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聞/去年殺263懷孕母鯨 日本挨告
【聯合報╱紐約特派員林少予/二十五日電】
2010.01.07 06:20 am
 

編按:原文刊登於【2007-07-26/聯合報/A17版/國際】

「國際人道協會」廿四日指出,去年夏天日本在南極以科學研究為名捕殺的五百多條鯨中,過半數是懷孕的母鯨。該協會發言人尼坷‧貝農說,日本政府假科學之名掩飾這些殘酷的數字。

「國際人道協會」已努力多年,要在澳洲法院對每年夏天以科研為名在南極海域捕鯨的日本公司提出告訴,但均因澳洲政府考慮與日本的外交關係而未果。去年澳洲聯邦法院終於同意該協會提出告訴,但訴訟目前尚未進入實質審理階段。

「國際人道協會」表示,他們檢視日方提出的捕鯨報告,發現去年夏天日本「共同船舶株式會社」在南極海域捕捉的五百零五條小鬚鯨中,有二百六十二條是懷孕的母鯨;此外,被捕殺的三條長鬚鯨中,也有一條母鯨。共同船舶株式會社是接受「日本鯨豚研究所」委託,在南極海域作業。

日本人嗜食鯨肉,目前雖然礙於國際保育呼聲,禁止商業捕鯨行為,但在日本鯨肉取得並不困難。每年夏天都有日本捕鯨船在南極海域以科學研究為名捕鯨。

「國際人道協會」希望澳洲法院盡快排定聽證日期,以決定日本船隻在澳洲劃定的南極鯨保護區內作業,是否違反澳洲法律。該協會希望法院在今年捕鯨季開始前盡快做出決定。

「國際人道協會」說,澳洲人要是知道,今年冬天在澳洲溫暖水域懷孕的母鯨,到了耶誕節就會成為日本補鯨人獵捕的對象,一定會不寒而慄。

 

【2010/01/07 聯合報】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新聞/日殺鯨船隊出海 將血洗南極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
2010.01.07 06:20 am
 

編按:原文刊登於【2007-11-19/聯合報/A13版/國際】

四艘船組成的日本捕鯨船隊十八日自下關港出發,準備前往南極洲附近海域捕殺一千多頭鯨魚,包括五十頭瀕危的座頭鯨。

這是一九六○年代至今,日本捕鯨船隊首次出海捕殺座頭鯨,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日本以科研為名捕鯨,仍然受到各國強力反對,一艘抗議 船隻並在下關港附近海域等候。另外兩艘觀測船已在前往南太平洋的途中。

除五十頭座頭鯨,船隊另將捕殺九百卅五頭小鬚鯨及五十頭長鬚鯨。日本政府表示,這是日本歷來規模最大的科研捕鯨作業,事前並已徵得國 際捕鯨委員會(IWC)的同意。捕鯨船隊的工作母船日新丸排水量八千多噸,全部捕鯨作業將持續至明年四月。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科研是日本行商業捕鯨之實的託詞,日本政府必須取消捕鯨作業,該組識的一艘抗議船並將一路尾隨捕鯨船隊至南太平洋 。座頭鯨受到國際明文保護,成熟後可重達五十噸,體長十五公尺,習於在近岸海域覓食、交配及繁衍下一代,以磷蝦、浮游生物、小魚為主 食,經常淪為捕鯨船手到擒來的獵物,一九六三年禁捕令生效前,全球數量估計不到一千二百頭,目前已增為三萬到四萬頭,是此次日本船隊 獵捕的主要目標。

IWC的商業捕鯨禁令一九八六年生效,日本則以科研為名,同年至今累計捕殺一萬多頭鯨魚。日本多次要求IWC取消禁令未果。

日本國內市場對鯨肉的需求近年來不斷降低,國際間的反捕鯨聲浪也不斷高漲,日本仍執意擴大捕鯨規模,此次預定的捕殺數量是十年前的一 倍。日本官員辯稱,只要鯨魚無滅絕之虞,日本便有權捕殺,並維護食用鯨肉的傳統。

 

【2010/01/07 聯合報】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新聞/日捕鯨船 扣押2保育人士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16日電】
2010.01.07 06:20 am
 

編按:原文刊登於【2008-01-17/聯合報/AA1版/國際.體育】

日本與澳洲因捕鯨而引起的爭端愈演愈烈:澳洲聯邦法院宣布設置「鯨魚保護區」,要求日本捕鯨船隊退出;兩名來自澳洲和英國的反捕鯨活動人士,在登上日本捕鯨船抗議時被捕,南極海域出現了罕見的緊張局面。

日本政府發言人、內閣官房長官町村信孝為此召開記者會表示,澳洲聯邦法院片面發布鯨魚保護區,並要日本捕鯨船停止在海域內捕鯨,強烈表示無法接受。

町村信孝說,南極並不是任何國家的領土,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對於這種前提錯誤的決定,任何國家都無法接受。

町村還稱,日本是在公海上進行合法的調查捕鯨活動,澳洲法院的決定不會有任何影響。

「海上牧者保育協會」兩名反捕鯨運動人士登上日本捕鯨船「勇新丸二號」遞交抗議書,被日方船員發現後扣押。這是自1987年以來首度發生扣人事件。町村16日表示,這兩人用繩索絞住捕鯨船的螺旋槳,對船隻安全構成威脅,因而將他們扣押。他並稱,兩人的抗議行動是危險行為,日本政府對此強烈譴責。

被扣的是來自澳洲的波茲和英國的雷恩。町村說,日本水產廳正在辦理手續,準備釋放兩人。

日本捕鯨船隊正在南極水域捕鯨,預定捕殺約一千頭鯨魚,「綠色和平組織」和「海上牧者保育協會」不斷在當地阻撓日本的捕鯨作業。

 

【2010/01/07 聯合報】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新聞/日本捕鯨村 生存大作戰
【聯合晚報╱路透】
2010.01.07 06:20 am
 

編按:原文刊登於【2008-06-21/聯合晚報/B4版/瘋英文】

When Tameo Ryono first sailed about five decades ago from the remote Japanese village of Taiji to catch whales, he was filled with pride.

大約五十年前,龍野初次從偏遠的日本漁村太地出航捕鯨時,他的內心充滿了驕傲。

“Whalers were stars here in Taiji. I got what I had dreamed of since I was a little boy,” the tall, softspoken1 Ryono told Reuters at a community centre in Japan’s oldest whaling village.

身材高大、說話溫柔的龍野,在日本最古老的捕鯨村社區中心告訴路透記者說:「當時,捕鯨人在太地是明星,我從事的是我自幼夢想的工作。」

“I’m proud of being able to do whaling2 throughout my life.”

「我很驕傲能夠畢生從事捕鯨工作。」

But Ryono, 71, looks all but certain to be the last in his family to engage in whaling, as harsh criticism from conservationists3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changing appetites at home threaten a way of life whalers say stretches back 400 years.

不過,71歲的龍野幾乎確定將是他家族中最後一位從事捕鯨工作的成員,因為保育人士與外國的嚴厲批評,以及本國民眾胃口的改變,已對捕鯨人自稱可以追溯到400年前的生活方式構成威脅。

The 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IWC) banned commercial whaling in 1986, but is now bitterly divided between countries such as Australia that say all whales still need protection, and those such as Japan that argue some species are abundant enough for limited hunting. The group meets in Chile later this month.

國際捕鯨委員會 (IWC)1986年就禁止商業捕鯨活動,但現在卻陷入尖銳分裂的局面,澳洲等國家表示,所有鯨魚仍都需要保護,但日本等國家則堅稱,若干種類的鯨魚數量已相當充足,應該容許限量的捕捉。該團體本月稍晚將在智利舉行會議。

When Tokyo joined the IWC moratorium on commercial whaling in 1987, more than 50 Taiji whalers lost their jobs.

東京1987年加入IWC的禁止商業捕鯨協議時,有超過50位的太地捕鯨人丟掉工作。

Now only 40 out of Taiji’s population of 3,500 are whalers, contributing just a few percent of its tax revenues compared to over 70 per cent in 1966, when the industry was at its peak.

如今,太地的3500村民中,只有40位捕鯨人,捕鯨對當地稅收的貢獻僅占幾個百分點,離1966年巔峰時期的占70%以上,已不可同日而語。

Japan wants to expand coastal whaling, and last year threatened to quit the IWC after anti-whaling countries blocked its proposal to let four villages, including Taiji, kill minke whales4.

