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6更新加減2度C行動聯盟官網回應等資料)
當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上映時,所遭受的批評多半來自暖化懷疑論者;但最近由台灣媒體人陳文茜所籌拍《±2℃》暖化記錄片在首映後,最先站出來批評的,九成卻是環保團體或長期關注此議題的專家。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http://www.delta-foundation.org.tw/)是《±2℃》的贊助者之一,基金會所屬的低碳生活部落格(http://lowestc.blogspot.com/),也已持續三年追蹤暖化相關議題,因此我們竭誠希望這部片的上映,能傳達正確的暖化資訊,而不是因幾個錯誤被指出,反讓民眾全盤否定暖化的趨勢。暖化不是宗教,應該是可以經過科學辯證的,部落格這裏先對目前幾個爭議點提出看法,也歡迎各界先進持續就該片的科學證據作補充論證,讓正確的訊息能傳遞下去。
辯證一:片名本身就可能引起誤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認為,多數國家已然同意增溫不應該超過攝氏2度,沒有「負」的問題。
(節錄自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10.03.02《正負2度 哪裏不對勁》http://www.tepu.org.tw/?p=1614#more-1614)
低碳部落格補充:
1.根據 Ramanthan & Feng(2008) 的研究,全球目前累積的溫室氣體,已足以讓全球溫度上升攝氏2.4度,因此如何讓溫度停止上升,或是讓溫度到達頂點後回跌至正常值,是目前國際氣候談判在努力的方向。(低碳生活部落主編張楊乾, 2010.03.04, 參考資料: Ramanthan, V. and Feng, Y. 2008. On avoiding dangerous anthropogenic interference with the climate system: Formidable challenges ahead(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08/09/16/0803838105.abstrac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5(38), 14245-14250
2.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汪中和 2010.03.04來信:「±2°C的意義是多重的。一方面它代表一個及格的門檻,是一個最起碼的標準;另一方面代表地球表面溫度未來的方向,是繼續增加呢(正號)?還是會逐漸下降(負號)?當我們願意關心的時候,我們就會想盡辦法去更深入的探索環境與我們的關係。我們對周圍環境系統了解的愈多,那麼對複雜的環境生態交互關係的認識,及可能的解決之道,就會有較好及具體的對策。所有點點滴滴的正面效果累積起來,最後就能產生巨大的動能,扭轉不利的趨勢。也就是從正2度C,開始轉向朝著負2度C邁進。」
辯證二:不當的誇耀「學術性」。
該片學者顧問Stephen Schneider是擔任IPCC三個工作小組中第二個小組(WGII, 衝擊、適應與脆弱性)的主要撰寫人, 並非工作小組召集人。 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由高爾與IPCC這單位共同獲得, 由印度籍主席Rajendra Pachauri代表IPCC領獎。 Schneider教授有其學術地位, 但非該片製作所述的諾貝爾獎得主(第七段5分30秒)。片中數度提及IPCC於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出版報告; 去年IPCC並未出任何報告, 應該指的是IPCC於2007年初的報告。(節錄自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10.03.02《正負2度 哪裏不對勁》)
低碳部落格補充:
1.Prof. Schneider 是IPCC第二工作組第十九章『Assessing Key Vulnerabilities and Risk from Climate Change』的 Coordinating Lead Author,翻成主要撰寫人確較為恰當。(低碳生活部落主編張楊乾,2010.03.04, 參考資料: Stephen Schneider 個人網頁)
2.IPCC確為組織獲獎,但Prof. Schenider 在他的網頁上有寫到,他與IPCC四個世代的作者們,共同獲得了諾貝和平獎(原文:received a collective Nobel Peace Prize)(低碳生活部落主編張楊乾,2010.03.04, 參考資料: Stephen Schneider 個人網頁http://stephenschneider.stanford.edu/Biography/BioFrameset.html?http://stephenschneider.stanford.edu/Biography/Biography.html)
3.有關片中提及IPCC在哥本哈根提出三角洲淹沒的報告,來源應是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監事趙家緯, 參考資料:Syvitski, James P. M., Albert J. Kettner , Irina Overeem , Eric W. H. Hutton , Mark T. Hannon , G. Robert Brakenridge , John Day , Charles V|[ouml]|r|[ouml]|smarty , Yoshiki Saito , Liviu Giosan & Robert J. Nicholls 2009. Sinking deltas due to human activities(http://www.nature.com/ngeo/journal/v2/n10/full/ngeo629.html )Nature Geoscience 2, 681-686 (1 October 2009) | doi:10.1038/ngeo629)
