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摘錄及引用文章 (13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立報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行政院25日通過醫療法修正草案,提供稅金優惠吸引財團、外資投入國際醫療服務,開放得以公司形式設立。此舉引起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反彈,質疑草案通過後,將迫使醫療人員失去自主,造成台灣醫療環境大倒退。


醫生是救命的重要角色,醫院更負有社會服務的性質,法律規定必須以財團法人方式設置。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醫師自主與生命優先是醫療基本原則,一旦醫院成為以營利為目的公司,為搶攻醫療商機,勢必扼殺醫師自主權,導致醫師只能依照公司指示從事醫療行為。


國家帶頭賣醫療價值
滕西華痛心表示,全民健保推動至今15年,從草案推動卻只看見衛生署被經濟發展牽著鼻子走,國家帶頭販賣醫療價值,讓生命被標價、醫療行為貼上價碼。她預言,此舉將加速健保制度瓦解。


滕西華表示,督保盟並未反對有能力的國家提供國際醫療服務,但與各國情況相比,以整形美容揚名國際的韓國,政府不僅沒有出錢推動國際醫療,甚至站在監督立場,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也從未見過類似政策。滕西華質疑,為何台灣只能以「公司化」方式推動國際醫療?


加深醫療階級化
立委黃淑英指出,一旦醫院開放公司化後,即使衛生署強調國際醫療不會佔去健保資源,但這些醫院公司勢必加深醫療階級化。黃淑英表示,未來只有外國人和有錢人有權享受一流醫療服務,經濟能力不許可的一般民眾,只能透過健保接受二流甚至三流的治療


衛生署已同意外資及合資企業在新竹生醫園區,以BOT(興建、營運、轉移)方式設立醫院。黃淑英質疑,原先規劃許久的新竹生醫園區是為解決新竹重症患者必須轉至台北就醫問題。然而,衛生署計劃編列88億預算後,卻將生醫園區改為國際醫療專區,讓人不解生醫園區的政策定位。


衛生署署長楊志良日前公開表示,修正草案可為台灣發展國際醫療與觀光醫療奠定基礎。衛生署醫事處副處長王宗曦解釋,台灣醫療品質高,價格相對低廉,開放公司化後,可引進企業資金,採購過去健保補助有限情況下,一般醫院難以負擔的高科技儀器。


滕西華回應,台灣醫院擁有高科技儀器的密度在世界數一數二,且透過政府補助,從事國際醫療的醫院公司經營成本勢必比其他醫院低。獨厚財團與外資的結果,不僅人民無法享有利用政府補助金錢購買的高級醫療設備,視同「階級專區」的國際醫療專區也將擠壓其他醫院經營空間。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除了吸收西方成功經驗,也應考量文化傳統。前中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院長成思危1日在世新大學的座談會上,以個人經驗分享對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的見解。


根據2005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數據顯示,推動經濟發展所付出的環境成本代價高於經濟成長值,敲響環境問題的警鐘。成思危表示,經濟發展既要滿足當代人民的發展需求,也不能影響下一代的發展能力,「環境債務要自己還清,不能債留子孫。」


金融海嘯過後,成思危預估今年大陸經濟增長GDP保持在9%左右就已不錯。面對百萬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成為「蟻族」,成思危樂觀表示,「蟻族現象」只是金融海嘯帶來的短期影響,建議畢業生可繼續攻讀研究所,或到農村擔任公職。


自美國加州洛杉磯大學UCLA畢業後,成思危多年來從未離開管理科學領域。現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院長的他,認為政策必須有足夠理論數據佐證。他觀察,許多官員到國外考察,發現當地制度值得參考,但是如果沒有從國內具體現況分析,只會成為大雜燴


成思危表示,許多管理學者即使能提出驚人觀點,但佐證數據不足,難以使人信服。成思危表示,質化與量化不可偏廢,學工程的人容易「見樹不見林」,走火入魔於數據分析;但如能將數據分析清楚,導出的結論才會更加可靠。


除了國外經驗外,成思危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如儒家、法家、孫子兵法等,對於現代管理皆有參考價值。他表示,中國改革不能照抄國外經驗,而是在學習基礎上創新,「不學習的創新等於妄想」。


改革通常會牽涉許多利益團體,成思危表示,幾千萬民眾的腦袋對付決策者一人,即使再聰明也無法考量全面。他舉例,大陸在推動住房商品化、改變原有將房屋視為福利品分配時,導致當時結婚率和離婚率上升。單身者立刻結婚趕搭福利分房末班車;原先擁有兩間房的夫妻則選擇離婚保住房屋,這些都是決策者未曾想過的影響。


會中有學生提問大陸民主黨派現況,成思危回應,目前中國大陸的政治制度好比大合唱,合唱一定要有指揮,不論是男高音還是女高音,都得跟著主旋律「該唱就唱、不該唱就不要唱」。


成思危表示,和諧社會的「和諧」兩字分別拆開來看,左禾右口、左言右皆,代表政府應先讓每個人先有飯吃,才能逐步開放投票發聲的權利。他強調,中國大陸民主發展不怕慢、只怕站,揠苗助長反而造成反效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胡慕情專題報導】

成人不穩定,孩子怎麼可能穩定?」原住民基層教師協會心靈重建教育與輔導組長瑪達拉 達努巴克感嘆,救災混亂、重建政策讓災民不知所措,加上學校急著開學,安置所雖緊急送入輔導人力,但其實無法解決問題!


生活變動 孩子不安定
達努巴克表示,處於變動的孩子很難安定,對孩子來說「讀書不會是最重要的事」。他直指,老師相對依賴家庭的穩定


風災一發生,社福團體進駐服務但助益不大。達努巴克以營區安置為例,災民需要托育服務,雖然兒福聯盟協助兒童照顧工作,但因未能緊急成立托育點,無法減少父母照顧負擔爸媽不知道小孩何時會被送回來,她們也無法去工作一般來說,歷經災難會有分離焦慮症,這不是學齡兒童的特有表現,就連國、高中學生也會擔心父母不要她們。「原民地區普遍較窮,孩子會擔心父母是否會去外面工作就不回來。」達努巴克說。


穩定不是給房子。災民重視的是永久謀生問題與文化,但這沒被處理,只叫災民去永久屋。」災後,許多民間團體與居民要求中繼屋,主因在於災民對重建想法不同;因永久屋政策明確,為交出重建成績單,要災民入住仍像工地的大愛村,都讓災民有不確定感。


很多孩子風災後中輟。「因為她們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活。」達努巴克透露,國中偏差問題逐漸顯現,「孩子缺乏依賴對象。就連朋友是否在下學期還能保持關係都不確定。」達努巴克直指:「重建未以災民為中心,而是以外部協助如永久屋為中心,災民被拖著走,沒有多餘理性面對接下來的衝突。


情緒不穩 心理重建難
民族國小教師謝綺燕以民族村為例,雖然如期開學,但是孩子的情緒都很不穩定、學習狀況不理想。「民族的孩子還能跟爸媽住在一起,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部落。」與他校合併上課,環境有很多侷限,就連老師都無法自在。謝綺燕表示,在不安穩的環境中,連幼稚園孩子都有浮躁易怒傾向。她帶的2年級學生自我控制力已偏低。「我們被安置在工兵學校,家庭功能其實消失,此時外面的團體來諮商,效果不大。


諮商效果不良,不只因為環境不安穩,更牽涉文化差異問題。謝綺燕班上一位學生小偉(化名)被列為個別輔導,「我嚇一跳,孩子自己也覺得很奇怪。」輔導專家認為小偉沉默寡言,可能有心理創傷。諮詢幾次後無結果,詢問謝綺燕才發現,小偉一開始確實被嚇到、但已平復,「沉默寡言則是布農族的倫理教育,我們會教孩子不要多話、做好自己的事。


配套不足 輔導效用小
謝綺燕認為,外來團體進入學校,應先與導師懇談以了解孩子狀況。外來團體停留時間短,體制內應建立協助,「輔導老師那麼少,導師發現問題後,要申請協助又是繁複流程…這樣很難幫助孩子。」


依市立療養院在九二一災後進駐災區為為例,因重建任務編組以一年為最多,無法進行長期追蹤輔導,此時學校輔導老師更形重要


九二一大地震後,校園輔導人力問題也被提出;但10年後教育部訓委會坦承輔導人力依然不夠。產生的效應就是更不重視輔導。


達努巴克進一步指出,社工專業化後,社福協助變相成為「只為案主找資源」即便有學生接受個別輔導心理師、評估臨床心理師的協助,也會因分工而被視為「這麼多人幫忙,應該沒問題了。」而輕忽了孩子的狀況。


慈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原住民健康組助理教授高靜懿也說,災後輔導人力為任務編組不是最大問題,心理輔導篩選機制過於粗糙更該重視。「有的孩子第一時間不會表現出來,但隨環境變化可能會有突然爆發的狀況。」校園如何建立長期追蹤篩選機制更形重要


此外,孩子的問題可能不只有情緒。達努巴克以災後服務個案小軍(化名)為例,風災後小軍父母過世,祖母照顧他;小軍舅舅在離島當兵,為就近照顧,希望將舅舅從金門調回本島,需與國防部溝通。「這事情不是個別老師做得到的,可能需要跨部會協助。」建立順暢有效的協助管道相當重要。


專業輔導人力是當務之急,但理解異文化更為重要。高靜懿表示,災後心理重建,應先有生活與就業重建的良好配套,輔導機制應配合原民文化


文化治療 助傷口復原
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理事長高正治表示,原民習慣向部落長老請益,藉以得到面對生命困境的人生智慧與勇氣,並藉由參加部落集會及儀式得到療傷


高靜懿希望結合青年會與衛生署的「原住民族部落社區健康營造」。她說明,「原住民族部落社區健康營造」的特色在於「由下而上」,因部落族人凝聚力強、原有一定福利網絡,災後心理重建藉此推動,會比外來介入者有效。但衛生署卻不信任「原民做得到」。


心理治療有瓶頸,加上部落面臨永久屋紛爭,恐將加劇災後創傷。高正治指出:「青少年被帶離部落、接受外人教育、男人失去獵場、失去保護部落的神聖角色,才是原民遭受的最大創傷。


高正治感嘆,漢人長久以來殖民式地壓迫原民、在部落輸入專賣式酒精飲料、灌酒文化等,造成原住民酒癮者酒精依賴及濫用的後果,「而今要她們住進永久屋再戒酒?這是本末倒置。」


你要來關心人家的議題,一定要成為部落的一份子。她們不是傻瓜、不是殘廢;她們是台灣自然環境的一個勝利者、信主者。」高正治認為,外來的人透過政府、自己的學識想教原民如何生活,「都是太超過了。」高正治呼籲,心理輔導與自主重建無法切割,協助者必須學習尊重異文化,才能真正達到協助效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編譯:范仕穎、林佳瑩;審校:林群超

自然資源的流失對經濟造成的直接影響已經被低估,若我們能對那些具有經濟性與社會性意義的自然資本進行評估,就能形成實證基礎,來建立更能達成目標、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此刻我們面臨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危機。就在50年內,物種急速流失中,近3分之2的生態系統服務正在毀損(千禧生態系統評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A),2005,註1)。我們在不了解自然資本價值的情況下,坐視這些資源的流失。而且因為自然資本的真正價值並沒有被列入決策考量,並被化約為市場經濟的各種指標,所以在國家與國際的層級上,都缺乏對這種流失的認知。當我們面臨要管理自然資本的急迫性時,可以試著將人類從自然界中獲得的利益視為生態系統服務。這可以成為一個比較有用、明確的觀念,幫助我們建立一個管理自然資本的新方法