日本一直希望擴張沿岸的捕鯨活動,去年日本提議允許包括太地在內的四個漁村捕殺小鬚鯨,結果遭到反捕鯨活動的國家封阻,日本曾威脅要退出IWC。

詞解:

1.softspoken:說話溫柔的

2.whaling:捕鯨

3.conservationist:保育人士

4.minke whale:小鬚鯨

 

【2010/01/07 聯合晚報】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逃過雙重原爆 山口彊93歲壽終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6日電】
2010.01.07 03:33 am
 

93歲的日本長崎名人山口彊4日因胃癌去世。他可說是世上最不幸也最幸運的人,因為他是唯一被官方認定在廣島、長崎兩度遭遇原子彈轟炸還倖存的人。

擔任長崎造船技師的山口1945年8月6日赴廣島出差時,遭遇美國原子彈轟炸,他距爆炸中心3公里,上半身嚴重灼傷,留宿一晚後搭避難火車回300公里外的長崎,卻又趕上9日的第二顆原子彈轟炸。兩次原爆共有21萬人喪生。

山口彊過去很少公開講述自己的經歷,但在出生6個月便遭遇原子彈轟炸的次子於2005年因癌症去世後,山口開始向人們訴說他的原爆受害經歷。他戰後擔任長崎美軍的翻譯及中學老師。

山口的一生在2006年時被拍攝為紀錄片「雙重被爆」,一夕之間受到舉世注目。他還出席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首映式,向人們訴說原子彈轟炸的殘酷,呼籲全世界廢除核武。

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在布拉格發表演說,呼籲建立「無核武世界」,讓山口深受感動。他去年曾寫信給歐巴馬,信中說:「我是唯一受到雙重原爆還能活下來的被害人,深信你的決心,希望一同採取行動廢除核武。」

「阿凡達」大導演柯麥隆上月曾到醫院探視他,考慮拍一部有關原爆的電影。

【2010/01/07 聯合報】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育海戰/日捕鯨船 撞毀世界第一快船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6日電】
2010.01.07 06:27 am
 
紐西蘭籍高科技反捕鯨船「艾迪吉爾號」,6日在南大洋與日本捕鯨船「第2昭南丸」相撞,上圖為艾迪吉爾號逼近第2昭南丸之時。下圖為「艾迪吉爾號」被撞後,船首嚴重受損。
(路透、法新社)
在南極海域進行「調查捕鯨」的日本捕鯨船隊,和一艘前來騷擾的紐西蘭籍高科技反捕鯨船「艾迪吉爾號」相撞,曾以61天繞地球一周創下世界最快紀錄的「艾迪吉爾號」船頭被撞出一個大洞進水,逐漸沉沒,幸而6名船員都被救起。這是近年來日本捕鯨船和反捕鯨團體爆發最嚴重的衝突事件。

 

 

 

日本政府和「艾迪吉爾號(Ady Gil)」所屬的反捕鯨團體「海上守護者」互控對方要為這次意外負責。

「海上守護者」指控日本「第2昭南丸」號故意突然加速,撞上「艾迪吉爾」船首部位2. 4公尺處,該船因而嚴重進水逐漸下沉。

日本政府反控艾迪吉爾號刻意貼近日本捕鯨船,從「第2昭南丸」船頭經過時故意減速,導致撞船。日本漁業署說:「這種破壞行為非常危險,威脅到我國捕鯨船和船員安全。」

雙方公布的錄影畫面顯示,艾迪吉爾號的確相當貼近「第2昭南丸」,日本船動用水龍朝艾迪吉爾號噴水想將其驅離,接著就發生撞船意外。

另一艘抗議船「史蒂夫爾溫」號船長鮑爾華特森說,「日本的捕鯨船升高了這場戰爭,我們絕對不會輕易撤退」,表明將會繼續留在當地海域進行抗爭。

 

聯合報/提供
 

海上保護者從這一季開始,除了過去就有的「史蒂夫爾溫」號之外,還動員了「艾迪吉爾」號與「波布巴克」號兩艘船,共三艘加入了抗爭的行列。他們過去6年一直阻擋日本捕鯨船作業,並宣稱救了數以百計鯨魚生命。

日本媒體說,抗議船除了阻擾日本捕鯨船的去路之外,還動用其他工具,包括投擲了裝有惡臭藥品的臭彈到日本船甲板,讓船員因惡臭無法作業。

日本政府支持的捕鯨船隊,目標是於南半球夏季之際,在南極海捕殺列為瀕危的935頭小鬚鯨和50頭長鬚鯨。

1986年的公約禁止商業捕鯨。但日本以研究和監控對魚群影響為由持續捕殺鯨魚,反駁反捕鯨國家如澳洲、英國和紐西蘭的指責。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雍容的小貴公子 高錕在斯德哥爾摩
【聯合報╱陳文芬】
2010.01.09 04:19 am
 
瑞典國王(右)走到高錕座席前,頒贈諾貝爾物理獎給他。
法新社

高錕也起身了,目光有一點不知所措……手持平盤紅色獎章的國王輕聲快步已然走到高錕的面前,非常自然的手按獎章,然後握住高錕的手,全場爆出鼓掌的響聲,高錕笑了。這個掌聲是給高錕的,同時也是給國王的……

2009年十月那個熱鬧的星期,從網路得知高錕得到諾貝爾物理獎,也得知他已罹患老人失智症,高夫人黃美芸說,要是早一年得獎就好了。那天下午,悅然幫忙我收拾餐桌,我說真是遺憾,一個老人等了那麼多年該他得到的諾貝爾獎,等拿到時已經忘記了大部分的事情。悅然說:「一點都不遲,一點也不遺憾,他還是得到了。諾貝爾獎只能給在世的人!」我想到了沈從文,要是他多活五個月,那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就是他了。「為什麼不能早一點給高錕?」「值得得諾貝爾獎的人多著呢,不容易評得到。」

十一月,我們去香港見了朋友,話題談到高錕與諾獎。朋友說,聽聞高錕家裡的人正在教他認人。離席後,悅然拉住我的手說:「哎,要是那麼累的情況還來領獎,真教人不忍心。」英國作家品特因為癌症、奧地利作家葉利尼克因為社交恐懼症、英語作家多麗絲‧萊辛因為高齡背痛,他們遵醫囑而不親往斯德哥爾摩領獎,也無損於得獎的榮耀與喜悅,悅然的掛慮是有道理的。

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高錕博士,去年10月7日攝於矽谷。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王慶偉攝影

雍容與安靜

12月7日我們在瑞典學院聆聽文學獎得主荷塔‧慕勒的演講,她講得真好。8日晚諾貝爾獎音樂會指揮是Yuri Temirkanov,鋼琴是Martha Argerich,亦是好上加好,回家以後我倆目不轉睛看著音樂會電視轉播,仙樂飄飄的,早忘了高錕的事。9日晚到北歐博物館參加諾獎派對,安檢排隊核對護照與邀請函,我看見安檢示意我們讓開路來,一定是有諾獎得主入場,轉身只見一位鬢髮微白戴眼鏡的華人婦女領頭,「喔,是高夫人嗎?您好!」她爽快清亮的用普通話回答:「是啊!」高錕進來了,還有一些跟他神韻相像的家人朋友約十來個人走進來。悅然不願意打擾高錕,我們轉到別處。

會場裡有許多熟人需要打招呼,也有魚子醬小點心跟香檳酒,在開國國王瓦薩的雕像前還有三位音樂家拉豎琴、小提琴演奏莫札特,他們真寂寞。我們不時跟人家擺龍門陣,又不時轉回來聽音樂,這時候似有幾個華人也來聽莫札特,不就是高家的人嗎?有一位高個子的男士是高錕打網球的友人,跟悅然聊了幾句,幾名漂亮的女眷也對悅然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很好奇。我說,我丈夫是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所以來跟高先生打聲招呼。音樂聲中,高夫人聽成是中文大學的教授,那好心的網球之友慢慢走到高錕身邊跟他介紹悅然,又問,是哪一年得的博士?1998年。「Oh, It's long time ago!」只見高錕一派輕鬆,顧盼自若,微微舉起酒杯,與我們相視而笑。我們輕輕地走開了。爾後我們又見了高家友人工程學教授金廣平與高錕女兒艾曼達。

丈夫好興奮地拉著我說,「哎啊,我以為會看見一個累得要命的老頭。沒想到他是個小貴公子。」「貴公子?」「是啊,你看他站在那裡精神那麼好,好像周圍的嘈雜都與他無干,他的臉上也是暈著金邊的光,他一定是出身自非常有教養的家庭,才能有那種雍容與安靜。」我想起遠東博物館展覽瑞典早期到中國的文化大師喜仁龍(Oswald Siren)拍攝的蘇州庭園與中國人物肖像,攝影肖像以其驚鴻一瞥,捕捉了溥儀弟弟俊秀貴公子的儀態神情,上一世紀中國宮廷年輕貴族為革命推翻以前的歷史遺跡,留駐在瑞典形成永恆。而我們眼前的貴公子是從上海、香港、台灣、英國、美國為全球創造了網路通訊的「光纖之父」。高錕自己說過,如同中國發明印刷術,改變世界,光纖通訊改變人類的生活。這世界畢竟太老,如同費滋傑羅的小說《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身體與腦子越來越年輕,於是高錕還原成上海霞飛路文人家庭、香港聖約翰中學裡一個小小貴公子的模樣。回家上網查了他小學讀的是蔡元培創辦的西式學堂,馬悅然與他老師高本漢最佩服蔡元培貴為翰林而遠赴德國求學的膽識與毅力。聽到高錕與蔡元培之間有一道歷史的鏈鎖連繫起來,悅然很高興。那高錕的友人還說,他們到了斯德哥爾摩,早上還是去打網球,如常生活,而那天下午已在音樂廳排練領獎。悅然說,早上打了網球,下午來領個獎,晚上有家人圍繞吃頓飯,這樣的生活好安逸啊!

