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欣賞

卜茲法外法
181x97cmx2
有法為有法/無法亦有法/下筆真有聲/寫得法外法

驚蛇走虺怒龍噴浪:
卜茲的書法藝術
文|林俊松 圖|布查當代藝術空間
◎卜茲《法外法》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

—— 李白〈草書歌行〉

我最近一直思索著,到底什麼是當代藝術?「傳統」與「當代」的定義到底為何?「傳統」,應該可以這麼說,它是某一群體在特定的空間生活,而在這特定的空間之中所創造出的生命模式;或者,可以說是生存方式,更是延續至今的文化模式。這是一個充滿時間性的名詞,也是充滿歷史感的形容詞。而漢民族在書寫工具上選擇了毛筆,在書寫形式上選擇了形義相符的漢字。「當代」,當然是延續傳統所發展而來的,它是因為現今的資訊傳播、科技發達,在不同的地域「傳統」間相互激盪、移植,所創造出來的「潮流」藝術型態,這是尚未穩定的文明型態,但卻貼近時代。難道「當代藝術」在藝術史的長河中,真的是最美好型態的藝術創作嗎?「當代」如果是一種主流的藝術形式,「傳統」難道不也是一種藝術的真理嗎?這是我長久思考至今的問題。

線條飛舞融合古今

我先前所接觸的藝術品,幾乎都是以當代藝術為主,對於傳統的書法與水墨,總覺得其意境和語彙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直到見識卜茲的書法後,卻被其雄渾氣勢所懾。那並非單純形而下的視覺美感,更是一種形而上的哲學省思與心靈震撼;這也延續著我上段所敘述之「傳統」與「當代」的分別,書法並不「古」,但它也並非「今」,這是一種「未來感」。它讓我看到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藝術思想,創造出不同古今的書法線條。觀賞卜茲的作品,身體總會不由自主的隨著畫中筆跡轉動,它昂揚的線條透露出微醺的飛舞,卻又凝結了空間與時間,融合了「傳統」與「當代」。這讓我如此貼近了藝術家的心跳與呼吸,更碰觸到了他廣大精微的創作心靈。

卜茲的書法,有著東漢張芝「一筆書」的特點,卻更加發揮。連綿不絕的筆勢,跌宕多姿、恣意放縱;書法線條厚實飽滿,顯得大氣磅礡、多力豐筋。卜茲書法的特質,並非如王右軍清風出袖,明月入懷般的秀麗圓滿;他將本身的個性融入書藝,創造出表現主義般的書法藝術。我們看到懷素的草書,驚蛇走虺,驟雨狂風;又如欣賞蘇東坡的書法,古槎怪石,怒龍噴浪。它融合了以上二者的特質,卻又開創出自我的強烈風格;是嶄新的書法呈現與突破,卻又切合法度,這是需要非常紮實的「傳統」書法涵養,才能創造出如此「當代」的書法藝術。粗獷的黑色線條夾著充滿戲劇的飛白,似乎在傾吐他內心不可抑遏的旺盛創作生命力;宣紙上黑色爆破般的墨色團塊,在白底之上,充滿力道,藝術家似乎將燃燒他的生命與短暫的光輝,如恆星般的恆久光明、更似流星般的劃過熠熠星空。他的書法帶給人們無窮的想像,也有著璀璨的黑色亮面。

「心物相融」的誠摯感受

傅青主評論書道曾說:「寧拙勿巧,寧醜勿媚,寧支離勿輕滑,寧直率勿安排,足以回臨池及倒之狂瀾矣。」正值壯年的卜茲,現在是創作的巔峰時期,又因為長年打羽球,手上力道也比一般人來得強健,因此所寫的書法是酣暢淋漓,痛快自然的。但也許因為如此,卜茲的書法似乎還看不出人書俱老的境地,但他是絕對的「任俠」,其「拙」、「醜」、「直率」與「自然」,都是他將來書藝臻於「老」的必要條件。

當初見到卜茲本人時,真是出人意料之外,原以為寫出如此氣勢憾人作品之人,一定是位意氣風發的當世「大俠」,結果藝術家本人卻是相當斯文,與其談話之後,其虛懷若谷的胸襟,令我動容與折服。我一直在想,為何這清?的身軀中蘊藏了如此巨大的能量呢?也許這正是芥子納須彌般的謙沖廣大吧!清代張庚在《浦山論話》中曾提出:「氣韻有發於墨者,有發於筆者,有發於意者,發於無意者為上。」「無意者」指的是藝術家在逃脫物質環境的束縛之後,進入虛無靜觀的狀態,這時他馳騁於玄黃宇宙,奔騰於八荒六合,而處於一種「心物相融」的誠摯感受。除了體會到自我的「潛意識」(unconsciousness)召喚之外,更深刻的探究至榮格(Carl Gustav Jung)的「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之中。我想這正是書法家所求的如「飛仙」般的境界吧。

卜茲的書法撩人心弦、撼動人心,為當今的書法世界注入一種「不羈」的力量。也正如我前面所敘述的「傳統」與「當代」,其實是互為表裡,相互為用的,沒有傳統文化的滋養,當代藝術的厚實度將令人質疑。在卜茲的作品裡,觀者將會有完全不同的「傳統」感受。

(完) [ 文章摘自 典藏今藝術 2009.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