生態系統服務所能提供的利益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可以是有形、也可以是無形的,例如,美麗的風景可以滋養文化上的認同與陶冶人們。這種利益可以從在地的層次,也能從全球的層次提供給人們。以森林為例,森林可以影響當地雨林,但也能吸收碳排放量,幫助調節氣候變遷。某些時候,這些利益還能使子孫獲益;但是,上述的這些特性都使評估生態系統服務變得特別困難。

 

 

一幅越來越清晰的圖像: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經過過去20多年的努力,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價值已不是那麼難評估,但仍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包含認定與量化生態系統遭受破壞後會造成的影響,並且評估其貨幣價格。我們仍須努力地從生態的觀點了解這些服務,並發展評估其貨幣價值的工具。

估算生態系統服務的貨幣價值最後的結果,往往會以價值序列來表示(見圖一)http://e-info.org.tw/node/52286要進行這種評估,需要提早蒐集科學資訊,才能了解生態多樣性流失或生態系統改變的情形。以經濟性的方式來評估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雖然不是評估整個生態系統的最佳方式,卻是在服務價值增值與處於特定政策脈絡下,最好的選擇。

 

目前已有大型的經驗性研究,來探討如何在不同的地區和社經環境下估算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但研究結果能套用的範圍仍不穩定,理論與現實間仍有很大的落差。以海洋生態系為例,海洋的供給服務,如食物、纖維與水,和休閒觀光這種文化性的服務,比海洋提供的調節服務(水文與氣候循環),還要好評估。有關後者的研究雖然發展迅速,但現階段仍很難評估這類服務。

 

 評估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可以呈現出不同系統間的相對重要性,尤其是那些不常在一般市場中買賣的服務。無論是具備直接使用價值或間接使用價值特性的生態系統服務,都未能被好好地評估其價值。前者像是與人們生活關係密切的原物料,後者則可用提供水文或氣候等調節功能的服務為代表。許多研究都顯示,這些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可觀,但若要永續發展,卻得面臨其他土地使用方式的競爭,尤其是那些與地方經濟利益有關的土地開發。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調節服務通常會成為整體經濟利益中最具價值的一部份

評估溼地與森林所帶來的大範圍服務
Muthurajawela Marsh濕地位於北斯里蘭卡人口稠密的海岸地區,正面臨工業與都市開發的威脅。Emerton和 Kekulandala 這兩位研究者於2003年利用不同的工具評估Marsh濕地的價值。Marsh濕地提供了農漁業與柴火等多種供給服務,這類供給服務對當地居民的收入有直接的影響(總價值為150美元/單位:每年每公頃)。但最重要的價值為在考量更廣大的人口群與經濟發展後,Marsh濕地能提供的防洪 (1,907美元),與調節工業與家庭廢水(654美元)的服務更值得注意的是,Marsh溼地能吸收二氧化碳(每噸碳將帶來10美元的損耗成本)。近來氣候變遷研究的快速發展,將會大大增加這些服務的價值。

在各種熱帶森林提供的服務中,農業的授粉服務具有特別的地位。因為即使在人類活動主導的農地之上,一小片的自然森林也可以提供這樣的服務。根據Ricketts研究團隊在2004年於哥斯大黎加進行的生態實驗,在森林中進行的野生授粉可以增加20%的咖啡產量,而且提高在森林附近一公里內種植的咖啡品質。這項服務的經濟價值約為每年每公頃森林395美元,並且貢獻了7%的農產收入。這些價值的重要性跟畜牧與生產甘蔗同樣重要,後兩者在這個地區中是深具競爭力的土地利用方式,而常成為森林被砍伐的原因。上述的價值估算還未將森林能提供的碳吸收服務考慮在內。

 

 

在進行各種決策時,決策者通常只根據一項或少數幾項生態系統服務(像是森林可以提供木材),以及土地日後可以如何使用(像是砍伐森林)。目前很少有真對生態系統服務,進行更廣泛的評估-不僅限於現在備受關注的碳吸收與排放,還應包含控制土壤流失、水質淨化、維繫基因多樣性(例如穀物與藥品)和控制空氣污染,還有許多還無法一一命名的生態系統服務。這些服務可以有更高的價值。忽視這些面向,將使決策者只能根據片面的資訊進行判斷

許多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是依據當地的脈絡而定的。例如,某些自然資源帶來的觀光價值對一般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某些地區的人民來說,卻是生活的憑藉。因此,在某種特定情境下所評估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僅能外推到類似的環境與脈絡中,而無法放諸四海皆準。然而,因著某些特殊的理由,「效益轉移(Benefit Transfer)」是個評估生態系統服務的有用方法,就是利用現有的方法去評估其他的生態系統服務。要發展新的評估工具與方法既昂貴費,又無法輕易運用在決策上,只要我們能小心翼翼地利用效益轉移,同樣能達成目的。因此,效益轉移已經越來越廣被使用。

生物多樣性的流失與生態系統的生態系統的衰微,並不會直接或立即地使系統提供的服務就這樣流失,生態系統可能會在迴光返照後開始快速地衰敗要偵測出生態系統服務的這個臨界點,得採用經濟分析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的價值,跟它們能否超時提供服務和因應環境變動的能力有關,這就是我們所指的「保險價值(Insurance Value)」(註2:見TEEB D0,第五章)。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生物多樣性在加強與維護生態系統的保險價值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註2:TEEB D0, 第二章)。當然,這種保險價值也是很難被估算的。

最後,我們應該注意到,經濟評估有其侷限性,而且只能成為決策過程中的某一部份。世界上沒有一個完美的評估方法,評估非市場商品和服務的價值只能大概
得出結果。此外,經濟價值並非是個適當的工具,去說明某種服務對人類的生存有多重要。雖然貨幣價值似乎很吸引人,因為可以將各種服務化約為單一貨幣或其他比較的基礎,而有可能降低偏頗,與減少在檢視實際環境成本時會影響決策的風險。即使不完整的評估無法涵蓋所有的生態系統服務,但因這些評估能與轉換前的利益進行比較,而照樣能提供決策者有用的資訊。

蒐集與分析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證據
2009年版的TEEB報告分析了大量的經濟價值,評估了世界主要的的生態系統服務型態,並運用了現存的資料庫與相關文獻。報告宗旨為提供一幅圖像,說明在不同的地區與社經環境(如人口密度和收入)下不同的生態系統服務具有的價值,以作為日後進行評估的資料庫。此外,報告所蒐集的資訊與所進行的分析,將能透過「效益轉移」來促進日後的解析與運用。這份報告蒐集了超過1,100種價值,包含10種生物多樣性與22種生態系統服務,並根據地理與社經因素進行資料的彙整,計劃於2010年完成。資料來源:TEEB D0,第七章(註2)

註1:
千禧生態系統評估是聯合國在2001至2005年間邀集全球1,300學者進行的大規模生態評估研究計劃,目的在了解生態系統的變化對人類福祉的影響。計畫網址為http://www.millenniumassessment.org/en/index.aspx

註2:
TEEB D0為本研究計畫中有關生態與經濟學研究的部份,第二與第五章為「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與生態系統服務」與「評估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的經濟學。第七張尚未完成。
內容詳見全文

※本文出自2009年環保署「國際環保動態訊息蒐集及趨勢分析」專案計畫,編譯自「TEEB」2009執行報告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本報2010年3月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中部科學園區第三期七星基地開發案(中科三期)遭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撤銷環評,環保署不但未依此要求中科三期停工,繼2月4日民眾於環保署前的抗議行動後,變本加厲不惜花人民納稅錢重金在五大報刊登廣告。孰可忍孰不可忍,反中科熱血青年聯盟、后里當地農民代表以及關心司法正義的民眾,於1日重返環保署,吶喊「中科違法,立即停工!」、「鼠長下台」、「環保署殺老農」,要求環保署長沈世宏依法勒令后里園區停工。現場搭起座壇,稻草人,供民眾插稻草人、拋紙錢以及燒假環保署等方式表達對環保署不滿。現場一度發生推擠,警察不顧現場民眾健康,噴灑滅火器。

這場公民為捍衛司法正義而聚集在環保署的抗議行動,下午兩點前,群眾尚未聚集,環保署門前即以警察人牆排列保護,嚴密以待,原該保護人民的警察,再度與人民對峙,而保護的對象是在環保署內不願出面回應民眾的人民公僕。這種錯置的現象,居然出於政府違背民意時,教人民無以適從。

反中科熱血青年代表何同學發言說,環保署被最高行政法院宣告撤銷環評應停工,卻「耍賴」,執意開發,保護廠商利益,卻不顧人民健康。原應保護環境的環保署,卻帶頭違法,人民對此感到憤怒,今天給環保署機會宣布停工,否則環保署「好看」。

后里鄉公館村村長馮詠淮說「政府劫貧濟富不保護人民照顧財團,原應扮演監督維護人民權益的角色已不復存在」。在地青年代表也說「中部開發案政府報喜不報憂,只提有多少工作機會,卻不提對漁農弱勢的土地掠奪。

林三加律師發言時舉美洲印地安部落早期遭白人屠殺,有一次白人大將軍打了敗仗,被印地安人抓到,在他耳朵挖了一個大洞,因為印地安人認為白人聽不到印地安人的吶喊。他以此比喻環保署沒有耳朵,最高行政法院已經判決出爐,怎可充耳不聞。而環保署知法違法,耍賴的手段已引起各行各業的憤怒,已有200至300位專業律師以及學者教授連署站出來維護司法正義。他說環保署視法院有如其下屬,將判決踩到腳底下;而環保署沒有反省、沒有反應,是踐踏司法的行為。

現場的抗議牌上還有將署長寫成「鼠長」,原本應保護環境的環保署長成了人人得以撲殺的鼠輩之首。

綠色主張工作室負責人粘錫麟直問「天理何在」,環境評估影響法環保署自己卻不遵守,眼見二林農地土地強行徵收於財團名下,種田人能對抗這些大財團嗎?相思寮鄉親眼淚只能在家暗夜低泣。他質疑法律之解釋權在何處?環保署可以以自己的方法來解釋嗎?對於環保署說可以再送案,認為這是公權力的傲慢,而糟蹋人民之政府應受懲罰。

群眾久久等不到環保署長的回應,粘錫麟身穿童乩道服,祭起法事,而現場早已豎立一個小道壇裡面寫著馬英九、吳敦義以及沈世宏的神主牌,並以「草人扎針」的方式,由現場代表扎草人,希望能讓政府官員頭腦清醒。值得觀察的是,現場代表扎針對象皆針對沈世宏,對背後擁有更大權力的總統及行政院長未置一「針」。

提起訴訟的農民之一,廖明田棄農忙於不顧,再度北上。他說竹科廢水排放嚴重污染土地,不能任其在后里重演;而中科三期后里園區判決下來,居然拒不停工,為此他不得不再度北上討公道

