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 繳稅 彩券 學費 水電費等 不能用

 

更新日期:2008/11/19 04:34 張子嫻、林志成/台北報導

馬政府推出「消費券」來刺激民眾消費,但消費券並非通行無阻,經建會昨日就率先公布有哪些用途不得使用消費券,包括繳稅、停車費、彩券悠遊卡儲值、買基金(投資理財)、購買鐵、公路車票、醫療費用、學費、托兒所費用、補習班費用公用事業費(水、電、瓦斯費)等「非零售、量販、餐飲」的用途,皆不可使用消費券。

 

平常常至醫院就醫的歐陽先生就表示,原本以為可以把這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拿來當成這一年看醫生的醫療基金,而且就醫還可以拿到醫療收據,繳稅時可列舉扣除,可說是「一兼二顧」,然而沒想到,消費券居然禁止使用在醫療支出上。

 

家中有兩歲及一歲幼兒的王媽媽也說,就算家中小朋友尚未有消費能力,兩位小朋友也可以拿到各三千六百元,但她也無法將這些消費券,拿去繳負擔較重的托兒所費用及保母費,最多只能購入嬰幼兒用品。

 

政院祭出消費券這一招,最主要是要刺激全民消費,無助於民眾減輕額外的支出費用,因此包括交通、醫療、教育類及水、電、瓦斯的支出費用都被視為消費券禁止使用類別,相對的,政府反而鼓勵民眾去具有營業登記的KTV、電影院、旅館,作較為休閒奢華取向的消費。

 

另一方面,在景氣低迷時,全民為之瘋狂的彩券,同樣也無法使用消費券購買,購買基金、股票等投資理財相關事務,也無法使用消費券。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購物的另一主要管道-虛擬購物平台,電視購物台、網路購物中心,經建會則未明確指出是否適用購物券。

 

經建會昨日表示,若電視購物台的營利事業證具有銷售「零售、量販、餐飲三類」其一項,就有可能可開放使用,但在詳細細則公布之前,都無法確定電視購物頻道是否能使用消費券。

 

MOMO購物台也表示,若政府同意可用禮券購買購物台商品,屆時也會配合,利用「貨到付款」方式,便利民眾一手取貨一手交消費券。

 

但在電視購物台、網路購物中心等虛擬購物通路,使用消費券購物,若在鑑賞期間,消費者不滿意,行使免費退換貨物權利時,屆時,業者應該退換消費券還是現金給消費者,就成為一大問題。

 

然而,雖然一般商家受法令規範,然一般網友若要私下以消費券購物,似乎防不甚防。YAHOO!奇摩表示,接下來會按照政府規範走,但若拍其賣賣場內,買家及賣家已談洽,賣家願意收下買家的消費券,替代購買金額,則YAHOO!奇摩也會站在樂見其成的立場。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世代 勇敢無價 唱自己的歌 巡迴演唱會

時間:1126日 (三)/ pm 730
地點:清華大學大禮堂 自由入場


野火樂集:

胡德夫、陳永龍、小美、陳世川、汪裕修、拷秋勤樂團等
10座金曲獎歌手們 11/26進軍清華大學 首度熱情開唱


每年受邀在各大學院校舉辦超過30場演出的野火樂集「唱自己的歌」演唱會,將於1126(週三)在新竹清華大學舉辦「光世代 勇敢無價 唱自己的歌」演唱會,這是一場首度集合了超過十座流行音樂「金曲獎」肯定的演唱會,讓校園充滿了流行好歌的聲音。

即將登場的「光世代 勇敢無價 唱自己的歌」,幾乎囊括近年來金曲獎的常勝軍,由金曲獎六項入圍的民歌先驅胡德夫領軍、金曲獎最佳專輯「美麗心民謠」歌手陳永龍、小美、陳世川、汪裕修,以及今年入圍金曲獎最佳樂團的「拷秋勤」聯手以最堅強的音樂實力呈現,胡德夫說:「聽我們唱歌,什麼都不用準備,就帶著心情來就好了! 你聽歌手小美、陳永龍,他們的歌都是現在的寶藏,未來的經典。」

向來以海洋「原創與世界民謠混搭曲風」為基調的野火樂集,這幾年廣受年輕學子的熱情歡迎,野火說這些歌就像是一波波的海浪,持續不斷唱自己的歌,這是音樂給予我們最大的幸福,我們應該時時抱持著「夢想」,紮紮實實的勇敢踏出往前的每一步。

