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編按:原文刊登於【2007-07-26/聯合報/A17版/國際】 「國際人道協會」廿四日指出,去年夏天日本在南極以科學研究為名捕殺的五百多條鯨中,過半數是懷孕的母鯨。該協會發言人尼坷‧貝農說,日本政府假科學之名掩飾這些殘酷的數字。 「國際人道協會」已努力多年,要在澳洲法院對每年夏天以科研為名在南極海域捕鯨的日本公司提出告訴,但均因澳洲政府考慮與日本的外交關係而未果。去年澳洲聯邦法院終於同意該協會提出告訴,但訴訟目前尚未進入實質審理階段。 「國際人道協會」表示,他們檢視日方提出的捕鯨報告,發現去年夏天日本「共同船舶株式會社」在南極海域捕捉的五百零五條小鬚鯨中,有二百六十二條是懷孕的母鯨;此外,被捕殺的三條長鬚鯨中,也有一條母鯨。共同船舶株式會社是接受「日本鯨豚研究所」委託,在南極海域作業。 日本人嗜食鯨肉,目前雖然礙於國際保育呼聲,禁止商業捕鯨行為,但在日本鯨肉取得並不困難。每年夏天都有日本捕鯨船在南極海域以科學研究為名捕鯨。 「國際人道協會」希望澳洲法院盡快排定聽證日期,以決定日本船隻在澳洲劃定的南極鯨保護區內作業,是否違反澳洲法律。該協會希望法院在今年捕鯨季開始前盡快做出決定。 「國際人道協會」說,澳洲人要是知道,今年冬天在澳洲溫暖水域懷孕的母鯨,到了耶誕節就會成為日本補鯨人獵捕的對象,一定會不寒而慄。
【2010/01/07 聯合報】 |
編按:原文刊登於【2007-11-19/聯合報/A13版/國際】
四艘船組成的日本捕鯨船隊十八日自下關港出發,準備前往南極洲附近海域捕殺一千多頭鯨魚,包括五十頭瀕危的座頭鯨。
這是一九六○年代至今,日本捕鯨船隊首次出海捕殺座頭鯨,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日本以科研為名捕鯨,仍然受到各國強力反對,一艘抗議 船隻並在下關港附近海域等候。另外兩艘觀測船已在前往南太平洋的途中。
除五十頭座頭鯨,船隊另將捕殺九百卅五頭小鬚鯨及五十頭長鬚鯨。日本政府表示,這是日本歷來規模最大的科研捕鯨作業,事前並已徵得國 際捕鯨委員會(IWC)的同意。捕鯨船隊的工作母船日新丸排水量八千多噸,全部捕鯨作業將持續至明年四月。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科研是日本行商業捕鯨之實的託詞,日本政府必須取消捕鯨作業,該組識的一艘抗議船並將一路尾隨捕鯨船隊至南太平洋 。座頭鯨受到國際明文保護,成熟後可重達五十噸,體長十五公尺,習於在近岸海域覓食、交配及繁衍下一代,以磷蝦、浮游生物、小魚為主 食,經常淪為捕鯨船手到擒來的獵物,一九六三年禁捕令生效前,全球數量估計不到一千二百頭,目前已增為三萬到四萬頭,是此次日本船隊 獵捕的主要目標。
IWC的商業捕鯨禁令一九八六年生效,日本則以科研為名,同年至今累計捕殺一萬多頭鯨魚。日本多次要求IWC取消禁令未果。
日本國內市場對鯨肉的需求近年來不斷降低,國際間的反捕鯨聲浪也不斷高漲,日本仍執意擴大捕鯨規模,此次預定的捕殺數量是十年前的一 倍。日本官員辯稱,只要鯨魚無滅絕之虞,日本便有權捕殺,並維護食用鯨肉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