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氣候異常 新疆山東影響生計

摘錄自2010年1月24日大紀元報導

中國冰天雪地,新疆北部2個僻遠的村莊的連外道路全被大雪給封死,上千名哈薩克牧民受困1個多月,生活物資告急,當局緊急出動直升機,為牧民送來大米、麵粉和藥品。

新疆西北部伊寧市一個小村的河道遭大雪堵塞,流動的積冰竟然一路漫開,進了小村莊,房屋開始浸水,當局緊急撤離河道附近的村民,民眾拉了馬車來,趕忙將家當搬上車。

北部阿勒泰地區有2個僻遠的村莊的連外道路全被大雪給封死,上千名哈薩克牧民受困一個多月,生活物資和飼料告急,當局緊急出動直升機,一天來回12趟,為牧民送來大米、麵粉、藥品等,好讓牧民平安過冬。

至於靠海的山東,一樣天寒地凍,渤海海面幾乎全是浮冰,天津港一帶也積滿了厚厚的海冰,再加上強風吹襲,進出港船隻作業嚴重受到影響,當局派出破冰船開道,確保航道通行無阻。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採訪、撰稿:朱淑娟;攝影、剪輯:葉鎮中


校園裡有很多動物,包括天上飛的鳥、花叢中的蝴蝶、地上爬的蛇,以及流浪貓狗。校園動物可能帶來困擾、也可能帶來好處,對於校園動物應該如何看待、對待?這次將從校園流浪狗談起,探討人與動物的關係、動物福利教育。

另外,校園是一個小社會,師生就像社會上的公民,面對校園動物,如何建立制度,透過公民參與的民主程序,共同決定校園空間的使用方式。

趁著冬雨空檔,陽光奮力穿越茂盛的松樹、灑落草地。中央大學四、五隻校狗正舒服地躺在草地上享受陽光,有時跟路過的學生玩在一起,人與動物像同伴,共享陽光與草地。

中央大學汪汪社社員駱易俗說,中大校園流浪狗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棄養,分為成犬跟幼犬,有些是家裡狗不要養了、就丟掉。另一個是家中的狗沒有結紮,一胎最少生2隻,最多12隻,家裡無法養那麼多,只好找地方丟掉。

用絕育取代捕捉,成立「汪汪社」

原本學校不容許流浪狗停留,一發現有流浪狗就請捕犬隊把狗抓走。但有學生認為,捕犬無法解決校園流浪狗問題,於是在2002年成立「汪汪社」,與學校協調暫停捕犬,用絕育取代捕抓,嘗試用另一種方式解決問題。

汪汪社社員余致蓁表示,反對捕犬隊進入校園,因為目前來看,他們的捕犬手法並不是非常人道,希望能盡量避免這個過程。另外她認為,捕犬隊訓練不足,抓到的通常都是乖乖趴著很溫和的狗,會攻擊人、會追車、吠人的,都是警戒心比較重的狗,反而不太抓得到。「所以我們覺得捕犬無法解決校園流浪狗問題。」

也有學生認為,讓流浪狗停留在校園,有時反而有助於減少流浪狗數量。因為校園是開放的空間,趕走一批會再來一批,只是把狗趕走並非最好的方法。

汪汪社前社長謝恩平說,因為狗有領域性,應該讓學校保留一些親近人的狗,利用牠們的領域性去抵抗外面一些不知道習性不親人的狗,減少進到校園的機會。

人改變行為就能與動物和平相處

讓流浪狗停留在校園,並不是一開始就能相安無事。狗的行為會造成人的困擾、甚至影響安全,但也有學生認為這不完全是狗的錯,只要人有正確與動物互動的知識,困擾就會降到最低。

余致蓁說,同學最常反映的問題,像是追車吠人、製造髒亂,肚子餓會去翻垃圾翻食物。汪汪社一直在跟同學宣導,不要把手上食物餵狗,不要讓狗狗適應人類的食物,狗才不會去翻垃圾製造髒亂。

另外,狗本能會去追高速移動的物體。比如騎腳踏車時被狗追,希望能慢下來,而不是尖叫害怕、愈騎愈快,反而會激起狗狗去追東西的慾望。「狗跟人相處其實跟人與人相處滿像的,你不要犯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去犯人。」

校犬對學生也有正面的教育意義

校園是一個小社會,無法自我隔絕,提早讓學生接觸流浪狗,是最好的社會教育。成功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王毓正指出,在討論校園應不應該有狗的前提下,應該先去問一個問題,假如流浪狗在社會中充斥著各個角落,那為什麼校園裡會沒有流浪狗?

他表示,如果沒有讓學生認識社會就是這個樣子,要如何讓他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問題要如何解決?「認識是一切的源頭,是一切的開始。」

另外有學生認為,校園有動物,有助於人學習與動物相處的知識。動物也可以跟人做好朋友,建立互助的互伴關係。

汪汪社前社長謝恩平說,既然你有這麼多狗,你就有更多機會去親近牠,更多機會去了解狗的相關知識,加上社團宣導,生活中接觸得到這些狗,有助於以後如果想養一隻狗,或看到路邊野狗,你會知道不能餵牠吃什麼,例如狗不能吃巧克力會心臟病。狗看起來很愛喝牛奶,其實狗不喝牛奶。

汪汪社社員余致蓁說,校園有一些狗狗很貼心,有女生很晚走回宿舍不安全,狗狗會陪她們走到門口,「真的很貼心,很不可思議。」

校犬管理是否應由學生社團承擔?

校園是師生共有的空間,如何利用、管理,應該由所有人決定並分擔責任。由一個學生社團承擔校園流浪動物的管理工作是否洽當,有待商榷。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不是把校園狗就交給幾個愛狗的老師、同學或社團來處理就好,這應該是學校的事情,學校共同討論,有多少動物,要如何對態牠,方法是什麼、制度是什麼?

照顧狗需要資源,目前由汪汪社募款還能勉強支應,但義務工作需要持續不斷的熱情,如何在學業之外兼顧校犬管理工作,是未來的一大挑戰

「最主要的困難點是熱情。汪汪社夾在學生跟學校之間,也夾在愛狗人士跟不愛狗人士之間。有些人說狗很可憐你怎不帶回家養?但這已超過我們能做的限度。不愛的人就說你怎麼在學校餵狗。」汪汪社前社長謝恩平表示,「其實這有很大的困難。支持我們做下去,最主要是熱情。」

為狗舉辦學校公民論壇,全國首次

高雄市教育局推動「校園愛心犬」制度,讓鼎金國中的「皮皮」成為一隻掛有學校標緻的正牌校狗。校園養狗有好有壞,有人贊成有人反對,為了形成共識,鼎金國中為校狗舉辦了公民論壇,創下國內的第一次。

高雄市教育局老師蔡宜家表示,訂定高雄市校園愛心犬計畫是希望先從學校師生開始來了解動物保護法令,愛護動物具體行為,最後了解動物倫理的相關概念。

鼎金國中校長丁文祺說,經過兩年的實務經驗,校園有動物學伴之後,到底實務上增加生命教育紮根在校園是如何,實務上碰到的困難又是如何,生活上的便利或者不便又是如何,舉辦公民論壇是把正反意見呈現出來。

管理得當,校犬好處多

會中有人認為校犬可以維安、撫慰學生情緒,有人則認為校犬不容易管理,校園不應該是養狗的地方。

鼎金國中老師羅耀堂認為,校犬的正面影響有兩方面,除了校園愛心犬對學生輔導及撫慰功能外,現在的國中國小都是開放校園,沒有圍牆,居民可以自由進出,有風險存在,校犬制度如能建立有一定的規模,有維護學生安全上面的功能。

鼎金國中學務主任徐瓊進則反對,他認為養校狗很多人都不會反對,問題是要管理得當,而通常都無法管理得很周延,有些小狗會攻擊不喜歡的人,辦活動時有些家長突然被攻擊。

校犬讓學生分心、還是讓教室變歡樂?