「唱自己的歌」演唱會是一場用歌聲說故事,以時光做背景,邀請原創與年輕的音樂創作者,共同參與的一場巡迴演唱會。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抵用卷,以公益活動單次入校二十元計。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努力建立一個家,住所是SHARE HOUSE。

我常常在想,自己的夢想就是有一天有能力,也就是在心智、物質上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完成夢想,那天黑鮪魚談到了寄養家庭,沒錯,就是這個,這真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實現方式,就像我之前一直在關注的「三重基地」,也是一個這樣的地方,雖然孩子們不是直接住在那裡,可是有「家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而一個人從小生長的家庭對自己所產生的影響確實是極為深遠的。

甘地曾寫道:「在這個世界上,唯一可以強制我的力量,仍然是我內心中一個微弱的聲音。」

我在爺爺去世時才了解這句話的涵義。對我來說,這個不需證明、不需思考就擁有的東西,這個促使人們無法迴避而一旦發覺自己逾越這最後底線便慚愧到無地自容的力量,就是從家庭觸發薰陶而來的。在我而言,那就是人性中良善的那一面。

------------------------------------------------------

為了夢想,自己一定要每天都成長進步!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寄養家庭難尋 50童還在等安置

受虐、疏忽照顧的孩子日增,但這些孩子卻難以安置,世界展望會表示, 以台北市來說,每個月平均有8位兒少有安置需求,實際安置量卻只能4位,目前台北市就還有50位兒童正在等待寄養家庭的關懷。

 

世界展望會資源發展處長郭秀齡坦言,大部分民眾對寄養家庭不了解,加上被安置的兒少多是受虐、被不當對待,或是有多重疾病,寄養父母除了要有細心以外,還要花時間照顧,很多家庭再三考慮後決定放棄。

 

為了招募更多寄養家庭,世展會邀請大小S拍攝公益廣告。廣告中的寄養父母方爸爸和方媽媽,從921地震之後加入寄養家庭行列,至今已經照顧過五位小孩,有的是父母不當管教或疏忽照顧,也有單親家庭的小孩或是,或雙親之中有人服刑。

 

目前住在方家的小青有輕微發展遲緩,剛到寄養家庭時,她防衛心很重,不願意與人牽手或擁抱,但方媽媽運用專業技巧領導小青如何穩定情緒,還會指導小青寫作業及閱讀課外讀物,現在認知能力明顯進步,主動性變得很強,願意與人擁抱。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天晚上和同學的談話,事後想想,原來我想說的是「宗教應該是以人為本的」,因而往往要回到自己的心、自己本身,以及每一個和自己一樣身為「人」的個體這樣來思考宗教。而人之所以要信仰,乃是因為我在尋找關於自己人生意義的過程中,一次一次地透過自己所看到的、體驗到的、以及最終決意努力去實踐的過程,才了解到自己所信仰的「妙法蓮華經」便等同於「生命」,就像戶田先生曾說的,也是托爾斯泰竭力透過小說讓世人明瞭的,但不管是這世上任何一個我從書上看到的,寫出與此根本精神共通的內容的作者,都不是把他們所相信的東西拿來當作一個可應用在生活上的思想、意識型態,相反地,他們是從思考自己心中的疑惑、或是遭遇苦難等等,最終才體悟出這些道理,而他們所呈現給世人的,不是為了要強迫人們全盤接受那些東西,真正要做的,僅僅只是,觸發人們去思考人之生為人所為何來,因為只要試著去感受、體察自己的生活,生活本身便會向自己提問,因而他們是想藉此鼓勵人們也去嘗試回答這些問題。所以,信仰對我來說並不是一個突發的動作或選擇,它等同於一整個從發現問題、不斷嘗試而後失敗、漸漸累積而逐漸確立行進的方向的過程,當我的整個生活都漸漸趨向於此,我想著,那不就是生活/生命本身了嗎?

是的,我是這樣理解「信仰」和「信念」的。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行善如同行惡」,這是牧口先生一貫的指導。

惡知識會助長人們生命中之無明,也就是貪瞋癡三毒的生命。這正是惡知識的可怕之處。所以縱容惡,最終會導致眾人苦惱,嘗盡辛酸。

佛法既是教說尊重人性尊嚴,就必須與蔑視他人、歧視主義、破壞生命等惡思想徹底奮戰。

不滅惡則稱不上真正的善。

                                                                              ---池田大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 will listen to you, especially when we disagree.