律師人公會蔡雅瀅律師表示上網查出環保署在五大報刊登大幅廣告共花費公帑98萬廣告中說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無意義、無效、破壞環評制度。對此,她表示法院判決絕對有效力、有意義,並且是基於保護環境的立場。而環保署不服從法院判決,還要人民不斷糾舉,將導致社會資源不斷被消耗浪費。雖然未來可提公民訴訟,但過程使用的都是人民的納稅錢,並且沒道理將資源浪費在要求環保署就範。未來期待監察院的調查,還人民公道。

現場由主辦單位準備了被撕開的小六法書頁,燒給環保署,象徵司法已死;並在環保署門口灑紙錢,並燒掉紙做成的環保署。現場警察不斷衝撞在場民眾,甚至當著民眾面前不顧是否有礙健康,噴起滅火器。這時現場濃煙四起,群眾情緒也隨之高張。然而,群眾不但沒有因此而離開,反而堅決地守在原地。幾位在場抗議人士面色枯槁,在場民眾大聲抗議警察傷害人民。

環保署副署長在環保署接受記者採訪卻不願意出面接受現場的記者會,只派出綜合計畫處副處長樣板回以「已經對外多次說明,一切都依法處理」,仍緊咬「中科三期已完成環評審查程序,不適用環評法14及22條(註)」,說法院判決是指環評有瑕疵,只需補正資料即可。

這波抗爭行動未果,未來反中科青年聯盟與當地人士將不排除到后里園區圍廠。除此之外,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表示,世界各國顯示企業已經凌駕政府,環保署無能、馬英九也負不起責任。中科是為友達而設,而企業需對股東會負責,因此他邀請關心中科發展的人,只買一股友達、華碩的股票,參加股東會議表達立場。友達2000億投資在中科,現在停損,損失不大;若等到硬體設備、工廠都蓋好,才勒令停工,將損失慘重,站在投資的立場亦應要求立即停工。他呼籲維持運動熱度,與企業周旋到底。

註:
環評法14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環評法22條:開發單位於未經主管機關依第七條或依第十三條規定作成認可前,即逕行為第五條第一項規定之開發行為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必要時,主管機關得逕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其不遵行者,處負責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陳威任採訪報導】

在台灣,要以好萊塢的動畫製程,拍出一部有HD畫質的3D動畫長片已經不容易,如果這部片子還要融入科學知識與原住民傳統智慧,劇情故事還要生動活潑,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長期研究原住民科學教育的清大教授傅麗玉,得到國科會科學教育處補助,組成了「飛鼠部落科學卡通:原住民科學教育動畫之研發」計畫團隊,花了將近4年時間,拍出台灣首部原住民科學教育動畫電影,這也是一套以原住民觀點出發的兒童科學教材


原民觀點的科學教育
清大教授傅麗玉,經公費留學取得國外科學史碩士、科學教育博士,曾任職新竹科學園區實驗中學,也在偏遠學校教過書,1997年首次受邀到部落學校演講的時候,傅麗玉有了與原住民接觸的機會,她發現原住民生活空間與漢人差異相當大,原住民的科學教育其實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觸發她對原住民教育的關注,開始製作原住民學生的科學教育教材


個人力量終究有限,一個人沒辦法跑遍所有學校教學,再加上過去的教材多半屬於平面教材,偏遠的原住民地區無法廣為散布,她開始思考製作動畫電影。


傅麗玉想,原住民傳統智慧文化多元又豐富,為什麼不能拍出動畫來保留下來呢?於是有了製作動畫片的規劃,影片內容構想源自傅麗玉多年來自己在原住民部落的生活經驗、「飛鼠部落」網站,加上計畫工作團隊的經驗、關心原住民科學教育人士的建議。


一般研究報告很少人願意讀,但製作成動畫後,可以激起小朋友的興趣。」傅麗玉說,動畫跳脫過去科學教學媒體的形式,透過電腦3D動畫技術,製作一系列劇情動畫影片,用部落的生活經驗作為故事情節,以泰雅族人的傳統智慧,達到科學教育的目標


課本不等於全部教材
「很多人認為課本就等於教材,但其實只是教材的一部分。」傅麗玉說,隨著生活環境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課程教材及內容都應跟著調整。她表示,例如國小自然課程常要學生以棉花種綠豆,觀察植物生長,原住民學生生活中明明有更多的資源可利用,如果硬要跟著課本教學,反而是本末倒置。


傅麗玉說,泰雅族的傳統智慧中,很多可以與科學教育相互參照。例如動畫內容其中一集,就是介紹泰雅族獵人在夜間狩獵時用來照明的「電土燈」,它的原理就是透過碳化鈣加水之後產生的化學反應,產生光與熱來照明。


透過電土燈,可以教導原住民學生關於化學變化以及放熱反應等科學知識。」傅麗玉表示,人總是會對與自己相關的事物產生興趣,將傳統智慧結合科學教育,可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泰雅族非常重要的傳統文化食物醃苦花魚,其實也隱藏著科學知識。傅麗玉表示,用食鹽醃過的魚,因為食鹽溶解於魚皮表面的水分,形成一層飽和食鹽水,飽和食鹽水滲透壓高於細菌細胞,使得細菌的原形質萎縮,而達到阻止細菌繼續生長的效果,透過醃苦花魚,可以教學生關於食物發酵以及濃度和滲透壓的概念。


「現階段科學教育的課程內容,與原住民生活背景有落差,學生一開始就沒有學習興趣,自然學得不好。」傅麗玉說,外界認為原住民在數理表現上不佳,其實原住民學生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不適當的教材以及教學方式。


她希望動畫可以成為適合原住民學生的教材,雖然有別於主流傳統教材,但學習到的概念與內容是相同的,原住民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更好。一般平地學生也可以透過動畫片學習原住民的文化與自然智慧,增進多元文化素養


目前正著手建立原住民科學教育課程大綱計畫的傅麗玉,心中一直有個夢想,希望有一天,原住民學生可以有一套適合的科學教育課程,讓動畫片作為輔助教材,請來部落耆老當學生的老師,傳承來自祖先與山林的傳統智慧


資金出現缺口
眼看再4個月的時程,7集共154分鐘的動畫電影將要完成,長期的付出即將收割之際,經費卻出現缺口,計畫主持人傅麗玉相當困擾,甚至考慮賣房子填補資金缺口。


「不是被毀滅,就是浴火重生。」回想起艱辛的製作過程,傅麗玉表示,她終於了解為什麼人家說在台灣拍電影會拍到賣土地、賣房子了。


光是製作團隊,就花了將近3年的時間才順利找到適合的對象,不斷換人的結果,除了花時間,也相當燒錢。」傅麗玉說,為了能延續泰雅族祖先的科技智慧,不只要與部落耆老、音樂家、電影工作者及動畫師合作,由於內容與科學教育有關,還要整合科學家、科學教育工作者。


由於動畫內容結合科學知識與原住民傳統智慧,加上全片以泰雅語發音,在製作過程中,不論是配音或是原住民傳統智慧的考究、動畫的人物造型、科學知識等都要反覆查證,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向部落耆老請益。


傅麗玉說,就連知名的原住民學者Barnhardt都說這是高難度的「不可能任務」,但是團隊成員都有共同的夢想,希望能夠完成。


只差最後一步即可完成,但是工作團隊目前依然有3百萬的資金缺口,傅麗玉表示,希望有興趣的企業團體能夠一起贊助經費,共同圓一個原住民科學教育的夢與未來。有興趣的民眾及企業,可洽03-571-5131轉35132沈小姐。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起者:半導體產業人健康與權益支持者、工殤受難者權益亞洲連線、責任科技國際運動、韓國鋼鐵工會;編譯:台灣環境行動網協會


各位關心環境及社會正義的朋友: 一個由國際環保組織及韓國工殤團體串連的新聯盟,於2010年3月2日(週二)中午在位於韓國首爾的三星總部舉辦記者會,要求三星企業對許多因工作而罹癌不治的年輕員工負起責任。 這個「三星負責運動」的新聯盟成員包括「半導體產業人健康與權益支持者」(SHARPs)、「韓國鋼鐵工會」(KMWU)、「工殤受難者權益亞洲連線」(ANROAV)、「責任科技國際運動」(ICRT)等團體。當日記者會有受害員工家屬、矽谷毒物聯盟創辦人暨ICRT總召集人Ted Smith、韓國鋼鐵公會代表等發表聲明。 近年來,韓國三星電子製造員工的家屬及朋友已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就職於三星並曾暴露在有毒化學物質的年輕員工紛紛罹患癌症,這種情況與美國 IBM晶片員工、台灣RCA員工、及全球其他電子產業的員工因癌症死亡的案例雷同。而3月6日也正值一位年僅22歲即因白血症死亡的三星員工黃于宓的三週年紀念日,他及其同事的死亡不僅讓大家正視生產線員工的險境,並要求三星電子對其員工的健康安全要負起責任。 此聯盟也將公佈一波國際連署行動,要求致力行銷「綠色企業」的國際知名品牌三星電子對其員工的健康負責, 聯盟對三星的要求為:


(1) 對其半導體製程所造成的危害負起責任 (2) 對受害者進行賠償 (3) 將三星電子轉變為無毒的標準工地,並有尊嚴地對待員工,以預防未來員工受到災害及虐待


此連署信的訴求對象也包括韓國總統、三星電子總經理、韓國勞工部長、韓國工人賠償福利服務部部長、韓國職業安全健康局局長。

 不僅三星企業否認所有的責任,韓國政府站在企業一邊拒絕賠償、甚或逮捕受害人的律師,因此黃的家人、同事、朋友及其他關切此議題的人士已組成一個團體SHARPs,繼續尋求正義及國際聲援,希望有獲得更多國際支持,讓更多人瞭解電子產業所造成的職業疾病,並讓三星負起該負的責任。 SHARPs呼籲全球人士上網連署,讓三星及韓國政府知道全球公民的要求--


韓國政府必須勒令三星對其員工的疾病要負責,並給付公平的賠償金額 韓國政府必須保護員工,並提供受害者及其家人一個發聲管道,要求三星負責 三星電子必須立即向員工及大眾公佈在半導體產業工作的傷害細節 三星電子必須立即停止迫害致力爭取安全公平的工作場所的員工 請大家踴躍上網連署,並將此信盡量轉寄出去。網址http://www.anroav.org/content/view/98/1/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報2010年3月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聯合國正在推動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以綠領工作渡過全球危機,並兼顧環境。在訴求刪除高耗能產業之餘,昨(3)日民間團體發起的「2℃的真相」行動,也是希望馬總統帶領台灣走向綠色經濟。綠領工作是什麼意思?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說,簡單的說,凡對地球不具負面威脅,甚至有正面影響的工作都是綠領工作。


台灣早期有很多符合綠領的工作,例如農業。現在固然無法讓每個人都回去種菜,但應轉型讓工作不會造成地球的負荷以台灣本身所具有的特色特質,即能發展多項綠領工作。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照顧高齡長輩人力需求很大,這些照顧工作,就是綠領的一種;此外,台灣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人文地理,考古或歷史研究很值得發展,而這也屬於綠領的一種。而台灣有很多綠領工作等待搶攻,經濟發展不只是靠高科技帶來的高耗能產業而已。


文魯彬以此檢視綠色交通有多「綠」。汽車在歷史上代表形象負面,但人類已無法脫離沒有汽車的生活,但仍可發展綠色交通。提到綠色交通,有人說捷運一定是綠色交通,其實要先問有沒有這個需求,以及過程/製程對環境的影響如何。以台北捷運信義線為例,開發過程挖掉沿途的樹木、摧毀綠廊,製造噪音、視覺與空氣汙染,使用大量人民的納稅錢,而台北市是否還需要再開一條捷運,應該要由人民回答。此外,開了捷運,反而讓更多汽車上路,都不是綠色交通的用意。


