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摘錄及引用文章 (13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立報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

又有環評判決被撤銷!繼中科三期環評被撤銷後,爭議多時、恐污染新竹鳳山溪水源的橫山掩埋場案也被撤銷,這已是台灣第5起環評被撤銷案件,顯示司法仍能為有環評瑕疵的開發案翻案。不過,因環保署在中科三期案開了「環評被撤銷,仍能開發」惡例,橫山掩埋場案能否順利落幕,仍有待觀察。

6年抗告 司法給公道
橫山掩埋場一案在民國92年通過,新竹縣府以BOO(鼓勵公民營機構興建營運一般事業廢棄物,含垃圾焚化灰渣最終處置場設置計畫)方式設置掩埋場,由偉盟公司規劃進行。但居民直到93年6月才知道自家附近要蓋掩埋場,擔心灰渣會污染水源,發起抗爭。


偉盟公司表示會設專管將廢水排至鳳山溪,但因鳳山溪下游有新竹居民飲用水取水口,居民強烈反對。此案雖通過環評,但在區委會審查變更時並未通過,也因偉盟公司提議拉專管,可能需要補做環境差異分析。不過,民眾誓死反對掩埋場進駐、提起訴訟,經過6年抗告,日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終於判決環評撤銷


反橫山掩埋場自救會成員羅秀珠說,掩埋場要開發,居民都不知道,直到區委會針對偉盟公司要變更內容、要求廠商進行環評差異分析並完成備查才能做都市計畫區域審查,居民才能繼續抗爭;但當時審查依然完全不公開,新竹縣環保局甚至在最後一次審查時連鄉公所都沒通知。橫山鄉反掩埋場自救會理事長溫慶球 表示,對司法能為居民與環境把關感到欣慰,居民都希望掩埋場案就此打住。


律師詹順貴表示,橫山掩埋場案能被撤銷,得歸功於居民的奮鬥不懈。對於近年陸續傳出環評被撤銷的案件,他認為是雲林林內焚化爐、新店安康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與橫山掩埋場等環評訴訟,使司法對環境問題有了不一樣的認識,進一步造就中科三期環評撤銷定讞的美好結果。


詹順貴以橫山掩埋場一案為例,最高行政法院發回意旨相當清楚,「只要開發案對環境與居民健康有重大『疑慮』、不必一定具體,就應該進入二階環評」。詹順貴認為,這是司法再度確認一階環評與二階環評的分際。


不該包庇利益毀環境
許多重大開發案經常受制於開發業者的壓力、或為行政效率匆匆通過,詹順貴表示,近5個環評被撤銷案例是在強調「做成開發決定一定要有充份資訊,通過的理由一定要具體明確」。此外,這5個案例也反應出「人民對政府與環評的不信任,已知可透過司法獲得救濟」,且司法機關也給予人民具體與正面的回應。


不過,做為中央主管機關的環保署在中科三期一案,被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定讞後卻沒反省,更登報抨擊行政法院,「這是最可笑的地方!」詹順貴痛心表示,環保署的措舉是讓環評制度跟政府機關公信力「完全瓦解」。


目前5個環評被撤銷案例,橫山與新店安坑掩埋場屬完全未開發狀態,詹順貴對此較樂觀,但也呼籲居民要繼續守衛。對於已開發或營運中,但環評被撤銷的案例,詹順貴呼籲行政機關應痛定思痛:「非法完工的要拆掉!


詹順貴直指:「一定要先拆一個案例,開發業者跟政府才會徹底反省!」他以高雄仁武廠污染案為例,開發至今雖有經濟效益,但政府投入的整治成本也不可小覷若現在環評被撤銷卻營運中的工廠,未來發現嚴重污染,整體社會付出成本將愈來愈高。「希望行政機關重視環評『事先把關』的重要性,別再把環評當成經濟絆腳石!」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陳威任專題報導】

原鄉缺乏托育資源的窘境,是台灣原鄉部落共同的隱憂。新竹尖石鄉後山地區,泰雅族人正以祖先流傳下來的「共同照顧」精神自力救濟,雖然,從法令的角度來看,當地的幼兒照顧中心空間並不「合法」,卻是族人願意託付自己孩子的地方


家長無法提供陪伴
新竹縣尖石鄉散布許多泰雅族部落,當地交通不便,缺乏幼托資源,要到達距離最近的秀巒幼稚園,得花上一個小時的車程,部落父母沒辦法負擔每日接送工作,只能讓孩童繼續待在家裡。


當地部落家長大多擔任臨時工、務農,在就業與收入不穩定,無法提供足夠的經濟資源,更由於家長普遍教育程度不高,對於陪伴或教養下一代也缺少資源,一旦沒有輔助的托育機制,只會造成惡性循環。


2004年8月的艾莉颱風後,至善基金會進入新竹後山協助,社工員發現前來幫忙的婦女,都帶著自己的小孩,才看見部落托育資源嚴重缺乏的情況。


在新竹設有工作站的至善基金會,為了協助當地原住民父母照顧孩子,提供部落的學齡前幼兒接受教育,在養老及泰崗部落成立了幼兒照顧中心。


至善基金會社工員楊曜誦表示,早期在泰雅部落不需要托育機制,因為泰雅族有「共同照顧」及「換工」的機制,今天你幫我照顧孩子,明天換我幫你勞動。隨著部落人口外移,換工機制被破壞,這樣的托育方式因而中斷。


實現共同照顧精神
楊曜誦說,成立幼兒照顧中心,就是要找回過去泰雅族傳統的共同照顧及換工機制。照顧中心的工作人員以部落婦女為主,大部分老師都受過保育員訓練,幼兒照顧中心不收取任何費用,而是請家長以換工方式,協助中心修剪花木或是整理環境。


楊曜誦說,讓部落婦女來做照護及教育孩子的工作,可以促進當地婦女就業,也實現了過去泰雅族祖先共同生活、共同照顧的傳統規範。他表示,用部落的方式來照顧自己的小孩,除了節省接送往返的交通及時間成本,部落的集體照顧比起托給外人照顧,更有信任基礎。


傳承部落傳統文化
「由於當地路況不佳,加上家長無力每日接送,所以當地孩童多半從國小就必須住校,幼兒照顧中心成為協助孩童提早適應國小一年級生活自理的場所。」楊曜誦說明,除了生活自理外,幼兒照顧中心也教導族語及傳統文化。他表示,如果沒有幼兒照顧中心,小朋友唯一可以留在部落學習的機會將被剝奪。


由於尖石鄉後山地區與外地隔絕,部落大多使用族語,學齡前兒童在家中所受到中文的語言刺激、語言詞彙都相對比較少,如果孩子沒有參與學齡前教育之機會,升上小學一年級後,有可能因為無法適應中文而無法專注學習,挫折感加重。


不需要特殊對待
楊曜誦說,從法律角度來看,當地的幼兒照顧中心並不是合法空間,諷刺的是正因為地處偏遠,所以受到的「關注」也比較少。


部落其實不需要特殊化的對待,我們不需要比較低的標準,而是以部落的特性提出一套實驗計畫,由部落自己決定每位老師有沒有任教資格、相關規定適不適合。」楊曜誦說,部落的集體照顧,是一種情感層面下的傳統文化,並不是把照顧當成商品販賣,所以也不適用規定托育機構的相關法規。


楊曜誦表示,政府目前應該先做的,除了是協助部落婦女取得保育員執照外,也必須調查全台有多少5歲以下的孩童沒有受到照顧,接下來就是支持部落,放手讓各部落提出適合當地的幼托實驗計畫,讓部落可以自己照顧自己。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編譯魏世昌整理報導】

提供學生進入大自然的機會,可以讓年輕一代自然而然傳承到熱愛大自然的愛好。


根據《曼谷郵報》報導,泰國清邁省的皇后詩麗吉植物園(Queen Sirikit Botanic Garden,QSBG)開設了「小小植物學家」課程,除了讓參與的小朋友認識大自然,更激發他們往該領域深造的潛能。


豐富植群 最佳教材
皇后詩麗吉植物園座落於素帖山國家公園旁,距清邁約27公里,先前名為「湄沙植物園」(Mae Sa)。這裡是科學家與觀光者的遊樂場,最大特色為廣大平原與高海拔地區的結合。QSBG配合其豐富的原始與外來動、植物群,逐漸地將自己推向世界性的植物園。


泰國植物園組織(Botanical Garden Organisation)1992年成立於皇后詩麗吉植物園內,每年負責籌畫清邁省青年培訓計畫中的生態教育部分。


柴亞萬(Orawan Chaiyawan)為植物園組織的公關長。他說,每年有5名「小小植物學家」從QSBG畢業。QSBG單獨負責2門課程;而清邁其他的植物園則負責其他3門課程。
主辦單位自全泰國挑選約60名至80名對環境與保育有興趣的高中生加入該課程。訓練為期2天,包含在植物園裡頭過夜以更貼近大自然。課程提供了森林動植物的基本資料與教授不同植物的種植方式。而參與QSBG課程的學生主要專攻樹種在維持空氣與水質上的角色。


「我們試驗了許多課程,結果發現學生們對於環境與昆蟲特別感興趣,因為他們從未在森林中實際觀察這些事物。孩子們對此感到非常興奮。大部分的講師與教師們都是生態研究專家,博學且經驗豐富。學生必須實地操作,把手弄得髒髒的,以了解種植的不同面相。」柴亞萬說。


年紀輕輕的學生們也在這學習「分類學」(Taxonomy),該學門是植物、樹種與動物的鑑定與分類專業學門。


最真實的大自然教室
在廣受歡迎的「森林觀察」的課程中,結合觀察森林裡頭的螢火蟲生態。QSBG與清邁大學農藝系的一批研究員,使用在實驗室裡培育螢火蟲的復育方式,利用死蝸牛和蚱蜢成功繁殖出3種螢火蟲的幼蟲。


參與「小小植物學家」課程的學生們除了參觀溫室建築外,還會進行3小時的自然生態步行,以更親近大自然。


「在森林裡頭步行讓學生們能夠更親近大自然。大部分的泰國遊客都不大喜歡走路。而來自國外的旅遊者喜歡用雙腳步行;所以我們希望看見更多學生漫步在自然步道上。」柴亞萬說。「課程大部分的學生都來自城市,他們平日所見到的景像都是都市叢林。這裡是真實的自然教室。」