                                                                                           Barack Obama
對話是很重要的!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動、對話還有相信人性中善的那一面。

這三件事在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的過程中,無法預期的事總是不斷地發生,自己的生命狀態也跟著在九界中起起落落。

我想大家都有自己關心的議題和實踐的方式,還有自己在課業、家庭甚至其他方面的事情要處理,但無論如何要記得沈住氣審視自己,就像池田先生曾說過的「不管發生什麼事,要堅強地保持心平氣和」,這樣才有辦法「心有餘裕」把總是做不完的事處理好,然後能夠凡事往好的地方想,順著這樣的思路去體諒家人、朋友、同學、其他人,才能夠了解到別人也是很努力、也直接或間接地讓自己受惠良多。

跟自己說,今天也要打起精神喔!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改集會遊行法?國、民兩黨皆傾向同意

 

【特約記者高玉如/台北報導】野草莓學運正式定調,主張修改集會遊行法,將許可制改為報備制、檢討遊行禁制區的規定、規範警察執法界線及取消刑罰改採行政罰。立法院民進黨團10日也一改往日反對立場,提出修正案,並做相近內容的修正,甚且進一步刪除刑罰規定、回歸刑法規範。

 

民進黨執政時,紅衫軍發起倒扁運動,因申請集會遊行不被許可,因此有國民黨籍立委雷倩及親民黨團等提出集會遊行法的修改及廢止提案。當時,民進黨團以議事程序杯葛反對修正,但如今一改反對立場,要求儘速修正,國民黨團也表示修法內容「值得討論」。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也回應學生訴求,表示修改集會遊行法應先凝聚社會共識。

 

由台灣人權促進會、司法改革基金會、性別人權協會等團體共同組成的「集遊惡法修法聯盟」,自2006年起即呼籲廢止或修改集會遊行法。他們認為,集會遊行法已經限制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該法是「限制」集會遊行的法律,而不是「保障」人民集會遊行權利的法律。

 

民進黨團提出的修法版本重點包括:修正六日前「申請許可」改為三日前「報備」、刪除禁制區(總統府、行政院、官邸、機場等重要政府設施周邊)限制、刪除不得主張共產主義或分裂國家條文、刪除相關禁制規定及刑罰、其他限制集會遊行內涵的規定條文。此外,黨籍立委潘孟安並另提出廢止集會遊行法的版本,認為人民言論自由為憲法所保障,不該有超越憲法意旨的限制,集會遊行時的肢體衝突、毀損物品等違法行為,自有刑法可處罰。

 

集會遊行法在民國77年制定後僅經過兩次修正,要求廢止或修正的呼聲也從未間斷,但似乎無論藍、綠,只要是執政者,都一概反對大幅度修改對人民集會遊行的限制,該部戒嚴時期制定的法律,明白授予執法機關「管制」集會遊行的法源。

 

現行法規定,集會遊行不得有特定主張(共產主義或分裂國土);政府機關及公告的區域週邊不得舉行;須載明集會遊行負責人、目的、方式、時間、路線、人數等事項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集會遊行負責人有身份限制;主管機關可依據申請書面的記載、及主觀認是否有危害國安、社會秩序、公共利益等情況來決定准駁;違反相關規定,經命令解散而不解散的首謀者,可被處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違反其他規定者也得處以刑罰。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言論和集會自由的權利,使得我們能夠為自己所關心的議題、為我們自身的信念發聲,這對任何黨派、信仰、族群、性別等都是最基本的而不能放棄的,因為這關係到倘若我們自己遭遇了其他不公義的對待,我們是否能夠「公平地」起而為自身權益反抗、述說自己的意見。

昨晚在網路、電視上看到新聞,我一直以為在成大靜坐的這些學生和老師們是為了所謂台獨與否或黨派的意識型態而抗議,然而今天在清大校園參加靜坐學生們的討論,才知道他們的訴求是作為一個民主、自由的自然人所應具有的基本權利。