辯證三:錯誤的「真相」。
臺灣人口密度世界第二高:2009年中人口密度排名在臺灣前面的依序為: 摩納哥, 澳門, 新加坡, 香港, 巴林, 馬爾他, 孟加拉, 馬爾地夫, Channel Islands, 巴貝多, 巴勒斯坦等十一地; 臺灣土地侵蝕率每年2%:依此推論, 五十年不到臺灣就會侵蝕殆盡, (節錄自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10.03.02《正負2度 哪裏不對勁》)
低碳部落格補充:
1.「『台灣為世界人口密度的第二名』所根據為環保署,剔除人口總數少於1千萬以下的國家後,台灣排名第二位。學者教授解釋,1千萬以下人口的國家,對生態影響不大,因此,學術界及國家正式統計,均以1千萬以上人口的國家,為比對標準。」(加減2度C行動聯盟官網 2010.03.05《正負2度C紀錄片工作小組的聲明》)
2.根據主計處2006年公佈的數據,台灣的人口密度在「千萬人口」以上的國家中,排名第二,每平方公里住629人,片中確未把「千萬人口」加入。(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楊乾, 2010.03.04 參考資料:中央社 4-Feb-06《台灣人口密度 全球人口千萬以上國家居第二》http://www.tcoc.org.tw/IS/Dotnet/ShowArticle.aspx?ID=18148&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3.「『台灣每年土地侵蝕率為2%』為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先生,2003年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Nature(自然)雜誌論文,我們建議環保團體可直接向陳教授請教。土地侵蝕率的重點,不是指台灣土地總面積的增減,而是每年因山崩土石流等,而損失的土地。這2%的數字,就是山中原住民或居民,家園流失悲劇的根源。」(加減2度C行動聯盟官網 2010.03.05《正負2度C紀錄片工作小組的聲明》)
4.台灣土地受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擠壓,每年由東向西平均侵蝕80毫米,海平平均上升5至7毫米,據2003的「自然」及「科學雜誌」刊載,台灣因板塊擠壓及土石流沖刷的土砂約3億8000噸,以此數字除以台灣面積 3.6萬平方公里,而全世界每年沖刷的土砂量約為2200億噸,台灣土地侵蝕量占全世界的0.024(節錄自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訪談資料,, 2010.03.03 參考資料:聯合報 3-Mar-10《±2℃數據爭議 劉紹臣:中研院不背書》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451489.shtml)
5.根據陳宏宇教授(2004)的研究,台灣土壤平均侵蝕率每年約為5.2mm,近三十年來部份地侵蝕率達60mm,比百萬年來3mm至6mm的侵蝕率高出三至五倍(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楊乾, ,2010.03.04 參考資料:陳宏宇 2004 台灣島的侵蝕率(http://www.alum.ntu.edu.tw/wordpress/?p=1536#high_1) in 台大校友雙月刊)
辯證四:科學上的錯誤。
第五段5分49秒處, 『如果北極冰融, 海平面上升...』, 應該是南極冰融非北極, 北極海的冰消失會影響太陽入射光由反射變吸收 , 海平面高度不會改變 - 違反阿基米得原理。 第三(4分10秒處述說氣候變遷的成因時, 二氧化碳、甲烷與氧化亞氮以相同尺度表示(0-1800ppb); 實際上三個氣體2005年大氣濃度分別為379ppm, 1.77ppm及319ppb, 只有甲烷的表示正確, 其他兩項錯誤。 該片若是教材, 老師該怎麼教?(節錄自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10.03.02《正負2度 哪裏不對勁》)
低碳部落格補充:
1.「依據專門研究海平面上升的汪中和教授估計,若北極冰融,位於北極旁的格陵蘭陸地冰川等,也將隨之冰融,海平面將上升6.6公尺。某教授所謂的「南極冰融」,將使海平面上升至少60公尺,其災難規模為本正負2度C影片的十倍以上。」(引述加減2度C行動聯盟官網 2010.03.05《正負2度C紀錄片工作小組的聲明》)
2.北極冰融會造成格陵蘭加速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節錄自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汪中和訪談資料,2010.03.02 資料來源:聯合報 2-Mar-10《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2℃是拍給一般人看的》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451488.shtml)
3.三種氣體資料建議參考IPCC AR4 Sysnthesis Report 第二章的第三張圖(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楊乾,2010.03.04, 資料來源: IPCC 2007 IPCC AR4 Synthesis Report http://www.ipcc.ch/graphics/syr/fig2-3.jpg )
辯證五:重要訴求缺乏根據。
目前全球各國氣候模式尚無法正確估計可能的改變, 該片所述"臺灣氣溫上升攝氏一度, 降雨增加100%", 實在過於武斷。(節錄自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10.03.02《正負2度 哪裏不對勁》)
低碳部落格補充:
1.「經紀錄片小組資訊教授顧問群查證結果,紀錄片主要科學根據錯誤之處,在於將"降雨強度",誤植為"降雨量",也就是紀錄片中,提及全球溫度若上升一度,「降雨量將增加為6%」,應更正為『降雨強度增加6%』。」(引述加減2度C行動聯盟官網 2010.03.05《正負2度C紀錄片工作小組的聲明》)
2.根據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2009年發表的研究,全球氣溫每增加一度,全球前10%的強降雨就增加110%。過去45年,台灣的前10%的強降雨增加約100%。(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最新消息 2010.3.05 資料來源:Shaw Chen Liu, Congbin Fu, chin-Jung Shiu, Jen-Ping Chen, and Futing Wu, 2009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global precipitation extremes http://www.agu.org/pubs/crossref/2009/2009GL040218.shtml,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doi:10.1029/2009GL040218)
3.根據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等在2009年發表的研究,在升溫兩度(B1情境)的情況下,台灣前10%的強降雨會增280%、升溫四度 (A2情境)則會增加560%。不過,這是指前10%的極端降雨事件,而不是總降雨量。(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楊乾整理, 2010.03.04, 資料來源:Shiu, C.-J., S. C. Liu, and J.-P., Chen, 2009. Diurnally asymmetric trends of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precipitation in Taiwan http://ams.allenpress.com/perlserv/?doi=10.1175%2F2009JCLI2514.1&request=get-abstract&ct=1&SESSID=abf9be6a66b6438301fb166e7c21c691, Journal of Climate, 22, doi:10.1175/2009JCLI2514.1)
辯證六:石門潰壩太誇張。
1500毫米雨量下在石門水庫,應仍可挺住,至於3000毫米超大極端值,水庫也都有因應措施。(節錄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訪談資料 2010.02.23 來源:台灣醒報 23-Feb-10 《石門潰壩?水利署:極端性模擬》http://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11955
低碳部落格補充: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 2010.03.03 來信:「莫拉克的雨是不會下在石門水庫上游的,台北市101要泡在水中,真正的問題是海水位持續上升+河堤崩潰。以文學幻想來說,莫拉克的雨可以下在北台灣;以大氣科學而言,它所需要的氣象條件,不是因為氣候暖化就會出現的。」
辯證七:2009年所有發生的極端氣候不該全歸究暖化。
「電影中,把 2009 的氣象災難事件當成暖化後的極端事件也不恰當,縱使沒有暖化,也會有颱風,也會有天氣變化上的極端事件出現。暖化有可能會加劇,但無法以現今幾個事件就推斷都是暖化造成的。」(引述自氣象達人彭啟明 2010.03.04 Facebook 留言)
低碳部落格補充:蒐集資料中。
另外關於多篇文章提及,指台灣該正視多年錯誤的產業與能源政策,以及不該把責任推給下一代等,這部份低碳部落格也完全同意。部落格也將持續整理各界提出的不同科學辯證,並嘗試釐清中間的矛盾與交集。
【延伸閱讀】
《只見聳動表象 不見內在反思-從陳文茜的正負兩度C談起》
http://mmdays.com/2010/03/03/sissy/?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mmdays+%28Mr./Ms.+Days%29&utm_content=Google+International Mr.Friday 3-Mar-10 Mr./Ms. Days (MMDays) - 網路, 資訊, 觀察, 生活
《正負2度C 哪裡不對勁》http://www.tepu.org.tw/?p=1614徐光蓉 2-Mar-10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從正負2度C,談許多它沒告訴你的事》http://www.taiwangoodlife.org/blog/aboutfish/20100225/1608關魚 25-Feb-10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只有現象沒有真相的「正負兩度C」:陳文茜,妳可以發揮更好的影響力!》http://blog.yam.com/kueihsienl/article/27323467廖桂賢 25-Feb-10 西雅圖凹凸鏡
《恐懼與道德訴求外 還有什麼》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317252/IssueID/20100224蔡蕙如 24-Feb-10 蘋果日報
《±2℃-- 「四不一沒有」劇場版?》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11956方儉 23-Feb-10 台灣醒報
《±2℃ :政商高層能減更多碳》http://panhan3.pixnet.net/blog/post/30461037潘翰聲 23-Feb-10 為地球嗆聲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