量減到您真的無法忍受的最小量。因為飲食說到底也是一種成癮,如果您能在二天內忍著不吃肉乳,第三天您對肉乳的渴求會相對減少,這是飲食習慣研究的結論,準不準,您可以自己做個測試。

再者,去種點菜什麼的,假期去有機農場幫忙,好過去國外度假;衣服少一點,二手DIY多一點;找個會料理蔬食的朋友,研究一下美味的植物性飲食調理;多走路,多單車通勤,從根本脫離石油文明,否則不論怎麼大聲急呼,也只是吃著石油用著石油駡石油而已,仍然是共犯──吞噬地球的共犯。

這當然不只是個人的責任,政府、媒體、環保團體更要負起責任。如果吸煙者因為傷害自己身體要付健康捐,那為何肉乳不必為造成暖化付出溫氣捐?價格引導消費,歐巴馬跳過抵制溫氣法的國會,逕行將甲烷等畜牧業相關氣體列為有害健康之氣體,準備課稅是一個起步,聯合國2010年2月也正式提出對畜牧業課徵肉稅的抗暖解決方案溫減法若只處理能源的問題,那將難收減溫成效,肉、魚、乳產品,必須一併計入溫排稅則。

高爾之前,暖化是許多人不願面對的真象;高爾之後,畜牧業還是許多人不願面對的真象,包括高爾本人;現在,水已淹到我們家門前了,該是時候,面對所有真象了!

註:高爾即使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一直不願面對畜牧業的真象,一直到他手拿大雞腿的大腹便便海報傳遍四方的二年後,終於在記者追問下,承認減少肉乳對減溫的巨大貢獻。而不再是肥胖一族的他也說,自己已經大量減少肉食了。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胡慕情專題報導】

莫拉克風災使得長期超抽地下水的屏東林邊成了水上澤國,極端氣候下,是否該重建,需審慎考量。海洋資源瀕臨枯竭,養殖業成為發展趨勢,農委會決定民國101年恢復林邊石斑魚養殖規模。產業重建腳步已開始,但要維持「養殖王國」美譽,得先解決淹水問題。


根據屏東縣災後重建委員會統計,莫拉克災後漁業損失達2,564.16公頃、17億5,653萬元。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表示,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規定,已對全台4,347戶受災漁民發放8億1,343萬救助金,其中屏東縣佔381戶。


為了恢復石斑養殖規模,農委會鼓勵受災養殖業者申請「天然災害低利貸款」及「產業專案輔導措施低利貸款」。「天然災害低利貸款」及「產業專案輔導措施低利貸款」額度分別為石斑魚每公頃500萬元、龍膽石斑每公頃8百萬元。


清淤費用 業者掏錢
要恢復養殖,首先需解決漁塭淤積問題。等養殖業者將倖存魚體撈出魚池後,農委會進行一連串清淤作業。包括放水、陰乾淤泥、清除、填上客土等。胡興華表示,因外來淤泥不利養殖,外來客土回填漁塭後,可幫助漁民復養。


然而,清淤費用並非全由政府補貼。養殖業者郭明智透露,政府僅補助每公頃清淤費5萬元。以他的養殖塭池為例,「光清淤就要花我5、60萬」。郭明智認為,農委會希望在今年5、6月完成清淤並復建當然很好,但業者估計「再花一年也不可能」。


郭明智表示,石斑養殖是成本很高的投資。每公頃養殖場約可放養10萬尾石斑魚苗。「你1尾35元來算,光魚苗就要350萬元;飼料費一年要50萬元、電費每個月要3萬塊以上,你說這花不花錢?」


借貸從寬 認定不一
農委會雖表示,為協助養殖業者重建,業者可申請貸款5百萬至8百萬元。「但很多人根本借不到!」養殖業者李杰熹是大戶,不僅養殖,還包括收購與活魚運輸,莫拉克風災讓他損失1億元以上。


