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畫作欣賞

梵谷吃馬鈴薯的人
油彩、畫布.82×114cm 1885

燃燒的靈魂:梵谷大展
文|陳沛岑 圖|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梵谷《吃馬鈴薯的人》

1885年梵谷在努能 (Nuenen)畫了各式姿態的人物畫,除了織布工人的新題材外,他畫了很多農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姿態、勞動的神情與肖像,這張畫為集大成者,也是32歲的梵谷所畫的人生中第一幅大型作品。畫面中窗外天色漆黑,房內懸掛在天花板上的煤油燈為滿室的昏暗帶來暖光(此也可看出其受荷蘭前輩藝術家林布蘭的影饗),前景有五個人物圍著餐桌正在用晚餐,桌上的餐食並非豐厚,僅是黑咖啡與煮熟正冒著熱氣的馬鈴薯,藝術家在此用心刻畫了當中人物的衣物、表情、動作、身體語言。梵谷在1885年4月一封寫給西奧的信提到:「我想要讓別人一眼就看的出來,這些卑微的人在燈光下,從盤子裡拿他們親手種植的馬鈴薯吃。所以這幅畫讓人聯想到勞動,暗示著這些農民所吃的,是他們誠實工作所換來的東西。」(註)屋內除了左邊牆上的時鐘與宗教畫像(可能是耶穌受難圖)暗示著畫裡人的宗教信仰,此外沒有多餘的裝飾,梵谷傳神地傳達了一種樸實的勞工生活、信仰狀態。而畫了此作品後,他漸漸擺脫之前陰鬱沉重的用色,而採用明亮的色彩作畫,此做可說是他到巴黎之前的具重要代表性的轉捩點作品,他以此對以勞動者、窮苦者為關注主題的作品做了總結(到巴黎之後他的創作題材變得更廣)。

註:波納弗克斯(Pascal Bonafoux)著,張南星譯《梵谷:磨難中的熱情》.台北.1994.p.69。

(完) [ 文章摘自 典藏投資 2009.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ka9644503 的頭像
    jka9644503

    如果麥子不死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