高錕笑著站在台上

12月10日頒獎日是火藥發明家諾貝爾的忌日,他長於俄國聖彼得堡,死於義大利San Remo。音樂廳在乾草廣場上,廣場平日是露天市場,這一天只見晚禮服、黑色汽車與保安人員。和平獎則於當天先在奧斯陸頒給歐巴馬。音樂廳內的布置,中心有個講台,諾貝爾肖像是往左看,空著十二張紅色席位,是物理、化學、醫學、文學、經濟五項大獎得主座次。右邊空著五張鑲金邊的藍座椅是國王一家人。而皇家科學院、瑞典學院院士與諾貝爾基金會致詞人都環繞空席而坐,他們就是「企鵝山」,穿著黑白燕尾服(男院士是多數)作為「布景」。舞台上層有斯德哥爾摩皇家交響樂團,首席提琴手像一艘大船上望風向的水手,指點觀眾在國王進場時須全體起立。國王卡爾十六世、王后希薇亞、大公主薇多利亞、二公主瑪德蓮、王子卡爾菲利普進場。大家唱完〈國王的歌〉後坐下。

諾獎得主進場了。戴白色黑沿學生帽執旗的大學生禮儀員,披黃藍瑞典綵帶,領著十二位得主,頭一個就是高錕、同得物理獎的Willard Boyle、George Smith,化學獎Venkatranman Ramakrishnan等人陸續進來。隨著音樂奏起,長髮女禮儀員指引高錕到最左邊的紅座席上。馬悅然坐在上邊二排的「企鵝山」,看到高錕有一點疑惑的眼神,彷彿回問她:「妳不坐嗎?」禮儀員輕快地拍拍他示意要他坐,轉身遠去,高錕凝看身邊的Boyle坐定了才安心坐下來。

高錕是頭一個領獎人,今年得獎人多,高錕座位已到整個舞台的最左邊,離舞台中心最遠。今年又有最多的女性得獎者──五名,文學獎得主荷塔‧慕勒個子比我還小一些,那五個女人恰巧為舞台中心。音樂又響起,我在台下第十排清楚看見高錕在膝上輕輕打著拍子,享受音樂。此時高夫人與家人就坐在台下前二排。樂聲止,二樓包廂席攝影機快門喀嚓聲接連作響。一切都很安靜。諾貝爾基金會主席Marcus Storch致詞完,皇家科學院士Joseph Nordgren為物理獎得主致詞,先說瑞典語,再用英語請求Professor Charles K. Kao站到台前來。這一邊國王已起身站定,高錕也起身了。他穿燕尾服很好看,目光有一點不知所措,那可能只有數秒鐘卻教我屏息。手持平盤紅色獎章的國王輕聲快步已然走到高錕的面前,非常自然的手按獎章,然後握住高錕的手,全場爆出鼓掌的響聲,高錕笑了。這個掌聲是給高錕的,同時也是給國王的。我很驚訝國王的腳步與反應之快捷,使得高錕狀甚從容的獲獎。掌聲中我的眼睛紅了。瑞典報紙報導了高錕的病況,與會有許多外國人不知情,現場也沒看出高錕有什麼特殊。第二天的華文報紙都寫了國王走到高錕面前頒獎,華文報遺漏的是國王也走到Willard Boyle面前,Boyle走路不是很方便,那幾天安檢老是帶著一張輪椅似乎是給他準備的。馬悅然坐企鵝山有二十五年,國王走到獲獎人面前的情況他只看過兩次,另一次則是一位身體殘障的獲獎者。

你看高錕認得我

頒獎會後,汽車載我們到臨海的市政廳,我們在酒吧休息等待七點鐘的晚宴。晚宴有一千三百人,一走進藍廳(其實是紅色,建築師擬為藍色,房子蓋好了卻迷上裸牆的紅磚色,但仍沿用「藍廳」之名)的中心已見到高錕的女兒與家庭友人,她穿斜肩晚禮服酷似父親有貴族氣,不笑的時候則顯得拘謹。

11日晚上進王宮,我們到大廳去,禮賓司將軍用手杖敲地板,大家環列而立等待國王一家人進來與一百六十人握手。諾獎得主隨國王一家人走進宴客廳,今天諾獎得主已在燕尾服上肩上紅綵帶。我看到高夫人在隊伍裡,我跟她揮手,她也跟我揮手,這時高錕欠身彎腰跟我揮手,露出他的燦爛一笑。看見他身上的紅綵帶,我拉住我丈夫,「你看高錕認得我,他認得我了。」悅然笑起來,「他當然認得你,他誰都認識。」

 

【2010/01/08 聯合報】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 in love with Summer. I love her smile. I love her hair. I love her knees. I love how she licks her lips before she talks. I love her heart-shaped birthmark on her neck. I love the sound of her laugh. I love the way she looks when she's sleeping. I love it when she sleeps.
(154)
湯姆:
我愛上夏天了。我愛她的微笑,我愛她的頭髮,我愛她的膝蓋,我愛她脖子上的心形胎記,我愛她說話前會先舔一下嘴唇,我愛她的笑聲,我愛她睡覺時的樣子,我愛我每次想到她就響起這首歌。

 

 

 

(322)
Tom:
I hate Summer. I hate her crooked teeth. I hate her 1960s haircut. I hate her knobby knees. And I hate her cockroach-shaped splotch on her neck. I hate the way she smacks her lips before she talks. And I hate the way she sounds when she laughs. I hate this song!
(322)
湯姆:
我恨夏天。我恨她的歪牙,我恨她60年代的髮型,我恨她全是疙瘩的膝蓋,我恨她脖子上的蟑螂斑點,我恨她說話前先咂嘴,我恨她的笑聲;我恨這首歌。

(28)
Summer:
I just don't feel comfortable being anyone's girlfriend. I don't actually feel comfortable being anyone's anything, you know. I like being on my own. Relationships are messy, and people's feelings get hurt. Who needs it? We're young. We live in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ities in the world. Might as well have fun while we can and save the serious stuff for later.
McKenzie: Holy shit. You're a dude. She's a dude.
Tom: But wait, wait. What happens when you fall in love?
Summer: You believe in that?
Tom: It's love, it's not Santa Claus.
(28)
夏天:
我只是對於當別人的女朋友感到不自在,我不想屬於任何人。我喜歡自己一個人,談感情很麻煩又會受傷,誰需要呢?我們還年輕,又住在這世界上最美的其中一個城市裡,不如及時行樂,嚴肅的事情以後再說。
麥肯錫:不會吧,你是男的!她是男的!
湯姆:等等,萬一你愛上別人呢?

夏天:你不會相信這些吧?