有老師認為,校狗進出教室會影響學生上課。但也有老師覺得教室有校狗,有助於提升上課情緒。

龍華國中輔導主任吳淑華說,流浪狗進入校園,不只是校園,有時會突然就進入教室,同學注意怎麼突然一隻狗進來了,造成同學分心。

不過,高雄中學老師葉玉瑛卻覺得,學校的狗不是走進來看看你就好,有時會跳起來手放在桌子上看你一下,學生走路還要讓路給牠,老師發考卷還要跳過牠,發生很多很好笑的事,「但因為這樣,教室變得很歡樂。

當校犬已成學伴

公民論壇討論熱烈,但身為事件主角的「皮皮」卻正在享受南台灣溫暖的陽光。今年已10歲的皮皮,在鼎金國中出生、長大,跟大家一起吃營養午餐,是學童吐露心事的對象。

鼎金國中一年四班班長劉念佳摸著皮皮的頭說,「牠是我們班34號,因為剛好我們隔壁就是輔導室,淑美主任是牠的媽媽,所以就把牠當成我們班34號。」

學生劉雅菁說,「如果人家喜歡皮皮我就很喜歡他。」

鼎金國中輔導主任林淑美說,「皮皮」是2000年11月出生,一直待在鼎金國中,之前照顧牠的是二樓的輔導室,隔壁一年四班學生跟她一起就近照顧皮皮。孩子喜歡牠,有心事願意去跟牠分享,「所以皮皮現在變成鼎金國中的一份子,大家都很愛牠。」

動物學伴有助於學生學習生命教育

有人認為推動校園動物學伴,不只是學校要不要養狗的問題,而是有助於學生學習生命教育。鼎金國中家長會長李淑玫說,她的小孩很愛狗,常跟她說,其實狗跟人都一樣有生命,都要同等對待,只是因為不了解所以把牠們當畜生,這是傳統的概念。

林淑美常常跟孩子說,「我沒有要你去愛牠,或是你去贊成這個東西,但你不准去做惡意攻擊。」就像同學相處一樣,有你喜歡的人、不喜歡的人,不能做到包容,但至少不能去攻擊,「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

側記

在鼎金國中、中央大學採訪時,運氣很好,都遇到冬日陽光。學生、民眾躺著、坐在,在草地上享受陽光。狗狗有的靜靜坐在草坪上,讓陽光灑落全身。有的則搖頭擺尾在草坪上散步,穿梭在人群周圍,遇到狗同伴,還用身體碰觸打招呼。

陽光、有點冷的風、人與狗、加上老樹,那個景象看起來讓人心情十分平靜。

我常想,如果那個景象少了狗、少了樹,看起來又會怎樣?

人類常常只從自己的觀點或利益出發,主導非人類動物、植物的命運,但從沒想過,只考量人的利益,忽視動物、植物的生存權利,最後遭殃的恐怕還是人類。如何讓人類與動物、植物共存互助,對人類來說,是重要的事。

※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CA訴訟與抗爭的故事

本報2010年1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呂苡榕報導

「阿窕剛進來的時候,又年輕又漂亮,學歷又高、人又活潑好相處,當時大家都在追她。看到她變現在這樣,真得很感慨。」RCA自救會會長吳志剛回憶著,「我去RCA大概是公司成立一年後,剛從台南上去,身上沒帶什麼錢,想說預支吧,公司說我剛進去不能預支。又想說反正有宿舍,省吃儉用一點,撐過這個月,結果男生沒宿舍。我在車站睡了兩天,在公園睡了三天呢。」

RCA的每個人背後都是一大串故事。
「我太太是一場的品管,跟阿窕是同一條生產線。那時候基礎作業員大多是女生,廠內男女比例相差很大,很多人因為同事關係結合,如果沒有發生後面這個事,其實RCA還滿讓人懷念的。」吳志剛說,公司解散之後,有人向立委檢舉公司違法排放有機溶劑,RCA污染的事情才浮出檯面。有人開始意識到不對勁,連絡幾個老同事,發現大家一身病痛,一個拉一個,一直到1999年才成立協會。
協會成立之後,政府其實一直都處於被動的狀態,必須要自救會的人要求,政府才會做點甚麼。吳志剛無奈的說,連三次體檢都是我們去要求的,針對癌症做檢查。也因為這個體檢,及早發現太太有子宮頸癌。但對於政府消極的態度,讓自救會很不滿。

土地污染事件爆發後,政府要求RCA必須整治土地,但是對於這些員工卻不聞不問。吳志剛認為,因為政府害怕這些求償案,會讓外資不敢再進來投資。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賀光卍表示,一開始他們走體制外的抗爭路線,指政府是共犯,一聽到共犯政府就哇哇叫,「政府說,這件事情上有得有失啦」。有得有失,但是對於「失」的部分,政府卻迴避了身為共犯的責任。「他們只要我們自己走司法程序。」

司法程序是一條漫長的抗爭道路。2005年自救會因為不符社團法人資格因此訴訟被駁回。後來法院認為程序要件可以補正,將RCA求償案發回地方法院重審。「那時自救會差點要解散了,後來臨時召開理監事會,決定還是要繼續下去。」吳志剛說,但是後來又面臨法師團更換,現在終於進入實體訴訟,算是一波三折。

除了進行司法訴訟,自救會也曾遠赴美國,拜會美國總工會等十二個勞工和環保團體。賀光卍說,因為RCA事件是全球資本主義下的結果,因此我們要去資本主義的大本營──美國。當時政府單位關切自救會前往美國的動機,面對台灣政府的質疑,吳志剛回應,「我們要去白宮拉布條啦!」

在美國許多著名環保團體邀請自救會參加座談,當地的台灣留學生也主動幫忙,吳志剛說,看到那時記錄的影片,他就流淚,覺得感動,「自救會能走到今天,真的事很多外面的人和團體進來幫忙的,不然我們甚麼都不懂,哪有辦法。」

另外RCA自救會的抗爭過程,也改善了台灣許多相關法規。吳志剛表示,某一次在勞委會開會,一位自救會的娟姊突然把上衣都脫了,「那場面很震撼,他是乳癌兩邊乳房都割掉了,胸部跟洗衣板一樣平。本來乳癌是不算殘障的,後來被列入殘障裡了。」

2002年被要求補正,從那時自救會正仔細的整理會員名單,收集詳細資訊,希望不要因為程序問題而讓官司停滯不前。

但是連絡會員上還是有很多障礙,「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不是很喜歡討論自己的病,尤其像癌症,會覺得是自己不好才得病。」吳志剛表示,那時候一個工廠好幾百人,流產這種事天天都會有,大家都以為是自然現象,而且也不是很想講。吳志剛表示,這些工作花了好長的時間,加上看不出對官司的實際成效,許多會員漸漸離開,更不用說那些因為疾病而過世的人。

事情拖了十幾年,吳志剛說,一開始公司的女工都很願意加入,抗議隨隨便便就是兩三輛遊覽車的人,但是現在卻是只剩十幾個。有些人是因為真的累了,有些人則是家裡反對,希望他們好好養病,不要這樣出來折磨自己。

好不容易進入實體訴訟,磨難卻正要開始。吳志剛說,一開始大家都很希望能站上證人席,為這些受難的員工盡點力,但是三次開庭下來,大家都怕了。坐在證人席的阿窕,讓被告律師將她的生命翻來覆去的檢視,連婚姻狀況都拿出來討論。

賀光卍說,RCA的律師把大家搞的快瘋了,感覺我們好像務必要記得這十幾年來所有發生的事。只要我們記錯了被當成把柄,好像說謊、做偽證一樣。「回家以後除了要擔心自己的病,還要擔心有沒有說錯話,害了大家。」吳志剛說,阿窕壓力很大。加上阿窕家裡狀況不錯,其實家人都希望她好好休息,但她還是堅持出庭。

原本成立自救會,是一個很單純的要為自己伸張正義,但是拖了這麼久,反而有點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公義。吳志剛表示,希望RCA能成為台灣反抗資本主義的成功案例。希望RCA可以讓台灣認清,是不是一定要犧牲這麼多,才能換到資本,有沒有一個讓環境和社會和平共處的方式?