如參與該課程的學生們培養出興趣的話,可登記成為「種子訓練學員」,接受進一步訓練,成為QSBG的志工導遊,帶領其他旅遊者參觀植物園。


潘亞君(Rachan Panyachan)為清邁省湄林一間學校的學生,她對植物學有很大的興趣,在家中還自行進行過許多植物種植的實驗,也參加「種子訓練學員」的相關課程。


「在訓練課程結束後,我們必須通過一個面試,考核我們能否適任。我非常緊張,不過最後成功做到了。現在每週六、日我在QSBG擔任志工,也決定未來要成為一名導遊。」她說。


而其他學生們回到學校後,也在自己的校內成立了耕作小菜苗的小組與社團;他們也經常與QSBG的教師保持聯繫。


柴亞萬說:「好好培訓下一代是我們的優先要務。如果各學校對此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協助籌畫相關培訓計畫。希望往後每一年,許多學生仍會想要參加我們舉辦的小小植物學家課程。」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陳威任專題報導】

在都市地區,多數托育機構標榜著雙語教學,開發孩童潛能,琳瑯滿目的課程中,卻忽略了如何建立相互信任的感情的本質。在五股地區,有一間由魯凱族傳道盧秋月自行開辦的托兒園,在這裡,托育並非商品販售,而是一種感情上的羈絆


來自屏東縣霧台鄉大武村的盧秋月,同時也是基督教循理會的傳道,在教會服務的過程中,看到太多都市原住民孩童缺乏關懷照顧,不願意讀書,四處遊盪甚至飆車吸毒,她擔心很多原住民孩子可能因此失去自信及族群認同。


盧秋月民國78年到台北傳道之餘,為了照顧年幼的弟妹與姪子女,同時也在五股地區的幼稚園和課後托育中心教導幼童。


當時盧秋月發現很多原住民孩童沒有上學,甚至有大小孩帶小小孩的情況,蒐集相關資訊後,她開始在五股、八里一帶挨家挨戶以「叩門」方式進行家庭訪問,以協助招生的方式,換取服務的幼稚園和課後托育中心減免這些孩童學費,但能做的畢竟有限,還是無法提供這些孩童足夠的受教機會


培養孩童族群認同
「我希望原住民的孩子能夠和漢人平起平坐,受到同樣的照顧及關懷。」盧秋月就在沒有任何經濟基礎下,在菜市場2樓租了公寓,開辦「伯特利兒少照顧園區」。取名為「伯特利」,是感念在「伯特利聖經書院」唸書時,師長們的關心與愛。


伯特利的照顧對象,除了學齡前的幼兒外,還有國中小的課後輔導,除了原住民詩歌、舞蹈、族語等文化課程,盧秋月更重視孩子能夠自我接納、自我認同,並且對自己的族群及文化有自信心。


「如果沒有了族群認同,即使讀了再多的書,靈魂都是空的,也找不到自己的根。」盧秋月希望能夠告訴所有的孩子們,在都市落地生根後,依然不可以忘本,要知道自己來自部落。


「我除了要讓原住民孩子培養自信外,還要讓他們知道原住民也是可以很有用的,所以所有的老師都是原住民。」盧秋月的妹妹及其他伯特利的老師,都是她從小帶到大的。


配合原民特殊需求
在伯特利兒少照顧園區中,除了都市原住民孩子外,也可以看到新住民孩子、隔代教養及中低收入戶子女,成為五股地區弱勢族群的兒少社區照顧體系。正因為照顧對象多為原住民或經濟條件不佳的家庭,所以只收不到公立幼稚園3分之1的學費,付不出學費的家長還可以用打掃、幫忙煮飯等換工方式來扣抵


此外,為了配合原住民家長的工作型態,伯特利每天早上6點就開門,晚上7、8點才結束。如果家長要在外地工作趕不回來,伯特利也提供孩子留宿,讓家長能安心工作。除了過年及特定節日,伯特利幾乎全年無休,就是為了做原住民家長背後的支柱。


法令忽視互助照顧
但這樣的做法也引來附近業者的眼紅。伯特利在民國88年成立後,沒多久就接到罰單,在成立的第4年,盧秋月靠著丈夫微薄收入與貸款,轉移陣地修繕租來的房舍,希望能立案為合法化的課後托育中心,但即便投入80萬修改房舍,仍然無法通過立案的要求。


在政府部門的眼中,伯特利被各個不同的主管機關認定是幼稚園、補習班或是托育機構,但不論是什麼樣的場所,得到的同樣結果都是不合法。或許,公部門定義幼教及托育單位時,從來就不把像伯特利這種以傳統原住民集體照顧為基礎的幼托方式放在眼裡。


「我只是想照顧這些孩子,沒想到居然這麼難!我們知道安全的重要性,但是政府知道原住民的需要嗎?知道文化及自我認同的重要嗎?」盧秋月說,如果沒有了這樣一個具有原住民課程及配合原住民生活的托育班,孩子根本沒有辦法對族群產生認同,未來又可能要重複著一個個流離失所的故事。


雖然至善基金會嘗試協助伯特利,希望能給盧秋月薪水,並且給予社福資源,但是遭到盧秋月拒絕。她說,自己是因為覺得應該做才投入這份工作,不是為了要賺錢,所以目前僅接受至善基金會不定時的物資協助,園區經營的經費,仍必須依靠家長支付的學費,即便所有家長都按時繳費,最理想的狀態也只是收支打平。


孩子的感恩無價
雖然全年無休,雖然常要面對公部門及法律的壓力,收入又相當微薄,但是看到帶過的孩子平安長大,學習到感恩回報的心,就是盧秋月最大的欣慰。


盧秋月記得賀伯颱風來襲時,眼看米和菜都要吃完了,她和孩子們一起禱告,希望神能幫幫她們。這時候,有個孩子把身上的20塊硬幣拿給她,對她說:「老師,這兩個錢,一個拿來買米,一個拿來買菜。」她覺得自己的付出有了回報。


盧秋月以前曾經帶過的小朋友,去加油站打工拿到第一份薪水後,買了飲料專程送來和她分享,雖然飲料的價格不高,但是那種感動卻難以形容。只有孩子能夠知道感恩,她認為再辛苦也值得。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羅德水

台北市國語實小日前傳出體罰事件,引起各界許多討論與媒體廣泛報導,觀諸各界反應,顯然對此次校園體罰事件有著不同的觀察與看法,此處不擬再探究箇中是非曲直,倒是整起事件的過程匯集了一般校園體罰案件中的常見的要素,對於吾人落實友善校園,應有正面的借鏡。


此次體罰事件可以簡單這樣描述:一個平時認真教學的班導師,在情緒失控下以打巴掌的方式體罰疑似有過動傾向的學生,事後,一如以往常見的校園體罰事件,受害學生的家長尋求民意代表協助、學校與教育局則對該名教師進行懲處並暫停其導師職務、教育部則一如往例的宣示:「學校出現體罰行為,就不配稱作學校。教育部會要求校方應成立專案小組審慎處理,貫徹不適任教師應有的責罰,別做出外界認為社會觀感不佳處置。」比較引人注意的是,在受害學生家長提出告訴之後,又有不少家長連署要求學校讓該名教師回原班任教。


整起體罰事件,已進入行政與司法程序,不過,值得各界思考的是:究竟是什麼壓力讓一個受家長肯定的教師突然情緒失控?面對特殊學生的特殊需求,教育體系應該提供哪些協助?面對特殊學生,教師如何進行輔導管教?此外,受害家長為何非得商請民意代表出面?學校與教育體系當真無法有效處理體罰事件嗎?最後,教育行政體系除了要求教師不得體罰外,又提供了什麼支援與協助?


首先,教師應具備正向管教專業知能


儘管當前的教育大環境確實對教師並不友善,許多教育同仁甚至因此大嘆教師難為、不如歸去,然而,以正向管教取代傳統的管教方式,不僅法有明文,也是社會各界甚至是教育人員本身長久以來的理想。


法制面而言,除教師法規定,教師有「輔導或管教學生,導引其適性發展,並培養其健全人格」之義務外,教育基本法更明訂:「學生之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國家應予保障,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職是,即便教育現場內外環境不利於教師,作為一個專業的教育人員,教師仍應發揮其專業教育知能,掌握正向輔導管教之原則與具體措施,切忌在盛怒中進行管教,以免造成無可彌補之過失。更何況,教師一旦有體罰情事,不僅必須面臨行政懲處,與民、刑事責任,情節嚴重者更將依法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代價不可謂不高。以此案為例,一個情緒失控下的體罰,就有可能因此使得一個辛勤教學十多年的教師自此離開教職,足為全體教育人員借鏡。


其次,教育體系應提供特殊生個別化之照護:
這次遭教師體罰的學生,係疑似有過動傾向的特殊生凸顯了現行教育體系無法提供特殊學生適性化與個別化教育服務、從而增加教師輔導管教壓力的現實,值得正視。


其實,《特殊教育法》業已在去年10月進行全文修正,明訂:
身心障礙教育之實施,各級主管機關應依專業評估之結果,結合醫療相關資源,對身心障礙學生進行有關復健、訓練治療。(特殊教育法第23條)


各級主管機關應提供學校輔導身心障礙學生有關評量、教學及行政等支援服務。各級學校對於身心障礙學生之評量、教學及輔導工作,應以專業團隊合作進行為原則,並得視需要結合衛生醫療、教育、社會工作、獨立生活、職業重建相關等專業人員,共同提供學習、生活、心理、復健訓練、職業輔導評量及轉銜輔導與服務等協助。(特殊教育法第24條)


我們期待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儘速落實特殊教育法相關規定,一方面讓特殊學生獲得適性化的學習與照顧,一方面也減輕第一線教師面臨的輔導管教壓力。


必須再指出的是,在教育體系還無法為特殊學生提供完整、適性化的教育服務之前,單就輔導管教措施而言,面對不服一般管教措施之學生,第一線教師仍可尋求學校相關人員協助,依教育部公佈之《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相關規定,教師至少可以請求學校學務處與輔導室進行「特殊管教措施」。