公車專用道、限制私人運具同樣能達到綠色交通的目的,雖然有人說這樣是限制人民使用汽車的自由,但民眾同樣有呼吸新鮮空氣、不受噪音、髒亂干擾的自由,不能只單向考慮用車者的自由。


文魯彬也提到台灣應快課徵能源稅,刪除高碳能產業,有些人欲以核能減碳,但這並不是大多數人的需要,而只是為高耗能產業解決高碳的問題。


綠領的最終目標就是對環境無負面影響,並且工作得有尊嚴、能賺足夠的錢養活家庭、參與有意義的公共事務。」文魯彬說。在此標準下,石化業不可能綠領,即使是台達電雖然也推綠建築,那些從事綠建築的員工,文魯彬認為就結果來說也不能算綠領,因為企業無法改變高排碳、高耗能的事實。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kklaus

這個消息簡直命中我心窩。我也很愛吃沙拉、纖女棒之類的,佐橄欖油或千島醬我都好,但沒有肉我的嘴巴就會空虛寂寞令人瘦,況且,神幹嘛創造一個不能吃的動物呢?人類本來就是雜食性動物,要是全世界人類都只吃蔬菜...那大概很多草食性動物都要餓死了吧。所以,跟我一樣食肉族的人要把它記起來,下次被人勸說吃全素救地球的時候,就可以大方的瞪他!別再盲目追求吃素啦。


地球之友提供我們破題的盲點,吃肉好,但不要吃集約農場或畜牧養殖化(Factory Farming)的肉品。要杜絕這類的工廠化農場銷售的驚人產量實在不容易,但回顧以往曾看過殺豬的殘忍畫面、殺羊取卵(羊睪丸)、肉雞、肉牛等打營養針或是關緊閉才能飼養出來大量的肉品,從專業化、科技化來說很了不起,但從倫理來說就很令人看不起。


跟人類相似,當提倡生男丁可以領補助津貼時,出生的女嬰兒不是被棄養,就是用盡各種不人道手法殺害,要怪只能怪自己生錯性別、投錯胎?但工廠化的養殖則是只留有生殖力的雌性,也演變出種豬、種牛、種羊、冠軍狗諸如此類的優良血統的崇拜,逆自然的出生率和淘汰率,仰賴人為科技的控制導致各類失控的病態傾巢而出:「病毒性疾病、同類相殘、健康衰退的緊迫壓力、以及重複性異常行為(台灣綠色學校伙伴)」或是由於精神痛苦引起掉毛、生殖力下降、抵抗力降低等等,沒透過精密檢驗根本無從發現的後遺症就這樣透過各種銷路和產品新花招,賣到我們的肚子了。(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一套漫畫《野性之聲Wild Life》,裡面提到很多動物園或是畜牧工廠化的動物養殖業者面臨的問題)

少吃肉的第一條守則,有些肉請100年內不要吃牠。你知道的,就是瀕危動物。


話題不禁嚴肅了起來,但也難怪吃野生走山雞之類的生意興起,集中飼養的動物,一旦發病就得全面撲殺,狂牛病、禽流感、豬流感等不勝枚舉。


別懷疑,肉食動物是無罪的,有問題的是不識好歹又貪得無厭的商人。我如此說會不會太篤定呢,甚至得罪許多人,難道嘴饞的消費者沒錯嗎?拜託,短視近利的機械化開發,全年無休的耕種,開發農場而倒下的樹木不能發揮代謝二氧化碳的功能,還需額外加上動物屁和糞便的汙染攻擊,飼養牲畜所需水足跡是常人所不及,以上種種看來,石油還沒用完,我們的土地就利用殆盡了。


話都說的這樣子了,我哪還敢吃肉?所以我們需要的應該是產業轉移


先問問自己,吃(全)素真的是對地球好嗎?(乍看還以為素還真)你真的是為了環保才吃素?還是道聽塗說,朋友吃所以跟著吃?我覺得,重點在於失衡,所以要撥亂反正就是讓一切歸於平衡。富裕國家食用的肉量是極貧窮國家的六倍有餘,明星或是動過手術的不算,你看過多少外國人是豐盈有餘,肥胖過重?答對了,他們吃太多。


地球之友公佈出來的數據是每週吃三次的肉,就能保存現有的森林,並降低糧食不公平的配給,也減少無謂的動物虐殺。我2008年寫的數據是每週四份肉,才過了一年,就下修一份,可見人口增長需要進補的嘴巴也增加,和經濟下滑無絕對差距,回顧今年不少店家吹熄燈號,餐廳卻依然高堂滿座(難吃的當然例外)。所以不是狂吃或是絕食,而是調整份量,可以參考七種「戒肉」的秘訣。


聯合國也說再不採取行動的話,到了2050年人類糧食會缺乏的更嚴重,會損失現在產量的25%,原因是環境的破壞。你有發現直接吃素或大量吃肉所帶來的殺傷力嗎?


註:我很愛五穀類的,推薦什錦全穀餐:紅豆、綠豆、薏仁、紅棗熬湯加木耳,添加燕麥、小麥、五穀和豆莢類,可以均衡攝取到完整的蛋白質和其他優質營養。


資料來源:
TreeHugger-Eat Meat, Ditch Factory Farming, Save the Planet, says Friends of the Earth Report

http://www.treehugger.com/files/2009/11/eat-meat-ditch-factory-farming-save-planet-friends-earth-report.php


地球之友說-We can eat meat, ditch factory farming and save the planet - new research

http://www.foe.co.uk/resource/press_releases/eating_the_planet_11112009.html


延伸閱讀:
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絡農場動物福利環境運動失落的一環
英國政府的「農場動物福利委員會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FAWC)http://www.fawc.org.uk/
※本文轉載自沙發上看地球http://mocoview.net/node/259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報2010年3月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債留子孫,除了經濟上的意涵,還有更深的層面-環境債!紀錄片正負2℃引起各方的討論,台灣是要繼續增加2℃或減少2℃,不僅是這一代人的責任,更是要為子孫負責的抉擇。綠黨與民間33個環保團體昨(3)日上午聚集凱達格蘭大道,告訴馬總統「2℃的真相」,並提出三項訴求(註):課徵能源稅調降所得稅、刪除高碳產業、召開氣候變遷國是會議。現場三位幼兒以稚嫩的語氣聲聲喊著「我要平平安安長大!」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說,氣候變遷是這一代大人的責任,不能把無法收拾的爛攤子丟給小孩。而唯有面對2℃的真相,全國人民才能因應。


陳文茜以一個媒體人的力量號召拍攝紀錄片,讓國內政壇終於開始關注氣候議題,但政治人物觀賞『真相』之餘,是否考慮進一步的『真相』──什麼政策能真正能達到減碳?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表示,年底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16將訂出具法律效力的協定以接續京議,台灣至今尚未訂出標準,若不盡速課徵能源稅,很可能會被美國、歐盟及日本等主要外


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說,台灣正面臨著要走向加2℃或減2℃的關頭,繼續發展不永續的石化產業,就是走向加2℃,而石油能源有耗盡的一天,要留什麼給台灣後代子孫?


以彰化海岸為例,全國數一數二火力發電大廠都來設廠,不但無法永續,更傷害了全國人民賴以生存的永續產業──農漁業,他問,「怎能用不永續的產業來替代永續產業?」各國面對氣候變遷,第一警戒的就是糧食安全,台灣農業在不斷遭受石化產業吞噬,連水資源也優先供應給企業的情況下,已無法自足,問題嚴重到國家安全的層級。他說,沒有道理將一顆樹的根拔掉,而扶持上面的枝葉。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常務理事許心欣認為,「正負2℃」引起多方討論與效應讓大家關注是好事。以環團立場,要先有真相,知道高碳污染者是誰,才知道怎麼做。政府政策導向至今仍不以減碳為目標,民眾該何去何從,必需交代清楚。從生活方式改變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還有調適的工作,意思是說即使從此不排碳,之前在大氣中累積的碳仍然存在,其所產生的氣候變遷現象,要如何調適,政府並未提出方案。


許心欣也提到世界地球日這幾年都談「綠世代」,並發起全球10億個綠行動,集合眾人力量減碳。在美國本土,民眾則發起打電話給參議員、政府請他們通過氣候變遷法案。


台灣有「減碳三法」,其中「溫室氣體減量法」尚未通過,預估今年會通過。但環團認為現行版本不完備,未將減量的具體目標以及排程列入,因此並不樂見。許心欣認為應將所有關於氣候相關的作法法制化,規定的清清楚楚,讓企業、人民都有所依循。


註:「2℃的真相」三個訴求


一、 能源稅降所得稅
課徵能源稅也是您選舉時的政見,行政院也委託學者做出許多配套措施,包括降所得稅和補貼大眾運輸等,在野黨也在立法院提出草案,卻一直等不到行政院的版本。您在上任那年的地球日到一O一大樓點燈「<2℃」,再度強調了能源稅的政策方向,相信您沒有忘記。


二、 高碳產業換綠領工作
台灣溫室氣體排放在過去十幾年增加了一倍半,剛通過環評或待審案件也將再增加四、五成,主要就是高耗能產業,包括台電大量設置骯髒的燃煤電廠,汙染台灣外銷大陸的石化和鋼鐵廠。中油的國光石化不僅破壞重要的濕地生態,更危及中部的米倉,為光電產業量身打造的中科也排放上千噸的溫室氣體,第三期已被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環評無效定讞卻還不停工。聯合國正在推動綠領工作以度過全球金融危機,希望您帶領台灣走向綠色經濟。


三、 氣候變遷國是會議
媒體人陳文茜都能將五院院長及企業領袖齊聚一堂,相信您更不會忘記還有許多守護地球的民間團體。面對今年底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 16將定出具法律效力的協定以接續京都議定書,我們的時間已非常有限,現在我們需要氣候變遷的國是會議,凝聚共識並採取行動。包括共同的減碳目標、減碳策略、國土規劃與復育重建、及各種因應調適措施。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呂苡榕


2009年11月,美國爆發牛肉安全問題,一匹遭大腸桿菌汙染的牛肉導致二十多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


為什麼牛肉含有過高的大腸桿菌?這些牛肉是怎麼生產出來的?為什麼這些包裝精美、放在超級市場冷凍櫃的肉品,卻成為致病的來源,在我們相信它們是安全可口的情況下,背叛了我們。會不會是因為,生產這些食物的公司們,並不想讓我們了解食物背後的生產過程?