「其實我5年前就可以移民,但是投入自救會以後,覺得走不了了。特地找了一個可以輪三班的工作,配合開會或者其他活動」。投身自救會這麼多年,吳志剛表示,感到欣慰的是,台灣對於環境污染漸漸有了意識,許多法規也更改。他說,如果有可能勝訴,會拿出一筆錢成立基金會。下一步還希望能將RCA員工的子女們一起拉進來,這樣才能走的長久。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市動保處掛牌在即 街貓TNR也要破除區里界線


也許繼續流浪 卻不必然被撲殺
本報2010年1月2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貓也要會看門牌

台北市一共有449里,目前有40幾個里與民間團體攜手進行街貓TNR(英文trap捕捉、neuter結紮、release放養的縮寫)方案,在這些幅員內結育後的街貓,捕犬隊不會捕捉。而以外的貓,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南港區有民眾自費為街貓TNR,同樣剪了耳朵做註記,仍然被捕犬隊視為一般流浪動物處理,帶回收容所,面臨撲殺的命運。街貓的生存法則完全由人類按照地域決定,踏錯鄰里,可能一腳踏入死亡線,這種兩極的命運,連市議員李文英都不禁要為牠們叫屈,「街貓看不懂門牌呀!」

這種「一貓兩制」現象該如何化解,街貓節育TNR計畫成效又如何,未來該如何走下去等等問題,在28日台北市產管局動物保護處(以下與現行的動物衛生檢驗所皆簡稱為動保處)即將掛牌之前,幾位市議員決定先來個徹底檢視!台北市議員李文英、周柏雅、許淑華辦公室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21日假台北市議會聯合召開公聽會,除了邀請TNR志工、動保團體及市府相關人員,還請到非TNR實施區域的請願民眾報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討論,歸納出三點結論:未來動保處需提出「全市街貓TNR宣導、推動和研考執行計畫」以及研擬「北市犬貓寵物源頭減量方案」,並確保TNR執行過程兼顧動物福利和獸醫專業倫理。

讓社區民眾感受到改變 樂於接受TNR

圖片來源:台灣動物認養地圖網站TNR被視為有效減量、具備人道精神的控制流浪動物數的方法。台北市自2005年開始針對街貓推動TNR,第一個與台北市動物衛生檢驗所合作的民間團體即為台灣認養地圖協會。該會理事長蘇聖傑表示,民眾對待流浪貓的態度,喜愛和憎恨都只在光譜的兩極,大多數人都能在溝通理解下逐步接受TNR計畫以及街貓,而TNR成敗往往維繫在人和的前提下。他舉協會在推動鄰里社區TNR時的經驗,從「反彈到接受」的關鍵即在於與里長、社區居民不斷溝通協調,並且投入協會志工參與捕捉街貓進行結紮,以實際成效說服社區居民。在劃定範圍內,TNR率70%以上,即能控制貓口數。

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秘書長黃靜怡也認為在社區中餵養街貓,採取低姿態是必要的。TNR往往來自愛貓的民眾,除了幫貓結紮,還有持續餵養的問題。因此,該協會教育民眾以及餵養者,慎選合適的餵貓地點,不要在別人家門口,最好選擇住戶少的地方或僻巷內,大多數貓會適應餵食地點遷移。避免造成社區民眾的不滿,以至於發生傷害街貓的行為。

蘇聖傑提到找出社區中關心動物的人,而不是好像是外來的人介入處理,社區的人會認為「你不住在這裡,無法了解我的困擾」。幫助社區中關心動物的人習得TNR技能,TNR工作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

關懷生命協會理事林雅哲建議動物保護處要能多和里長以及社區(大樓)管理委員會溝通,並以台大、陽明等四所大學為例,在經過充分溝通協調後,已簽訂接受TNR為校方處理流浪動物的政策,而TNR的貓狗在校內則由動物保護社團負責照顧。

社區共生 讓街貓有就地生存權

圖片來源:EcoGarden林雅哲認為TNR的重點是街貓有沒有就地生存權。TNR的理想是以節育替代撲殺,較符合人道精神的減量方式,因此必須做。對於民眾的抱怨應該發展方法處理,而非因為民怨而不做。而TNR目的是減量,不是免死金牌,捕捉與否應取決於動物的行為,而非有無TNR。因此,即使是家裡養的寵物,行為不當以致於影響民眾安全也應捕捉;而未施行TNR的流浪動物,只要行為不影響到人類,也有街頭生存的權利。

林雅哲認為現行捕捉的門檻應提高,只針對不適合街頭生存、對人類有威脅的流浪動物捕捉,這樣可大量降低收容量;而收容所的這些貓狗,便可以讓愛心媽媽、民眾認養安置在家中,只要不在街頭造成其他民眾的威脅,便能兼顧動物的生存權。

此外,捕捉的原則也應以「不檢舉就不抓」,抓了也要查證是否屬實,並且證明流浪動物確實危害民眾生命,才予以捕捉。而查證的工作繁重,市府應依據動物保護法設義務動物保護檢查員,訓練一般民眾投入動物保護的行列。他提出「社區共生」的概念,有別於「共養」,有些民眾即使不願意餵養,至少讓流浪動物有生存空間,在社區內和平共生。

在TNR實施方面林雅哲建議,市府多提供誘捕籠並能解決民眾帶著誘捕的貓到醫院進行結紮時之交通問題。他提到未來捕犬車使用機率不高了,應考慮轉換用途,接受民眾預約方便民眾帶流浪動物去施行結紮手術。

街貓TNR:短期、大量、同時

圖片來源:EcoGarden對於區域性街貓絕育率需達70%,才有減量、控制的效果,而台北市只有不到10%的區域/里進行TNR,不及減量控制的比率,再加上源頭減量無效,民眾繼續將貓遺棄街頭,問題並沒有解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朱增宏認為,既然街貓TNR必須「短期、大量、同時」執行,才會徹底,建議動保處編列所需的預算全面推動。此外,會中雖然有許淑華議員極力爭取將動物保護理念列入國小品格教材,但主責推動動物保護、動物福利的動檢所網站中,沒有隻字片語提及「動物福利」,也未說明TNR志工訓練相關文宣、評選計畫等,似乎自相違背。

流浪動物花園協會秘書長張熙堯提及部份施行節育的街貓有因術後感染或不當照顧導致死亡的現象,建議動保處是否針對醫院使用的線材及醫療表現評選合作醫院,供志工參考,以避免這類問題發生。


 

 

【相關連結】

■街貓日記http://e-info.org.tw/node/21598

■動保團體施壓 行政院同意年底設動物
保護處http://e-info.org.tw/node/49359

■校園收養流浪動物? 高雄鼎金國中舉行
全國第一次公民論壇http://e-info.org.tw/node/50225

■環境運動中失落的一環:飲食教育與動物
福利http://e-info.org.tw/node/21963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氣候政策的共識難以形成?
作者:譚偉恩

再過大約1個禮拜,就可以知道去年COP15會議最後通過的《哥本哈根協議》(Copenhagen Accord)究竟是不是一紙毫無效果與拘束力的文件。依據《哥本哈根協議》的內容,附件一國家應在今年1月31日以前提出各自的減量目標,而非附件一國家則須提出各自國內所規劃採行之碳排和減緩行動。

就筆者個人的淺見,象徵「後京都」國際氣候合作的《哥本哈根協議》到了月底恐怕又要再一次讓許多人失望了。以下提供幾點個人心得,為這個悲觀的預言背書。

A. 認知與感受的欠缺
如同其它物種,人類透過演化取得認知與感受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決定了我們與世界的關係。認知與感受的能力有很大一部分源自前人在面對困境時所積累的經驗,然而氣候變遷是個迥不相同的問題,它挑戰了人類既有的想法和行為。以下將之特徵加予羅列:

1、氣候變遷是一個技術問題,需要有相當的科學性知識才能對之有所了解。但一般人在這方面普遍缺乏,甚至是有意的排斥。許多人根本不清楚氣候變遷中的人為因素與其導致之結果。

2、氣候變遷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涉及到在不同組織階層中所發生的非線性關聯事件、回饋、高階屬性。而這正是人們為何難以想像全球暖化所可能導致的災難性後果或洋流活動的改變。

3、氣候變遷代表的是一種高度的可能性,讓溫度增升、激烈的改變或是出現異常(極冷/極熱)。但我們經常忽視這樣的可能性,彷彿一切都是確定的。

人類所排放的碳可以在大氣中留存數個世紀之久,並且持續的影響氣候。但因為與其它自然現象結合,所以具體的結果常常不是顯而易見的。換句話說,今天排放的碳可能要在數十年之後才會被人所感受到。真因為如此,所以氣候變遷在經濟上的效果被低估,而在政治上則不被關注。儘管環境科學家認為世界是一個整體性不可分割的結構(國際關係學者近幾年也提出「安全」不可分割的觀點),但對許多人來說,遠在國境以外的事件並不值得加以注意。因此,溫室氣體所導致的發展中國家環境災難,便引不起工業國家太多的興趣。