現在的集會遊行法是「許可制」,這意味著我們並未真正擁有集會與言論的「自由」,這自由是需要經過「申請」而透過行政單位、首長的「恩賜」而被許可、准許的,而這些相關法條也使得警治單位處於和發表自己意見的人民「對抗、對峙」的位置,因為它反而成了政府、行政單位或決策者可「依法」(而不論是否合理的)否決人民集會與言論自由的依據,這在根本上違反了憲法所保障之基本集會言論自由的精神。

許多人對於後來建議的「報備制」存有疑慮,但它的精神除了真正地保障了集會言論的自由外,事實上它仍需要對相關警治單位提出「計畫書」(而非「申請書」)來告知可能的時間、路線、方式等,但此時警察人員的角色便轉變為盡可能地保障、協助抗議團體的意見能夠順利表達,而關於可能的衝突與暴力的事件,當然仍要基於刑法、民法等不影響其他人的基本人身自由加以取締。

在討論過程中也有同學提出我們為何要為此次參訪事件的「暴民」或暴力事件說話,但後來才知道,他們所訴求和關懷的其實是在參訪期間警察值勤過當而嚴重地、不合理地侵犯了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與自由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例如「警方無故搶走、扣留行人所持的旗幟,對圍觀路人強行盤查、搜身,強行闖入唱片行、喝令關掉音樂停止營業」,甚至是在參觀新竹園區僅一家廠商時竟封閉整個園區七個出入口,禁止當時正在找工作需要面試但無通行證的民眾進入等等,這些事件幾乎沒有媒體報導,然而「此舉正是國家濫用暴力的赤裸展現」,而一個自詡民主自由的政府竟然容許這樣的事情而不加以檢討,實在令人無法接受。

再者,試想倘若我們當時剛好在場,穿著警察認為不合宜的服裝、或自己是拿著相機的路人,甚至車上貼著標語但我們並未影響到其他人卻被強制驅離,我們難道不會感到莫名其妙、激憤不已嗎?言論自由、人身自由不是我們的基本權利嗎?為了維護參訪的順利進行,有必要將抗議民眾「隔離」至完全無法表達其意見的地步嗎?

像我(們)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並沒有經歷過僅僅只是二十幾年前戒嚴或甚至更早時期的白色恐怖,是否因為這樣便無法了解上一代流血流汗所爭取來的自由之可貴呢?

今早在課堂上一個自己一直以為總是冷眼旁觀的老師有感於這次校園內發起的靜坐活動,談起過去也曾在校園內發生的廖偉誠事件,二十幾年前一個研究生因在出國其間偶然地和史明吃過飯,回到學校後竟被警備隊自宿舍強行帶走,這在那時候是可能被判死刑或無期徒刑的,後來校園內師生發起靜坐,演變為當時的學生運動。

另外老師還提及,以前(二十幾年前)在水源街附近的愛買曾有個化學工廠,排放了許多致癌的廢水而嚴重污染當地飲用水,導致附近許多居民得到癌症,但不管他們怎樣向化工廠抗爭都會被警察鎮壓逮捕,而媒體報紙也一面倒向執法人員,將受害的居民們視為暴民,直到西院的許多教授們意識到自己也可能受到影響而加入抗議行列,使得執法人員頭一次面對社會地位較高的教授抗爭,因害怕國際、社會輿論而漸讓步,最後化工廠才終於遷走。像這樣的事情在現在可能是稀鬆平常而不太會引起很大的騷動,但對當時的老百姓卻都是在忍無可忍、沒有退路的情形下才不得不做的抗爭,是賭上了自己性命的辛酸與悲哀。

我們現在的自由就是在這些事件、這些人不斷的犧牲努力下才能夠擁有的。老師因為看到了這次發生的事情再次慨嘆這真是台灣人的悲哀。下午靜坐時其他曾在二十年前參與過校內靜坐的其他老師也提及了難道我們的民主自由還要再倒退二十年?我們絕不能忘記過去的教訓與歷史,在這人們時常不自覺地被媒體、被轉換成行使「溫柔的暴力」的國家機器所麻痺的時代!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申請出國補助
出國前務必填寫出國申請表
若搭乘國外班機務必填寫搭乘國外班機申請書
報銷機票費需填國外出差申請書及檢附旅行社代收轉付收據(抬頭需寫清華大學)
及票根,登機證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讓媽媽參加座談會,我最根本的疑惑是什麼?
對媽媽沒有信心嗎?