紀錄片「食品帝國」(Food, Inc.) 向世人揭示了日常生活裡廉價食品的生產過程,「這已經不只關於我們吃的權利,更是關乎我們說出真相的權利,和知道真相的權利。」記錄片歷時6年,由導演Robert Kenner四處採訪拍攝而成。附言寫道:你不會再想用這種方式看待你的晚餐。


工業化畜牧  牲畜僅是一塊「肉」
20世紀30年代,麥當勞成功將速食帶進美國的的日常生活中,從此為了供應速食業者所需的大量食材,同時維持所有產品的一致口感,食物的生產方式起了變化。生產方式的改變讓少數食物供應商在競爭中壟斷市場,以牛肉為例:目前美國最大的四間食品供應商分佔了80%的市場。


紀錄片指出美國Tyson食品公司是世界上首區一指的肉品供應商,為了提升肉品供應速度,他們經由基因改造和選育來縮短雞隻生長時間,從前一知基從出生到可以宰殺,需要70天,如今卻只需要48天,而且能漲到50年前的兩倍大。只是這些雞因為承受不了自己的體重,雙腿被壓垮。加上生長空間狹小,所有的雞擠在一間黑暗的鐵皮屋裡,大部分的雞都生病了。


但是食品工廠並不在意雞的健康,他們只在意雞肉的數量。不論是動物或員工,在食品生產的工廠裡都同樣難受。牲畜,被單純的視為一堆能夠獲利的肉塊;而員工只是不停重複同樣簡單動作的一群人,這種非技術性的工作讓他們的工資能夠被壓得很低,非法勞工或外籍移工往往必須擔負最令人難以忍受的工作內容。


食品政治  商業利與與政治力的糾葛

由於生產者與消費者已經隔絕了,因此導演認為,我們需要了解食物來源,「誰在生產食物?如何生產?」。只是深入研究會發現食品工業是一連串相互關聯的產業,在超級市場的食物架上雖然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但他們大多由相似的幾種原料製成,其中最主要的原料之一,就是玉米。玉米成為主要原料,源自於美國政府的大量補貼,導致玉米生產過盛。


這些大量生產的農產品以自由貿易的名義強迫傾銷到世界各地,破壞許多農業生產國的經濟發展。另外這些美國境內多出來的玉米,一方面成為各種食物的原料,隱藏在多元的表象底下;另一方面也成為牛隻的新飼料。


為了供應全美速食業者所需的漢堡肉,牛隻的飼養方式早已走出田園詩那幅三三兩兩悠閒的在草地吃草的狀態,而是擠在陰暗的工廠裡,站在深及膝蓋的糞便中,吃著玉米為主的飼料。只是原本食草的牛轉變飲食習慣後,胃裡的埃舍利希氏大腸桿菌數量激增,這些包在漢堡肉裡的大腸桿菌會導致人類生病。


紀錄片中一個小男孩因吃了遭大腸桿菌污染的肉品,12天之後便去世。他的母親努力推動修法,一直到1998年美國終於制定大腸桿菌數量檢測的相關規定,同時若食品加工廠未能通過檢測,可以要求關廠。


小男孩的母親說,「我們一直以為政府能夠保護我們,但在最基本的層面上,政府並沒有做到。」


雖然這些大腸桿菌只需要讓牛停止食用玉米飼料5天就可以改善,但食品工業卻不這麼想,他們相信在科技進步的時代,他們能夠用科學解決任何問題。他們使用氨來企圖為肉品殺菌。


選擇食物的自主權:跨國企業壟斷選擇
食品安全令人擔心,但他潛藏的問題卻是不能說的秘密。1996歐普拉在他的脫口秀節目上踢爆美國肉品的危機,一夜之間肉品滯銷,同時也激怒德州肉品業者,以違反了「誹謗食物法」控告歐普拉。


紀錄片同時也拍攝例如孟山都(Monsanto)這類食品企業如何經過打壓一般農民,來傾銷自家的基因改造種子,這些抗農藥、耐旱的種子大量進入農田。基因改造後的種子隨風飄散入附近農田,許多沒有使用孟山都種子的農家因此遭到孟山都提告,理由是侵害專利。許多農民無法負擔訴訟費用選擇和解。


種植單一產品破壞了生物多樣性,它潛在的危機是,當這些種子出現了天敵,導致大規模的歉收時,糧食危機便發生了。而首當其衝的便是貧窮國家的人民。惟有保持作物的生物多樣性,讓它們在自然的環境中演化和適應,才能避免這種全球性大規模的食物短缺危機。


另外這些基因改造的種子因為具有專利,因此使用的農民必須向孟山都等公司購買,問題是孟山都一手掌握了種子供應;另一邊不斷迫使農民向它購買產品,因此當它打算漲價時,農民也只能貸款買種子,這只會讓原本處於弱勢的農民不斷負債。


風險社會  未知的未知與消失的公共議題討論
工業化生產方式的確帶來大量便宜的食物,但它同時也造成許多問題,例如現代人攝取了過多的蛋白質與醣,因此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年齡層逐漸下降;例如越來越多未知的風險存在於食品當中,像是狂牛症等


紀錄片揭示了一個資訊不平等的世界,許多攤在我們眼前的食物,我們卻不知道它們從何處來。從牛肉到漢堡的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巨大商業利益,只是這些利益通常犧牲了消費者的權益,而消費者只是一群看似有選擇,實際卻是一無所知的人。正如美國前國防部長倫斯斐(Don Rumsfeld)所言,「在已知的未知之外,還有未知的未知」。


由於資訊僅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因此大部分的人不僅無法公開的討論,甚至不知道有問題存在。食品工業嘗試以理性化製程來極大化食品的生產量,然而這種違反自然的方式,卻導致如埃舍利希氏大腸桿菌這類無法控制的結果出現。另一方面,食品企業在消費領域,也想用類似的控制手段,讓消費者高度依賴於設定好的選擇之下。一旦產品出現問題,層層的法律訴訟門檻,更讓食品企業坐穩了支配消費者的地位。


狂牛症可以由動物傳人,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人類再也無法切割生產與消費,也無法忽略健康跟政治的關係。困難重重的真相揭露過程,反映出商業利益與政治結合後,一般民眾被排拒與資訊之外,只有成為受害者,才能感受到結構底下重重的迷霧。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賴鵬智(野FUN生態實業公司總經理)
 
陳文茜小姐是大眾媒體界難得關心氣候變遷議題的媒體人,在她號召下,由台灣大企業老闆們贊助所拍攝的《正負2度C-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紀錄片在2010年2月22日首映,我看了後卻有所失望,覺得不是一部成功的環境教育影片,理由如下:


1.步調緩慢、節奏鬆散,過場冗長(尤其快結束前播放沒完沒了的世界各地風景照最莫名其妙)、剪接無力。


2.配樂單調。(恕我音樂美學修養不足)


3.在《練習曲》一片已看過胡德夫在海邊彈鋼琴唱歌當結尾(《練習取》唱的是「太平洋的風」,這裡唱的是「美麗島」),同樣的表現手法又來一次,因此感動成分已降低。


4.錯字不少,至少已有三處:度假寫成「渡假」;末日會來「得」多快寫成末日會來「的」多快;歷史「紀錄」寫成歷史「記錄」。(註:「記錄」是動詞,正在著手登寫;「紀錄」是名詞,歷史資料。例如「調查記錄鳥類資源」是指一邊調查鳥類資料一邊記錄下來,是動作,所以用動詞型態;如果寫「鳥類資源調查紀錄」就是指曾經經過調查並登錄的鳥類資料,已經是歷史資料,所以用名詞型態。)


5.看到最後,沒有告訴觀眾或企業可以從自身做什麼,反而只有唯一訴求,要將氣候變遷提升到國家安全層級,然後要觀眾一人一信寫到總統府說:「我們要平平安安長大」,於是,整部片子看下來沒有人會覺得氣候變遷跟自己的生活習慣有關、跟自己的消費習性有關,更沒有人會覺得跟大企業的耗用環境資源有關,完全忽略了全民與企業責任,教壞民眾把所有責任都推給政府。那些看完影片會寫信給總統說「我們要平平安安長大」的人,有多少人是常在汽車迨速時開冷氣等人而不知熄火?有多人永遠開著電腦而不關機?有多少人仍舊大魚大肉不知畜牧業及漁業已經對地球造成多大負擔?這些人看完這影片知道要有所改變嗎「改變」除了政府,更應該是全民與企業的責任。沒有人可以閃得了個別的責任,也沒有一個政府可以一肩扛起所有氣候變遷的責任。但這部影片,卻讓觀眾以為責任只在政府,不在個人。


我這才明白為什麼這些大企業家願意捐款贊助製作這部影片,因為它以環境議題為包裝的糖衣,卻灌輸大眾與企業無責的思想於無形。


喔,我要強調,我不是對「要將氣候變遷提升到國家安全層級」這件事有意見,我絕對贊成政府要積極面對氣候變遷問題並採取強力措施,但不應該在看完一部環境教育影片後,卻只將環境責任矛頭指向政府,而忽略了「偉大力量」的人民與企業。


這些是第一次看完該影片的簡單感想,因為是看電視,無法重複看個仔細,否則一定有更多感想。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賴鵬智的野FUN特區http://blog.xuite.net/wild.fun/blog/31244015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約翰‧艾爾金頓(可持續性組織及飛魚星組織聯合創立者);詹妮弗‧碧玲格爾(可持續性組織客戶服務主管)


隨著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的到來,約翰‧艾爾金頓和詹妮弗‧碧玲格爾預見到各個公司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事業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我們現在迫切得需要將生物多樣性納入到公共和私營部門的主流政策、規劃、以及預算中來。


我們終於迎來了國際生物多樣性年。2010年,我們將採取多種措施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並鼓勵企業、政府、及個人採取行動降低世界範圍內生物多樣性的滅失。同時,我們的行動要快。


長期以來,生物多樣性問題就像是後娘的孩子一樣,在各種環境問題中備受忽視。甚至一些國際巨頭企業的老總也認為,生物多樣性與他們的日常業務關係不大。當然,除非他們的運營對雨林、溫帶濕地、或者珊瑚礁造成了直接影響。例如:食品公司需要使用棕櫚油,棕櫚油的生產需要佔用大片的原始森林。


大多數的企業領導都認為,物種和基因多樣性的保護是政府應該操心的事。他們這麼認為並沒有錯。但是,隨著生物物種衰減的證據不斷增多,人們開始越來越感覺到世界上很多地區存在著政府不作為的情況。因此,企業將面臨著臨危受命的風險。


國際生物多樣性年將重點關注企業及他們的供應鏈,並將其看做是破壞生物多樣性的因素。然而,面對著這樣一個不知摧毀了多少歷史文明的挑戰,或許我們更應該將企業和他們的供應鏈看做是為數不多的有能力提出全新的、創造性解決方案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為什麼對於企業以及他們的主管部門而言,生物多樣性值得他們的關注,以及為什麼這一問題勢必將會引起人們的重視。


有證據顯示,生物多樣性正面臨著全面銳減的局面。例如,從2000年開始,森林面積便以每年6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減少;在過去的三十年裡,加勒比海海底珊瑚平均覆蓋率已經從50%下降到10%;在過去的20年裡,已有35%的紅樹林消失。一項從1970年延續到2000年,覆蓋了3000多個野生物種的調查顯示,物種平均豐度持續下降了40%。其中,內陸水生物種減少了50%,而內陸及海洋物種則減少了30%。


如果這世上有一個地球董事會的話,那麼,它所面臨的將是一個生物多樣性及相關自然資本以超過以往一千倍的速度銳減的局面。即便是在一個次貸橫行的資本主義社會,在面對這些趨勢的時候,也不禁會感到一絲憂慮。確實,我們現在迫切地需要將生物多樣性納入到公共和私營部門的主流政策、規劃、以及預算中來。