1億元耶,很多都是貸款啊,借的都沒還,銀行會怕業者還不了,不願意借!」郭明智也遇到同樣情況,重建至少需要350萬元的他,僅貸到280萬元,「我的狀況還好咧,因為拿房子抵押。但是這些錢我就算不吃不喝也沒辦法重建。


胡興華坦承,確實有不少業者反映無法順利借貸。中央雖要求銀行對受災戶「從寬認定」,但無法避免產生落差。農委會除與銀行持續進行溝通,針對二胎或三胎的借貸者,則希望透過農會信貸。為了生活,郭明智選擇咬牙硬撐。他說只能透過減少養殖數量,以時間換取重建的可能性;但居民也都擔心:萬一汛期再來,噩夢是否又要重演?


屏東沿海養殖技術聞名世界,但為發展高經濟價值的「龍膽石斑」,屏東林邊一帶為此付出高昂代價。因為屏南工業區大量工業用水及養殖業所需,林邊向來是地層下陷嚴重區域;為保全居民生計,海堤、河堤都做了相當程度的預防,居民被淹出心得,房屋、塭堤通通加蓋,但莫拉克風災仍重創林邊。


居民將釀禍原因指向台鐵便橋阻礙漂流木,造成潰堤。但台鐵便橋僅是其中一個原因,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洪輝祥表示,地層下陷與河川高灘地佔用也是釀災凶手。


屏東縣下埔頭養殖漁業生產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陳登木表示,來義溪上游有不少人佔用河川地,「還有人在河川地蓋房子」;林邊溪的高灘地又被違法種高莖作物,這些對養殖業衝擊都很大。


重建整治 齊頭並進
目前恢復養殖的業者,都希望政府趕快補堤、修堤,「已經3月了,動作很慢、經費也很少,只能把破堤的部分補起來而已」。屏東縣水利處長謝勝信說明,整治工程早已進行,將分為重建與整治兩方面進行。


災修部分,屏東縣一共獲得水利署4億多經費補助,在上游水保部分也有1億3千多萬。整體來說,經費會用於復岸與疏浚,「疏浚的沙就是現在給漁民回填的客土」。此外,也會再加強林邊溪的堤防加固。


謝勝信表示,來義溪與林邊溪的整治問題將以水利署易淹水專案處理。由於河川高灘地多私有地,現已透過特別條例進行徵收。屏東縣政府希望配合綜合治水的規劃,將屏東地區350公頃易淹水地區魚塭列為示範區,希望輔導漁民兼顧國土保育及漁業永續。


謝勝信說,堤防整建已在施工,林邊溪4處破堤已在處理,今年汛期前一定可以完成。至於高灘地部分,國有地已全部回收,私有地在3月底前可以完成清查,4月初將開始與土地所有人溝通,以進行補償與地上物查估。


不過,陳登木說:「要永續養殖,這些還不夠。」他坦承屏東一帶確實有嚴重超抽地下水問題,但近年下埔頭養殖區早已改為海水養殖,抽地下水狀況有改善,「頂多冬天要平衡水溫才抽地下水調節」。但屏南工業區用水需水量依舊大,多數養殖業仍避免不了使用地下水。


海水養殖 試辦不彰
洪輝祥直指,要解決地層下陷問題,政府必須輔導業者海水養殖,政府曾試辦,業者意願卻不高。陳登木說明,養殖業者也認為要改為海水養殖,但災後對海水養殖的輔導幾乎是沒有。


陳登木說明,業者對政府試辦的海水養殖意願不高,是因海水供應站的量太小。「試辦時只有80公頃,不到我們這邊養殖業的一半。」加上政府委託的海水供應站設計不良,抽水量過大,又只有一個供應站,對業者來說,養殖不須那麼大量的水。「抽那麼多,電費很貴,加上試辦面積小,更貴!」


對養殖業來說,水量穩定是最重要的事。但海水供應站只有一台,萬一缺水怎麼辦?災後雖然已開始推廣海水供應站,「可是聽說設計廠商又是同一家,設計內容也一樣,這樣事情做不起來啦。」業者呼籲,永續養殖和環境保護須多管齊下,希望政府健全養殖環境、確實放寬貸款資格,產業才能重建。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黃丞儀(中央研究院法律所籌備處助研究員;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