我必須盡力排除任何可能的問題和責難,包括阿姨和外婆的擔心和質疑,其他家人由於不了解而難以支持,我自己的因為事情太多而退縮,家裡的其他事務。

但這些事不管怎樣都是有辦法克服的,那麼令我如此憂慮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就像我一樣吧!如果需要在這個時候還要所有事情全部重新經歷過、重新思考過,我該從什麼地方切入?

我應該竭盡所能在開始的時候陪媽媽參加每一場活動,讓她放心,不要變成把媽媽託付給學會的不負責任,還要練習和媽媽聊天,然後有一天,媽媽會願意自己主動參加學會活動,開始自己的人間革命。

要相信自己!
對媽媽有信心!

佛法的實踐精神就是「勇於挑戰 決不氣餒」,我絕不能放棄,也不能輸!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好休息,好好想想吧!
需要人講話的時候,我們都在喔。

讓我想一想
作詞:陳綺貞 作曲:陳綺貞 編曲:林暐哲

漫步在荒原 我想找一棵棲身的樹
有陽光 有流水 還有微風吹

該如何面對 這未知的一切 讓自己的思緒沈澱
隨著天色的改變 心情的外衣也要多加一件

這些對 那些好 我想追 我想逃 其實我也害怕
可不可以就這樣停下來 我要多一點時間好讓我再想一想

隔著玻璃窗 我早已沈醉在藍色的街

有寂寞 有笑語 還有看不見的雪

該如何整理 這忙亂的城市 還有我的心事
躲在十二月熱鬧的夜 我只要一個人 安安靜靜地

什麼對 什麼好 不要問 不要猜
不要太靠近我 可不可以勇敢地停下來
我要多一點空間好讓我再想一想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把昨天的文章(在網誌上),給朋友的,拿掉了。

因為,我還是不想傷別人的心。

終究而言,我們不能一直指責對方,這樣針對他人的心態無法使得溝通產生共識、釐清誤解,甚至是讓我們能夠改正自身的錯誤,因而在生活中也不會自我成長和進步。
進一步來說,這等於是抱著一種「輕慢心」,違背了自己對人性和可以改變的信念。正確的生活方式,且也是真正能夠「感染」他人的,該是一種「規律自己、尋求貢獻之道」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去改正自己的缺點向上奮鬥與成長,然後去做任何能夠使他人幸福的事,當然,如果這也包括了改正自己可以使他人過得更好的可能性的話,那就要盡力去達成它。

為了好好把事情解決或完成,更積極一點,希望它能夠有一個最好的結果的話,抱著這樣的心來面對現實(事情的真相),總是可以獲得很多連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教訓、理解一些看似簡單卻極深刻的道理,所以,遇到困難也就不算是壞事了。

---------------------

所謂的「功德」該怎麼理解呢?
我想是好的影響、好的改變,然後才是好的結果吧。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東西寫的十分雜亂,表示我想要強調的東西太多了,我應該先把「因果論與決定論的差別」那個心得整理出來才對。
 

一聽到編曲就很喜歡的一首歌,看到歌詞就更愛了~

正如張懸在專輯介紹中寫的「相信良善的力量勝過聰明產生的冷漠」(註1),我閉上眼,憶起那天下午曾在自己的日記寫下的一段話,我現在的課題正是如何在人的複雜性與超越性中堅持人性中善的、積極的那一面,感到自己和他人的疲倦和失望時,自己就要趕緊打起精神(「一念的轉換」),而這首歌奇妙地捕捉了我當時的心情---感到堅持之難,但這是我唯一可選擇的路,我不能再犯錯了,接著一股希望感漸漸地充滿我的心。我認為,這正是另一個學會和其他地方的不同點,說出了生命的真實以後(註2),我們就該努力地透過行動把夢想化為現實!(註3)

我們可能常常犯錯,we didn't know, and we sometimes aren't aware of that. 「然而我們的心靈不能因此而荒廢」,要持續地提醒自己「不可在重要的地方失敗」,另一方面,「希望,必須在克服本身的悲哀之後才會湧現」。