儘管私營部門已經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業界對這些趨勢以及行動的反應卻非常複雜。石油、天然氣、以及礦業等「大腳」行業由於對地貌所造成的顯而易見的直接影響,並且出於其維持運營的需要,早已將生物多樣性提上了議事日程。因此,貝殼牌等公司不僅在生物多樣性評估上投入大筆資金,並且,最近他們還投資進行生物多樣性抵消。


無獨有偶,由於購買生長在曾經是雨林地區的牛肉,並且最近還以產自亞馬遜地區的大豆作為雞飼料等原因,麥當勞受到了人們的抵制。食品生產企業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關係也因此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這些案例都有助於促進農業管理的更好發展,從而降低其對環境的影響,儘管這些技術推廣的速度還不夠快。


在2009年12月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的籌備階段,一些政府及業界領導人都認可了這樣一種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氣候變化工作可以推動對自然棲息地在調節碳迴圈、培養生態復原能力及經濟復原能力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進行重新評估然而,儘管可持續性領域的專家一致認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已是當務之急(據2009年可持續性組織和全球掃描兩家調查機構針對將近1,700名各領域的專家所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82%的專家認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是非常緊急或者比較緊急的任務)。然而,在企業看來,生物多樣性似乎是無足輕重。


具體說來,2006年報導關於可持續性的前50家企業中,我們發現只有三家公司清晰地從財務角度將生物多樣性作為一個很重要的議題進行了提及。美國的醫療保健公司強生公司是個明顯的例外,他們已經承諾今年在其所有的分支機搆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並且同哈佛大學合作來證明人類的健康依賴於生物多樣性。


在一些項目中,我們也找到了樂觀的理由。例如:由位於日內瓦的企業聯盟-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與美國的智囊機構-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于2008年聯合發佈的《企業生態系統服務評估》,為公司經理提供了一套用於識別與管理由於依賴或影響生態系統而導致的風險和機遇的方法。近些年來,各種各樣的工具也不斷地湧現出來。最新的工具是WBCSD的《生態評估措施》,它可以將生態系統的風險和機遇量化,從而進一步將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植入到現有的財務計畫工具和商業計畫工具中去。這一工具正在10到15家WBCSD的成員公司進行實地測試,測試結果將于明年公佈。


從長遠來看,我們有希望看到一批新的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投資商湧現出來,推動新技術、新的商業模式的發展,同時更至關重要的是,促進新的市場規範的發展。比方說,美國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爾已經跟美孚石油公司就開發海藻生物燃料簽署了一份價值6億美元(合41億人民幣)的合同,他在大海中搜尋可以用於製造氫氣並進行合成生物學研究的新基因的努力由此變得更加令人關注。另外,雅尼娜‧拜紐什所做的仿生學方面的研究本身就可以作為一部小說的章節而大書特書,更可能為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新的管理體系提供革命性的觀點。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http://www.chinadialogue.net/,原發表日期2010年2月22日。
※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3503-The-business-of-biodiversity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報2010年2月2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呂苡榕報導


編按:中科三期遭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環評無效引起喧然大波,行政體系與法界、環保團體對法院判決有各自解讀,甚至有引發「憲政危機」的呼聲。姑且不論此判例對中科開發的影響,司法見解是個引子,本報更希望藉此讓讀者認識事件的核心──「環評制度」,從今起一連三天,本報將從文獻回顧與案例整理,剖析環評的本質,及其沉苛


2010年初,環保署栽了個大跟斗,中科三期七星農場的環評遭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環評無效!」未來中科若執意開發,必須重做環評。這雖是中央環保署第一次被撤銷環評,卻不是環評結論首度遭到質疑。早在2010年1月1日,喧騰多年的新店安康掩埋場,由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環評無效。


環評制度的目的,依環評法第一條之規定,係為「預防及減輕開發行為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藉以評估開發之可行性及減輕對策。環境影響評估往往是開發案許可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旦環保署認定通過,開發單位便可以開心進駐大興土木。而後續的環境監督責任,不一定能有效執行。


以六輕為例,隨然在環評決議附帶條件中註明必須每年繳交當地健康風險評估報告,不過六輕其實一直都沒有完成這部分責任,雖然沒有完成,但六輕僅需繳付罰款。而通過的開發案,犧牲的卻是當地居民的健康。


一階環評 缺乏民眾參與
翻開台灣環境運動史,似乎不論是水庫、高速公路、工業區、焚化爐或掩埋場,地方居民一定是反對到底。居民的反彈往往被視為「鄰避情結」(NIMBY,not in my backyard)的表現,亦即反對民眾的行動是自私自利、情緒化與非理性的。而共同聲援的環保團體,則被視為「為反對而反對」、「愛鳥比愛人多」等吃飽太閒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


但這些抗爭其實反映出環評程序中的瑕疵。參加過多次環評,地方居民代表在場上最常出現的一句話是「要來這邊設XXX...,我們都不知道」,也就是大部分的開發案資訊公開嚴重不足,居民往往是家門口被貼上徵收公告或其他通知,才知道有這種開發案。


雖然一開始反抗或許是居民私利遭到侵佔而揭竿起義,但環境利益究竟是公利或私利卻難以切割,研究指出地方民眾在從事抗爭運動的過程中,也能夠轉而關心其他地區的環境議題,並從事對環境更為友善的行為。因此地方居民因議題結合,反而令地方發展有了無限可能。(陳俊隆,2008)


回到民眾參與的問題上。有研究指出居民與開發單位的衝突肇因於環評過程中「公民參與管道之欠缺」,環評法雖有民眾參與之制度,但第一階段審查中並無法律明文強制必須納入民眾參與程序,而環評案例進入二階之比例過低,因而更加限制人民實質參與環評程序之機會。(李素貞,1997)


環說書由開發單位撰寫  可信度引爭議
綜觀先進國家的環評制度,美、日所採環評制度中,都將居民意見納入環境影響說明書中,而美國更由非業者之公部門綜合資訊加以作成評估報告,且佐以嚴格之司法審查制度,因此報告內容將能獲得民眾信服。


反觀台灣的環評制度非但缺少民眾參與機制,環境影響說明書更是由開發單位提供,立基於「使開發案順利過關」而撰寫的環說書,客觀性的確令人質疑。這些開發單位委託顧問公司撰寫的環說書,可能因為內容不實而誤導環評委員。


關於環說書內容可信度,一項針對環評委員進行的問卷指出,環評委員認為環說書內容「通常避重就輕」、「每本環說書中談的保護措施千篇一律、照本宣科,未看到依不同開發案之強度、規模而有不同的做法。」而對於委員閱讀環說書時是否感覺預設立場,也有委員認為「既然開發單位要送案件,當然是希望過,否則為何要花錢做環評」。(李佳達,2009)


在缺乏民眾參與,同時由開發單位片面界定環評內容的環評機制中,也難怪多數審查委員對於現實狀況不夠了解,往往因誤導而做出誤判。但也就是為了彌補行政上不足之處,所以保留了民眾提起行政訴訟的空間。只是行政機關在面對司法判決時能否坦然面對,卻又是另一回事。


最高行政法院撤銷中科三期七星農場環評審查結論後,目前審查結論已失效,其他機關因環評通過而後續核發之許可也面臨應否撤銷的問題,惟原開發許可處分屬違法之處分,並非自始確定無效之處分,從而此時並不構成環境影響評估法第14條第1項所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之情形,自亦無該法第22條所定開發單位違反第14條之處罰問題。(環保署針對中科三期判決之回應)


「日前傳出最高行政法院已判決環保署敗訴定讞,中科三期成立無效。國科會表示,該園區目前僅有友達和旭能光電投資設廠,國科會將等收到法院判決書後會同環保署提出因應策略,國科會主委李羅權則表示,判決結果需遵循,至於已進駐園區的廠商權益,政府也應考慮。目前政府相關部門正準備相關行政救濟,希望儘可能減少廠商不便,並減低對台灣國際招商形象的衝擊。」(新聞來源)


1994年12月環評法正式通過,被各界視為台灣環境運動的一大里程碑。2010年1月21日,最高法院判決撤銷中科三期七星基地之環評審查結論,或許也是環評法實行多年後,另一個里程碑。(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陳俊隆,2008,〈嶺南村村民反對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運動之策略分析〉,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
李素貞,1997,〈環境影響評估中民眾參與之檢討-以民國84、85年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
李佳達,2009,〈我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制度之實証分析。科技法律研究所〉,交通大學。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編譯成怡夏整理報導】

過去5年來,鄭州綜合垃圾掩埋場每日湧進鄭州地區8百萬人口所製造的1百多噸垃圾,場址附近村落的村民因此面臨生活品質低落的關卡。


百噸垃圾淹沒村莊
根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外來者大老遠就聞到垃圾惡臭。超過1百輛卡車載滿垃圾,在通往張李垌村的狹窄道路上排成一列,等著將垃圾倒在面積有20個足球場大的垃圾掩埋場上。人口不到1千人的村落裡,充斥著被腐臭吸引而來的昆蟲;而農田受到有毒物質的影響,無法收成。


「在這裡的生活簡直是一下子就從天堂跌到地獄。」一輩子都住在這裡的居民王秀華(音譯)邊說邊用手拂去一大群蚊蠅。這位現年78歲的女士狂咳不止,說掩埋場的氣味讓她得了支氣管炎。


隨著愈來愈多中國人跟著中國經濟起飛而致富,急速增加的垃圾是人們得面臨的結果之一。


城市快被垃圾塞爆,而官員們努力要解決這個問題。根據北京清華大學垃圾管理專家聶永豐的資料,紙張、塑膠和其他垃圾總量在20年間成長了3倍以上,大約一年有3億噸。
對中國而言,這個問題是突然出現的,前一個世代大部分的中國家庭居住於貧窮鄉間,每樣東西都會循環使用。


垃圾問題在過去一點也不複雜,因為我們沒有超級市場,我們沒有任何花俏的包裝以及買不完的東西。」聶永豐說,「突然之間,政府被堆積如山、無處堆放的垃圾搞得焦頭爛額。」


在張李垌,村民參加遊行抗爭,有時候還會用肉身抵制那些想要進入的垃圾車。「張李垌是無辜的,他們把垃圾都倒入我們的村莊。」李巧紅(音譯)說,並把她5歲兒子的溼疹歸咎於垃圾問題。


1百人民幣 買不回健康
李巧紅住在垃圾掩埋場方圓1百公尺內,和垃圾場之間只有籬笆隔開,她的家庭在政府的補助下,每月可得到1百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70元)的補償。


垃圾傾倒的結果不只污染了空氣和土地,也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村民表示,懷疑共產黨官員拿了好處才會接受此地成為垃圾掩埋場。


「我們這些村民太過無知,我們不知道垃圾掩埋場是什麼,」李巧紅說,「假如我們早知道這場汙染造成的結果,我們一定會用盡所有辦法阻止掩埋場的興建工程。現在一切都為時已晚。」