最高行政法院成立近十年,日前針對「中科三期七星農場開發案」作成判決,不僅是環境法領域階段性里程碑,就行政裁量司法審查言,更象徵著司法權對行政行為的控制達到新高峰。然此判決亦引發環保署重砲還擊,批評「無效用、無意義、破壞現行環評體制」。

我國環評制度受民主轉型過程中對行政部門的不信賴所影響,變成集中由環保署邀集專家學者審查,而非融入各部會的行政程序,與德國或美國大異其趣。環評程序又區分為二階段,只有「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者,才能進入第二階段。以目前運作狀況來看,環評審查委員會(其名單由環保署決定)對於「有重大影響之虞」的認定極嚴,因此第一階段常常就是環評的終點。中科三期七星農場開發案,即為一例。

平心而論,這項判決連同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的原審判決,從保障人民權利的角度來看,有諸多值得喝采之處。環保署敗訴的關鍵點即在於:法院認為環評結論對於是否「有重大影響之虞」的判斷,欠缺事實基礎。委員會還沒看到完整的「健康風險評估」,何以認定該開發案不會對「國民健康及安全」有產生重大影響之疑慮?如果此一因素不重要,又為何在審查結論中附帶條件,要求開發單位在「營運前」提出健康風險評估?如果對居民健康有長期不利影響,廠商還要無條件撤銷本件開發案?又為何這報告不是在環評程序中提出?凡此皆欠缺可問責性(accountability)。

此外,審查結論對於審查委員提出的諸多質疑及要求,如提供詳細毒性評估資料,欠缺具體回應。環保署說那只是一個委員的意見,委員會採多數決。然而,民主的精神在於論理與說服,不是靠投票部隊的多數暴力。如果沒有提出詳細的分析、論據,環評委員的多數決不是民主,而是利益團體的操縱工具。

為避免密室分贓,行政裁量也須強化公民參與的實踐。第一階段環評沒有公開說明會,也不陳列說明書,當地居民無從提出意見,公民參與程度極低。在此情形下,如果環保署又降低開發單位提出重要資訊的義務,讓關鍵的政策資訊無法接受事前的客觀檢驗,行政裁量在不確定法律概念的輔助下將如脫韁野馬,產生恣意濫權之流弊。因此,最高行政法院在本案針對行政裁量提出司法審查的介入標準,實有重大意義。

此外,行政法院謹守合法性審查的界限,認為重要政策資訊的欠缺,可能造成事實判斷錯誤。此見解也讓法院在民主政治中扮演更積極功能,不只是消極守門員,更能從政府部門手中「擠壓」出必要政策資訊。沒有足夠資訊作判斷基礎,行政法上兩項重要原則:「公共問責」和「民眾參與」都是假的。依法行政,也只是本位主義藉口而已。

本案的後續發展,凸顯了我國環評制度亟待改進目前的制度,容易讓行政機關互踢皮球,以致於環評結論撤銷判決的效力不及於開發許可處分。當事人必須另外提起撤銷許可處分之訴,才能獲得救濟的實益。行政機關的程序分工,本不應為權利救濟的障礙,但因為我國行政訴訟不停止行政處分的效力,如果法院和當事人不能善用「停止執行」的制度,不僅將造成訴訟不經濟,最終恐使救濟制度形同虛設。請環保署勇於任事,檢討現行環評制度;更請行政院主動協調相關部會,尊重行政法院判決意旨,在二階段環評未通過前,暫先停工。至於替已經被撤銷的環評結論強加辯解,造成外界觀感不佳,就大可不必了。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本報2009年11月16日台北訊,陳品潔報導

面對全球森林因人類消費大規模砍伐,如何避免濫伐,除了產官學有責任之外,公民的綠色消費意識也是一股重要的監督力量。目前台灣木材絕大多數來自印尼,而印尼多數木材卻來自非法砍法,若未有公信的識別標誌,民眾可能買到違法木製品而不自知。