我不想虛度人生,不願做悔恨的伊凡依列區,到了死前才發現自己錯過了這麼多重要的人和事。

[註]
(1)聽得懂道理的人這麼多,有多少人能夠感覺到有必要去嘗試。道理需體現為體驗和實踐,否則也只是空談,唉,其實有時候根本就覺得,道理就是從真實的人生長出來的。更有甚者,一個道理講的對不對不正是透過實際的體驗來驗證的嗎?語言與理論概念上的論證、分析之窮盡處便在於此。*This is my next topic of thinking. Related to referentiality and paradox.
(2)例如什麼樣的因果論,不是指「科學的決定論」,而是人有其自由意志,人的責任並不只是來自於此一自由,應該從「所有事物都是相聯相繫的(因果鍊、網絡)」來理解我們需對自己的選擇、決定甚至是生命/世界/他人負責。
(3)我想這是所謂「下種」佛法的涵義之一,是要去行動、要去改變、轉換自己的宿命,所有的這些也都蘊含在「nan myo ho lan ge kyo」這句話的意義當中。心境或境界上的「因果俱時」(起點/原因和結果同時產生),肯定了人的主體性,以及由「人心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而來的變革的可能性,它們都是從一個人的心開始的,而那對我來說便是去「相信良善的力量」。



We don't know
                                    from 拾參「馬臉水手的夏天」專輯
---------------------

破碎的玻璃杯 和跳針的音樂
時間充滿疲倦
我翻了翻從前 我看了看今天
我蹣跚的向前
Ha~ Ha~ 那失去的太後悔
我一眨眼 太陽卻吞沒了黑夜

我閉上了雙眼 我感覺到光線
就在行進之間
那裡有處田野 花草飄出香味
觸摸得到藍天
Ha~ Ha~ 這失去會太後悔
我一眨眼 太陽卻吞沒了黑夜
我張開眼 卻發現已回不到從前

你和我都在犯錯
你和我都在犯錯
你和我在停滯中度過
we don't know
你和我都在犯錯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 願把努力過的一切獻給所愛的人們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熟人,我們確實都非常習慣用某種方式互動了,有時候會這麼想,是不是就任何一個人來說也是這樣的呢?

妹妹習慣用發脾氣的方式來和自己的家人互動,「我不管我就是要這樣」,雖然常常會覺得很生氣,想著「是怎樣!我欠你的嗎!」,可是同時也知道,只要自己拼命忍住不生氣,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難處,她就不會再繼續這樣了。可是,能不能有一天,妹妹自己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是怎樣和家人互動的,然後主動改掉這個習慣呢?就像她經過這次喪禮直接告訴我和爸爸有相同毛病---被動和散漫,我非常驚訝但也曉得自己是時候要改了。

啊,究竟如何讓人們做到這件事呢?

我自己是否能跳脫那些不合理而又習而未察的行為/思考模式呢?

反過來看,我們因為別人的習慣而深受其擾時,我們「對自己」該做些什麼呢?
我想大概不是先去指責別人或是要求別人馬上改掉之類的,而是(有時是要花很大的力氣克制自己)努力去相信別人有一天一定會變好,以及確實地認知到「既然這被影響的情況是不合理的,我何必一直放在心上咧,我可以決定自己的心情阿!」(也因此,抱怨要適可而止,因為它確實有可能對我們的心態造成緩慢而難以覺察的腐蝕..),我想從這兩點出發,再來面對、轉變惱人的習慣以及它帶來的後果,是可以免除更多不斷在自己心裡生長、毫無必要而又可能讓自己感到天殺的氣憤之類的情緒,因為像這樣的情緒發展到某種地步似乎也會讓人看不清事實阿,搞不好得花更多力氣來停住自己忍不住踢了一腳而越滾越大的雪球。(都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了...)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幫黑鮪魚翻譯一首歌,是亨利八世寫的詞和曲,內容主要是在說「玩樂比閒逸更可取,因為後者滋生罪惡」。

Pastime with Good Company

Original Translation
Passetyme with gude companye, Pastime with good company,
I love, and shall until I dye. I love, and shall until I die.
Gruch who wyll, but none deny, Grudge who will, but none deny,
So God be pleeyd, thus lyfe wyll I. So God be pleased, thus live will I.
For my pastaunce: For my pastance:
Hunt, syng, and daunce, Hunt, sing, and dance,
My hert ys sett! My heart is set!
All gudely sport, All goodly sport,
Fore my comfort, For my comfort,
Who shall me lett? Who shall me let?
   