湯姆:我說的是愛,可不是聖誕老公公

戀愛是美好的!關於這一點,相信許多浪漫的愛情電影、濃情密意的電視劇中,都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每一次都讓人心跳加速的接觸,即使不在身邊,想起對方的臉就會不自覺的露出笑容,你的生命因為對方的存在變的充滿意義;戀愛,讓人徹底產生化學變化;但如同《紅磨坊》(Moulin Rouge)裡說的:“The greatest thing you'll ever learn is just to love and be loved in return.”,正因為在戀愛的世界裡,全心的愛一個人,並獲得同等的回報是如此的困難,因此真實的感情道路上,並不全像愛情電影裡告訴你的那樣,結局永遠皆大歡喜、有情人終成總是眷屬、兩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一段感情裡總會有痛苦難熬的時刻,而本週的電影英文要介紹的影片,正是並非那麼浪漫,甚至是微酸微澀的愛情喜劇《戀夏500日》((500) Days of Summer)。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不再對愛的濃情蜜意的男女主角有興趣,會讓情侶們一大早上網訂票、在戲院前排隊等候的電影,是災難片、是特效片、是科幻片,好萊塢的愛情片已經逐漸式微,現代人不再追逐一生一世的愛情,世界每分每秒都有新鮮事在發生,因此近年來的愛情電影中,常常把用完即丟的罐頭笑點,或逐漸遠離浪漫愛情劇年齡的大牌卡司拿來吸引觀眾進戲院,除了《戀愛沒有假期》(The Holiday)或《P.S. 我愛妳》(P.S. I Love You)等片由文學創作改編或金牌編劇加持外,內容普遍顯得速食且單薄;而2009年出現了一部《戀夏500日》,一部題材清新卻不過份脫離世俗,內容寫實卻又浪漫討喜的愛情小品,讓觀眾與影評人眼睛都為之一亮。由美國知名的音樂錄影帶導演馬克偉柏(Marc Webb)執導,全片風格在導演長期對流行搖滾與視覺影像的敏銳度下,並未變成大螢幕版的音樂錄影帶,反而處處向柏格曼等大師級的經典電影與早期的歌舞時代致敬,而內容改編自編劇史考特諾伊史達特(Scott Neustadter)和麥可魏博(Michael H. Weber)的真實感情經歷,台詞沒有太多艱澀的詞句,用許多再簡單不過譬喻與口語用法,就能觸動戲院內的男男女女,卻又忍不住莞爾一笑。

第一段對話,與女孩夏天相遇的第154天,男孩湯姆發現自己戀愛了,愛情讓他眼中的夏天是完美的,他愛她的頭髮、她的笑容、她的一切;然而,與夏天相遇的第322天,愛情讓他眼中的夏天變的可恨,他恨她的牙齒、她的睡容、她的一切,兩段都用一模一樣的片段當畫面,卻有截然不同的形容;同樣是一塊胎記,卻可以同時擁有heart-shaped birthmark與cockroach-shaped splotch兩種形容,同樣是抿嘴唇的動作,也有lick與smack兩種觀感截然不同的說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同樣一個人在另一個人眼中的差距會這麼大?夏天的外貌沒有改變,湯姆對夏天的情感或許也沒變,但就像歷史上偉大的詩人們會用詩來讚揚愛情,也會用詩來詛咒愛情,語言本身是無罪的,它背負的只是湯姆對於把感情像是丟進深不可測的夏天心裡的無奈與憤怒。

夏天的浪漫孤獨與離經叛道在電影中並不是完全看不出來,包括喜歡林哥史達是因為他是披頭四裡最不受注目的,總是獨來獨往不認為有人能進入她的世界,她與湯姆天生就有截然不同的感情觀。第二段裡,夏天很坦然的承認“Relationships are messy”,對她來說感情是麻煩的,她無法忍受別人被擁有,也無法忍受擁有別人,她的生命應該是享受快樂,而不是為了背負感情而犧牲快樂,湯姆的好友麥肯錫難以置信這樣一派遊戲人間的言論竟然出自於一個女孩的口中,他用dude來形容這樣的感情態度,dude一般可以拿來形容隨興且真性情的男人,所以男孩與男孩之間打招呼時,會用dude來增加兄弟間的信任,但用在這裡形容一個女孩卻有一種奇特的衝突與反差。相信《畢業生》(The Graduate)裡的達斯汀霍夫曼奮力逃出社會的牢籠是男人最大浪漫,湯姆自然無法認同這種觀念,他問夏天:如果有一天愛降臨在你身上,你該怎麼辦?愛不是聖誕老公公,不是因為你不相信就不存在,“I think you know it when you feel it.”也許是湯姆當時說的又真誠又動人,不信任愛的夏天嘗試被說服,但就在電影院裡,夏天看著《畢業生》裡的達斯汀霍夫曼與凱瑟琳羅斯兩人還沉浸在私奔的激情之中,下一秒,卻冷卻在激情後的徬徨裡,夏天的哭泣訴說著她的不安,她與湯姆的兩人關係無法讓她獲得短暫快樂以外的踏實感,而湯姆也無法察覺,兩個人的世界終究被一層看不見的牆隔開。

然而一段感情裡,是否受傷比較少的人就真的是原罪,受傷比較多的才有權利憤怒或哭泣?電影一開頭的開場白“Any resemblance to people living or dead is purely accidental ... Especially you, Jenny Beckman ... Bitch”.(本片純屬虛構,如果跟活人或死人的故事相同,純屬巧合。尤其是妳,珍妮貝克曼。賤貨!),這個代表一個受傷男人的獨白,像是酒醉時的叫囂,卻讓觀眾覺的幼稚的可愛、真摯的動人,編劇史考特也許曾經痛心過,但不代表酒醒後,這段過去不能被放下;那個曾經是那麼不信任愛情的夏天結婚了,也許在對方眼裡這是多麼的諷刺,但夏天說:面對這一連串的巧合,我想著,你所說的是對的,只是你對我的想法是錯的;沒有湯姆的影響,就不會有相信命運的夏天;沒有夏天的刺激,也就不會讓湯姆知道戀愛中的每個巧合都不只是巧合,每段感情都不該被遺忘,但它終究得畫下句點,終於在第501天,男孩願意走出他的夏天,迎接全新的秋天。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對於佩特羅阿莫多瓦 (Pedro Almodovar)來說,通俗,向來只是一種手段。當縝密編織的華麗表象被抽絲剝繭、緩緩卸下,才發現在鏡頭補捉之下,那詭蹫華美外衣所包裹住的世間男女,往往擁有非這俗世所常見的動人情感。通俗,向來只是阿莫多瓦的一種手段,而蘊含這其中的,不只是慾望的曼妙流轉,還帶點人性的關懷溫暖,以及難以探測的感情厚度。

作為西班牙當代最受矚目的作者型導演,阿莫多瓦一直是奇情詭異風格的代表,早期經典作品如《慾望法則》、《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一直到《顫抖的慾望》(首次和女主角潘妮洛普克魯茲合作)和再掀創作生涯新頁的《我的母親》、《悄悄告訴她》,以及化身主角的半自傳性電影《壞教慾》到獲獎無數的《玩美女人》(本片也讓潘妮洛普克魯茲拿下坎城影后)。這次《破碎的擁抱》則和過去作品略為不同,它是關於一對戀人的曲折遭遇,也是幾顆破碎的心所拼湊岀的哀痛告白。阿莫多瓦用更深沉的思考、更嚴謹的結構,幾乎像是輕聲細語似地,娓娓道來這個令人悲傷、離奇又帶點懸疑,卻又不得不讓人由衷喜歡的愛情故事。

電影一開場,是原本身為導演的「馬泰歐」在14年後的現在,為何成了盲人編劇「哈利肯恩」?新聞傳來富商艾尼斯過世的消息,然後一個化名的神秘男子上門要求編劇編寫一段有關父子情仇的片子,卻被哈利斷然拒絕,這其中有何隱情?還有作為情婦的美麗女子對於富商製片人的一段「對嘴」告白?那女子又是誰?這幾個問號揭開了《破碎的擁抱》的故事,並暗示著這是關於一對戀人不為世俗法則所容許,為了走避忌妒與憤恨的兩邊追討,最後走向毀滅的曲折悲劇。

已是第四度和阿莫多瓦合作的潘妮洛普克魯茲 (Penelope Cruz) 飾演女主角莉娜,她原本是一個平凡的職場秘書,卻為了籌措病危父親的醫藥費而下海接客,一直覷覦她的富商上司艾尼斯抓住這個機會,想要佔有她。但莉娜不甘作為一個平凡的情婦,她渴望舞台、希望成為一位在鏡頭前發光發亮的女演員,這個時候,新銳導演馬泰歐的新片「女孩與手提箱」展開試鏡,莉娜藉著爭取演出,有了跟導演相處的機會,但多疑善忌的艾尼斯不甘所愛的女人有被導演奪走的可能 (一場拼了老命也要上女主角六次的戲很讓人震撼),命令自己的兒子以攝影機紀錄片場一切動靜,自己更不惜出資擔任製片,但是側拍的影片收不到聲音,於是有幾段請唇語專家 (由班底女星蘿拉杜納絲客串演出) 來讀唇語的有趣戲碼。而這樣通俗的設定,也以爆發式情(性)愛來表現,莉娜跟馬泰歐的戀火越燒越炙熱,燒得兩人已經顧不得旁人的忌妒跟阻撓,包括丟下自己的妻兒跟心愛的女人私奔,然而一場意外,造就了兩人永遠的遺憾,以及身邊所有人無法觸及的悲痛。