氣候變遷的許多效果是間接性的,是屬於第二級的影響,例如:物種滅絕、農業型態的改變(但這些結果受到第一級的影響甚深)。而第二級的影響又會導致經濟、社會、政治等第三級的相關問題。可惜人類常難以認知到這種間接性的聯繫現象(這與多數人並非直接受到氣候變遷而喪失生命或財產有關,絕大多數的人是在第二級或第三級受到影響)。

B. 集體行動的困境
氣候變遷可以說是世上最大的集體行動困境,明明所有的行為者(無論是人或國家)均與其密切相關,但每個行為者都只希望限制對方的GHGs排放量而不是約束自己的排放行為每個行為者的想法都是希望從減排中獲利,同時成本不要增加,而當大家都這麼想時,Hardin的公地悲劇效應就會產生。

集體行動的困境尚不止於此,不同世代的人類間也會有這樣的問題。許多人會想為什麼我要為下一代那些與我無關的人努力減排GHGs呢?為什要讓下一代的人類受益,而成本卻由我們這一代承擔呢?
因為有上述這此問題存在,集體行動的困境很難被克服。

C. 氣候變遷道德化的不可行
倘若單從經濟與私利的面向無法克服氣候變遷的集體行動困境,那麼以道德性的義務還有為公共財做出貢獻會不會比較可行?這個問題的思考可以從一個經典的問題作為開始:甲有意的傷害乙,並構成具體的損害結果。如果加害人與損害結果都可以事後被追究與判定,並且在時空因素上有密接性,則問題的處理是簡單的,道德的譴責也不會困難。然而,現實生活中人類所遭遇到的環境災害(其中有一種可能性筆者要特別提及)1, 多半調整或修正了上述示例的一些構成要件,使得道德性的判定有了困難,而這正是氣候變遷所面臨的難題之一。我們難以判斷誰該負責、誰是受害者,甚至有時連行為與結果間的關聯性也無法釐清!學者Gillbert對於氣候變遷道德化的問題,有值得發人深省的反思,「儘管人類社會對於食物和性有一套道德規範,但對於大氣的變化,道德規範卻是付之闕如。」

D. 全球正義
跳脫以個人中心的角度思考氣候變遷的道德問題,另一種途徑是以「全球」為分析基礎來討論所謂的正義問題。烏干達的領袖曾說過,「氣候變遷是富有國家對貧窮國家的一種侵略行為。

氣候變遷或許在某程度上的確是一種全球正義的問題,但卻有別於像戰爭這樣的國際不法行為。進一步說,氣候變遷的問題恐怕不適合以「民族國家」的角度來思考,因為不同國家的每個人都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雖然程度上可能不盡相同。或許我們應該進一步思考支持正義的「平等」究竟該怎麼被落實。以中國總體的GHGs排放來看,量絕對是很高的,但是該國國民的平均每人排放量卻不及於美國、英國等工業先進國家的人民。考量到這個層面,那麼《哥本哈根協議》中再度不斷被發展中國家強調的「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一定會繼續成為國際氣候合作的主軸,只是有沒有人想過,1997年《京都議定書》通過當時用以區分附件一與非附件一國家減量責任的判準,在十多年之後是否需要修正?然而,當國際社會能夠顧及此一問題時,或許全球正義中的實質公平性早已一點一滴的流失。

1當甲與乙兩個地球人住在不同的陸塊(彼此從來不認識),而甲某天腳踏車的失竊卻可能在因果關係上源自於乙在網路商店訂購一台二手腳踏車的經濟行為。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詹子慧
除了浮潛、燈塔和人權紀念碑以外,風光明媚的綠島還有一些與眾不同的驕傲:當遊客興高采烈地前往沙灘或溫泉的同時,是否有留意到路邊的塑膠板(PVC板),甚至道路底下的管洞呢?這些不起眼的設施代表著人們 對於在地生物關懷的起始:生態廊道。

獨一無二不背殼的寄居蟹:椰子蟹

獨一無二不背殼的寄居蟹:椰子蟹

在綠島的所有蟹類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椰子蟹,俗稱八卦蟹或山霸,據說牠會利用雙螯撥開椰子食用椰肉,因而得到此稱號,不過因為綠島並沒有原生的椰子,所以椰子蟹改吃當地最多的林投果,也吃農作物花生和地瓜。椰子蟹屬於寄居蟹類,卻是唯一長大後不需要背著蟹殼的寄居蟹,出生約2年後,便能長成堅硬的甲質化外殼,屆時便能夠脫離蟹殼自由行動了。

椰子蟹因為體型碩大、行動緩慢且棲息地容易遭人類侵擾,所以經常成為人類獵捕和食用的對象。過去,牠一直是居民生活裡的一部份,島民將之視為滋補身體的珍貴食材、甚至祭拜用的貢品,甚至小孩子也會抓來當作寵物。近來,隨著觀光客數量遽增,其肉質鮮美的特色以及有強身功效的傳言,更使得椰子蟹成了老饕的最愛;如今,又因為環島公路的工程建設導致棲息地遭到過度開發和破壞,嚴重地阻礙椰子蟹的生存,在2007年的蟹類致死調查中,發現單一月份竟然就有超過500隻陸蟹和陸寄居蟹命喪車輪之下,種種原因使得椰子蟹的數量劇減,實在令人憂心。

椰子蟹在「國際保育公約」中被列名為瀕臨絕種的無脊椎動物,也是目前台灣唯一受到法規保護的甲殼類動物,不過在政府的長期忽視與民眾濫捕下,綠島的椰子蟹正無聲無息地邁向絕滅之路,目前在台灣只有在綠島和蘭嶼還能見到少量的族群分布,2006年,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所作的調查甚至顯示全島僅剩82隻椰子蟹。也因為這樣少得駭人的數據,促使這幾年包括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東管處、海巡署東巡局、綠島分駐所以及地方文史工作者,都積極投入椰子蟹的保育工作。

還給椰子蟹安全的路

當生物的生存空間因為人類的都市擴張或者道路建設工程所切割後,將被迫使各區塊的生物各自孤立,破碎零星的空間對於生物的繁殖、成長過程無疑皆是種傷害。有鑑於此,「生態廊道」觀念的提出倡導,人們希望在詳盡的規劃下,還給動物一個安全的通道,並且透過安全的廊道設施,將各個孤立零碎的棲地點連接起來、成為較完整的生存棲地空間,以減緩生物多樣性消逝的危機。世界自然保育聯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更決議應當將相關保護區改採「從島嶼式到網絡式」的規劃。

舉例而言,台東縣政府自2006年開始申請離島建設基金補助,進行「蟹類生態廊道計畫」,從研究當地自然生態與觀察棲息地開始、進而結合社區的保育團體力量,依序進行「生態調查與監測」、「椰子蟹復育」、「生態社區育成」與「試驗性生態廊道之可行性評估、規劃與建置」等四個階段的工作,更於2008年完成「綠島生態資源永續發展計畫-蟹類生態廊道建置及監測計畫」,更試圖規劃評估「椰子蟹生態園區」地點,力求以保育工作為基礎來推動生態旅遊的發展。

生態廊道架設前必須先搜集妥善資料以利後續規劃,如:判定好發區、進行生態敏感區的勘查與紀錄、選擇可能進行位置、考量路權範圍、工程可行性、社區參與及教育宣導易行性等因素、並參考國內外成功案例,才能創造真正適合生物,發揮功能的廊道。

廊道若要達到完善設置與運用,均須考量到生物的習性特徵,以穿越式廊道的設計為例,包含三部分,為水泥涵管(穿越道路的構造物)、涵管進出口配置,以及誘導阻隔板。在水泥涵管部分,內部鋪設砂石營造粗糙表面,以利動物爬行;廊道本體設置上需考量通風,不能使廊道空間鬱閉,使蟹類可分辨陸地與海洋的方向,增加其利用廊道的機會;又因為蟹類的爬行能力很強,不論是粗糙的垂直壁面或者倒立均能爬行,便將突出於道路旁邊的阻隔板作為輔助式的圍籬使用。而材料方面,也為了因應綠島地區不論是海風侵蝕或陽光曝曬都很嚴重,所以選用表面光滑且能夠耐日曬雨淋、鹽類侵蝕的PVC板來設置。

 