Youth wyll have nedes dalyaunce, Youth must have some dalliance,
Of gude or yll some pastaunce, Of good or ill some pastance.
Companye me thynketh them best, Company methinks them best,
All thouts and fansyes to dygest.                  All thoughts and fancies to digest.
For ydleness, For idleness,
Ys chef mastres Is chief mistress
Of vyces all: Of vices all:
Than who can say, Then who can say,
But myrth and play But mirth and play,
Ys best of all? Is best of all?
   
Companye with honeste, Company with honesty,
Ys vertu, vyce to flee. Is virtue, vice to flee.
Companye ys gude or yll, Company is good and ill,
But ev'ry man hath hys frewylle. But every man has his free will.
The best ensyue, The best ensue,
The worst eschew, The worst eschew,
My mynd shall be: My mind shall be:
Vertue to use, Virtue to use,
Vyce to refuse, Vice to refuse,
Thus shall I use me! Thus shall I use me!


用玩樂來作為消遣/打發時間

 

用好的玩樂來娛樂、消遣

是我所熱愛的事,直至我死去都是

誰會嫉恨,對此沒有人會加以否認

從而上帝(也)感到歡喜,所以我將會繼續享受人生(live

我所感到歡快的事物:

打獵、歌唱、舞蹈,

我的心已經準備好了!

所有討人喜歡的運動

對於我的舒適安逸/安慰,

誰該允許我?

 

青春一定懷有某種閒混、調戲,

(可能是)好或壞的有樂趣的活動。

玩樂據我看來它們是最好的事物,

所有的想法和幻想都獲得領悟(lit.都達到領悟)。

(關於)閒逸,

是所有罪惡的女主人:

那麼誰能夠聲稱,

而非歡笑/高興與玩樂,

是所有事物當中最好的?

 

誠實的玩樂,

是美德,罪惡便消散/逃逸/得以避免。

玩樂是非常不健康的,

然而每個人有其自由意志。

最好的事物隨之而生,

最壞的則得以避開。

我的心該是這樣的:

發揮德行,

拒絕邪惡/罪惡,

我必如此地對待我自己!

From professor  Wilkerson:
I was saying that individuality is a consequence of
collective action. "Having fun" allows the individual to achieve their
"moral autonomy."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希望是什麼呢?

就是對某個東西改善的可能性之確信,
同時也是對自我、他人的可能性的一種肯定。

---------------------------------------------

今天是清大人性變革展校園巡迴的最後一天,我和同學談了展覽的內容,他覺得這樣的展覽還是太過理想化了,要改變人的思想、獲得和平是不可能的事。
後來下午在幫台文所的兩個同學導覽時,他們也說和平是不可能的,且他們不相信聯合國做的那些事會有什麼影響。

我說聯合國做的那些事只是起點,重點在於我們自己去思考「自己究竟可以做些什麼」、付諸實行,並且也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為何要做這些事,然後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又會像「種子」一樣在他人心裡留下一些東西,而這又是另一個起點。

我的確信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要怎麼用最簡單清楚的方式來說明「和平」、「人性變革」呢?
究竟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才能夠讓人跨出一步去思考那些自己一直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或是讓人們「自願」透過嘗試實踐、行動、以及從最平常的生活來體會這兩樣東西呢?(和平就蘊含在生活當中)
「和平」與我何干?


--------------------------------------------
從第二點開始,在許許多多的書本裡,以及不斷失敗與造成他人困擾的過程中體會到這些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事情:

1. 我們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境遇都可以自行決定要用什麼態度面對它們。*「心唯貴爾
2. 我們對於生命的感受是需要練習的。
3. 並非有什麼人「規定」人生一定要怎麼過,相反的,人生的意義要靠自己去尋找,而這絕對不會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因為遇到挫折再爬起來重新開始的能力也是慢慢磨練累積來的。*「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彭明輝)
4. 「所有事物都是緊繫在一起的」(《在漫長的旅途中》p16)。從我們的一念開始而表現出來的樣子,對他人的影響是非常微妙,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了解到這一點,才會願意開始相信改變自身、改變思考方式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因果俱時
5. 「本末究竟等」、「未曾暫廢」:一旦放棄了,就等於沒有開始。
6. 人性本善。愛所有的人-Tolstoy
7. 你相信多少,你就會做多少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