對照是本片很重要的表現手法,例如片中14年間時空背景的變化,對照著當年的導演和現在的編劇的不同身份,以及女主角影片中的形象跟現實中的對照 (片中她對著自己的無聲影像畫面對嘴說出對富商的厭惡就是一例),都成為觀眾觀賞這種不按時序說故事方式的一種樂趣。阿莫多瓦也引用 (甚至可以說是重現) 當年自己最愛的經典作品《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的橋段來作為劇中劇「女孩與手提箱」的主要劇情,讓觀眾在對照這些設定的時候,對於劇情有更深入的體會,而不單是從它通俗甚至是稍嫌有點芭樂的劇情切入,這是阿莫多瓦最為人稱道的才華之一,總是能夠對照引用自己或他人的經典作品來順利引領觀眾進入更深一層的感受。例如,劇中插入羅塞里尼《義大利之旅》片段,當英格莉褒曼與丈夫遊龐貝古城,目睹當年葬身維蘇威火山熔岩下相擁的男女,想到自己難以挽回的婚姻,淚水迸然決堤。當莉娜和她深愛的導演一起看到這段電視播出的畫面時,當時她是別人的情婦,一想到自己的處境,與深愛的導演恐怕無法相守,也潸然淚下的畫面,兩相對照,讓人也不由得要為劇中的戀人們,一掬同情的眼淚。

另外,劇中劇也是本片一個重要的元素,阿莫多瓦喜歡在自己的作品當中插入與電影製作有關的情節,這次不但砸下最大資金打造華麗的劇中劇拍攝片場以及富商宅邸,繽紛燦爛的色彩運用這次也沒有缺席。而透過暗戀導演的富商同志兒子鏡頭紀錄下,兩人密戀幽會的模糊片段,則意外成了「幕後花絮」,也在片中成了關鍵的重要證據。如果說當年多次參與阿莫多瓦電影演出的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造就了他電影中性感男人的經典形象,那麼潘妮洛普這次在本片中女演員的身分,則讓她有多種各具風情的美麗形象,讓人眼睛一亮。她忽而以宛如奧黛莉赫本的馬尾頭、忽又以歌蒂韓式的淺金髮造型現身,會讓人恍然大悟以往好萊塢電影當中的潘妮洛普,總是被塑造成刻板的異國女子形象,這才驚覺在阿莫多瓦的電影當中,才又賦予她原本就應該有的絕對生命跟超凡魅力,莉娜這個角色的成功,不只是代表著阿莫多瓦電影中特有的女性群象又多了一位美艷逼人的經典象徵,恐怕也是潘妮洛普從影以來,最為人記憶深刻也最美麗動人的精采演出。

而當劇情逐漸地隨著當年被撕碎的記憶一一還原,盲人編劇哈利肯恩這才由充滿罪惡感的茱蒂口中得知,當年富商製片為了報復兩人的私奔行為,藉著原是導演妻子的茱蒂之手,不但把已經拍好的「女孩與手提箱」草率剪接上片,導致一片惡評,等於也間接毀了導演的前途。而在電影的後段,除了解開當年意外以及出軌的真相,莉娜也以劇中劇「女孩與手提箱」女主角皮娜的影像又再度登場,隨著男主角重新剪輯影片來紀念這段已經消逝的戀情,也對照著當年身邊的人所承受兩人不顧一切的後果 (如原是妻子的茱蒂不但充滿懺悔也多了些溫暖的關懷)。如同當年的導演馬泰歐說有意要拍攝的「沙灘上的茶花女」那般,對照著兩人在沙灘上相擁卻被撕碎的照片,猶如一首無法挽回的懺情詩,無奈撕碎的卻是戀人的心。諷刺的是,眼睛失明的哈利,再也無法從螢幕當中回憶戀人當初的模樣,叫人不禁搖頭嘆息。

阿莫多瓦在上一部作品《玩美女人》當中,單面向的刻劃女性角色,我個人稍嫌有些單薄,而這次在《破碎的擁抱》當中,不但加入更多豐富劇情以及畫面的元素,在微妙人性的描繪跟世間愛憎的刻劃上,也有著更加成熟穩定的精進。

對照著劇中戀人們所無法完成的「愛」,我恍然明白「恨」更需要動用感情─「得不到你的愛,得到你的恨也是好的。」(借用李碧華《恨也需要動用感情》) 看完電影之後,這樣的餘韻不禁又在我的腦中浮現...。

難以挽回的懺情詩──《破碎的擁抱》

導演:Pedro Almodovar
演員:Penelope Cruz
出品:西班牙 / 2009
發行:山水國際

 

文 / 高樹熙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肥大作戰 沙拉進攻哈林區
 
 
【編譯謝雯(人予)整理報導】在全紐約對抗肥胖的戰爭中,哈林區敬陪末座,然而,一名創業家正在嘗試要反轉潮流,對抗世人認為此處只吃垃圾食物的刻板印象。
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紐約哈林區孕育出了美國非裔文化中許多偉大的成就和貿易行為,但此區居民飲食習慣普遍不佳,速食店氾濫,居民過胖和糖尿病的比例非常高。

營養失衡 補充蔬果
紐約市為了對抗居民過胖率居高不下,明令禁止使用會阻塞動脈的反式脂肪、擴建腳踏車道、廣發廣告攻擊被部分促進健康運動人士批評為全美肥胖傳染病根源的含糖飲料,儘管如此,哈林區居民的飲食走向仍越來越不健康。

米德(Milo Meed)決意打入這片幾乎沒有任何蔬菜和水果存在的地區,他於去年12月稍早在哈林區開設了一間名為「島嶼沙拉吧」(Island Salad)的小飯館,這間具加勒比海風情的餐廳裡提供客製化的沙拉吧。

「每個人都跟我說,哈林區的居民只想要油炸食物,他們只想要能夠讓心情暢快的食物,他們不會想吃沙拉的。不過我搬到哈林區後,和社區的人有許多對談,我知道他們需要什麼。」米德說。

他所推出的促銷活動包括「糖尿病星期一」,只要與糖尿病患一同來用餐,就可以享用免費的沙拉。

島嶼沙拉吧接受曼哈頓上城發展機構(Upper Manhattan Empowerment Zone Development Corp - UMEZ)所提供的貸款。曼哈頓上城發展機構的資金來源是募集自大眾的捐款,目的是要促進社區再生和改造。

當地缺少健康飲食
島嶼沙拉吧的烹飪方式融合了傳統和營養均衡,提供的料理像是「牙買加風味烤雞沙拉」(jerk chicken salad),還有一道名為「亞洲風拉斯塔沙拉」(Asian Rasta)的料理,材料有照燒雞肉、爽脆的炒麵佐上芝麻薑醬汁。

客製化的沙拉提供了16種醬汁,大多都是餐廳自製的,包括了法式芒果芥末醬、小黃瓜日式芥末醬和石榴香醋。

「那些對吃沙拉不熟悉的人會認為沙拉是種無聊的食物,枯燥單調也不好吃。」米德說,他並補充說,他的店嘗試要「採用沙拉的原始概念並加入一些風味」。

當他說話的同時,白種、非裔和西班牙裔的顧客陸續走入餐廳,其中大部分是女性。

「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發生,」在附近工作的愛德瑞拉(Anna-Marie Edreira)表示,「我們哈林區一直缺乏能夠提供美味又新鮮沙拉的地方。」

根據紐約市健康部門日前一份報告顯示,超過半數的哈林區居民過重或肥胖。

專家表示,主要的原因在於這裡的居民較難取得更健康的食物,在居民平均收入較低的社區中,超市的數目較少

在哈林區的中心地帶, 125街的東端和西端都有雜貨店的存在,不過這個地區中大多數的食物供應店家都是提供炸雞、奶油通心粉和起司的速食店和吃到飽餐廳。

「我認為,如果容易取得的話,大多數收入較低的民眾也想吃較健康的食物。」紐約市食物政策協調者托馬塞斯(Ben Thomase)表示,他說他對島嶼沙拉吧進駐哈林區感到相當驚喜。

但有些人對島嶼沙拉吧還有所懷疑。「有些人已經習慣他們的飲食方式了,他們不想要改變。」59歲的羅瑟(Richard Rosser)表示,他這一輩子都住在哈林區。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會法修惡 勞團串連全面對抗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新《工會法》將闖關,修法版本卻與民間意見大相逕庭。各界工會理事長7日上午手持「誠信」口號,憤怒要求:「馬英九別跳票、立法院守承諾」。呼籲立院若這會期要通過《工會法》,必須採民間版本,否則將展開全國性反對行動。