亦即,依一般管教措施所為之管教無效或學生明顯不服管教,情況急迫,明顯妨害現場活動時,教師得要求學務處(訓導處)或輔導處(室)派員協助,將學生帶離現場。必要時,得強制帶離,並得尋求校外相關機構協助處理。各處室人員將學生帶離現場後,得安排學生前往其他班級、圖書館或輔導處(室) 等處,參與適當之活動,或依規定予以輔導與管教。


若前揭特殊管教措施尚無法奏效,學校可進一步要求學生監護人到校協助進行輔導管教措施,並得視情況需要,委請班級(學校)家長代表召開班親會,邀請其監護權人出席,討論有效之輔導管教與改進措施。此外,為有效協助校園之中輟及高關懷群個案,學校應視需要,開設高關懷課程,由校長擔任高關懷課程執行小組召集人,小組成員得包括學校各處室主任、相關業務組長、家長會代表、導師等。高關懷課程編班以抽離式為原則,依學生問題類型之不同,以彈性分組教學模式規劃安排課程(如學習適應課程、生活輔導課程、體能或服務性課程、生涯輔導課程等),每週課程以5日為限,每日以7節以下為原則。


至於學校應如何處理不適任教師?以及教育行政體系如何具體落實友善校園的理想?限於篇幅,留待下週再行討論。
(下週續,教師)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

台灣生育率屢創新低,少子化影響所及,學生人數年年減少,教育市場緊縮,學校若每年聘足額老師,隨時得面臨超額教師問題,因此許多學校採取「遇缺不補正式老師」,改聘代課老師救急。


一年一聘的代課老師,看似是方便的彈性人力配置,對師生關係來說,卻是不穩定的惡性循環。


莊小姐研究所畢業後,透過朋友介紹到北縣某國中擔任代課老師。代課老師不需教師執照,只要學校3次招考都沒有找到理想人選,放低標準招考後,沒有執照的人也可以參加考試。

老師頻換 學生不安

莊小姐順利進入國中代課,卻發現自己必須擔任輔導老師。她說:「輔導老師需要和學生建立長期關係,用代課老師來擔綱,對學生不太好。」尤其許多有狀況的學生,好不容易在一年內狀況有了改善,頻繁更換老師對學生的輔導埋下不確定的風險。「我們的契約訂到7月,新接手的老師還不知道是誰,不可能交接,下一個老師要怎樣了解學生狀況?」

更不用說,早在3、4月間,許多代課老師已經開始準備下一輪的教師甄試,期待從代課老師的輪迴中脫身,成為正式老師。照顧學生需要時間和心力,念書準備考試同樣也必須撥出空閒。


在台北縣某公立高中擔任代課老師的黃小姐說,代課老師的時間更寶貴,雖然高中老師的時數比國中少,但是身兼導師的黃小姐,每個星期得要撥出時間看學生週記,學生有比賽也得陪著練習。


還有同為代課老師身兼導師的同事,直接對學生說:「老師4、5月會比較忙,請你們多體諒。」黃小姐認為,代課老師不適合兼任導師,班上的步調與秩序,需要長期培養延續,每個老師的規定不同,學生適應老師就得花上幾個月時間,適應之後,老師也差不多要離職了。


連換老師 班級不穩定
台北縣某國中國文代課老師的陳小姐說,曾經遇過一個班連續換了3位數學老師。她也聽家長抱怨過,為什麼學校年年都換導師?陳小姐認為,常換導師的班級本身穩定度不夠,低年級時看不出來,到了高年級就會發現,整個班上亂成一團。


除了以代課老師身兼輔導或導師帶來的問題,由於代課老師任期只有一年,使得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呈現兩極化。陳小姐說,老師不是很鬆就是很嚴,鬆的老師會覺得,自己才待一年,大家好聚好散;嚴的老師會認為,自己把學生帶好,學校印象不錯,以後要再考同一間學校的機率比較高。


教師流動影響教學
教師數量供過於求,但代課老師並非有效的解藥。全國家長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家長立場是不希望有太多的代課老師,教師流動頻繁,影響教學品質


他認為,政府必須正視少子化的問題、降低班級人數,同時針對不適任教師進行考核,讓教師自由流動,以市場機制進行控制。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認為,多數代課老師本身也是擁有教師執照的合格教師,他不擔心教學品質降低,反而比較憂心這些代課老師的心理狀態。每一年職業不穩定,可能對他們造成心理壓力。


劉欽旭表示,少子化加上師資培育管道開放,導致需求面縮小但供應面擴大,近年教育部逐漸減少師資培育的數量,目前一年大約會有8千名師資,比過去減少一半,只是無法馬上調降到與師資缺額同步。劉欽旭說,目前只能一步一步化解,無法躁進處理。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博物館長夜──另一種群眾動員

文/詹秀蘭


2010博物館長夜專車規劃路線圖。(圖片源自主辦單位官方網站)

  博物館長夜(Lange Nacht der Museen)指的是在一個城市之中,由許多公私立各類博物館與文化機構聯合主辦的一種大規模夜間開放的展演與教育活動。這裡的文化機構可以是科學或研究中心、圖書館、畫廊、紀念館、具展示功能與空間的皇宮、教堂、古蹟等,例如以完備的水族研究與獨特的水母展示聞名的柏林水族館,也參與2010年1月主題為「科學2010」的第26屆柏林博物館長夜。

  第一屆博物館長夜活動源自於1997年的柏林,一推出即大舉成功並逐年帶動柏林城內高達180個合作博物館與文化機構的紀錄,不斷寫下可觀的參觀群眾與文化消費數字,展現了強大的吸金與觀光引力。第一屆共約6000位觀眾,而1998第四屆已成長到41400位。當今在柏林每年分別於1月底與8月底固定舉辦博物館長夜活動,全世界也已有超過120個城市加入興辦的行列,如1999年隨之跟進的蘇黎世、巴黎(Nuit Blanche)、阿姆斯特丹(Museums N8),另外,維也納、法蘭克福與歐芬巴賀(Frankfurt und Offenbach am Main)等城市也是國際知名博物館長夜的佳例。

  以柏林2010年為例,民眾憑著一張15歐元的聯合入場卷,不僅可以從下午六點至凌晨兩點自由參觀所有合作的博物館與文化機構的展覽、表演、導覽、教育與體驗活動,還可以從下午三點起至翌日凌晨三點免費搭乘柏林城內部份的火車、所有的捷運系統、博物館長夜路線專車等,盡情地在這城市進行文化漫遊。

  事實上,由柏林國家博物館群(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主辦,以常設展為主的夜間免門票參觀活動,固定於每個星期四對所有民眾開放,吸引了大批文化觀光客與不少柏林人。以貝加蒙宙斯大祭壇考古修復與博物館化建築再現聞名世界的貝加蒙博物館(Pergamon Museum)為例,人們往往都得排很久的隊才能踏入嚮往的殿堂,而由相關藝術文化科系大學生組成博物館青年導覽志工,將親切地帶領民眾接近博物館與文化藝術。

  博物館長夜這種帶著觀光特質的文化活動,能為城市與博物館文化經濟帶來極大的收益,也是「城市行銷」策略與「館際合作」推動上的一種佳例。然而,一直以來,人們對博物館長夜舉辦模式的批評也不少,尤其針對觀眾的文化參與深度性與長期文化涵養的課題上,有許多的省思聲音。

參考資訊:
http://www.lange-nacht-der-museen.de/
http://www.smb.spk-berlin.de/ifm/dokumente/materialien/mat56.pdf

引用圖片:
源自 柏林博物館長夜官方網站
http://archiv.lange-nacht-der-museen.de/26/programm/index.html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專案助理)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輯語]

從殿堂到論壇,博物館經歷了一場權力的轉移與觀念革新,包括從封閉的國家或學術型機構轉向社會大眾教育場所、從國家或學術的單一詮釋轉向兼顧多元群體的聲音、從保存研究轉向兼重行銷、從公務體質轉向企業化經營。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博物館的「集體對話計畫」,讓民眾進入博物館與物件對話,構想來自人類學者James Clifford所提出的「博物館為接觸的場域(Museum as Contact Zones)」。

  1997年,德國舉辦第一屆「博物館長夜」活動,由許多公私立各類博物館與文化機構主辦的夜訪博物館活動,並整合夜間大眾運輸系統,從「城市行銷」的角度,達到城市與博物館雙贏的觀光效益。

  1894年,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建造完成,博物館建築於1969年被指定為文化財。此博物館是日本佛教藝術的重要寶庫,除了館內珍貴典藏文物,館外週邊重要寺廟群等歷史空間,和博物館連結成一座跨越博物館圍牆的文化資產區,更為吸引遊客。

 

曼徹斯特博物館的「集體對話計畫」

文‧圖/戴蕾

  曼徹斯特大學博物館是一座典型的大學自然史博物館,其主要典藏以1868年曼徹斯特自然史協會(the Natural History Society)移交給歐文學院(Owen’s College)的藏品為主體,也蒐藏大學教學所使用的動植物模型,以及地方蒐藏家的捐贈。目前藏品已擴及動物學、植物學、民族學、武器、錢幣、埃及、礦物學、考古學等等,而常設展廳也以百科全書的架構為其藍圖,展示動物生活(the Animal Life)、古代埃及(the Ancient Egypt)、世界文化(World Culture)等,展現出典型的啟蒙博物館(Enlighten Museum)的世界觀與樣貌。

計畫理念

  相對於博物館設立時所依賴的西方知識論架構,曼徹斯特博物館自2004年起, 以「對話」的立場,結合博物館與社區資源,展開「集體對話」( Collective Conversation)計畫。「集體對話」的構想,來自人類學家James Clifford 對西方博物館的後現代批評與反省,他在「Museum as Contact Zones」一文中將博物館定義為接觸的場域( contact zones),博物館不只處理物件,更處理人與人及人與博物館間的關係,博物館應以「接觸」的觀點(the perspective of contact)看待博物館中的物件(尤其是民族學藏品,其生命史呈現的是旅程、接觸與移動),不應只呈現西方/中心所建構出的知識架構,更重要的是藉著對話,傾聽少數/邊緣的歷史與文化的經驗(Clifford 1997:188-219)。基於Clifford 的理念,加上曼徹斯特地區擁有為數眾多的少數族裔人口,包括來自中國、中東、非洲、印度等地的移民,使曼徹斯特博物館得以充分運用這些社區的資源。「集體對話」計畫的目的是「讓人民參與博物館中與物件相關的對話」(Chuhan 2005:1),參與對話的成員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包括對個別物件有興趣的個人、當地文化或藝術工作者、學者、與特定物件相關的人員,或來自與藏品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對話活動主要在博物館中一間經過特別佈置並被稱為「接觸場域」(Contact Zone)的會議室中進行,期間所有對話過程都被事先安裝好的攝影器材所記錄。這些紀錄將可以增進博物館對該物件的詮釋與瞭解,成為日後博物館策展的基礎(圖一)。