台灣如何建立一套與國際接軌綠色消費制度?11日,產官學與民間團體齊聚「國際負責任森林經營推廣研討會」,商討種種難題與可能性。

長期來關注雨林的綠色和平中國分會亦派員與會,該組織項目總監施鵬翔強調,極端氣候這幾年愈來愈嚴重,前涉及人類生存最大的危機是氣候變化與能源,保存雨林對於氣候異常影響非常地重要,其中東南亞熱帶雨林的泥炭地至少儲存420億噸的生物碳,90%儲存在印尼的泥炭地中。在印尼其中76-80%的砍伐是非法的;在巴布亞新幾內亞90%的砍伐,不但違法而且違憲。

嘉義大學生物事業管理學系教授李俊彥也指出,台灣目前的木材自給率僅5%,其中95%是由印尼、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進口,尤其是印尼,伐木輸出是非法的,這等於說我們的政府與全民正在助長森林砍伐的事實。台灣除了自覺之外,該如何因應並且避免「全民違法」尷尬窘境呢?

為什麼我們需要負責任林業?」遠道來台的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FSC)技術總監Alistair Monument表示,「人類必須要改變森林的管理方法,減少使用化學藥品,確保森林的生物多樣性。

森林管理委員會由一群木材使用者、商家、環保代表和人權組織於1990年在美國加州的一次會議中倡議組成,其目的是透過獨立的審核制度,使森林資源能有更有效的管理,達至持續發展。FSC為一國際性非謀利組織,目前總部位於德國波昂。

Monument介紹,FSC認證是一個符合ISO流程的標章系統,執行的10項原則、56個標準,透明公開且全世界可以看到。FSC並透過監督市場機制,從森林的原物料到成品的產業鏈,建立有助社會、環境、經濟獲得平衡的森林生產標準,每地區的指標也因為尊重當地居民與社區文化發展的原則,會有因地制宜的調整。例如台灣所用標準,和其他國家就會有所不同。朝著不因消耗森林資源、生態系統、或是危害社區來獲取經濟利益的目標,讓林產品市場的最佳收益之前,同時強迫企業擔負社會責任,鼓勵人民進行綠色消費

一張FSC證書,對生產商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隨著國際間森林資源日益短缺,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FSC認證對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越來越大。一些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的環保消費心態,樹立綠色形象,已聲明要購買和銷售認證產品。如全球家居零售業巨頭──瑞典宜家家居公司 (IKEA) 對其在全球最大的原料採購基地──中國提出了 FSC 認證要求。香港匯豐銀行也引領銀行界的綠色彩購風潮,採用FSC紙張印製年報、存摺等等消耗品。

FSC認證流程

反觀當前台灣社會對於企業社會責任與綠色消費概念不普及的狀況,其實整個台灣正在大量地使用非法砍伐的林木。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有助國民進行綠色消費,買到有企業社會良心的產品呢?

環境與發展基金會經理陳靖原表示,台灣現行環保標章的規範只針對再生紙與回收紙進行認證,可接受類似FSC等認證單位提供廠商添加至再生紙中的原生紙漿,以了解再生紙木材的比例,同時也證明紙漿來源合法。不過,原生紙漿製成之產品目前不在台灣環保標章認證範圍,類似FSC認證項目也無法直接轉接台灣之環保標章認證範圍之內。未來FSC認證如何納入台灣環保標章仍有待商確。

FSC標章種類

李俊彥提到, FSC證書基本有2種,FSC FM(註1)證書主要發給森林管理單位,FSC COC證書發給木材產品的沿線加工商和使用者。目前FSC COC台灣有34家,大多是因為外銷歐美的途徑受到限制,才被動申請。至於FSC FM,建議林務局進行林業用地的認證,將有助於台灣森林利用。