《工會法》修法以來爭議不斷,最為人詬病的即是打壓軍公教人員罷工權、賦予主管機關撤換理事、監事、理事長的權力,並以「自由入會」方式分化勞工團結可能

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賴萬枝不解,《工會法》一讀通過後,因違背總統馬英九選前對工會的承諾,在爭取下於去年12月9日舉辦公聽會,幾乎所有工會都出席反對一讀通過的草案版本,當時朝野立委也表示支持工會意見,「但修法在即,什麼動作也沒有!」

「政府就是要幹掉工會!」賴萬枝不客氣抨擊,新《工會法》草案將「強制入會」改為「自由入會」無法保障勞工。桃園縣產業總工會秘書姚光祖說明,若不強制入會,未加入工會的勞工卻能享有與加入的勞工相同權益,將導致沒有勞工參加工會,屆時工會面臨瓦解,進一步降低全體勞工集體協商權利。「這可能是為ECFA通過後勞工條件降低造成的問題鋪路,不能坐視不管!」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施朝賢補充,勞基法明訂雇主應與工會保持良好關係,應提供工會資源,但新修法只允許企業工會(即公司裡的工會)有會務假,縣市級工會或全國工會都將取要會務假,也是瓦解工會的手段。

全教會理事長劉欽旭強調:「教師會就是『教師工會』!」工會法已限制軍公教人員罷工權利,「教師會不會讓政府繼續限制教師的團結權!」要求立法院還給教師一個「實實在在的工會」。

勞工團體強調,立院最好趕在這會期通過新《工會法》修法版本,通過與勞工團體協商後出爐的內容,「否則我們會用最嚴厲的手段反對!執政黨請想清楚!」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教生怨:學不到 領不多 做不完
 
 
【記者鄭沛揚台北報導】「我覺得打工比建教合作好。」就讀高雄縣中山工商的小強(化名)有感而發。因為不愛唸書,考慮興趣與科系前途後,毅然選擇中山工商機電科就讀,希望畢業後擁有一技之長與高中職學歷,但進入企業實習後,卻讓他有「廉價勞工」的感覺。

配合度低會被‘退廠’
「我們就待在公司生產線,每天重複單一動作。」小強就讀機電科,除了第一份建教合作能接觸到面板,勉強與所學相符,接下來的企業實習與本科系完全搭不上邊。雖然領到基本工資,但企業總是巧立名目扣錢,讓他不太舒服。

教育部規定企業必須負責提供建教生住宿、餐飲,但小強卻住在連床都沒有的宿舍裡,6個大男生擠在一間房子,還得自掏腰包購買電風扇,學校得知後,只發放幾塊巧拼當床舖,為了學分,小強只能默默隱忍。

除了所學不符、工資低、環境不佳外,工時超長也讓小強大呼吃不消。在維樂工業實習時,周一到周五,從早上8點作到晚上8點,休假也不固定,周六配合加班是家常便飯,向駐廠老師反映,只得到「那你們就加班」的回應。奇菱科技更誇張,要求李同學輪下午4點到晚上12點的班,有時配合趕工,甚至加班到凌晨4點,完全不顧未成年的他正值發育期,需要正常作息。如果不配合加班,可能會被工廠以不符企業現況打回票,得到「退廠」對待。

小強的媽媽本來以為建教合作對小孩的未來發展有幫助,也許工作表現良好可以得到企業留任,因此尊重他的選擇。沒想到,實習缺額不足,連與本科系無關的工作也讓學生去做,工作重複、取代性高,「這跟打工有什麼兩樣?」

學校政策搖擺不定,連工廠何時結束實習、學生返校進行輪調的時程都不能確定。小強媽媽心疼孩子,三番兩次向學校求助,卻得不到建教組令她能接受的回應。
中山工商要求學生考取丙級證照作為畢業學分,小強也順利考得丙級鉗工,但他認為證照對就業幫助不大,「畢竟從職場獲得經驗太少」,目前打算專心準備4技2專考試,繼續深造。對於建教制度,小強苦笑表示,如果可以重來,他寧願選擇打工。

校方:加班需獲學生同意
當記者向中山工商實習處求證時,建教組副組長蘇振忠兩次掛記者電話,直到實習處主任張簡溪俊出面緩頰。他表示,金融風暴時,企業受創嚴重,缺額不足的問題讓校方也十分無奈,向教育部報請後,先安置學生在校內上補充課程,等景氣回溫再安排學生實習,補足差額時數。奇菱科技就是在金融風暴期間接洽的企業,但由於實習學生數高達1、2百人,企業硬體設施不足,校方會與奇菱科技加強溝通,提供學生更好的建教環境。

張簡溪俊補充說明,許多建教生因家境貧寒,會配合企業要求加班,領取加班費,金融風暴實習缺額不足時,校方也努力奔走,希望為學生爭取更多機會。他強調,企業要求學生加班,需經過學生同意,而值晚班或大夜班的學生,依規定需年滿16歲,否則被檢舉將會處以高額罰金。

小強得知校方說法後反駁,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前需簽立同意書,若不簽可能無法進入企業實習。加班前業主不會徵詢學生意見,與校方說法出入甚大。

教部:將介入了解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學校教育不該出現如此情形,高雄縣應主動會同勞政單位檢查,而建教合作內容則應該視簽約內容而定。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得知後相當訝異,希望能匯整名單,供教育部實地訪查,了解情況。教育部中部辦公室說明,學校報請教育部後,教育部會派員前往工廠了解訓練計畫、環境等措施,由審查委員提出改正意見,而勞動契約將送往當地勞工局處存查,奇菱科技是合格的建教廠商。
中部辦公室承辦相關業務的黃小姐表示,學生進入企業實習,主要是學習企業制度、人際互動等職場生態,業主也有其營利考量,教育部只能尋求雙方最大利益。教育部將介入了解學生簽的同意書是否合理、住宿環境是否改善,讓學生在不中斷學習狀態下,擁有一技之長與基本薪資。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甘地:"能去對話的人才是勇者"

-----------------------------

要怎麼開始呢?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豐南社區

http://www.dfun.com.tw/?p=22489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望遠鏡/中國的危機和轉機
【聯合報╱陳若曦】
2010.01.04 02:06 am
 

十二月中旬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上,中國總理溫家寶強調「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要求發達國為其歷史排放作出賠償,應以人均排碳量為限量標準,承諾中國正努力節能減碳並努力造林,但不接受國際監督和檢驗。西方國家多表失望,中國人卻認為總理不亢不卑,有理有據,為全球華人和弱勢者發聲。

氣候問題在中國大陸宣導不足,十三億人多還一頭霧水,深圳的「無聊經濟」十分鐘手機電影,最近推出一則以暖化為主題,算夠先進了。筆者認識的文化界朋友,莫不憂心忡忡,深恐歐美在貿易上以碳足跡驗證打擊中國的出口商品。他們擔心歐美在碳排放上掌握技術優勢,若中國加入他們制定的遊戲規則,佐以媒體和輿論,中國G2怕名存實亡!

有個「碳足跡網」(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發表一項報告,列出2008到2009年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噸為單位):

美國/25
加拿大/24
俄國/16
日、德/12
英、法、南非/11
義大利/9
中國、墨西哥/6
巴西/5
印度/2

報告指出:人類消耗資源和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比大自然能夠重新製造並再吸收的速率高44%。我們每年消耗的自然資源,需要將近一個半地球才足以供應;若全球都過美式生活,要五個地球才夠!

美加既是排廢禍首,中印這些低排戶若被迫去平攤減排量,豈非「不可承受之重」?評論家A. Giridharadas最近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中印兩國正陷入氣候變遷和國家發展的衝突中,前途未卜。

從人口、幅員和歷史觀察,他以為「中印都非一個單純國家」。譬如中國等於一分為三,即1800年代、1978及2100年代,三階段的中國同時面對一個嚴峻的世界議題。會議桌另一邊卻是現代化國家,甚至已達「後現代」邊際,無論在財富、營養、文盲和城市化上,都超出前者以千年或百年計。論資金,中國名列世界第三富,印度第五富,但換算人均,中國就掉到全球132名後,印度166名,落差奇大。

他以為,中印在發展上,譬如申辦奧運,都甩去自己的歷史包袱,簡單地採取「跳蛙」方式,志在追趕歐美。表面上全球文化越來越顯均質,但是國家的發展採「跳蛙」方式者根基都不牢靠,其實蘊含了坍塌之險

中國被迫面對減排、綠能等環保議題,經濟可能遭受重創。然而危機也是轉機,若能眾志成城,從高原、沙漠、水旱頻仍等災難中浴火重生,蛻變而成綠能大國,則是幸事。

【2010/01/04 聯合報】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9純文學/縱谷拾蹤 散詩紀遊
【聯合報╱鄭愁予】
2010.01.04 02:06 am
 

花兒

花兒花兒滿葛開著,
花名兒卻是不告訴誰的……
他們聚在一塊兒說話哪!
蝶兒想是話題了,
不止就說一隻蝶兒吧?
蝶兒蝶兒常來打岔──

──花東縱谷的花兒多,名字都不告訴誰,蝴蝶兒並不問,飛上飛下卻是似吻非吻地……

雲瀑

短髮覆額,
七十年來白一次,
一年一年相思成癡,
長高長高入天三千呎,
童心仍在喲!
把雪花兒泡泡吹成雲的瀑布……

──海岸山脈有罕見的雲瀑仙景,今竟寵現!從縱谷望上去,垂掛在三千呎高的山脊,寬可十里,其白若雪,陽光照射著,白花花的瀑布則順著並排而列的椎形山坳自然「流下」,用壯美、幻美等美詞形容?都行!然而我的童心讓我用了「不可方物之美」來模擬,這是天真的還原噢!