其他地方也上演了類似劇碼。去年,在湖北省,上千名農夫在一場抗議垃圾傾到在社區附近的活動中,和警方發生衝突。其中有一人被警方毆打後宣告不治。


矛盾的是,往往是城市地區的抗議活動逼得垃圾來到鄉間傾倒。去年北京中區的居民擠爆環境部辦公室,抗議附近掩埋場的惡臭,以及要在該地興建新焚化爐的計畫。


城市沒有焚化爐
去年7月,官方放棄了興建焚化爐的計畫,並關閉那座垃圾掩埋場。


在北京東區,當地官員投資了數百萬元,想要讓高安屯垃圾焚化廠成為中國符合全球健康標準的幾個焚化場之一;這是因為當地20萬居民陳情一年後才決定的。


我們的生活標準改善了,所以愈來愈多人開始為更好的生活品質努力。」67歲的陳情者張江華(音譯)說。


媒體的大量新聞報導讓地方政府感到難為情,所以他們最終決定採取行動。」她說。


在歷經千年的農業社會後,中國期望在5年內讓大部分地區都會化。


繁忙的家庭已經用包裝過的食物取代購買新鮮食品。根據香港貿易局資料,從2000年到2008年,人民消費成長了10.8%(高於亞洲地區平均成長數字的4.2%)。在2013年之前,販賣已分裝好的食物市場營業額預計會成長到1,950億美元(約新台幣6兆2千萬元),比起前一年成長了74%。


中國70億噸的垃圾至少有85%堆放在垃圾掩埋場,其中很多是在沒有執照的鄉間地區。大部分只用薄的塑膠內層和纖維玻璃覆蓋,雨水將重金屬、阿摩尼亞和細菌滲進了地下水和土壤中,分解後散發出甲烷和二氧化碳。


而中國的法規也允許垃圾焚化爐散發出超過美國法規所允許10倍的戴奧辛含量。


假如政府不拿出辦法來解決我們的垃圾處境,中國在未來10年很可能會面臨即刻到來的健康危機。」北京大學垃圾管理專家劉陽生說。


在張李垌,居民鄭東曉(音譯)表示,村莊唯一的水井受到汙染,並導致村民慢性潰瘍。


鄭州環境部的發言人王翎表示,這座垃圾掩埋場有做保護下方地面的聚乙烯襯墊,「2006年和今年對於當地土壤、水源和空氣品質的測試,都顯示了這裡每個部份都符合國家標準。」他說。


居民卻反駁說,聚乙烯襯墊有破損,且只覆蓋在掩埋場的一小部分地面上。


政府知道所有垃圾處置方案都會招來民怨,劉陽生說,「政府會投資更多經費興建並維持更好的掩埋場上。」


但居民都認為這只是一種高調,因為經濟規劃者比起環境規劃人員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他們也不喜歡將珍貴的經費花在垃圾處理上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胡慕情專題報導】

「姐姐不要走!」4歲的小文(化名)用盡全力把姐姐小絜(化名)頂在牆角。這天,是災後到工兵學校陪伴服務的大專生離開的日子。小絜只是想對大專生說再見,風災中受驚的小文卻以為小絜要離開她。「歷經風災、不確定的安置政策,許多孩子,甚至大人都非常不穩定!


南方部落聯盟召集人阿布&#23082是那瑪夏鄉達卡努瓦(民生)村人,災民在風災後被安置在仁美營區。一直到今年1月左右,仁美營區中已有16位災民死亡。阿布&#23082表示,雖不少人是因生病過世,但也有災民因情緒壓力大而自殺。


壓力太大 災民自殺
「直昇機救災時非常不順利。對於世界的未知和不確定,讓我們感覺無法控制自己的安危。」阿布&#23082說,災後許多人變得無語,有些災民要在地下室才感到安全。由於缺乏中繼,災民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之後又傳來山上要做特定區劃分的事,又更讓族人恐懼、擔心失去土地」。


從被直昇機救下來後安排在順賢宮;部落甚至家庭被拆散安置在各營區;原鄉重建政策全無;可能被迫入住大愛屋的恐慌……「我們一直處在移動與驚慌的狀態。」阿布&#23082說。


風災發生第一時間,許多團體進入災區協助,以佛光山為例,除協助收容甫被救下山的災民,也在安置處設有心理輔導站;災民進入二階段安置、學校陸續開學後,陪伴團體及心理諮商的專業人員也分別進駐營區與學校。


災後半年,災民的驚慌雖因有團體陪伴而較為減少,卻又因重建政策不明確而更感茫然;但因莫拉克風災受創多為部落,礙於文化與語言問題,心理諮商面臨瓶頸。


一般來說,諮商團體習於用分享、傾訴等團體治療方式療癒創傷,高雄縣生命線協會總幹事蘇雪杏說明,自去年8月28日後,生命線協會每周會到工兵學校,花1小時和災民對談,透過播放影片等方式,引導災民說出心裡的悲痛。生命線協會會統整災民的擔憂,並提供1995專線,希望災民想不開時能記得還有後援。


然而這種方式對孩子來說較有用,「成人要顧慮的事太多」。蘇雪杏透露,訪談過程中確實發現,不少部落居民因擔心無法回鄉、必須住進大愛村而顯得焦慮。「她們會擔心下山之後無以維生,如有的人原本在山上開小吃店,下山根本不知道怎麼辦。」


阿布&#23082直言,像她已是與平地接觸非常多的人,「就連我對災後一切變化都還在適應」。她直指,災後政府與協助團體所進行的每一階段任務,對族人來說都是很大的變化。


災民需求 各不相同
雖然已有災民選擇入住大愛村,但阿布&#23082表示,每位災民的需求不同,有的人想回鄉、有的人需要永久屋、有的人需要中繼屋,「但就連回不回家這件事都沒得討論」。


由於入住大愛村的事並非心理諮商團體所能協助,蘇雪杏無奈地說,她們也只能安慰災民「至少還能從頭再來。」蘇雪杏表示,其實心理協助應在生活安頓好之後再進行,「否則在不知道下一步在哪裡的情況下,根本無濟於事」。


南沙魯村人、大同大學一年級學生李孟佳因下山接觸平地文化,對於進駐災區的團體如慈濟或生命線的接受度相對較廣。李孟佳認為,透過引導傾訴,確實讓從土石流死裡逃生的她有發洩的出口。雖然篤信上帝,但李孟佳對慈濟的「大愛說」也尚能接受,「除了一些改變我們原民生活習慣的事」。


但李孟佳的母親Abin就沒有那麼幸運。2月10日,工兵學校結束安置任務,災民即將入住大愛村。當慈濟基金會帶領災民在舞台上載歌載舞時,Abin卻面帶無奈與驚慌的表情,沉默吃麵。


我其實不想住大愛村,想回山上。」Abin才剛還完7年的房屋貸款,房子卻在風災中毀掉。目前靠八八零工專案維生,「但我還有一個唸大學的女兒要養,下山都不知道怎麼生活」。


輔導族人 急需翻譯
Abin曾到平地工作過,但因無法適應而回山上。她說山下的工作太多限制、工時長、薪資低,「不像山上的工作作完後,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對經濟教育弱勢的原住民來說,在山下謀生確實困難,「但在山上,我們隨便找個野菜都能吃」。


此外,Abin也擔心自己的原民身分到山下後遭排擠,「而且文化也會消失」。Abin說,在山上都會講族語,跳舞祭祀等儀式也保存著,但入住大愛村,很多事都不能做。雖慈濟安排族人唱八部合音發展觀光,「可是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那也不是文化啊」。


種種複雜多面向的擔憂,讓Abin坦言:「我很需要心理輔導。」Abin透露,自己在10年前的921大地震後,就罹患了輕微憂鬱症,10年來都在就醫。Abin覺得莫拉克風災過後她的情況更嚴重了,「但不知道是不是原住民看起來較樂觀,那些心理治療的團體好像以為我們都沒有事」。


Abin雖然覺得自己需要協助,但她也坦言不知如何跟這些人開口。她進一步指出,部落裡有非常多的耆老只會講族語:「這些人怎麼輔導?」蘇雪杏也坦承這部分較難施力。阿布&#23082表示,醫院或諮商團體雖然具備專業,但原民部落不見得適用一般處理方式,「就以凱旋醫院為例,居然說找不到可輔導的人」。


文化語言隔閤、重建政策混亂……「我一直覺得心裡很累。」Abin無奈地說。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

「吃台灣米、飲台灣水」將不再理所當然。農村願景會議提出警告,台灣再不重視糧食安全、鼓勵小農發展,將來全球爆發糧食危機時,台灣將首當其衝


2007、2008年油價飆漲,民生物資價格大幅上揚。原因在於台灣糧食自給率嚴重不足。以百分百依賴進口的小麥為例,一袋麵粉曾狂漲1百元,維持物價平穩,提高糧食自給率是台灣的當務之急。


新莊、林口、旗美等社區大學日前舉辦「農村願景會議」,強調必須發展小農、爭取糧食自主、改變消費習慣,台灣不能再拖延


台灣曾糧食自給自足,現在卻是重要糧食進口國。中研院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劉志偉指出,台灣糧食自給率受美國糧食援助與資本主義影響,玉米、黃豆、樹薯粉、小麥與馬鈴薯進口最多。


以小麥為例,戰後美國糧食過剩,主導糧食交易,美國發展進口替代政策,在1954年通過第480號公法,大量外銷小麥。美國1960年代發起「麵食推廣運動」,向全球推廣小麥好處以改變飲食習慣、穩固銷售市場。


美國除負面宣傳「吃米會變笨」,在1964年更補助為期2年的學童營養午餐計畫,使得原以稻米為主食的台灣逐漸轉向雙主食,但台灣已不再種小麥。


增加選擇而非取代
原為工程背景出身的施明煌,投入學習障礙者的喜願麵包坊工作,2007年石油危機、原物料爆漲,讓他意識到依賴進口的危險;施明煌說,台灣過去二期稻作後其實會間作小麥,因此在2008年與農友合作契作小麥,至今台中、台南、宜蘭、苗栗等地都有農友契作。


施明煌和農友一開始只能種出2噸小麥,今年可望產出30噸。施明煌推廣契作小麥不做單點發展,他架設小麥生產履歷網站讓生產過程透明,「我希望遍地開花」;履歷網站除讓消費者知道生產進度,也讓農友相互學習。


施明煌透露,台灣有不錯的小麥種子,但他找農改場合作時,卻遭公部門拒絕,顯示公部門對此意識仍然不足。施明煌坦言,台灣小麥不可能「取代」進口小麥,但台灣必須「加入」以創造選擇。


青芽兒主編舒詩偉指出,美國不只利用糧援,更進一步透過基改控制糧食。以孟山都公司為例,透過貿易談判掌握種子的智慧財產權,農民必須跟孟山都買種子,但這些種子無法再生、農民每年都要新買種子,而且只能搭配孟山都的除草劑。


跨國集團控制可能產出不健康的產品,當台灣不改變「種價格高的以進行貿易」,當進口糧食比自產更便宜、依賴度加升,能源危機爆發時,連鎖產業就受影響。


友善耕作小農聯盟發起人李寶蓮指出,在能源危機、環保意識提升下,大規模農業將面對挑戰大型農場的單一作物需靠大機具與化肥耕種,這些都很耗能,做磷肥的磷礦預計在世紀末就會消耗殆盡,對環境友善的小農反而可延續多元價值與維持糧食穩定。


觀念轉變才能自主
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透露,台灣糧食自給率表面上是31%、穀類較危險,實則不然!除了主食中的小麥是絕對依賴之外,玉米自給率低,萬一能源危機來襲,飼料玉米無法進口,養豬業也會受到衝擊。