圖【一】非洲木雕人像,參與Collective Conversation的器物之一,之後被展示在「接觸與觀光」展櫃中,World Culture,Manchester Museum。

 

計畫進行方式

  該計畫主要分成幾個部分進行:

(一) 選件會議( object selection meeting):

  在正式進行對話一週前,先進行選件會議,是正式對話的預演,參與選件會議的人員有:(1)參與對物件進行回憶與敘述的民眾,可能是個人或團體,在選件會議中首先見到將要論述的物件;(2) 負責社區計畫的館員;(3)典藏與研究人員;(4)影片導演;(5)實習生。在會議中,工作人員鼓勵參與回憶對話的民眾觸摸藏品,甚至將藏品拿在手上觀察,發表個人對藏品的想法與感覺,並決定正式對話時採用的藏品。期間博物館與民眾的關係是平等與雙向的,民眾與博物館典藏、研究人員、社區計畫負責人,或者拍攝紀錄的導演,處於平等的地位,工作人員及實習生藉由發問的方式,引導民眾的記憶與對話。

(二) 對話與拍攝(filming session):

  對話在被佈置為「接觸場域」的會議室中進行,大家針對選件會議中選定的藏品進行對話與討論,參與的民眾在鏡頭前戴上博物館準備的手套,觸摸並拿起藏品觀察,並發表其想法與感受,全程經拍攝紀錄。除了參與對話的個人或團體以外,有時博物館研究人員也加入對話,與民眾針對物件的脈絡進行討論,建立博物館與民眾雙向對話的關係。

(三) 事後剪接與公開上網:

  所拍攝的對話紀錄,事後剪接成個別影片,公佈在網路上,觀眾可點選觀看對話過程。

社區資源

  以曼徹斯特博物館為例,博物館長期發展與社區觀點結合,已成為該館的既定政策;曼徹斯特博物館館長尼克‧麥里曼( Nick Merriman)對該館的定位及前景發展的聲明如下:

  「曼徹斯特博物館是為曼徹斯特地區及其以外的民眾所設立的博物館。我們認為,一個真正有貢獻的現代博物館,必須擴大服務對象,透過展覽及公共政策,在與不同背景觀眾建立夥伴關係的前提下,發展博物館的工作。藉此,我們希望能夠吸引更多觀眾,並且因為曼徹斯特博物館是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附屬大學博物館,本館期望在曼大發展社區服務的政策下扮演重要的角色。

  民眾的參與及投入必須是雙向的,博物館所舉行的各類活動應納入本地過去未曾呈現的人群,以聽取他們的聲音。我們要使本博物館探討的議題具有多元的觀點,以反映博物館多元的立場。此策略的目的在於提供本館在向目標邁進的進程中有一個清楚的架構。」(the Manchester Museum 2007:2)。

  曼徹斯特博物館所定義的社區,除了指由地域範圍所界定出生活在同一領域範圍內的群體外,尚包括因特定需求、價值、認同而結合的人群(如工會、失業團體、青少年組織、長青團體或少數族裔與移民社團等),以及因興趣而結合的社團,包括學術、學生、藝術團體、其他博物館與社教機構,甚至海外社團等(ibid)。

小結

  受後現代思潮的影響,不論博物館界本身,或者一般民眾對博物館的期望,已不再滿足於博物館過去閉門造車的形象。後現代所主張文化、歷史的多元觀點,使博物館這個在西方社會從事物件收集、典藏、研究、詮釋與展示的「知識生產機構」面臨許多批評與挑戰,博物館提供物件資訊及詮釋歷史的權威角色也面臨了許多質疑。在這種挑戰中,國外博物館如何將多元的觀點納入博物館,使博物館更具包容性與多面性?英國博物館操作的方法有哪些?相信曼徹斯特博物Collective Conversation的例子給我們很好的啟發。

參考書目

James Clifford
1997 “Museum as Contact Zones” in Rout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Chuhan, Kuljit S
2005 Phase 1 Final Project Report to end March 2005 of the Collective Conversations: 3-camera Vidio Recording Facility For Conversations With Final Export For Web-Streaming, the Manchester Museum: Manchester.

The Manchester Museum
The Manchester Museum Community Engagement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2009-2010, the Manchester Museum: Manchester.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編譯魏世昌整理報導】

印度古茶拉底省的沙漠鹽田仍使用百年前的方式製鹽,鹽工必須在豔陽天中赤腳工作,造成體內鹽份的含量過高。


烈日曬鹽飽受職災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在印度古茶拉底省(Gujarat)的小卡察荒地(Little Rann of Kutch)中,有著印度最大的內陸鹽生產中心,估計有20萬人在極端克難的情況下赤腳工作,暴露在無情的炙熱豔陽下,造成嚴重的職業傷害。


印度為繼中國與美國後,世界第3大產鹽國。政府數字顯示,該國每年鹽產量為1千9百萬至2千萬噸,約70%來自西部的古茶拉底省。


戴格馬(Pola Degama)與他的妻子從小就在古茶拉底沙漠的鹽田工作。他們鑿井將含鹽的地下水引至地面,接著靠蒸發留下白色晶體,晚上就睡在方型鹽田旁的簡陋小屋中。


「因為在鹽田工作的關係,我們罹患敗血症,雙腳開始吸收鹽份。沒有鹽工能活過50或60歲。」他說。即便死後要被火化,鹽工的命運仍然乖舛,手腳因含鹽量過高而無法完全燒盡,戴格馬說。


鹽工的孩子也難以脫離貧窮循環與健康欠佳的情況。「接下來會怎樣?我的現況就與我父親一樣,而我的孩子也會不斷重複下去…。」戴格馬說。


1947年,印度正式脫離英國殖民,宣告獨立,鹽業在獨立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1930年,聖雄甘地帶領受英國殖民統治的鹽工遊行至古茶拉底沿岸的丹迪(Dandi),從渾濁不堪的海水中製鹽,以此鼓動製鹽業加入不合作運動,以支持印度獨立。但獨立數十年後,鹽工的生活仍然相當艱困。


當地貿易商以美金50分(約新台幣16元)的低價購入1百公斤的低品質結晶鹽。而相同重量但較高品質的結晶,可售價至美金4至6元(約新台幣128至192元)。「我們生產了人類食物中最重要的成份;但卻未被以相同的重要性對待。貧窮是我們永遠也改變不了的宿命。」一名48歲的父親倫多(Daya Ranto)說。


對沒有通訊設備的鹽工來說,在廣大的鹽田中彼此溝通相當困難。因此如何「導航」變得極為重要。當地鹽工自行研發透過鏡子碎片折射反光而傳遞訊息的通訊系統。「當我們迷路時,會利用鏡子碎片反射的強光當作彼此的信號。」倫多說。「問路只是一件徒勞無功的事,因為這裡沒有任何的告示牌或路標指引。」


人權主義者德夫(Sukh Dev)為古茶拉底沙漠中的孩童辦了17所小學。他說,大多數製鹽工人未經嚴密訓練就上工,多數都罹患嚴重的職業病。「看見這麼多人身受煎熬與死亡,相當令人痛心。


一份國家職業傷害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Hazards)2000年所做的研究發現,劇烈陽光的反射造成許多鹽工眼疾,甚至失明。皮膚也因頻繁接觸高濃度的鹽造成皮膚損害。政府雖提供鹽工廉價的橡膠靴與手套,但容易磨損,也很少更新。


醫療補助一直不夠
古茶拉底省首府阿默達巴德(Ahmedabad)鹽業管理局副局長米娜(D.L. Meena)說,政府將提供鹽工援助。「古茶拉底與印度政府開始了許多動作。他們設立了醫療車與發送防護眼鏡與手套給鹽工們。」


古茶拉底省每週供應鹽工一次乾淨的水源。但醫療設施仍嫌不足,未有政府開辦的學校,也沒有販售乳品、肉類與新鮮蔬菜的店家。「在8個月內,我們只有馬鈴薯與拉餅可吃,孩子們更從來沒喝過牛奶。」戴格馬的妻子莎庫(Saku Degama)說,她為4個孩子的未來擔心。


社運人士帕特爾(Ambhu Patel)說,一直以來,製鹽業都是不同世代的詛咒。「鹽工中流傳,假若你入了行,你只有3種死亡方式:第一為壞疽,也就是軟組織壞死;第二為結核病;第三是眼盲。每個家庭的人都因此而陸續的死去。」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

3月17日遭洋華光電惡意資遣的數十名員工赴勞委會陳情,希望勞委會出面懲戒像洋華這樣違反勞動法與工會法的企業。29日上午,洋華遭資遣員工與聲援的工會組織,共赴行政院再度陳情,因為雖然勞委會已介入,但資方態度強硬,揚言「政府管太多,就要去海外或大陸。」


自主工聯執行長朱維立表示,勞委會要求桃園縣勞動局積極介入協商,但是洋華資方看不起勞動局官員,當面告訴官員:「如果台灣政府管太多,我們就要去海外或大陸投資。」同時表示:「我們不能對工會太仁慈。」


事情發生一個多月,工會不見洋華高層出面解決。洋華光電產業工會幹部羅彩鳳痛批,政府給洋華的電費優惠一個月可省下2000多萬,完全沒有回饋到員工身上。朱維立怒指,高層幹部月薪5、60萬,基層員工加班費卻被苛扣。「勞工出事,不見他們出面。只敢躲在辦公室裡數黑心錢!」


經濟合作 別犧牲勞工
朱維立呼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二次正式協商31日將在台北舉行,請總統不斷強調經濟合作的同時,能夠先照顧勞工的工作權益,「兩岸合作,先救勞工」。不要讓資方以遷廠為手段,讓政府不敢懲戒違法廠商,他強調,不論在台灣或中國,都應禁止黑心企業投資。