柚香

柚香?是袖裡的乾坤
舞出來的公主體香麼?
(這馨馥之香原來就是銷魂的呼吸!)
體香撲鼻,伏在舞鶴的背上入夢了……
剝開醒不清楚的齒頰起伏,
銷魂的滋味原來是細嚼慢嚥的……

──縱谷有一清幽的農林小鎮,叫「舞鶴」的,我寫過「鶴」的詩題,這神祕的候鳥總是與人類的靈魂牽連。沒想到鶴的棲處在此竟是柚子與文旦的王國,傍山臨水,國號鶴崗;進得殿堂,瀰漫著一種有引誘力的熟果香,潁爾竟是公主款步行來,親手剝開文旦的皮層,以香汁嫩肉饗客;使遊客從嗅覺進入味覺境界;這已是十一月的時令,齒頰間留下了的當是晚秋之陳香,不合詩中所謂銷魂的指涉呢!

箭瑛

淚水澆在姓名上就拌成士敏土了,土混凝而築成橋!
入山出山只須轉一個身,生死方向就刻上橋之碑了……
今晚穿黑衣沒入林山親近鳥棲的夜色──山高夜色早!
明晨著白衫借步芒溪享愛花喧的秋陽──水清秋陽白!……
箭!瑛!我來橋上留影為念,一按快門竟結識你們了,
下次相逢在永恆,無須留念,也不攝甚麼影了……

──箭瑛大橋,到縱谷人人必得訪遊,人人得自己走入花蓮溪的芒花銀輝去瞭解,便無須在此作注了……話雖是這麼說,又有多少會心的人會把死亡與永恆打一個活結!?1977年,颱風肆虐,毀壞花蓮溪竹橋,是時海岸山脈之麓山興國小老師張箭、鄧玉瑛、林保炫、教務主任陳國義等四人,手牽手強行涉溪,趕往學校上課或去照顧,湍流激奔而下,致箭、瑛二師被沖走喪生,舉國為之哀傷;行政院長蔣經國表揚教界巨靈,築士敏土(水泥)大橋以解民困,並立銅像以彰大勇大愛!

回歸

「累了!明年見!」:日頭說說就回頭向北了……
多少個億次這麼說,海浪層層追上來也學著說,
海浪消失,日頭明年又回歸,不消失……
乃有寒了暑了看不到百次的人間恨事,
半騎半跨這北回歸線劈我成兩半,管他多少次!
我看海浪沖我,我消失,沒有甚麼恨事……

──我在五十多年前,曾背了背包在嘉義車站附近尋覓「北回歸線」;縱谷卻有兩處標誌,在瀕海的那一個作了流連,仍有五十幾年前的興奮;深秋時節,那個老太陽照著北回歸法則,很早就翻過海岸山脈去了。沒能看到陽光在高聳而中分的標誌上投影劈開地球的景象。而海浪卻起勁地層層湧來為時光蹓蹓打著拍子;就跟著拍子哼幾聲吧: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2010/01/04 聯合報】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她想,克勞麗莎根本不是死神的新娘。克勞麗莎是那個新娘所躺的床鋪。
                          ——麥可康寧漢《時時刻刻》


觀看電影《她的私密日記》,就進入了女主角琵琶 (Robin Wright Penn飾) 心中一場華麗的冒險,也啟動了往自己的內在與過去探索。我不知道一個女人究竟要花去多少時間、多少青春年華、經過多少重複再重複的一舉一動堆積起來的生活細節,才能看見自己截至目前為止人生的荒謬。但是看完這部電影,妳會發現關於婚姻愛情種種困惑的解答,其實就在自己的心裡面。

彷彿《時時刻刻》裡的布朗夫人掙扎於沉悶婚姻與被埋沒的自我之間,也如同《真愛旅程》裡的愛波住在革命路上的漂亮洋房,《她的私密日記》所帶出的議題也一樣關於美國中產階級白人女性面對家庭時的妥協與不甘,像厚厚死灰掩埋著青春的火。

電影一開始是一場晚宴,鄰居友人簇擁慶祝出版商赫伯一家人的喬遷,完美的馬里哥德莊園象徵著成功幸福的退休生活,以及安穩表象下的暗湧與轉變。赫伯的妻子琵琶被喻為最理想的藝術家妻子,她隱藏起自己的才華和需求,為丈夫和一雙兒女奉獻大半生,並懂得如何在晚宴時優雅得宜地送上烤羊排和焦糖布丁。同時,她還擔任丈夫的稱職護士、鄰居的心理諮商顧問,在最適當的時候送上一杯胡蘿蔔汁或是體貼的安慰。然而,這一切從她搬進夢幻莊園之後開始有了改變,她開始夢遊,半夜裡在廚房囫圇貪食巧克力蛋糕、開車去便利商店買一包煙抽,且在隔天早上醒來之後驚恐於食物碎屑髒汙和滿車的煙蒂。

從來不曾消失的過去像午夜迴盪的幽靈,琵琶開始褪下優雅的外表,回溯她戲劇性的過往。那是由一連串的創傷和事件組成:母親的情緒和藥癮牽動著她童年時的每根神經;離家後她住進姑姑家,被姑姑的愛人凱特 (Julianne Moore飾) 啟蒙了神秘刺激的女同性戀傾向和皮繩愉虐癖好;離開姑姑後琵琶和幾個男女廝混,廢人生活整天嗑藥抽煙,直線下墜。直到她像一隻受傷的小鳥被赫伯救起,才開始正常化的人生。琵琶藉著重複再重複的動作確認自己的存在,接聽電話、穿絲質睡衣上床睡覺、吃早餐、照顧小孩等等,卻一直無法正常化自己和女兒的關係。也許因為她不自覺地複製自己和母親之間的牽絆,加諸於自己女兒身上。她的女兒葛瑞絲從小強烈地渴望佔有母親,一如琵琶對她的母親,卻因為母親神秘的內心黑洞而受到隱性的傷害。這一幕幕內心的風景,都在琵琶重新點燃一根煙、緩緩吐出煙圈之際重新上演,不足為外人知道,卻支撐了她釐清自己是誰,因而重新有了戀愛和生活的勇氣。

這樣的女性電影其實並不新穎,但《她的私密日記》突出的地方在於它的幽默感,因此這部片沒有《時時刻刻》那種令人呼吸困難的稠密網罟,也不像《真愛旅程》處處帶有直截的針刺。它以快節奏的敘事串接起因果事件,以機智對白和誇張人物沖淡哀傷,比如說赫伯因為懼怕年老而外遇,這其實是一種值得細究刻劃的狀態,卻在片末突然腦死的情節之下輕鬆帶過。另外,赫伯的外遇對象兼鄰居珊卓 (Winona Ryder飾) 其實也是個相當複雜深沉的角色,她是個詩人,年輕時得過青年詩人獎,汲汲營營於名氣的小說家丈夫無法滿足她對愛的需求,因此她才把愛情轉而寄託在賀伯身上。電影則以比較漫畫式的手法將珊卓呈現為一個愚蠢天真的女孩,稍嫌可惜。

儘管如此,這部電影仍然成功地讓琵琶的角色纖細而立體。琵琶選擇坦然面對接受,還給自己自由,因為所有的難題在自己的體內早已經有了答案,她其實擁有一切她需要的東西。

她擁有一切她需要的東西──《她的私密日記》

導演:Rebecca Miller
演員:Robin Wright Penn、Julianne Moore、Winona Ryder
出品:美國 / 2009
發行:CatchPlay

 

文 / 曾芷筠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niel: It’s just such a ridiculous waste. And now if it’s going to ruin Sam’s life as well… I just don’t know.
Karen: Get a grip! People hate sissies. No one's ever gonna shag you if you cry all the time.
Daniel: Yeah absolutely. Helpful.
 