生產端與消費端要連結,才可能逐步達到糧食自主。」蔡培慧表示,農政單位必須正視糧食危機,不應不斷發展工業、迫使農田休耕。此外,應發展產銷履歷讓消費者有所選擇。當政策能友善農業、配合小農透過教育告知消費端生產端的理念與作為,消費者轉變觀念支持,才有糧食自主的可能。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親愛的朋友:
尤其是四五年級的朋友們,救國團時期的「中橫健走」活動,也許曾是你青春歲月中燦爛的記憶之ㄧ。中橫開通今年正好屆滿50週年,而矗立在台8線中橫天祥與碧綠神木之間、1972年由當時甫回國的漢寶德先生所設計的「洛韶山莊」,2010年將重新啟動作為『志工之家』,期待風華再現- 服務奉獻。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接受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委託,將展開一系列以洛韶山莊為基地,進行包括培訓手作步道志工、洛韶山莊修復、中橫行腳...等活化步道志工中心、建立志工之家的各項推動工作。


在此重新啟動的關鍵時刻,我們尤其需要您的共襄盛舉,讓洛韶志工中心的每一點每一滴都呈現著志工參與的繽紛色彩和內涵。包括,重新啟動時所需的各種物資。因此,若你身邊有以下完好、可捐助使用之物資,請與我們連絡:tmitrail2006@hibox.hinet.net,或逕寄至:97253花蓮縣秀林鄉富世291號太管處張玉蓮保育志工代收。讓我們一起豐富山莊的功能,打造一個中橫道上志工的家。


行政設備:電腦、電話、投影機、辦公與上課桌椅、擴音器或小蜜蜂、事務機〈印表機、傳真機..〉...等


步道志工之家設備:書櫃、書架、與步道登山有關的書籍雜誌或影片、電視機、DVD放影機、小型音響、立燈桌燈、咖啡機、開飲機、冰箱、杯盤水壺、泡茶杯組、桌球撞球設備、棋盤或益智遊戲...等感謝你的慷慨支持。(為減省庶務流程,運送或運費勞請捐助者一併處理。運送費用可為您開立正式捐款收據,還請妥善保存運費單據)。


後續各項步道志工課程與志工中心活動訊息,請隨時瀏覽太管處與千里步道網站,我們也將主動定期為你寄送電子報。捐助物資請提供您的聯絡方式與大名,我們將公開徵信表示感謝,並在捐助物品上註記您的大名以玆感謝。


再次感謝您的支持和參與。


連絡方式: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tmitrail2006@hibox.hinet.net。02-29236464*17、21。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

「台電到現在還在用2、30年前的『奧步』騙簽名,硬要讓蕃仔澳卸煤碼頭闖關!」手持深澳海底美景照片、抗議布條,基隆八斗子一帶居民24日北上台電大樓、立法院抗議台電為更新深澳電廠機組而建卸煤碼頭,要求立院凍結或刪除台電預算。


深澳卸煤碼頭量體龐大,總長度為1,464公尺、高度10公尺、寬度40公尺,「我愛蕃仔澳灣連線」指出,碼頭一旦建造完成,相當於3棟101大樓倒在蕃仔澳灣,根本是北台灣海岸景觀殺手。


珊瑚生態資源豐富
根據台電提供的環評報告書中,蕃仔澳灣的海域生態調查並不理想,但當地居民與許多潛水愛好者、教練長期調查,發現此地生態豐富,更有珍貴的柳珊瑚、石珊瑚。


由於此地已建有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經建會也在2008年6月決議,認為從國土規劃與國家資源運用觀點,台電擴建更新深澳碼頭將衝擊此地觀光與海洋生態,認定不應開發,建議台電尋找替代方案,但台電仍執意興建。


人民火大聯盟成員王醒之痛批,目前台灣已有70%海岸線遭水泥化,卸煤碼頭無疑為北台灣海岸浩劫再添一筆。當地漁民也擔心,卸煤碼頭衝擊基隆市政府與環保團體放牧十多年的海洋牧場。


過去台電不斷聲稱能源不足,但「我愛蕃仔澳灣連線」質疑台電評估。王醒之表示,台灣已擁有3座核能發電廠、10座火力發電廠,11座風力發電廠、人口不斷下降,為何還缺電?「缺電反映出台電在電力負載管理的缺失!」


行政院並未同意興建計劃,台電執意興建,監察院正式提出糾正,預算也在立院被凍結兩會期。但預算卻忽然通過一讀,並僅立下「與當地居民溝通即可解凍」的條件。


「在騙憨百姓」
當地居民痛批:「已經被糾正,還可以解凍嗎?」王醒之也質疑「溝通」的公信力為何?過去也曾做過行政聽證,但居民一樣反對;近來台電更以發送洗衣粉、雨傘的方式要求教育程度低的民眾簽名,王醒之痛批是「在騙憨百姓」。


「我愛蕃仔澳灣連線」認為,溫室氣體已是過街老鼠,台電宣稱擴建污染較低,但二氧化碳明明就不減反增;懸浮微粒等空污也會隨著排放量增加,「台電根本騙人」。


日前高官要員與企業爭相觀看紀錄片《±2℃》,「我愛蕃仔澳灣連線」強調台電就是增加2℃的最大兇手之一,要求立委在這一會期刪除相關預算,未來審預算時也應正視開發所製造的二氧化碳問題。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胡慕情專題報導】

政府重建政策混亂,使得災民面臨現實生計問題;將主導權讓給慈善團體的重建手段,更讓災民面臨輿論壓力。莫拉克風災慘遭滅村的小林村民,災後至今仍無法重建村莊,更被怪罪為「不知好歹」。


滅村前的小林村,可分為「村南」(1到4鄰)、「五里埔」(5到8鄰)、「村北」(9到19鄰)三大聚落,其中村北9至19鄰就是滅村之地。風災後,小林居民想重建家園,卻因種種情感與現實條件問題,重建之路備受限制。


滅村卻無毀損證明
小林滅村後,政府承諾重建,目前僅有五里埔基地,因基地難現小林村原貌,多數居民希望爭取他處土地重建。


希望在五里埔之外重建的居民,曾希望在慈濟大愛村基地月眉農場重建重建基金會副執行長陳振川轉述慈濟意見:「為避免災民有『差別之心』,除非興建相同房屋與聚落形式,否則無法提供協助,也不會將土地提供給小林村。」


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進一步表示,外傳小林村民不願入住大愛村,都是「媒體亂報」,據他了解,有很多小林村民申請入住。


但高雄縣府統計目前小林村倖存的248戶,僅30戶要入住大愛村、70戶要到五里埔,剩下150戶則想另覓土地。


讓人訝異的是,大愛村已落成,遭滅村的小林村多數居民卻未拿到房屋毀損證明,導致申請入住的村民無法入住。何日生表示「慈濟已預留160戶小林村戶數」,據了解,興建工程也已動工。小林村民認為,慈濟此舉會分裂欲重建及欲進住大愛村的居民。


災民重建的堅持
小林村民宋燕誠指出:對在外地工作的小林人來說,小林村的長街,是所有村民的記憶。對小林村民而言,除了急迫的「居住空間」外,重建還包括如何恢復「聚落」與「文化」的問題。他不否認小林重建議題至今讓外人覺得「要求太多」,但他強調,她們有「非滅村者」不能體會的堅持。


「在外地工作的我們,災害發生時來不及回去。所以非常想要重建小林。」在旗山從事勞動工作的宋燕誠,因在小林村無法謀生才外出;這幾乎是所有小林村青年一代的宿命。


外出的年輕人,童年或唸書都在小林,對她們而言,不管多不如意,只要回到小林村就什麼都不用煩惱。在小林的長街上,彷彿每個人都是親戚,自家沒煮飯?只要帶筷子就有得吃。


小林村的建築有三合院、一般樓房、土角厝等形式。以宋燕誠的家為例,至少有兩棟房子連排,還有圍牆種花、種菜;後山則種水果、養雞。「水果也沒分誰種的,很一家。」


但大愛村房子跟房子間距僅3米。打開窗就直面鄰居,沒有任何種菜空間。許多居民直言:「慈濟蓋的房子像宿舍。」小林村民強調,自己不是一定要慈濟援助,只希望獲得一片空間。


只想重現小林村
高雄縣建築師公會估算,以小林村民想像的自力重建預算,僅約2百萬。「若想蓋好一點、錢不夠,我們貸款也願意,我們沒有要佔人家便宜啊!」宋燕誠說明,小林村民希望獲得10公頃土地讓小林街景重現:「五里埔基地為扇形,和小林村不同;且五里埔只能住約80戶。若硬要住在五里埔,得啟動強制徵收手段。」宋燕誠說明,選擇住在五里埔的居民,多數擁有土地、不願放棄;住進大愛村的30戶居民,則因遲遲未拿到房屋毀損證明,擔心無屋可住。


「想重建卻不願住在五里埔的我們,是因無法承受每天起來看到遺址,就忍不住想像土石如何淹沒家人!」風災讓許多人失去長輩和幼兒。35歲的宋燕誠痛失兄嫂與母親,大嫂腹中還有7個月大的胎兒。「出去打拚是想讓家人好過,但家人都沒了,真的會想:『那我出去是幹嘛?』」


小林村民劉國顯表示,居民都很想重建小林村、活在小林村、發展產業。宋燕誠表示強調:「我們想要自己在這邊生存。和倖存的家人一起生活、不想再分開!」小林村民抱持著這樣的想法、辭掉外地工作、將重心擺在重建,但重建之路卻遙不可及。


‘土地是慈濟的嗎?’
小林村民不解,月眉農場屬國有地,為何慈濟以所有權人自居,不許土地分用?陳振川解釋:「慈濟希望災民尊重慈濟。小林村不願意讓慈濟蓋同樣形式的房屋,人家當然不願意。」


陳振川補充,只要小林村的人可以找到地,政府也願意徵收供小林重建;再不然,至少還有五里埔。但高雄縣政府對小林村民說:「不會提供任何土地給你們。且慈濟一定要住滿。」陳振川透露,若災民不願到五里埔、也不選大愛村,重建條例3年援助期限一到,「災民得自己想辦法」。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碧玉對「為何不願和災民共享月眉農場這塊國有地」的提問,僅面帶微笑回答:「我只跟真的災民說話。」立刻走開。何日生隨後強調,真的有很多小林村民要住進大愛村,慈濟願意跟居民溝通。但當追問若與小林村民溝通後,居民仍希望自力興建與目前永久屋不同格式的房子,是否可行?何日生未正面回應,只說:「要看她們是多數還是少數。」


空間凝結記憶
宋燕誠感嘆:「一個人走到這、只剩記憶、只剩我一人獨活,如果這樣還不算災民,我也不知道怎麼說。」小林居民透露:「從以前到現在,慈濟都很強硬。」宋燕誠轉述,慈濟對於小林村民想保留回憶與文化的回應是:「文化是因有人才有文化,只要住進大愛村自然就有文化。」


研究空間的學者畢恆達曾說:「空間凝結記憶。一位心理學家拜訪兒時居住地,他站在門前矮牆前,企圖尋回兒時歡樂記憶,但他始終無法憶起。他用手撫摸牆面,進而爬到牆上,熟悉的身體動作讓記憶排山倒海而來。他說記憶不在腦子裡,而是在牆裡面。


小林村民強調,重建小林街景才能讓她們保有記憶。「別的災民有故鄉能回去,我們什麼都沒有,所以想把它重建回來。要求真的不多,一個重建空間而已,能不能不要跟我們計較建築形式……」村民們希望社會和慈濟成全他們想家的心願,讓小林村早日重建。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