生態廊道要發揮功效,除了廊道本身設施的設計之外,尚需其他的輔助設施導引路緣石,引導蟹類行進至廊道口,促使其進入廊道並穿越馬路;道路兩旁的阻隔浪板,因表面光滑,讓蟹類不易爬行而上,避免誤入馬路。設置之後,還需進行監測工作,以利瞭解生物使用廊道的情形,以綠島蟹類廊道的監測而言,初期並未發生功效,但逐漸地看到數據的成長,在2009年的6次人工監看過程中便觀測到共5種13隻蟹類經過痕跡。

 穿越式廊道,圖片來源:綠島永續行動資訊網

導引路緣石圖片來源:2009年「綠島生態資源永續發展計畫蟹類生態廊道建置及監測」報告書

道路兩側的阻隔浪版道路兩側的阻隔浪版,圖片來源:綠島永續行動資訊網

與生物共存,世界潮流

在國外有很多成功的生態廊道案例,例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美洲生態走廊」,北從美國阿拉斯加為起點,往南延伸到南美的阿根廷,綿延4萬公里、橫跨8個國家,將沿線的各個生態區連接在一起,共同保護了美洲大半數的物種。

另外,像是荷蘭過去因為在土地利用與交通建設上使用密度很高,所以對於生物的棲息地也造成很大的破壞;直到1990年,荷蘭政府頒布了「國家生態網絡計畫」,補救動物棲息地遭分割的問題。該計劃打破過去劃分保育區的概念,試圖將整個國土內大大小小的區塊和走廊串聯成一個生態體系來做保育和建設

關於生態廊道,對大自然和人類自身而言都是好的開始、人們開始懂得為週遭的物種多退一步。即便台灣在現有生態廊道的發展上還不夠完善,像是在國土規劃與土地使用的體系方面還未臻成熟、不同層級的政府管轄與規劃的權責不清等等,不過相信隨著各方有心人士的努力和政府的推廣,台灣的生態終將會有越來越好的未來。

參考資料:
1.2009年「綠島生態資源永續發展計畫蟹類生態廊道建置及監測」報告書
2.永續公共工程網站http://eem.pcc.gov.tw/eem/?q=node/2350
3.綠島永續行動資訊網
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站

※本文轉載自生態與工程入口網站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梅山、米崙斷層 50年內恐大震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2010.01.22 05:02 am
 

國科會昨天在行政院院會中,引述中央地質調查所針對台灣卅三條斷層中的八條研究報告指出,嘉義的梅山斷層、花蓮的米崙斷層,五十年內發生規模七以上地震的機率可能超過百分之四十。

一九○六年三月十七日清晨,在嘉義梅山鄉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一強震,造成長達廿五公里的斷層。梅山斷層就在中正大學地下,約離北二高西方十公里。地調所透過溝槽開挖預估,梅山斷層的「再現週期」約一百五十年,代表下一次同規模地震就是二○五六年;資料顯示,從現在起五十年內發生同規模地震的機率有百分之四十四點九。

米崙斷層則是花蓮地區一系列斷層的統稱,一九五一年花蓮發生規模七點三地震,讓花蓮機場東側抬升五十公分、七星山抬升一百二十公分、七星潭左移約兩公尺,還造成花蓮港水位線下降了六十公分。地調所則預估其再現週期約一百廿五年,從現在起五十年內發生同規模地震的機率有百分之四十一點四。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于高解釋,預估精確程度和開挖進行研究的次數有關,倘若數據不夠,可能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誤差;像梅山斷層的開挖只得到一次數據,是否可靠還有許多疑慮。但可以提供發生機率高、時間點近的地區作優先防災參考。

「台灣是地震活躍地區,民眾要有警覺。」國科會副主委陳正宏說,偶發的小地震代表力的釋放和平衡,不是壞事。重點是政府和民眾要對地震做好準備,才能在地震來臨時將災害減到最低。

※延伸閱讀》
‧建築抗震》鋼骨結構最耐震?專家:不見得
‧建築抗震》傳統長條型校舍 遇強震最易倒
‧歷史新聞/梅山大震滿百年 周期又到?學者:沒根據
‧歷史新聞/台大研究 每10年可能就來一次大地震?!
‧歷史新聞/經濟部大地震報告 引起恐慌

【2010/01/22 聯合報】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台焚化廠 都用黑心活性碳
【聯合報╱記者蔡政諺曹敏吉/高雄市報導】
2010.01.22 05:29 am
 

 

 

檢調扣押力晶公司槽車,發現裡面有機關,業者在焚化廠從正常噴嘴(左圖)取樣送驗後,再從暗藏於「槽中槽」這個噴嘴出貨,灌注的都屬不合格的活性碳。
記者劉學聖、蔡政諺/攝影

屏東縣威翰環保與力晶活性碳公司供應全台廿個焚化廠活性碳,過濾「世紀之毒」戴奧辛;業者卻罔顧大眾健康,涉嫌以含碘量不足的活性碳充數。高雄檢調斥業者太沒良心,「使得全台籠罩在世紀之毒威脅下」,昨聲押負責人黃贍葦等三人獲准。

檢調指出,兩家公司還生產飲水機的濾心及碳棒,依規定,民生飲用水的濾水材料不得使用回收物;但兩家公司去年初開始,涉嫌使用「回收再生」的活性碳或未經活化製程的碳料,製成飲水機用的濾心或碳棒,有產品已賣到大陸,是否流入國內待查。

檢調表示,國內各焚化廠為收集焚化過程所產生的戴奧辛等有毒廢氣,規定用作集塵過濾的活性碳含碘量,每公克至少九百毫克,但不肖業者提供的活性碳含碘量每公克只有三百毫克。

焚化廠每次進貨都要檢測含碘量,業者涉嫌玩「兩面手法」,改裝運送活性碳的槽車,在車尾端的噴嘴動手腳;即槽車裡暗藏一個小型的「槽中槽」,裡頭灌注不合格活性碳。另一種是太空包上下表層為合格品,中間全為不合格的黑心貨。

檢調指出,含碘量符合標準的活性碳,每公噸國際價格約九百美元,不合格活性碳每公噸四百美元,差價達一倍多;估計兩家公司近兩年來,賺取不法利益約三千三百萬元。

被收押的負責人黃贍葦、廠長黃士源及業務經理楊永明,否認有劣品充真品的詐欺行為,表示是認定的問題,有些活性碳放久受潮,因而「差標準值一點點」。

威翰與力晶公司是成立十年的關係企業,從九十四年起,承包全台焚化廠活性碳業務。檢調根據查扣帳冊,懷疑威翰與力晶「一開始就存心不良」,但目前僅掌握九十七年以後的證據。

檢調人員說,用來蒙混的活性碳一旦缺貨,業者甚至「拿不明粉末」充用,「幾乎讓全台都籠罩在戴奧辛陰影下,太沒良心」。是否有公務員包庇,將再分案偵辦。

※延伸閱讀》
歷史新聞/木柵北投焚化廠 廢水戴奧辛超毒
歷史新聞/八里焚化廠 製造「戴奧辛羊」?
歷史新聞/戴奧辛 人類製造的最毒物/font>
閱讀秘書/戴奧辛 無色無味超毒

【2010/01/22 聯合報】

居民怒:毒氣 不知吸了多少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苗君平蔡佳妤鄭國樑/連線報導】
2010.01.22 05:29 am
 
 
「夭壽,怎麼會這樣!」屏東縣崁頂焚化廠位於崁頂鄉越溪村,興建時村民就強烈反彈數度抗爭,昨天獲知檢調查出廠商供應黑心活性碳給焚化廠,痛批業者沒良心,「叫誰以後敢與焚化廠為鄰」。

崁頂村民陳萬忠說,「我們不知吸了多少毒氣」,政府應負責任,要為村民做健康檢查,「不然抗爭沒完沒了」。

台中縣后里焚化廠去年曾排放紅煙,居民覺得身體不適,曾大陣仗前往抽檢。議員陳本添說,住戶原本就提心吊膽,「怕有毒廢氣禍延子孫」而自組監督小組,沒想到還會有黑心活性碳這種事,實在始料未及。

「難怪,有時候在附近(焚化廠)待久了,回家喉嚨會不舒服,」高雄市中區焚化廠在三民區鼎金里,吳姓里民說,他們用衛生紙擦汗,清楚可見「黃色的汗水」,但環保單位平常檢測都符合標準,居民原就懷疑官方的監測有問題,現在證明「很可笑、很諷刺」。