丹尼爾:她的死真的是太不值得了,而現在山姆又要被毀了…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

凱倫:振作點,沒人愛娘娘腔。你這樣哭個不停,沒有人想跟你上床的。

丹尼爾:是啊,沒錯。好建議。

---

Sam: Ok, well, truth is, actually I’m in love.

Daniel: Sorry?
Sam: I know I should be thinking about Mum and I am but the truth is I’m in love. I was before she died and there’s nothing I can do about it.
Daniel: Aren’t you a bit young to be in love?
Sam: No.
Daniel: Oh well, ok, well, I’m a little relieved.
Sam: Why?
Daniel: Because I thought it’d be something worse.
Sam: Worse than the total agony of being in love?
Daniel: Er, no, you’re right, total agony.
 
山姆:好吧,老實說,事實上我愛上了一個人。
丹尼爾:什麼?
山姆:我知道我現在應該要懷念媽媽,而我也的確很難過,可是我愛上了一個人,我再媽去世前就喜歡了,我一點辦法也沒有。

丹尼爾:你不覺得你談戀愛還太小了嗎?
山姆:不會啊!
丹尼爾:好吧,嗯,我真的鬆了一口氣耶!
山姆:為什麼?
丹尼爾:因為我以為是更糟的事情。

山姆:比受愛情煎熬更糟糕的事嗎?

丹尼爾:嗯,沒有,你說的對,談戀愛很痛苦。

---

Karen: So what's this big news, then?
Daisy: [excited] We've been given our parts in the nativity play. And I'm the lobster.
Karen: The lobster?
Daisy: Yeah!
Karen: In the nativity play?
Daisy: Yeah, first lobster.
Karen: There was more than one lobster present at the birth of Jesus?
Daisy: Duh.
凱倫:所以是什麼樣的好消息呢?
黛西:[興奮] 我們被分到聖誕節劇的角色了,而我要演龍蝦耶!
凱倫:龍蝦?
黛西:對啊!
凱倫:在聖誕劇裡面?
黛西:沒錯!第一隻龍蝦。
凱倫:耶穌誕生時有不只一隻龍蝦在場?

黛西:你說咧?
--------------------------------------------------------------------------------------------------------------------------------------
《愛是您‧愛是我》在英國、美國2003年底的聖誕檔期上映,2004年的情人節檔期,這部擁有多達八個故事線的電影在台灣隆重上映,頗受好評。浪漫又充滿英式幽默的劇情,加上溫馨的過節氣氛,《愛是你‧愛是我》留在觀眾的心中,特別是海報別出心裁的設計。海報中白色為底,再用紅色緞帶分割人物照片,不但突顯《愛是你‧愛是我》的故事集錦,更讓《愛是你‧愛是我》成為被精心包裝送給觀眾的禮物。本片流露出西方濃郁的聖誕節氣氛,雖然聖誕節已過,相信這部與愛有關的電影在2009年末的現在,仍十分適合重新品嚐回味一番。

《愛是您‧愛是我》的片頭是人們在倫敦希斯羅機場見面、別離的片段集錦,是導演等人偷偷埋伏在機場一個星期,利用隱藏式攝影機所拍攝出的真實片段。在這些片段中大人、小孩、男女、老少互相擁抱親吻,攝影機所捕捉的真摯情感如此奔放動人,由修葛蘭所飾的英國總理旁白歸結:「愛其實無所不在」(Love actually is all around),配上由《Love is All Around》改成的《Christmas is All Around》這首主題曲,Love Actually便實至名歸的成為本片片名。

猶如片頭的機場片段,《愛是您‧愛是我》中談及的愛十分廣泛,愛情、友情、手足情、異國戀曲、工作夥伴之情都包括其中。不只如此,尊貴如英國總理,年幼如小學孩童,不管身分地位,愛這甜蜜又沉重的負擔無所不在。但讓人感到甜而不膩的,則是在這些甜蜜情感中所參雜的苦澀:單戀、背叛、犧牲,甚至死亡。當沉浸在《愛是您‧愛是我》所鋪陳的愛情九霄雲端,導演總適時加入轉折,讓人落回殘酷現實。不過,雖然現實殘忍,令人不那麼愁眉苦臉的是片中精心安排的幽默,讓苦中作樂也成為另一種幸福。

丹尼爾(連恩尼遜飾)是個鰥夫,不久前才喪偶。(這段劇情對照連恩尼遜之前喪妻的事件,怎麼看都覺得不寒而慄。)除了須面對突如其來的哀慟,更要緊的是要照顧妻子留下,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卻老把自己鎖在房間裡的山姆。凱倫(艾瑪湯普遜飾)前來安慰山姆,身為人母的凱倫了解山姆為難的處境與喪偶的難過,卻沒有依照一般人想像的說些華麗又令人安心的安慰詞。凱倫先說:「振作點!」英文用“Get a Grip”,照字面看get a grip的意思是:「找個東西抓牢吧!」山姆的處境像是落海溺水的人,需要東西緊緊抓牢以脫離苦海,把“get a rip”置放在這樣的情境,便不意外其引申之意為中文裡的「振作」。

凱倫繼續說:「別哭了,沒有人喜歡娘娘腔(sissies),要是再繼續哭下去就沒有人想跟你上床了。」看英國電影要學些英式英文,若你愛看《BJ單身日記》、《非關男孩》這類的英國電影,常常出現的字之一就是“shag”,是上床的意思。另外,常常出現的英式咒詛用語還有“bloody sth….”,有點像「他媽的…」、「該死的…」;還有“Bugger!”,也是在糟糕的事發生時人們經常隨口咒罵的英式用語,跟美式英文的“Shit”相當。凱倫的另類安慰不但沒惹惱丹尼爾,反倒提供他另一種較詼諧的思考方向,讓自己不再這麼苦悶。

丹尼爾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後,在電影下一幕中嘗試著關心鬱鬱寡歡的繼子山姆。原本擔心自己無法處理山姆以往需仰賴母親來解決的需要,丹尼爾一聽到兒子的答案大大釋懷。山姆告訴丹尼爾他憂鬱的原因是因為愛上了同班的女孩,但這女孩多才多藝人人喜愛,山姆認為自己根本沒有勝算。丹尼爾除了大鬆一口氣外,好氣好笑的問山姆現在談戀愛會不會還太小啊?一臉認真的山姆不但覺得丹尼爾的問題荒謬,更認為天下沒有任何其他比被愛情煎熬更痛苦的事。山姆用“agony”這個英文字來表達痛苦,“agony”就痛苦程度而言十分的高,agony比painful更要來得不堪與沉重。山姆這分見解著實獨到中肯,讓剛遭遇喪偶之痛的丹尼爾不得不相信兒子的一片真心,開始懂得如何以同理心鼓勵並一同想辦法追求山姆的心上人。

電影結束前,每段故事分支幾乎都來到了小學的聖誕表演,觀眾也恍然大悟這些人物彼此陌生卻又相連的關係,這讓我想到影片中凱倫與她小孩一段逗趣的對話。在這段劇情中,凱倫的女兒很開心的告訴凱倫她得到了學校聖誕劇的角色。聖誕劇(Nativity Play)在美國與教會十分普及,nativity這個字是誕生的意思,若用大寫則直指耶穌誕生,在Nativity Play中,人們演出瑪麗亞在馬槽生下耶穌這段有名的故事。凱倫看到女兒開心的樣子也許正心想女兒得到了什麼大角色,沒想到女兒興奮的說要演龍蝦,而且還是第一龍蝦(The First Lobster)。凱倫打趣的說,原來耶穌誕生時不只一隻龍蝦在場呀,卻換來女兒一陣白眼。龍蝦這樣奇異、不符合聖誕節的角色卻能在聖誕劇中粉墨登場,使人驚訝,卻也佩服國外老師們的創意與小朋友毫無偏見的接納。

這樣無畏又有創意的精神正說明了《愛是您‧愛是我》中導演/編劇心中“Love is everywhere”的構思,愛是無所不在的,它在機場、校園、家庭或在工作場所,但它也可能在英國總理的家中,或在英國小街較落魄的彼端。正如龍蝦出現在聖誕劇中,愛不需要什麼道理,更不需要任何的解釋,當愛突然出現時,人們馬上了解更賦予掌聲。我認為英文片名沒有取成一個完整的句子,那是因為Love Actually之後的字句有太多可能性,需要觀眾們各自幫忙填上自己心愛的答案。
【對白解析】 《愛是您‧愛是我》Love Actually
導演:Richard Curtis
出品:英 / 2003
延伸閱讀:http://www.imdb.com/title/tt0314331/
文 / Gina Wang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