施鵬翔會後指出,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東西會那麼便宜,是因為並未加入環境屋染與破壞的社會成本。他認為透過認證的過程,將種種環境成本內部化,消費者消費的同時也可間接瞭解,使用環境資源是需要附上成本,即使許多商品會因為含蓋認證費用而較為昂貴,而使消費者買少一點,長時間累積將有助於減少消耗地球資源。

類似FSC認證系統還有幾家,不過施鵬翔表示, FSC認證系統是全球認證系統中最嚴謹的,也因此獲得綠色和平組織的支持。但他也強調,按照目前地球資源消耗的速度看來,環境資源再生仍非常有限,減少消費才是根本之道

註: FSC證書基本有兩種:FSC FM證書(即森林管理證書)和FSC COC證書(即產銷監管鏈證書),FSC FM證書主要發給森林管理單位,證明其森林管理及木材生產符合FSC認可的管理原則。FSC COC證書發給木材產品的沿線加工商和使用者,證明獲FSC認證的木材產品被有效管理,防止與非認證產品混用,以便最終用家可有效分辨出FSC認證產品。所有獲FSC認證的公司,皆可於獲認證產品系列上顯示FSC的註冊標誌,以茲識別。

但要注意的是FSC COC認證是以產品系列為單位元,故獲FSC COC認證的企業,不代表其所有產品是FSC認證的,已獲FSC認證的產品需在其包裝和銷售文件上註明。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吳子鈺

編按:熱帶雨林,是這星球陸地上最能讓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下來的地方。今(2007)年巴里島氣候變遷會議中,亦開始關注REDD(降低森林消退導致的碳排放);其中世界銀行已承諾數1.6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保育森林。而挪威政府也承諾將捐助總額25億美元,支持11個擁有熱帶雨林國家的森林保育工作。然而在台灣,有群年青人,正試圖聯合印尼大學生,以公平貿易咖啡第一線經營的方式,悍衛蘇門答臘每年以200萬公頃速率消失的熱帶雨林…… 

你有多「愛」雨林(照片提供: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三年多前我初次到印尼蘇門答臘當義工,踏過這片樹木巍巍然,巨靈般向天際拔高而無有盡頭,奇幻的墨綠色帶閃耀光芒,神秘又溫柔地延綿在廣袤的地表。同時開始緩慢笨拙地體會印尼這個國家,她的生態面貌、歷史、語言、社會和文化裡,我以往從未認真注視過的一切,正如同很多西方白人是那麼地在看待台灣一樣。我明白了,沒有貼近追索,沒有謙卑反省,「同情的理解」就無從發生。

創造農民經濟、雨林保育的共生關係

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和他們互相溝通、理解,進而累積了一些信任。我原初所想的,是希望台灣和蘇門答臘兩地的社會運動(尤其是環境這一區塊)工作者能較為深刻地「看見彼此」。我想讓他們知道,身處在鄰近的亞洲,同樣是島嶼,台灣走過一段艱辛的成長歷史,至今我們有了較為「現代化」的具體成績(但那並不必然代表較為優位的價值內涵),我想跟他們分享我們在政治民主化裡的掙扎、經濟成長帶來的社會變遷、過去二三十年間社會運動在人權、環保、性別、原住民等等各種領域所做的各種努力。

我們想做的,是把「第三世界農民關懷」和「雨林保育」,用公平貿易連結起來,而架構起台灣和蘇門答臘的實質關係。我們已在印尼當地組織一個團隊,預備進入咖啡產地長期駐點,並整理、成立雨林相關資料庫的建制。

咖啡農婦。圖片來源:吳子鈺對很多人來說,「蘇門答臘」這四個字唯一的具體連結是極具盛名的「曼特寧咖啡」,除此之外,蘇門答臘只是一個空洞遙遠的地理名詞。這島上的熱帶雨林怎麼消失的? 我曾在她上空,眼望著三千英尺之下的地景,乃是沒有盡頭延伸的熱帶種植園。荷蘭人(以及英國人)在這個島上實行的殖民經濟,數百年來,就是一片片將熱帶雨林砍伐蹂躪,變成一片片大規模單一種植的油棕櫚園,橡膠園,柚木園可可園。當然,一定也包括了咖啡園。這些物資數百年來養大了帝國主義的經濟,其代價是人類共同自然資產-熱帶雨林的消失,以及,一代又一代印尼人民的勞動剝削和悲慘奴役。