※延伸閱讀》
歷史新聞/木柵北投焚化廠 廢水戴奧辛超毒
歷史新聞/八里焚化廠 製造「戴奧辛羊」?
歷史新聞/戴奧辛 人類製造的最毒物/font>
閱讀秘書/戴奧辛 無色無味超毒  

【2010/01/22 聯合報】

黑心活性碳 吸不住戴奧辛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徐如宜/連線報導】
2010.01.22 05:29 am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昨天說,焚化廠燃燒的廢氣中含有戴奧辛與重金屬,必須經活性碳吸附與集塵處理再排放,才能確保安全,業者用劣質活性碳充數,「簡直罔顧人命」。

戴奧辛素有「世紀之毒」之稱,凌永健說,全台有廿一座焚化廠,廢氣處理與排放的操作流程都一樣,在廢氣到煙囪前,須經「空氣物處理單元」將廢氣急速降溫到攝氏一五○度以下,噴灑活性碳粉末,吸附戴奧辛與重金屬物與飛灰,再收集到「濾袋集塵器」;經過這道程序後的「殘煙」,才從煙囪排放出去。

他說,環保署對活性碳的規格訂得相當清楚,廠商在活性碳含碘量上動手腳,顯示抽驗程序有漏洞,須徹底檢討。

凌永健說,理想活性碳,碘值應有九○○,「可將百分之九十九的戴奧辛與重金屬、飛灰等抓下來」,次級品吸附能力差,容易有漏網之魚,也影響大氣品質。「廠商造假,完全是成本考量,公部門的檢驗工作得更落實,」凌永健說,焚化廠驗收活性碳,不能僅憑賣方的證明就過關。

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長袁中新也說,活性碳碘值吸附量的數值最有指標意義,應找公正單位量測。

凌永健與屏科大環工系教授林傑均認為,使用次級活性碳集塵的焚化廠,廢氣排放是否異常?重金屬與戴奧辛的濃度是否偏高?須進一步追蹤,建議落實周邊環境監測。

【2010/01/22 聯合報】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5年前雞蛋接濟 65年後領事親人謝恩
【聯合報╱記者江良誠/南投縣報導】
2010.01.22 05:29 am
 
這張照片是卓還來(左一)派駐北婆羅洲領事前,和妻子趙世平(左六)、一雙子女及弟弟等在上海合影。
圖/卓以定提供
 
旅居美國的卓以定(中)終於找到卓家的恩人,她親向已九十高齡的柯景星(右)道謝,對她而言這是一趟六十五年的感恩之旅。
記者江良誠/攝影

「阿伯,我們找你找了六十年!」旅美多年的卓以定昨天專程到彰化縣,向高齡九十的恩人柯景星道謝,情緒激動。六十五年前,中華民國駐北婆羅洲領事卓還來遭日軍殺害,妻子及年幼的一兒一女都被監禁,監視俘虜的台籍士兵柯景星偷偷拿雞蛋接濟,保全遺孤。

「卓還來是我的伯父,我終於見到救伯父一家的恩人,也了了父親的遺願。」卓以定說,雖然戰後人事全非,但卓家沒有忘記當時幫助他們的「台灣兵」。

她說,二次大戰接近尾聲時,日軍占領北婆羅洲,伯父一家四口都被送到沙勞越首府古晉的俘虜營,伯母趙世平營養不良,無法哺育襁褓中的兒子卓以強;柯景星不忍,和其他台灣兵經常拿食物接濟,「柯景星更省下自己配給的雞蛋、牛奶送給伯母」。

一九四五年七月六日,卓還來堅持不被日軍吸收,投入汪精衛政府,慘遭日軍殺害。趙世平母子回到大陸,一直不忘柯景星的恩情。

卓以定說,伯父為國犧牲,父親卓貺(音:況)來感到相當光榮,一九四九年來台在台大外文系任教,一心尋找恩人;趙世平曾抄下柯景星在台灣的地址,但光復後台灣地名重編,父親曾到彰化查訪,始終無功而返。

「父親去年病逝,臨終前念念不忘,但人海茫茫,不知從何找起?」卓以定說,幸好報導文學作家李展平花了多年工夫,採訪當年的台籍戰俘監視員,寫下《前進婆羅洲》、《戰火紋身的監視員》,柯景星仍清楚記得當年曾幫過「領事夫人」。

 
 
去年,作家龍應台出版《大江大海1949》也有這段情節,聯合報系紐約世界日報周刊組主任常誠容和卓以定熟識,寄書給卓以定。卓以定興奮找到恩人,終於踏上這條六十五年的感恩之旅。

定居休士頓的她,由李展平陪同驅車到彰化縣和美鎮鄉下,不斷合掌向柯景星道謝。另名台籍監視員八十五歲的周慶豐,也趕來相會,兩位老人看著卓還來一家的照片,不勝欷噓。

卓以定說,伯母趙世平高齡九十六歲,全身癱瘓無法行動,目前定居洛杉磯,得知找到幫助她的「台灣兵」,相當高興。

※延伸閱讀》
歷史新聞/二戰徵調南洋 台籍戰俘唱悲歌
歷史新聞/歷史錯置 正視台籍戰俘創傷
歷史新聞/彭明敏 找到截肢保命恩人

 

【2010/01/22 聯合報】

卓領事紀念碑 佇立北婆羅洲
【聯合報╱記者江良誠/南投縣報導】
2010.01.22 05:29 am
 

駐北婆羅洲領事卓還來不受日軍威脅利誘,慘遭殺害殉國,當地華僑感念他維護僑胞權益,特別設立卓領事紀念碑。卓以定說,伯父為國捐軀,希望政府能將他入祀忠烈祠,讓英魂異域來歸。

卓還來犧牲時年僅三十四歲,他是燕京大學高材生,曾留學法國,精通五國語言。投入外交工作,他展露長才,獲得北婆羅洲僑胞的擁戴。

當時日軍因為卓還來精通日語,且學識淵博,很想將他納入旗下,甚至承諾他返國擔任汪精衛政權高官,但卓還來始終堅持他是中華民國外交官。擔任俘虜監視員的柯景星說:「卓領事忠勇愛國,不管日軍怎麼威脅利誘,他都不被打動,我敬佩他。」

二次大戰末期,日軍逐漸露出敗相,俘虜營守備放鬆。當地華僑想營救卓還來,但卓還來認為,他獨自脫身,可能引起日軍報復,他身繫十萬僑胞安危,因此拒絕營救計畫。未料,日軍竟不懼殺害外交官的惡名,殘殺卓還來。

兩年後,政府派專機將卓還來遺骸迎奉南京,連同在菲律賓殉難的楊光泩等八名外交官,安葬於南京菊花臺。北婆羅洲的華僑感念卓還來,主動在山打根設立「卓領事暨同難四人紀念碑」。

卓以定說,因中共奪下政權,伯父的忠勇事蹟在大陸數十年沒人敢提,直到近幾年才不再成為禁忌,她希望政府也能重視伯父為國犧牲的事蹟。

作家李展平也說,曾經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葬身拉包爾的日軍俘虜營,去年消息曝光後,政府派人將海外荒塚迎靈回台灣;對海外殉國的「中華民國外交官」,也應讓他入祀忠烈祠,得到國人的敬意。

※延伸閱讀》
歷史新聞/二戰徵調南洋 台籍戰俘唱悲歌
歷史新聞/歷史錯置 正視台籍戰俘創傷
歷史新聞/彭明敏 找到截肢保命恩人

【2010/01/22 聯合報】

「領事夫人妳跪了 我雞蛋不給妳」
【聯合報╱記者江良誠/南投縣報導】
2010.01.22 05:29 am
 

「領事夫人哭著要跪我,我告訴她,我才二十幾歲還沒娶某,你不能跪,不然我雞蛋不給你!」九十歲的柯景星回想六十五年前在戰俘營接濟趙世平,趙世平下跪感謝,慌得柯景星得用「恐嚇不給雞蛋」才勸阻趙世平下跪。

 

二次大戰,日軍在太平洋地區俘虜三十多萬盟軍,並四處設置戰俘營,日軍還拉台灣青年當軍伕,擔任監視員看守戰俘。柯景星當年才廿歲,改名為「河村輝星」。

他描述台籍軍伕並非軍人,只算軍中雜役,日軍對待軍伕,一向打罵為主,稍不滿就是一巴掌打下來。台籍監視員處境不好,戰俘的處境更難堪,連食物配給也不足。

當時,他們管理兩百多名俘虜,大多是「阿禿仔」(英、澳戰俘),食物配給不足,「阿禿仔」曾偷摘當地人種的鳳梨果腹。領事夫人帶著兩名年幼的兒女,因為營養不足,甚至無法哺乳。