家裡有3個小孩,最大的才念高中。羅彩鳳說,私立學校學費很貴,她一個月加班超時工作,只領3萬出頭的薪水。組工會本是想捍衛勞工權益,要求資方正常給付加班費,沒想到被惡意資遣。


工會幹部遭惡意開除
羅彩鳳說,希望政府能夠保障勞工的工作權和加班費,不要讓黑心企業壓榨勞工。她也表示,企業開除工會幹部,明顯是藐視工會法,這不只是洋華員工的事情,也是全國勞工可能面臨的問題,要求政府積極介入解決。羅彩鳳怒指,洋華一直說自己是品德領導,可是卻虐待勞工,她帶著陳情群眾大喊:「血汗工廠,資遣無效!」


去年當選新竹縣議員的高偉凱也到場支持,他表示,政府一直強調庶民經濟,庶民經濟就是每天加班、工作超時,加班費還少算。除了庶民經濟外,勞工也只有庶民人權和庶民政治,想組工會就遭打壓、被解雇,來行政院陳情資方還不准假,「今天來的全部算曠職!」


面對高科技以遷廠為手段,讓政府不敢對勞動條件與環境進行規範,工傷協會代表劉念雲表示,這就是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不是大家超時工作,就是職災傷害資方不願負責,工廠員工不分大小,每天暴露在高風險環境中,等著工作過量導致中風。


面對洋華光電產業工會的陳情,行政院表示將會請勞委會了解後積極處理。對於這樣的答覆,勞動黨榮譽主席羅美文怒指,已經去過勞委會了,現在是資方實質違法,「我們是來報案的!」


對於行政院回應將會積極處理,羅美文不滿地說,「勞資爭議處理法」內第二章第12條明訂,勞資糾紛產生時「調解人應調查事實,並於指派之日起7日內開始進行調解。」同時「開始進行調解10日內作出調解方案」。現在已經超過1個月了,羅美文說:「大家在挨餓等結果,今天行政院沒有明確時程表我們就不走!」


最後,行政院同意3天內組成專案小組調查,由勞委會帶領工會成員赴工廠內現勘。朱維立強調,如果3天後沒有看到任何明確動作,不排除帶領工會成員夜宿行政院大門口。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編譯成怡夏整理報導】

美國總統歐巴馬3月中向國會提出大綱,擬大肆翻修教育法案,承諾將對美國踉蹌而行的教育系統進行一場全面性的改變。

政府領導 各州推動
根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去年美國的經濟振興方案中已包括了35億美元(約新台幣1,112億元),用在幫助表現不佳的學校;3月中的提案更進一步提撥另外的9億美元(約新台幣286億元)給同意進行徹底改革的州政府和學區,用來關閉表現不佳的學校。


「目前華盛頓方面的爭論都會被政治所消費,誰在每日的民調中上升;誰的黨又如何…」,歐巴馬在他每週六的收音機廣播中這麼說,「但是對我來說重要的是,什麼對我們國家最重要,並不是下場選舉的結果,而是我們對下個世代所做的提升工作」。


歐巴馬接著說:「這個計畫是因為我們了解到,儘管聯邦政府能在鼓勵改革和提高標準上扮演領導性的角色,但是改變的推動力則是來自於各州,來自地方學校和學區。所以,我們為地方學校設定的是高門檻,但是我們也提供教育工作者達成任務所需的彈性」。


歐巴馬也已經示意,他傾向利用聯邦政府這個槓桿,試著去改善美國K-12公立教育體系。與其他工業國家相比,美國的公立教育體系已經喪失了意義。公立學校體系的畢業生只有70%上高中,其中以非裔和拉丁裔美人特別受到高輟學率以及學習表現落差的影響。


教長:法案太理想化
從美國堪薩斯市官員決定關閉該州學習表現最差的26所公立學校來看,雖然是財政問題導致這個決定,而並非學生表現好壞,不過這仍舊具有一個面對美國公立學校大範圍問題的指標作用。


歐巴馬政府目前已將2002年提出的「不讓一個孩子落後」法案提到國會,等待重新授權這項小學與中學教育法案。


歐巴馬這次的目標是要在2014年之前,讓每個孩子的閱讀成績都在某個水平之上。但教育部長鄧肯指出,「不讓一個孩子落後」法案只是個「烏托邦」。歐巴馬表示,這項提案的立法藍圖中,有一項改變是提供獎勵給改革結果不錯的學校,而表現不佳的學校將會面臨到難堪的結果。


但也有批評家指出,把焦點放在教育改革上,可能是一種政治上的狡猾手段,因為歐巴馬總統和美國國會的民主黨席次,在今年秋天選舉中就會面臨一場艱困的硬仗。教育改革和財政規範改革或是新環境法不同,是一種許多美國人都會在廚房餐桌上討論的議題。


「歐巴馬3月中宣告的時間點顯示了他正在尋找超越健保提案的議題,害怕健保議案會威脅到民主黨在11月的選舉預期結果。」《美聯社》寫道。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

再也受不了台灣政府官員推動的矛盾政策嗎?不如在4月1日前上網投票,告訴政府官員:「不要再推愚人政策了!」多個民間團體發起「愚人節最佳官員及政策選拔」線上投票活動,針對性別、環保、食品安全、教育等議題進行票選,呼籲全民投票、共同關注荒唐政策。


民間團體表示,近來許多政策不僅無視世代正義、有礙國家永續發展,有的甚至一日三變、不知所云。14個不同領域的民間團體決定聯合推選20個官員(政策),邀請民眾選出4月1日愚人節最佳官員(政策)代表,投票結果將在愚人節當天公佈。


包括財政部長李述德力推減稅,結果造成國庫赤字更嚴重;備受爭議的美國牛肉也是票選名單;經建會副主委黃萬翔提出「穩定房市六大方案」,卻有獨厚建商可能,被選為愚民政策。另外,北市教育局長康宗虎發文各學校防止同志社團假藉名義、誘導學生從事同志交誼一事,也引發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環保議題在社會議題中向來弱勢,但中科三期環評被最高法院判決定讞無效,環保署的「硬拗」行為,目前已列居網友投票第一名。投票發起僅3天,就有近1千名民眾對環保署長沈世宏於媒體公然污衊司法、破壞環評體制、委棄環保職守等作為投下不信任票。


民間團體呼籲各位關心台灣政策的民眾踴躍投票,也歡迎認同此項行動的民間團體一起加入發起團體。往後也將每年持續關注政府荒唐政策,欲投票及看政策說明請見:http://www.myvote.com.tw/topic.php?id=1126&cpath=6_731


這項活動由都市改革組織、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公平稅改聯盟、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全求綠人台灣之友、地球公民協會、地球憲章、屏東縣農業發展協會、媽祖魚保育聯盟等團體,聯合發起投票政策,計畫每年持續辦理。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

禽流感退燒,農委會放鬆把關!國安會議95年即決定全面禁宰活禽政策,政府花數十億進行配套措施,試辦後不斷延宕,今年4月1日原應全面禁止,農委會卻縮手轉為「嚴格監督」,動保與環保團體17日前往行政院抗議,要求農委會正視防疫與動物權利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朱增宏說明,雞隻屠宰可分為「合法電宰」、「違法私宰」與「現殺」3種因違法私宰與現殺無獸醫師把關,活體與屠宰後雞隻接觸易有病菌交叉感染狀況,95年時為避免禽流感爆發,農委會、衛生署、經濟部等跨部會共編列數十億元預算希望逐步落實重大公共政策。


試辦後卻二度因壓力而延緩4年全面禁止措施,今年農委會竟然還要再延!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試辦後違法私宰比例降低,如今已有22%合格;由於所有宰殺雞隻皆進入市場販售,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走訪市場後業者表示,是否現殺對販售影響不大,且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長許天來也坦承,僅10%民眾要求現殺。


農委會、經濟部大登廣告告訴民眾要選合法雞隻,經濟部更花40億為傳統市場攤販設置冰箱以儲存合格電宰雞隻,但冰箱卻被拿來冰腳踏車,4年來的試辦根本不合格。陳玉敏痛批,在市場當場宰殺家禽不僅造成疫病傳染,影響肉品和消費者食用衛生安全;宰殺家禽的血糞更導致環境污染,是教育負面教材。


陳玉敏透露,越南與印尼皆傳出有婦女與小孩因在傳統市場購買現宰雞隻感染禽流感死亡,政府不該放寬禁止市場攤販現宰活禽的政策。


許天來澄清,政府對取締非法屠宰政策沒有轉彎,目前已掌握84%的家禽屠宰業者,針對現有16%的活禽零售業者,也有新的配套措施,包括未來的新建或改建市場將不再設置活禽攤商,也會加快把零售攤商轉型為禽肉行銷。現有現宰區也會區分屠宰與販售區塊。


但對於「何時才能全面禁止」?許天來無法回應,僅表示會加快腳步。最後坦言:「4月1日禁宰活禽政策不會落實」。朱增宏感嘆,農委會的作法根本「一國兩治」,不但對投入改善的業者不公平,即便區分屠宰與銷售區域,依然沒有獸醫師把關,農委會信誓旦旦可以為檢疫把關,恐怕過於樂觀。呼籲農委會應落實政策,避免疫情爆發。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munch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帶來驚人的雨量,造成沿海地區洪泛淹水,山林地區山崩土石流的災害,南部災區邁入漫長的重建工作。但是沒想到,八八水患之後,洪水帶來的土石,造成南部許多水庫嚴重淤積,再加上連續5個多月未曾下雨,供水狀況相當危急,南部地區又將進入水荒的災情。


從水患到水荒,這樣的情形,讓人十分困惑,為何一個大水為患的國家,也能乾旱成災。


台灣的水資源問題,不是沒水,而是留不住水,或是太過依賴水壩建設,面對極端氣候來臨,開始無力應對。


最後,一切歸咎水的禍。然後,繼續犯錯!