所以,咖啡有原罪嗎?很難說沒有。為何挑選這一個工具,是因為那是很多咖啡生產地農民數百年來賴以維生的途徑。我們要改變,是從「公平貿易」咖啡的形式入手。在台灣所銷售的公平貿易咖啡,幾乎都購自於西方,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直接地到產地的農村去開始第一線的經營。也就是說,我們跨國到印尼去,對當地的農村結構、農民生活、交易型態開始觀察,並且切入開始合作,一方面在台灣開始發聲敘說另一種「國際觀」,另一種「消費可以改變世界」的模式。

利潤透明化 首重基礎研究

咖啡栽種過程的監督,讓生態環境可以更永續。圖為西雅圖樹蔭栽種咖啡解說義工。圖片來源:奧杜邦學會我們所規劃的公平貿易咖啡,又跟熱帶雨林有什麼關係?我們希望能夠把可能的盈餘都用到熱帶雨林的關懷和復育之上。我們會把一包咖啡到消費者手上的最終價格,他其中每一塊錢到底流到哪裡,完全的公布出來。我們會請一組專家學者、社運人士和消費者代表,共同決定我們的成本合不合理,以及所有淨利潤如何用於雨林保育的分配。這個作法代表我們希望把一般企業體「利潤極大化和唯一化」的邏輯擺在第二位,而讓企業「創造利潤背後所需負有的社會、地球責任」的想法置為前提。我們希望因此能說服一個個獨立消費者的認同,從而匯聚成一件集體利他的創造行動。

雨林保育的作法上,我覺得是開放的。目前我所規劃的,在第一個階段(二年為期),我們會以兩地環境運動的互相參訪對話、資助當地大學獨力或與台灣合作進行雨林相關基礎研究、累積當地熱帶雨林相關基礎資料庫等等。二年之後,如果這個計畫還能存活,在前兩年的基礎上,我們就會規劃實體熱帶雨林復育基地的建置,一是覓地購買或長期承租一處種植園以實驗方式復育成熱帶雨林,一是在我們所合作的農村範圍為基地 ,推行多樣種植(Polyculture)以嘗試農民經濟與雨林「共生」的經營模式。

台印青年分頭齊努力

咖啡裝袋。圖片來源:吳子鈺這個計畫分為台灣端和印尼端。在印尼端,我們已經組成了一個團隊,成員多為棉蘭理工大學講師與學生,並即將成立一個在印尼合法登記的組織。目前團隊已經完成未來合作的農村──蘇北省Sidikalang及亞齊省Takengon兩個咖啡重要產區的基本田野調查。

團隊未來將於該地駐點,進行第一階段兩年的合作計畫。內容當然也是開放的,但初期應該基本上包括了:村莊內更進一步的家族組織、生產及交易型態的田野調查,初步公平貿易生產班隊的組成,田間管理問題整理的改善(與蘇北大學與伊斯蘭大學嘗試合作),成立農業知識講習班等等。預計明年(2008)秋冬第一批咖啡至台灣,而與明年年底正式訂定契約。

在台灣端,主要的工作有:咖啡銷售通路的建立(考量我們基本的成本,未來兩年我們需要至少400位長期的訂戶),熱帶雨林與公平貿易資訊的傳播(先期以網站建置為主),以及開始向學術單位及民間組織探詢未來合作的可能性。其中,咖啡通路的建立是最為現實且重要的。

「雨林咖啡」開始預購

目前我採取的是預購的方式。我們的咖啡品牌取名為「雨林咖啡」,目前暫訂一包售價為新台幣350元。月前我開始募集預購,為的是先去蘇門答臘一趟,買回第一批咖啡。這第一批咖啡並不是我們合作的村子生產的,而是為了在明年度開始銷售,募集我們未來兩年運作的經費。

