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總統想像自己是農民
【聯合晚報╱社論】
2010.02.11 01:50 am
 

馬英九總統昨天親上火線,首次向全民報告兩岸經濟協議(ECFA)進程。總統有備而來,但輿論反應並不熱烈,就算評論「口才不錯」,似乎也非強力讚美之意;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更批評只是「把過去文宣做總整理」。反對黨的立場一定失之嚴苛,但就算以平民百姓的需求而言,「總統報告」如果真落得「講道理沒人理」的局面,可能要檢討一下與民溝通的技巧。

算算時日,馬總統的任期馬上就要進入「期中」了,但執政黨的聲勢未能有太大起色。這其中部分或可以歸咎於大環境,但關於政策溝通不足這點,馬團隊已受過不少教訓,卻似乎進步有限。就以兩岸經濟協議來說,迄今為止,還是有高比例的民眾搞不清楚ECFA到底是什麼。就算把它叫做「ㄟ擱發」,很多人,尤其是可能受其負面衝擊的農民勞工階級,還是「有聽沒有懂」。一個預計在今年就要簽署的兩岸最重要協議,一個馬英九可能列為他任內最大政績的政策,如果民眾搞不懂究竟,且反對黨能用來作為炒熱選舉話題的箭靶,則問題癥結難道全要怪人民缺乏知識?

這種情況,馬政府好像直到最近才恍然大悟,才開始努力將ECFA正名為「兩岸經濟協議」,也才開始向相關部會下達「全面宣傳溝通」指令。這種遲來的警覺當然是必要的。問題是,老百姓聽完了「總統報告」,多少人敢說已經弄懂得什麼是「兩岸經濟協議」了?馬博士口若懸河,但「告知」的多,「解釋」的少。就以「減免關稅」而言,多數人擔心的是更多的大陸貨更加廉價地大舉入台,但總統宣示的是「台灣賣到大陸東西較多,所以對台灣較有利」的部分,聽在傳統民生產業和一般消費者耳朵裡,完全沒有達到解惑的效果。有人評論,馬總統的報告像是說給知識分子聽的,也難怪令人擔心距離庶民更遠。

馬總統要向全民報告,就要用全民的「語言」。甚至於,如果總統能想像自己是農民,從農民的角度構思如何把ECFA講清楚,才能事半功倍。

【2010/02/10 聯合晚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