公視13頻道,在3月15日晚間10點,將會播出「南部水荒--與水共舞」,討論南部水荒的發生,水庫建設的謬誤,以及氣候變遷下的水資源政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轉告收看。


根據水利署統計,南部地區曾文水庫、南化水庫、甲仙攔河堰等水利設施,在八八水患後,總淤積量超過一億一千萬立方公尺,南部最大的曾文水庫就減少六分之一的蓄水量。蓄水量減少,成為旱災最大的原因,在用水需求不斷上升之際,水庫卻在砂河裡翻滾無水。


在南部地區,水資源的供應,大約70%供給農業用水,20%是民生用水,10%屬工業用水。面臨水荒的發生,政府在「確保民生用水、提供工業用水、調節農業用水」的優先順序下,南部地區的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總計一萬七千多公傾的農地,第一期稻作全面休耕。因為缺乏灌溉水源,農地的休耕,引發農業經濟停頓,農村文化斷絕,甚至台灣糧食安全的問題。


但是另一種因為水荒產生的危機,卻是在台灣農村不斷蔓延。


如果以為政府停止灌溉,全面休耕之後,南部農地就是一片灰色大地,但是實際上的景況,並不是全部如此。在台灣南部,因為圳道的設計,以及長期面臨乾旱危機,農民早有一套因應之道,除了盼望春雨的看天田,許多農民自行設立深水井,抽取地下水灌溉農田。政府停灌農地,提供休耕補助,這些依賴地下水灌溉耕作的農民,心中卻有不同的計算模式,除了自己有水源,不受限政府的休耕政策,也深知休耕後的米價,不會太差。


對於農民,心中最氣憤就是遇上缺水,總是保護工業,犧牲農業。他們憤怒的說,當初建造水庫,農民都有出錢,為何現在變成工業優先?


農業與工業用水的衝突,隨著缺水的嚴重,以及工業區不斷開發,提高工業用水需求,總是被犧牲的農民,開始轉向抽取地下水灌溉,作為自救方式。十多年來,鑿井數量大增,其中非法私設的問題,形成另一個水資源的危機。


應用地下水,其實也是水資源開發的一種方式,但是失去區域管制與補填計畫,就可能造成地層下陷、水源污染,以及資源耗損等問題,讓沿海土地超抽地下水的沈陷問題,也可能發生在平原農地,一旦洪流再來,沈陷的平原,都可能成為洪流氾濫的地區。


水荒的發生,民生、工業、農業的危機,成為社會關注的角力戰。但是因水荒引發的生態危機,卻像無聲的悲劇,靜默的在大地蔓延。


在台南官田的水雉復育區裡,水雉不在棲地,卻在冰箱裡。從冰箱裡拿出的塑膠袋,裡面放著一具具水雉的屍體,牠們成為水荒的生態受害者。因為農地缺水灌溉,許多農民放棄較費金錢與水源的插秧農法,改以稻種直接撥灑田地的直播農法,為了防止疫病,稻種在播種之前先浸泡藥水,一旦灑入田間,鳥類誤食,即遭毒害。


台南市博愛動物醫院裡,一隻受傷水雉,緊急由官田水雉保護區緊急送來,在緊急救治之後,研判有中毒現象。在水雉保育園區研究人員的家中,另外2隻中毒受傷水雉,進行復建觀察,無辜的樣貌,成為水荒危機,危及生態的見證。俗名菱角鳥的水雉,在台灣屬於瀕臨滅絕的鳥種,台南官田一帶經過復育,數量維持 300隻左右,但是這次因水荒發生的中毒事件,一下傷亡80多隻,對水雉族群,形成重大傷害。


但是更讓人擔心的事,官田水雉保護區裡的保育濕地,完全依賴水圳補充水源,在水圳停止供水後,園區面臨乾旱危機,一塊塊乾掉的濕地,保護區將完全失去棲地功能。水荒的發生,讓大地一片乾渴,許多仰賴農田水圳,補充水源的濕地、埤塘,生存其中的蛙類、鳥類、及昆蟲,都在水荒之時,成為生態浩劫下,無聲又為人忽視的受難者。


在早期,台灣濕盟的謝宜臻就提出呼籲,要求農田水利會在休耕期間,應該保持圳道內的最低水量,作為補填濕地,維護水圳生態的生命水源概念。但是這樣的觀念,沒被農田水利會接受,水利署也愛莫能助,於是一到休耕,水圳枯乾見底,對於生物就是大災。


水荒的危機,有著用水量加大的問題,也牽涉到水權分配的正義,解決問題的方式,除了節約用水,調度用水,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於,水從何處來?


驚人的雨量,落在台灣土地,台灣不是一個有如沙漠氣候的無雨無水國度,但是荒謬的是,自然給再多的水,台灣卻還能面臨水荒。台灣的水資源問題,不是無水,而是留不住水。水患過後的曾文水庫,國軍進入大埔地區河床清理淤砂,希望快點濬深河道,解決水荒危機。問題是這種淤積量,幾百年也清不完,官兵所為,宣示意義高於實質成果。


水資源的取得,以建設水庫儲蓄水源為主,但是幾十年的暴雨氣候,為水庫增加的不是水源,而是減少蓄水量的淤砂,興建更多的水庫,一樣面臨淤積的問題,引入更多跨域引水,也是蓄不住水量。就以南化水庫為例,興建才十六年,淤積量已經接近三分之二,水庫形同無用,下一場大暴雨,水壩就要洩洪,水根本留不住。


更驚人的事實,在暴雨量加大,挾帶的漂流木與土石,一旦堵塞水壩洩洪出口,無法宣洩水壓的水庫,無異一顆巨大的洪水炸彈,威脅著平原上的城鎮與居民。水利署南區水資局局長葉純松表示,清淤是件長期的工作,一旦上游再度崩塌,土石入河,根本清也清不完,現在清淤的重點,在於避免土石堵塞疏洪口,造成水壩危害。


這樣的話語,讓人心驚,倒底面對洪荒,水壩的安全性有多高,八八水災期間,就傳出曾文水庫因為排洪口,在暴雨中遭到土石樹木堵塞,面臨大水溢壩崩潰的危機,一旦啟動緊急疏散,下游幾十萬人就要惡夜逃難。


台灣山區易崩塌的地形,因為豪雨造成水庫淤積,宣告長期依賴水壩蓄水功能,受到嚴苛挑戰。


水庫變成砂庫,留不住水,一旦排砂治理,更有水質濁度提高的問題。管理水資源的水利署,必須正視水庫功能喪失的事實,思考多元水資源的開發方案。這樣多元取水的方案,水利署人人背得上口,但是行動牛步化,一旦水荒來臨,想到的還是最拿手的建水庫。
長期以來,台灣水資源全都依賴河流地面水供應,再建設水庫蓄水應用。但是這樣的方式,面臨水庫不斷淤塞,年年耗費數億鉅資疏浚,如同拿錢丟入無底洞,依舊無法解決水荒危機,應該開始找尋不同的取水的方式。


當南部地區依賴水庫供水的渠道,面臨無水可用的窘境,在林邊溪上的二峰圳,卻是潺潺清水不斷流過,八十餘年未曾匱乏中斷,吟唱曼妙的水圳之歌。


這條由日本水利工程師鳥居信平,建於1912年的水圳,取水方式是透過橫越林邊溪的地下集水廊道,讓藏於砂礫中的地下水,流進取水廊道再流入圳道。二峰圳的取水思維,改變地面取水的觀念,而以地下取水方式,將整個河床地層當成水庫,取用藏在礫石之間的水源,更重要是藏於地底的二峰圳集水廊道,有別於攔河堰與水壩,表現一種將河道還給河水的自然思維


多年來,深入研究二峰圳的丁澈士教授,認為台灣許多地方是沖積扇平原,地底蘊藏大量水源,形同一個巨大水庫,取用地下水,成為一個開創水資源的方式但是取用地下水,一旦失去管制,將會有過度使用,以及水質污染的問題所以開發地下水資源,必須有整體流域的管理概念,保持河流的潔淨,以及讓河道循著地形蜿蜒,減緩河水入海時間,留下水源,並且在河流沿岸,河床高灘地,廣設埤塘、濕地,平日蓄水作為補充地下水的源頭,並在洪氾期發揮滯洪的功能。


在八八水患之後,大家談土石驚懼,甚至水利單位視土石為大禍,但是丁澈士卻發現豐厚的土石裡,帶來更多的蓄水量,二峰圳的水量大增。如果改變地面取水的概念,學習二峰圳的作法,在河床底取水,就不必建造那麼多的阻擋河道的水壩、攔水堰,讓河水順流,土石補充平原、海岸,對於沿海地層下陷,也有補填的效力


地下水不是不可用,其實民間早已鑿井利用,現在的問題是,一旦開發成為主要水資源,許多相關的配套都必須思考,那不是水利署建集水廊道的單一工程,而是跨部會思考台灣作為一個水岸城市、親水鄉村,應該如何順應自然的依水而生。在南部水荒問題中,工業用水不斷增加,為人詬病,但是農業用水所佔巨大比例,也必須思考改善之道。


在台南學甲地區,農民開始收割小麥,適合冬季種植的小麥,並沒有太大的需水量。小麥的生長期,大約在十月到隔年三月之間,剛好是台灣缺水的時刻,以改變農作物種的方式,節省水資源的消耗,並且也不必休耕,中斷農村的經機與文化


目前,台灣種植的小麥,全部都是契作,提供金門作為麥種,移地種植收成後,作為製酒原料。目前關心台灣農業發展的施明煌先生,已經嚐試將小麥推廣成為常態作物,建立台灣小麥的品質。


其實,台南學甲、鹽水一帶,因為土質關係,以及取水不易,早就發展出不重水源的雜糧作物,從玉米到紅豆等作物,其實價格不比稻米差。在台灣面臨極端氣候之下,農委會也該研究新的氣候形勢,規劃新的作物種類以及種植季節,而不是當成農業社會局,一旦乾旱,就只發放休耕補助,然後一切不顧。


水資源的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關心的課題,在高雄縣舉辦的一場國際水岸城市會議中,各國代表提出寶貴經驗,國內學者于嘉順也以比利時為例,讓大家思考洪水,究竟是朋友還是敵人。


傳統的河道治理觀念,以修築高堤,快速排洪為核心,但是面對難以預測的雨量,一樣有洪水肆虐的歐洲國家,開始思考還地於水的觀念他們計算出洪水一氾濫的地區,將土地退讓出來,甚至與農民協議,讓農地劃為滯洪區域,損失由政府補助,更重要是在還地於河的策略上,其實也利用土地,降低洪水災害,同時也留下一部份洪水,轉化成為水資源。


城市離不開水,在極端氣候來臨之時,人類不該是恐懼逃避,或癡望的想以工程馴服洪水,而是該仔細研究,細膩思考,找出一條自然的治水之道,將洪水轉為珍貴的水資源。


台灣不是一個無水國家,從水患到水荒,曝露的是水資源管理利用的缺失,以及水庫政策的潰敗,讓一個天降大雨之國,竟然也會無水可用!!