我們合作的村子的生產(亦即是真正的「公平貿易咖啡」),最快的試賣也會是在明年底。一年的運作很短,其中也必然有現在無法預見的挑戰,但是我們團隊在印尼的運作卻是需要經濟的支撐,支撐下去才有希望。兩年後我們會做一個總檢討,如果真有巨大結構性的困難,我們會擱置這個計畫。

我長時間認真思索著這個計畫會遇到的諸多困難。常常,在我覺得挑戰重重而頭皮發麻的時候,總是這樣告訴自己:小孩總是天真無畏地敞向未來。看,他們永遠以奔跑之姿迎接著,探索著,好奇著,而不恐懼下一步就可能跌倒。因為站起來並不困難。站起來就能再次迎接好新好亮的世界!而大人們,永遠是以過去的經驗作為對當下的判斷前提,不斷以舊的恐懼阻擋新的經驗,所以畏懼了,所以退縮了,所以新的創造無從發生。我希望,我每一天都宛如早晨才出生的一個生命,以童真心眼,無畏地迎向嶄新的體驗

 

我們為募集新台幣50萬的初期經費,希望在月底能有50個基本訂戶加入。預購是以2年為期,一個月一包,一磅重,烘焙好的咖啡,共計一萬元一個單位。

含每包40元運費,350*24+40*24=9,360,我們還會附上兩包計700元,亦即兩2年共26包。

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儘速來信聯絡:r90541210@ntu.edu.tw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陳品潔

談到雨林,大家心中一定大概都會出現一幅景象,層層疊疊的大樹、攀躍其間的紅毛猩猩、此起彼落的鳥啼與蟲鳴。但,在本會工作人員走訪印尼雨林後,觸目所及的真實現況是,冒著熊熊白煙的雨林與一片焦土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木材的需求量97%從東南亞進口,從原物料到日常生活用品,我們每天的消費和印尼雨林的消失息息相關。是一定要行動的時候了!2010年3月開始,我們將透過每月一篇的專欄文章,連續9個月在每月的第一個週三,為大家說明印尼雨林保育」的急迫性,同時,介紹現今國際與印尼當地團體的保育行動。當然,台灣更不能置身於事外,我們也將分享台灣團體在雨林保育行動上的努力與計畫。期待您的一同參與!

台版「不願面對的真相」-「±2℃」近來在坊間掀起一股環境話題浪潮。人人都知愛地球,但如何化為行動呢?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身負環境公益團體的使命,一直以來,積極嘗試各種縮短知識到行動的方案,其中保育印尼雨林的構想已在2009年開始著手規劃。眾所皆知,雨林快速的消失與全球暖化關係密切,就讓我們來談談:「愛地球怎麼從保護雨林開始」。

世界之肺的存亡 決定人類命運

古諺「四海一家」,科學昌明的這個時代更印證這個說法。或許有人說,「雨林和我們的關係太遙遠了?」、「為什麼我有責任要保護雨林?」,只因為我們都是「地球」人,氣候變遷牽一髮則動全身。如果說人體的運作是科學無法解釋的小宇宙,那麼雨林從樹冠層、植被、土壤、到生態系,更包含無數個珍貴的小宇宙按蝴蝶效應的理論來看,若是「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美國德州產生一場龍捲風」,那麼雨林消失會怎麼樣的災難呢?以一般一棵10歲的樹來說,一天可以吸收2個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公頃林地的綠葉面積,則能吸收8 公斤、相當於200人同時呼出的二氧化碳量,同時也能生產0.6噸的氧氣供給1500人一天所需的氧氣量。帶雨林素有「世界之肺」之稱,其吸收溫室氣體的能力更是普通森林的10倍。人類可以解釋自然界的生命機制,卻沒有人可以創造自然的運作機制。因此,我們能不關心熱帶雨林嗎?