柯景星說,卓還來祖籍福建,大家不僅同為中國人,且語言溝通無礙,因此台籍監視員都很同情領事一家,經常幫忙。柯景星不但將配給的雞蛋送給趙世平,甚至戒菸,將菸草換取食物給領事夫人。

他後來成為戰俘,在南洋被關十年才回來。半世紀後,仍有人想到他,並前來探視,令柯景星相當開心,變得幽默起來。

當卓以定談起伯父是燕京大學高材生,柯景星答:「我也是大學生。」大家愣住,只見他不疾不徐說:「我讀過長青大學。」

卓以定說,伯母趙世平也是燕京大學高材生,返回大陸後,將堂姊卓以佳、堂兄卓以強請妹妹照顧,她則到美國在聯合國工作;未料大陸淪陷,母子分隔,直到廿多年前,堂兄、堂姊才到美國團圓。

※延伸閱讀》
歷史新聞/二戰徵調南洋 台籍戰俘唱悲歌
歷史新聞/歷史錯置 正視台籍戰俘創傷
歷史新聞/彭明敏 找到截肢保命恩人

【2010/01/22 聯合報】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批台大生吃飽等死 林火旺出面澄清

更新日期:2010/01/22 11:29

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遭到平面媒體指稱,昨天參加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演講時,批評台大學生「吃飽飯等死」,還說台大生只是比較聰明的動物;不過今天林教授出面澄清,根本沒有批評台大。

 

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我其實真的沒有批評台大,在場的人沒想說我批評他,我只是要學生反思,哲學上的反思,我問學生說,如果你一天到晚想說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未來,只為追求自己利益的話,那這和動物沒有差別,因為動物也會。

那至於說『吃飽飯等死』,嚴格講,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思考,一個人活的價值在哪裡,大部分人其實是在『吃飽飯等死』,我根本沒針對台大學生,所以我覺得好驚訝。」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新位置
  • 請輸入密碼:

RCA三度開庭 罹癌員工要為自己討公道

更新日期:2010/01/21 22:39 特約記者呂苡榕報導

「我不在乎錢,我只在乎我的生命和健康」三度站上證人席的前RCA女工黃春窕哽咽的說。昨(20)日是RCA工傷案第三次開庭,罹患鼻咽癌的前員工黃春窕再度出庭作證,為多年來身心受創的工人們站上第一線。

由於全案最困難處在於讓法官認定RCA員工罹病原因和工作環境污染之間的「因果關係」,因此被告律師詳細詢問黃春窕家族成員的健康狀況,企圖釐清是否有癌症病史。「我父親活到99歲,他的兄弟姊妹友都很長壽,我媽媽有糖尿病,80幾歲過世。兩個人都吃素,飲食非常清淡。」

除了疾病史之外,被告律師也詢問黃春窕住家附近是否有化學汙染事件、曾任職過建築公司,是否因工作需要時常進出樣品屋或新建造的大樓等。但這些可能致癌因素都遭黃春窕否定。只是被告律師這樣鉅細靡遺的盤問,,讓審判長認為「問題太細,偏離主軸太遠了」。

之後律師將問題轉向「證人如何將自己患病與RCA關連起來」。黃春窕表示,在RCA工作時會有流鼻血的症狀,但當時不認為那是疾病,所以只是到醫務室冰敷。後來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加上參加自救會,開始回想或許自己的病與RCA有關。

黃春窕回憶起自己的工作狀況,她表示,一直到離開後才知道清洗用的溶劑裡含有三氯乙烷,每天我要檢查那些用這種溶劑清洗的版子,不知道吸入多少有毒氣體。「我這條生產線上8個工作人員,其中5個得癌症,2個失聯、剩下一個雖然沒有癌症,卻有死胎。」,黃春窕說,她也認得幾個沒有得癌症的員工,但他們都是在辦公室的,不是生產線上。

接著被告律師將問題轉向自救會要求的賠償金上。被告律師首先詢問黃春窕是否要求賠償金額,黃春窕激動的說「我不在乎錢,我只在乎我的生命和健康。除了精神賠償,其它醫藥費我都不要,我不在乎」。但被告律師只追問一句,我不是問你在不在乎,而是問你有沒有要求。黃春窕聽罷用力搖了搖頭。

長達3小時的庭訊,總算結束黃春窕的詢問。馬拉松式的訊問過程對罹患癌症的證人無疑是另一種折磨,但未來還有更多RCA前員工會努力站上第一線,要回他們被遺忘多年的尊嚴。下次開庭已是三月,還有漫漫的訴訟長路要走,只是這些員工是否還有時間等到結束的那一天。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韓收容所慘無人道 女性被當作「性奴」

更新日期:2010/01/21 18:35 北韓的「政治犯收容所」完全無視人權。把試圖逃離收容所被抓的人,槍決或處以絞刑。曾被關押在收容所的人作證說:「孕婦突然失蹤,很有可能是被秘密處決」。

 一名曾被關押在收容所的人說:一年內好像執行二十至三十次公開處決。罪名是「堅決不接受改造」。另有一名曾被關押在某收容所的人說:一九九二年曾發現身上插著鍬把的孕婦屍體。秘密處決地點是距離收容所五百公尺遠的山坡。

 據南韓「朝鮮日報」今天報導,北韓的收容所只提供住處和食物,幾乎不提供衣服和鞋襪。因為不提供生活用品和衛生紙巾,被關押的女性備受煎熬。她們還成為性暴力對象。有證詞證明,在女員工較多的服裝廠和食品廠,常常發生性暴力事件,而且「國家保衛部」人員經常把這些女性叫到自己的房間當「性奴」。

 一些逃離北韓的女性透露:檢查人員還將手伸入他們的私處,檢查是否私藏金錢。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賴家王老五 義大利擬立「獨立」法

更新日期:2010/01/20 04:11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義大利政府要出手管一管那些已經成年,卻還賴在父母家的「賴家王老五」了。曾經也是「賴家王老五」的公共事務部長布魯內塔提議,立法強迫年滿18歲的年輕人搬離父母家,讓他們學習獨立。

 這種長大了還住在父母家的單身成年人,在義大利被稱為「媽媽的孩子」(bamboccioni),因為他們吃、住都靠父母,甚至連內衣褲都還要父母洗。布魯內塔是在貝爾加摩法院日前裁定現年60歲的離婚父親卡薩格藍達,得支付每個月350歐元(將近台幣1萬6000元)繼續撫養還在念書的32歲女兒後,提出這項建議。

父母也要負責任

 義大利「新聞報」調查,18到34歲義大利人有59%還住在父母家,遠高於歐洲其他國家:英國約34%、西班牙10%、德國16.5%、法國23%,歐盟平均值為29%。報導說,其中約5成是基於「經濟因素」考量。不過,布魯內塔懷疑,其實許多人只是想讓媽媽幫他們洗衣服、煮飯。

 卡薩格藍達1997年離婚後持續支付與前妻所生女兒的撫養費,直到2年前他認為女兒已經長大、又有兼職工作可以照顧自己才停止,但他失業的前妻認為,女兒一個月賺600歐元(約台幣2萬7000元)養不活自己,工作又難找,要求前夫繼續負擔女兒生計。

 義大利社會學家薩拉奇諾說,義大利數代同堂的大家庭具有社會正面意義,「但也可能阻止人們為自己負起責任。」布魯內塔認為,父母也要為這些「賴家王老五」負點責任,他承認自己30歲前都還住在父母家、媽媽幫他鋪床,他自認很丟臉,因此是該立法強迫年輕人學習獨立。但據義大利統計局資料,年輕人自立門戶有將近一半是為了結婚,想學習獨立的只佔約28%。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百年洪水若來襲 巴黎恐變水都

更新日期:2010/01/21 12:19

(路透巴黎20日電)100年前,一場猛烈的泥流淹沒了巴黎塞納(Seine)河岸,吞噬了巴黎精緻優美的林蔭大道,迫使成千上萬居民背井離鄉,並中斷電力長達數月之久。

 專家說,這一歷史恐怕即將重演,而且這一次洪水所造成的破壞可能是當年的十倍。

 法國生態與永續發展部巴黎地區主管于博(LouisHubert)說,「這場洪水是無法避免的。」

 他還說,這些日子類似的洪水可能將使近100萬居民受災,並造成高達150億歐元的損失。另外,還將有200到300萬居民在數天之內無法獲得電力供應。

 自從1910年遭受洪災以後,巴黎政府費盡心力加強防洪措施,例如增加橋的高度、挖深河床和實行水利工程等。

 但是今天巴黎不斷增長的城市人口,快速發展的電力和電話通訊網路也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居民受災。