從取水、蓄水到用水,許多傳統思維必須轉變,減少工業開發,調整季節作物,城市節水設計,甚至廣設污水再利用的循環系統,順應自然進行調配,才不會變成「大水逃難、無水渴求」的荒謬國度。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耿璐 (環境信託中心專案經理)

島嶼的脆弱和多樣性,是它迷人的缺點,在被海隔離、陸地資源不足之下,島上的居民和所有生命,常常發展出獨特的生活型態,而這樣的特質幾乎脫離不了島的誕生過程,長於大海的島嶼們,真的是生於大海嗎?

首先,什麼是島?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四面環水的陸地區域且面積不大於全球第一大島「格陵蘭」,就是島;撇開後備資源豐沛的湖之島、河之島,我們在此好奇的是孤單海之島的誕生。

島嶼:澎湖

奪取之島──大陸島
追根究柢再加上一些想像力,現在有些由海管轄的島嶼,就像是海神從陸地那邊奪來的!這些島嶼原為大陸棚的一部分,由於地殼不安分的動作,讓海有機可乘,透過不同的佔領策略,海終究包圍、孤立了島。

策略一,最輕易的一招:海水上升。因為冰雪消融,海平面相對上升,海水入侵,淹沒大陸邊緣的低漥區域,雖然丘陵、群山仍挺立於海上,卻也無法再與大陸相連相伴,成為海島。像是台灣的金門和馬祖,便是海神這一招的戰利品。

策略二大刀一揮切斷大陸角。禁不起地底的張力壓迫,陸地被迫拉出了裂縫,深處的物質一湧而出,切出的裂縫也越來越大,直到此處形成新海洋,被切離的大陸角也就成為大海霸佔的新島嶼。格陵蘭島就是海神如此從歐洲大陸手中強硬奪來的。

策略三密謀煽動大陸棚板塊。雖然身藏在海水之下,這些陸塊卻仍在大陸邊緣內、屬於那重要的陸地根基,地底的不安分讓海逮到機會,陸塊緩慢漂動,在海底互相碰撞、擠壓,向上抬升形成陸地外海的凸出島嶼,雖然已被海神劃分為屬海的島嶼,卻仍在海水下與陸地老冤家手牽手,像是台灣本島與身旁牽著的亞洲大陸。

爆動之島──火山島
身為島嶼,沒有一座島的出生可以比火山島來的更驚天動地,彷彿像海神的怒氣,海底岩漿沸騰急著尋找出口,海底火山大力一噴,噴出的滾燙熔岩卻註定碰到天性冰冷的海水,岩漿冷卻後形成的座座島嶼,成為海底動盪的鐵證。

隨著怒氣的多寡,火山島也有了不同面貌,怒氣低的時候沸騰熔岩慢慢溢流,彷彿布丁上的焦糖,而這樣的島嶼也像布丁一樣平緩,緩慢冷卻的岩漿成為澎湖群島的那種典型黑色柱狀玄武岩。怒氣高昂時,海底火山則猛烈噴發,讓綠島和蘭嶼這樣的火山島有了高峻的面貌,島上的陡峭高山就像是神斧劈出來一樣多變。

火山島:澎湖

除了在大海中噴發的『大洋火山島』,陸地與大海征戰的前線也有火山發怒的遺跡,這樣的火山島與陸地有著牽連,卻又與真正的『大陸島』出身截然不同,成為海神向大陸奪取島嶼的過渡類型。

生命之島──珊瑚島
拋開奪取和暴動,珊瑚島是海神用時間、用生命堆積出來的心血結晶。溫暖海水中,有著獨特的珊瑚礁生態系,看似岩石的珊瑚礁,卻是一代ㄧ代的珊瑚蟲層層相疊的骨骼殘骸,當珊瑚蟲這種腔腸動物做出超越時空的延續,當牠們生命所堆疊出來的骨骼殘骸越過了高傲的海平面,珊瑚礁超脫海洋成為海中生命之島,而那薄薄一層露出海面的珊瑚島,努力克服風浪抓緊任何路過的泥沙、植物,漸漸的,泥沙積累成植物深耕的土壤,漸漸的,豐厚的土壤和植被成為其它昆蟲、鳥類、各類新住民的命脈,珊瑚島成為滿載生命的海上島嶼。

台灣何其有幸,能擁有這樣的生命之島,小琉球和東沙群島,就是海中生命堆疊出來的珍貴珊瑚島。

珊瑚島:小琉球

不論島嶼是如何誕生,因為大海的隔離包圍,島上生命都自成一格的演化成獨特的樣貌;然而,不同的出生仍然多少影響著島的未來命運。從陸地奪取而來的大陸島,分離時仍帶著陸地的紀念品,各式植物、動物、乃至地質,仍可追溯至其陸地本源,甚至之後入住的人類,也和附近的大陸居民有著文化、生活等各層面的牽絆。至於完全由海而生的火山島、珊瑚島,則承襲大海的孤傲,除了生物更加獨特,島上的子民在放眼不見其他土地的之下,似乎也更加剽悍和強韌。

仔細看看你腳下踩著的這座島,看清它的出生和過去,只有了解本質,才能在這些島嶼上建築踏實的夢想。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灣立報

【編譯魏世昌整理報導】

在馬拉威,每8名成年人中就有一名感染HIV病毒。一個國際性社會企業為解決當地患者缺乏食物與醫療設施的問題,提供了就業和醫療服務。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過去3年來,「健康夥伴」(Partners In Health,PIH)國際醫療企業團隊與馬拉威政府合作,企圖改善當地因貧窮而生的健康危機。


社會、醫療都要改善
「健康夥伴」致力提供世界上最貧窮的人民平等的健康照護機會。該組織相信,要改善健康,「社會因素」與「醫療因素」二者同等重要,為了維持貧者的健康,光靠藥物與手術無法解決問題,而需要食物、住所、工作與教育等資源。他們不只提供醫療照護,也包含實際協助。PIH許多的工作並非在醫院執行,而是直接走入社區中


在馬拉威南部的尼諾(Neno),貧窮與HIV問題相當嚴重。踏入此區,唯一可見的是稻草搭建起的房屋、未受重視的村落與無人管理的農作物。當地政府面臨嚴峻的健康危機,不過匱乏的資源使政府完全拿不出解決方法。


自被診斷出感染HIV後,當地居民艾德娜(Edna Joseph)便一直受到PIH的照護。現年17歲的艾德娜13歲便嫁為人妻,現育有2子。HIV病魔纏身使她身形枯槁、行動困難。在確診為HIV患者與不幸遭到了丈夫與公婆的欺凌後,她回到原生父母的家中。但他們也無能為力照顧她。


PIH為她開了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控制病情,也提供她所需的食物好讓藥物能確實發揮效用。PIH同時打造了一棟小屋,裡頭有2間臥房,讓艾德娜能夠重新建立她與2名孩子的生活。


讓帶原者重新站起來
PIH也為HIV患者找工作。在幾乎沒有正式工作機會的情況下,PIH必須提供補助金給患者自行創業。最近於鄰近尼諾的一個鎮上,PIH協助了15名曾經是性工作者的婦女開設了一間名為「和平」的餐廳。這15名HIV陽性帶原者女子全都接受了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控制療程,這份工作不僅能讓她們謀生,也幫助恢復她們的自尊。


「和平」餐廳相當成功,食物美味可口。很快地,她們的營業額一天就衝破美金2百元(約新台幣6,361元),這在馬拉威是個相當驚人的數字。


另外,對HIV陽性患者來說,豐富的食物補給相當重要,但當地的食物極度匱乏


當地的主食稱作「西馬」(Sima),是由玉米粉與水混合的麵團。但單吃西馬幾乎沒有任何營養價值可言,因此PIH曾發起活動,鼓勵當地居民自行種植並食用各類型的蔬菜


但種植蔬菜需要相當大的水量,而水在這邊是相當稀有的資源,這方案最後因為缺乏適當的水井建設而宣告失敗。


PIH更投資了龐大資金,在馬拉威建了2座全新的區域醫院,裡頭配備有設備齊全的病房與手術室。這筆資金來自PIH與馬拉威政府的合資,而醫院的經營權將在未來的5年內由馬拉威政府單獨負責。


而最顯而易見的投資回報應算是艾德娜臉上那抹羞澀的笑容。醫護療程拯救了她的生命,且她的新家、像樣的食物與前途將重振她的自尊與希望。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

第7屆第4會期立委評鑑名單出爐。立委賴清德、潘孟安、趙麗雲分別3次獲得第一名帥化名、高金素梅、李明星、徐少萍則是連3次列為待觀察名單。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表示,明年將發起國會落選運動,立委今年問政表現將列為重點,呼籲表現較差立委迎頭趕上。


公督盟16日公布第7屆第4會期立委評鑑名單,內政委員會賴清德、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周守訓、經濟委員會潘孟安、財政委員會黃偉哲、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趙麗雲、交通委員會羅淑蕾、社福委員會黃淑英、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高志鵬分別獲得第一名;但因高志鵬有官司在身,獎項先予以保留,公督盟認為,有案在身立委不應在司法委員會,避免瓜田李下。


公督盟理事長顧忠華說明,這次立委評鑑重點在於法案與預算提案審查,其餘20%為問政表現,由台灣各區自由報名參加得公民檢視隨選視訊(VOD)評分。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認為,VOD是民主聲音(Voice of Democracy)的表徵,將國會運作真實面貫徹到基層,讓民眾更了解議員問政情況


顧忠華對蟬連委員表示肯定,期許立委問政應兼顧「文明、陽光、公益、透明與效能」5大指標。他指出,這幾個指標應在各行政機關落實,但立院應有領頭羊的功能。立院雖為民意最匯集處,但顧忠華也期許法案能有啟蒙功能,尤其法案制定應讓民眾了解政策利弊得失,才能兼顧多元聲音。