台灣人參與印尼雨林保育的理由

不知道或不了解,不代表跟我們沒有切身關係。相反的,唯有知道與了解才能夠捍衛自己的生存權利。熱帶雨林的快速消失,也正式向你我生存權宣戰,隨著全球氣候異常,人類更應採取積極的保育行動。其中,印尼的熱帶雨林是當前全球消失速度最快的雨林,正以每小時300 個足球場面積消失中。瘋狂非法砍伐的結果,大量的碳釋放到大氣,印尼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根據2009年的「國際負責任森林經營推廣研討會」資料指出,木材自給率僅5%的台灣,其中95%是由印尼、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進口。該會議也指出,幾乎印尼所有的伐木輸出是非法的,這等於說,身處台灣社會的你我,每年都在非法消費這些國家雨林的資源。身為地球公民的台灣人不只有責任分擔台灣社會消費印尼雨林的困境,在氣候變化劇烈的今日,更應透過種種保育行動,保存印尼目前所有僅存的雨林。

跨國跨界合作  台印NGO共同保育印尼雨林

自2004年的南亞海嘯之後,台灣與印尼之間的民間團體,交流即十分活絡。有許多致力於印尼雨林保育與人才培訓的團體,像是新竹的青草湖社大、清華大學、環球技術學院、吳子鈺的雨林咖啡等等,也正在為珍貴的雨林生態系發聲。2007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得知印尼狀況後,計畫以環境信託方式募集資金,透過民間集體的力量將雨林買下並妥善保護管理,以減緩雨林消失的速度。同時結合棲地研究、有機產業、環境教育等方式運用,保留當地生物多樣性。

若要保育工作長久持續,一定需要在地團體的參與和合作,因此協會與長期在印尼亞齊、棉蘭一帶進行社福與環保工作的佛教團體--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以下簡稱菩提心基金會)建立合作關係。透過菩提心基金會負責人釋學源法師的長期觀察指出,印尼有許多國際型的民間團體在當地進行研究與保育,但這些團體多是將西方模式套入印尼當地,因此還無法有效的保育雨林,隨著十幾年過去,印尼的雨林從以前一分鐘消失一個足球場面積,到現在一分鐘消失十個足球場。菩提心基金會感受到雨林消失對環境與當地人生活的巨大影響,因此也將投入於雨林保育的在地工作上,由在地團體自發性的進行保育行動並邀請台灣團體的共同合作。

2009年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專案,研擬「印尼雨林保育信託」的種種可能性。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台灣發動民間捐款,再委由菩提心購地,結合台印雙方的資源與經驗,共同執行雨林保育計畫。

GO Green愛地球 2010綠行動護印尼雨林

雨林的消失,是人類集體的傷痛,但我們也有能力減緩或是停止雨林消失的速度,但這項行動需要力量的集結,因此,印尼雨林保育的腳步,需要各界的響應與支持。2010年我們規劃了印尼雨林保育系列專欄,邀請更多讀者更深入了解印尼雨林保育現況,因為我們深信唯有充分的了解,才會產生積極的行動。而今年的4月22日也是地球日40週年,世界各國及組織發起了「十億綠行動」運動,其核心在於促進及培養對地球的服務行為,聚集全球百萬個人與組織環境服務的承諾,傳送來自承諾解決氣候變遷的人們所表達的有力訊息。

我們也希望讀者們也來參與地球日綠行動,提出您對於印尼雨林保育的行動方案,與大家一起為生存的環境努力。

更多護雨林相關活動連結:
募發票!守護山林、海洋和濕地

http://www.e-info.org.tw/node/456


翻譯跨國界 一起救印尼雨林

http://e-info.org.tw/node/45556

回顧:
台灣、印尼攜手合作救雨林

http://e-info.org.tw/node/43998


綠色消費如何監督濫伐? 產學督促政府建立FSC認證機制

http://e-info.org.tw/node/49325


印尼雨林瀕臨消失危機 台灣NGO跨國界伸援手

http://e-info.org.tw/node/52057


全台首創 公平貿易咖啡第一線經營

http://e-info.org.tw/node/29256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