 將遭受洪水襲擊的羅浮宮(Louvre)、奧塞美術館(Musee d'Orsay)、布利碼頭博物館(Musee du QuaiBranly)等,可以將館內地下室的無價之寶安全轉移到位於巴黎西北部的新城塞爾吉蓬圖瓦茲(Cergy-Pontoise)。

 一個法國羅浮宮通訊組的工作人員說,「我們正努力制定防洪計畫。如果有情況發生,我們希望巴黎消防隊能夠即時警告我們。」他還說,羅浮宮館藏品存放中心應會於2014年前完成。中央社(翻譯)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可能已取代日本 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

更新日期:2010/01/21 15:40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近人民幣33.54兆元,比2008年成長8.7%。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分析,中國很可能已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

 BBC指出,今天公布的這項全年經濟成長數據優於中國總理溫家寶去年定下的經濟成長率「保八」目標。這也很可能意味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2大經濟體。

 但BBC報導中也引述一些分析員認為,匯率波動使比較中日經濟表現較困難,也有人質疑中國數據的可靠程度。

 日本將於2月發表2009年度全年經濟數據,目前外間普遍預期出現6%的收縮。

 BBC駐上海記者指出,經濟學者普遍認為中國與日本這兩個經濟體不能直接比較,因為中國在整體發展上仍然遠遠落後於日本,而且中國人口差不多是日本的10倍,兩國的人均GDP差距將會很大。

 中國統計局表示,由於2008年普查年度修正最初的每季數據,所以2009年每季的數據有所調整,2009年第1季增長6.2%,第2季增長7.9%,第3季增長9.1%,第4季增長10.7%。

不過,中國也面臨通貨膨脹,2009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累計下降0.7%,但12月份上漲1.9%,再次由負轉正。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說,這一方面意味著我們成功地避免了通貨緊縮,但也警醒我們要高度注意物價的走勢。

 世界銀行20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也警告說,中國經濟存在「泡沫跡象」,尤其在房地產市場方面。

 馬建堂承認,既要推動經濟的增長、控制通貨膨脹預期,同時要適當調控資產價格上漲是一個挑戰,「有關方面正在向這個方向努力」。990121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火旺批評 台大學生只想到個人前途

更新日期:2010/01/22 04:11

〔記者林曉雲、張勳騰、陳怡靜/綜合報導〕繼洪蘭批台大學生上課啃雞腿後,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林火旺昨也批評,台大學生和動物沒有差別,「只是比較聰明的動物,只想到個人前途」,遇到挫折時「就吃飽飯等死,告訴自己明天會更好。」

 

林火旺屬大砲型學者,在莫拉克颱風後於電視台談話節目中爆料,指當時行政院長劉兆玄去理髮、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去吃爸爸節大餐,引發馬團隊人事大地震,自己也辭去國策顧問。

 

他昨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上演講「品德教育和幸福人生」時表示,台大學生跟動物沒什麼差別,「差別是聰明的動物,只想到個人前途」;他也常引用美國羅斯福總統夫人的話「當你不再做出貢獻的時候,你就邁向死亡」鼓勵學生。

 

林火旺說,他認為政治爛是因為人民爛,台灣人民沒有能力作決定,有獨立思考的人太少,且台灣社會充滿「只要不在我家後院就好」的觀念,像垃圾場、基地台等抗爭都是,民主自由社會要用公共角度思考問題,「要忘了你家在哪裡」。

 

台大學生會會長傅偉哲則認為,過去因為社會保守,很多學生運動能量集中在政治訴求,「但政治現在已世俗化,很多的學生貢獻都傾向社團,台大有很多服務性社團,每年都傾力貢獻。」

 

台大法律系許姓學生也認為:「不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學生並沒那麼功利。」他舉例,台大學生在八八水災時組團隊救災、保育社也努力觀察環境,「如果學生不好,老師不用負責?

 

台大主秘廖咸浩則說,台大對任何批評都虛心接受,「學生要反省態度、老師要反省教學、學校則要反省政策。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魏世昌整理報導】為了改善學生寫作能力不佳的問題,加拿大布魯克大學(Brock University)研發一套網路學習系統,學生透過此系統可直接線上進行論文書寫訓練。

根據加拿大《多倫多之星》報導,布魯克大學新開發稱為Essay Zone的網路寫作家教,由該校教授所設計研發。該網站利用圖片、遊戲與小測驗來教導學生如何撰寫論文。

網路遊戲中學習

這是布魯克大學高科技輔助教學計畫之一,負責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起因於學生反映政府取消了13年級(大學先修班)後,讓大學生的成熟度與智識都少了一大截,這是大多倫多地區各大學都相當關注的話題。

19歲的克希.歐洛克(Kelsi O'Rourke)在布魯克大學主修心理學。期末將至時,她手上同時有女性研究、神經科學與心理學3份待完成的報告。她說,當她的寫作進度延遲時,她會點擊進入Essay Zone,藉以提醒自己在撰寫文章架構、論點形成和資料引用時,使用符合學術的風格。

歐洛克說:「我的高中老師有嘗試教我們如何撰寫大學論文,但技巧似乎不夠用,我到了大學2年級時還抓不住寫論文的竅門。不過現在有了這個網站,我想我可以得到較好的分數了」。

「我發現這個工具真的對我有幫助,並且完全不受時間限制。過去從來沒有人真正地教我要如何寫好大學的論文作業」。

布魯克大學學習技能主任吉爾.布寧朵(Jill Brindle)是這個線上學習系統的設計者,他希望藉此幫助那些太害羞不敢面對面提出問題的學生,讓他們可以透過這個網站獲得協助。「我們把網站做得更像一個遊戲,非常有趣。透過許多滑鼠點擊的遊戲可以獲得立即的回應。」

現在布魯克大學有超過2千名學生使用這個網站,有些班級給予完成網站流程的學生2%至15%的額外分數。另外,Essay Zone甚至吸引到了蒙特婁、卡加立、德州,甚至香港等地大學的注意。

訓練大一生論文技巧

但使用這個網站加強學生的論文寫作技巧,只是布魯克大學教授安德魯.麥當諾(Andrew McDonald)企圖改善學生書寫能力的眾多方式之一。他還主動調整他為一年級生授課的歐洲史課程大綱,花費更多的時間著重在研究技巧、寫作與如何闡述理論上頭。

「我們發現學生的寫作技巧十分薄弱,這已是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了。」他說。「所以我花在課本內容上的時間相對少很多,用更多的時間在分析與寫作技巧上頭」。

「學生們的確需要一些研究技巧上的協助。你不能期待一年級的學生他們知道該如何寫好一篇論文。」麥當諾語重心長的說。

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的藝術與自然科學學院也極度重視寫作技巧,2年前開始培訓寫作教學助理,為他們開設了一門新的訓練課程,以讓他們更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勾勒通篇論文。

藝術與自然科學學院副院長蘇薩妮.史帝文生(Suzanne Stevenson)說,這門寫作教學助理課程現在於12個學系推行,並且預計擴及到所有的學院。「學生的寫作能力越來越差這是個迷思。但我的確認為,自從取消了13年級後,學生喪失掉一年的時間去重新整理先前所學習的內容,並且也未能參與更深入的課程。」她說。

藝術與自然科學學院把寫作當成課程的重點部分,將更多的寫作作業納入其第一年的課程中,所以學生可以練習每一學科的不同類型書寫。

加拿大瑞爾森大學(Ryerson University)也抓住這一波潮流開設相關課程。

社工系也開辦實驗計劃,決定將更多的寫作技巧融進低年級課程中。該校學習技能策略師希爾頓.艾迪(Reed Hilton-Eddy)說,學校同時也聘請受過寫作訓練的教學助理協助學生。

「很多人直指,學生的寫作能力不佳是由於高中時期未接受訓練所致。但其實我認為,在大學時期所需的寫作能力遠比高中生的能力深入,所以有些人需要更多的協助幫助他們進步。」他說。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