羅淑蕾與周守訓認為,對認真的委員而言,被監督是好事,日後會更認真問政。高志鵬則尷尬說明,他不是故意加入司法委員會,而是因黨團議事規定,他被直接指派,無從選擇。高志鵬贊同公督盟提出的「有案委員不應在司法委員會避免形成壓力」的說法,希望公督盟能協助促成慣例;高志鵬並說:「我會好好打官司,獎項先寄放,我會拿回來。」


公督盟執行長何宗勳表示,公民監督國會發展日趨成熟,2011年將發起國會落選運動,其中立委評鑑雖為參考指標,但過去被列為觀察名單委員不見得就是落選名單,「落選運動須兼顧質、量化指標。」


何宗勳說,第7屆第5、6會期的委員表現將非常關鍵,6次評鑑會先列為參考目標,並進一步與世新大學民調中心合作發起全國民調;這階段會先選出不該被提名的委員,希望國、民兩黨勿提名,若黨團執意提名,公督盟將進一步針對名單進行訪視,包括國會記者、民眾對名單的觀察意見,提列證據後列為正式落選名單


落選名單出爐後,公督盟將到台灣各地推落選運動,未來VOD評鑑人次將增到5、6百人。


此外,也會另外頒發專業委員如環保、社福的獎項,列為落選運動重要參考目標。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立報

【記者陳威任採訪報導】

原鄉地區缺乏工作機會,家長多半出外討生活,隔代教養成為部落常態,在家庭功能不彰的先天條件下,加上長期以來公共托育體系供給不足,使得原民孩子的教育資源雪上加霜。多個原鄉團體組織「部落互助托育推動聯盟」,在網路上發起連署,希望給部落原住民兒童一個有希望的未來。


原鄉缺乏托育資源
根據《原住民教育法》規定:「原住民地區應普設公立幼稚園、托兒所,提供原住民幼兒入學機會。原住民幼兒有就讀(托)公立幼稚園、托兒所之優先權。」但是部落托育問題一直遭到漠視,國小附設的國幼班只收4歲以上兒童;公立托兒所招收4至6歲兒童,往往因鄉鎮公所財政窘困而撤班;私立幼兒園以營利為目的,不願意在部落設立托育班。


原民會自97年10月開辦「原住民地區幼托服務實驗計畫」,鼓勵部落當地非營利組織,如教會、部落組織參與原住民托育服務,在國家補助經費推動下從苗栗、南投到屏東縣市的原民部落,許多部落紛紛成立托育班。


計畫進行到民國98年時,卻因「不符法規」而突告終止,托育班的主管機關從原民會變成內政部兒童局,思維跟著改變,要求所有部落托育班必須符合都市化、機構化導向的《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並擬定只適用到99年6月30日止的《山地托育班設置原則》。


政策計畫反覆變更
從96年開始,原民會對部落托育班的設置計畫不斷變更,即便今年部落托育班得以辦理,也將面臨6月30日就要斷炊、將遭違法取締的危機。眼看《山地托育班設置原則》適用期限來臨,面臨不確定的未來,部落托育班擔心未來就要喊停。


平和社區發展協會專員楊江瑛說,國家的托育政策是以都市的角度來看,沒有考慮到部落的需求以及實際狀況。以托育空間為例,法令規定必須有建築用地及使用執照,但多數部落托育班都沒有使用執照,因為部落只有傳統領域,長期以來沒有地權概念,更別說請建築師來設計興建。


「不合法不代表不安全,標準不同也不等於比較差!」楊江瑛說,雖然很容易被人質疑為什麼部落托育降低標準,但是她認為,部落托育班已儘可能改善消防及房屋結構的問題,很多規定標準需要投入大量經費,此外,有些規定在部落也無法適用,部落托育班應有不同標準。


楊江瑛說,都市托育班發生意外事件時有所聞,最常發生事故的,就是娃娃車接送,如果沒有了部落托育班,部落孩子勢必得到都市,長途搭乘娃娃車,反而增加風險。


部落托育共同照顧
「部落本來就有一套共同照顧的文化,部落的孩子就是大家的孩子。」楊江瑛表示,部落托育班不是機構式的,而是互助式,走出托育班,外頭就是部落,隨時都有人負責巡守,不像都市的托育班,必須交給外人照顧,而且還沒有守望相助的系統。


楊江瑛說,住在部落的老師們,知道哪家的孩子脾氣怎麼樣,下了班後,老師們就變成 「Kina」(媽媽)、「Vuvu」(阿嬤),如果家長晚下班,老師還可順路送孩子回家,這些是都市托育無法取代的。


楊江瑛指出,部落托育班是提供部落孩童照顧的一種適合當地的選擇,以現階段的法律來檢視部落托育班,能繼續經營下去的所剩無幾,硬要以「規定」來要求部落托育班,結果就是剝奪原住民孩童的權利。


讓孩子留在部落
「把孩子送到山下的托育班,因為當地是用客語教學,原住民孩子居然要學習客語。」楊江瑛說,以平和部落托育班為例,採取全族語教育,讓孩子從小培養族語及文化意識。
楊江瑛說,部落孩子因為求學,很早就離鄉背景,幼童時期是唯一建立部落認同及情感的時期,如果連幼童時期都要遠離部落,哪裡才是孩子的根?


她認為,政府不能只當托育制度的管理者,還必須肩負起創造維護托育照顧的責任,部落托育已受到忽視,政府不能只是限制,應該有擔當地解決部落互助托育空間面臨的困境,支持部落互助托育模式。
支持部落互助托育計畫連署: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10031317583200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譚偉恩(政治大學外交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花了近14年的時間,過程中投入無數的心力,德國一家培植基改馬鈴薯的公司(BASF)終於爭取到歐盟執委會的同意,可以開始正式生產提供工業用途澱粉的基改馬鈴薯。然而,此一決定(歐洲執委員中負責消費者事務的John Dalli是這項決定的關鍵人物)卻再度引來反對人士的抗議,認為基改作物對於人類和環境具有潛在性的長期風險,執委會的決定是枉顧全歐洲消費者的權益。同時,他們指控BASF的馬鈴薯含有抗生素方面的基因,一旦不慎進入食物鏈後,結果恐不堪設想。部分歐洲議會的官員,例如農業委員Martin Hausling也對此一決定感到震驚,認為是一項錯誤與荒謬的行為。


Dalli辦公室目前已透過書面做出回應,表示上述決定是依據嚴格的審查和科學基礎做成。此外,Dalli本人在記者會上表示,「經過全面與仔細的考慮後,已沒有任何新的科學上理由需要再對本次決定所許可的基改作物進行更進一步的評估。倘若繼續遲延不讓這些作物生產和上市,將牴觸法律的公平性。」其他支持基改作物的人士則宣稱,基改馬鈴薯的生產過程較一般馬鈴薯可以節省更多的水、能源,還有以石油為原料所提煉的農藥。歐洲執委會的主席Barroso也表示支持基改作物的發展,儘管多數歐盟成員目前還是持以反對立場。
一直以來,基改作物最受爭議之處就是它對於食用者的人體健康所構成的風險假設作物中那些原本是為了強化抵抗病害的抗生素基因流入了食物鏈,則風險性就會相對再升高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消費者接受基改科技的前提是,食用此種作物對他們的健康有益,而不是只對業者或是生產者的營收有利。根據英國《衛報》的民意調查,絕大多數的歐洲民眾認為,除非基改作物有益健康(例如抗癌),否則不會考慮購買。此項民調其實凸顯了兩項重要的訊息;一是飲食大眾對於「健康」的迷思,一是「人類安全」對於未來基改作物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現代人每天的飲食來源大宗已經不是過往那種天然栽種型的農業,而是相當程度仰賴食品科技與工業化的食物加工。這樣的轉變正是近幾年食品安全問題逐漸越來越頻繁發生於許多國家的主因;也就是呈現出一種弔詭的困境,即當我們越重視食物的營養時,反而吃得越不健康!更清楚地說,今天我們所消費的絕大多數食物其實並非真正的食物,而是科技加工後可食用的類食物(foodlike substances)。而這樣的結果將非常可能是健康的逐漸流失。


其次,基改食品的議題從1996年便開始成為歐盟政策上的討論重點,由於沒有確切的辦法能夠證明基改作物對於消費者的健康有益,或是能否提供更多的營養價值,故而在過去10多年間始終無法被許可在會員國境內生產或是市場上交易。如今歐盟立場調整,基改作物可望為BASF一類的生產者帶來超過百萬歐元以上的商機。另一方面,基改作物對於發展中國家有很不同的意義或是重要性,例如:黃金米的栽種可以減少營養不良的人口;或是透過基因科技將人體所欠缺的維他命加以補足。然而,這些優點並沒有解決基改作物本身對人體健康所構成之風險,相關的研究還處於爭辯階段。因此,如果企業或是政府有意推廣基改作物,就不能只聚焦在市場營利的層面,而是需要讓基改作物能夠裨益人類安全指數的提升。若不如此思考,人類食物來源和農業型態的未來發展將會是衝突不斷與遍地荊蕀。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資訊中心

摘錄自2010年3月12日大紀元報導

約60個國家,其中包括捐助國與擁有大量熱帶雨林的窮國,在巴黎召開為期一天的會議。這項會議的目的在為聯合國去年12月氣候高峰會外推出的一項方案,提供充實的內容。會議中的60個國家決定推行一項總金額達數十億美元的計畫,以減少濫伐森林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這項計畫由澳洲、英國、法國、日本、挪威與美國在哥本哈根推出,他們在2010到2012年間將挹注35億美元資金。在這項計畫下,貧窮熱帶國家將可因為保育樹林而得到金錢報酬,改變以往砍伐森林作成原木或做為農業用地的行為。據統計,全球12%至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自森林的消失以及將林地轉變為農業用地。

這個在巴黎召開的會議是決定如何分配資金的第一步。資金分配的過程充斥著問題,包括如何決定那個森林應該受到保護,如何保護與如何落實透明化,以及如何幫助當地森林原住民並打擊貪腐。 魯多克說,與會國家今天達成協議,將由4個開發中國家與4個已開發國家成立一個指導委員會,並設立一個「非常精簡」的秘書處。他們也決心對這個領域做個全盤的了解,避免與已有的雙邊或多邊援助重疊。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