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當媽 不婚女性爭取領養權
2009/05/10 04:09自由時報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我們也想當媽媽!」今天是母親節,婦女及同志團體昨天批評台灣的人工生殖、領養制度僅供異性戀婚姻家庭適用,單身女性、同性伴侶無法藉由合法制度成為媽媽,永遠被排拒在當媽媽的大門之外。
婦女新知、台灣女同志拉拉手協會、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連袂於龍山寺前召開記者會。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黃長玲直言,台灣單親家庭快速成長,家庭型態多元化,社會可接受婦女離婚後獨自扶養孩子的單親家庭,但女性自認為不適合婚姻,不願結婚,卻被剝奪當媽媽的權利。
批人工生殖法 僅保障夫妻
台大法律系助理教授陳昭如解釋,人工生殖法僅保障不孕夫妻的生育權,求子心切的單身藝人藍心湄、白冰冰被迫千里迢迢到國外借精生子;台灣法令大小眼,認定結婚女性才有資格當媽媽。
想透過領養,兒少福利機構多限定收養人須是夫妻,即使透過私人關係收養親友的孩子,也要透過法院裁定,但高院曾駁回單身女性的收養聲請,只因評估「收養人為單身,日後可能面臨再婚,屆時是否影響被收養人的適應,不能忽視。」
女同志拉拉手協會副理事長小逸指出,前年有位女同志想領養妹妹的小孩,但社工、法官擔心被收養人有性別角色混亂,以及被收養人日後可能遇到的歧視與壓力,駁回收養聲請。
小逸認為,異性戀家庭會養出同性戀小孩,同志家庭也會養出異性戀小孩,性傾向不等於性別認同,也不等於性別角色;法官、社工認為小孩日後可能遭歧視,是倒果為因,複製歧視。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在很想租/住Li-mei姊的房子。主要是因為需要一個夠大的空間來擺借放在別人家兩年的書,而Li-mei姊家是一層樓分成兩間房間,空間一定夠,真令人期待耶,另一方面,因為其中有兩間比較大的是有陽台的,我早就想種一些盆栽什麼的,終於有機會了。最近開始種一小盆蘆薈,不到三天旁邊就長了小草,速度之快真是不可思議呢。再來就是廚房,這樣我也可以不用常常出門買飯,有地方可把食譜上的菜都演練一次。
想著想著就有了長住的打算,且房租也不高,不過暑假就要馬上開始找兩份家教來補所辦助學金的缺,這又是練習說話的機會。
要不要先申請宿舍呢?一個人住宿舍實在是個令人感到不開心的選項,賺房租是會比較累,可也只是提早適應出社會的生活,我還是覺得孤獨比較難以忍受。這學期漸漸有了要搬出去的打算,那是種為未來預作準備的預感,越來越明確,最近的問題反而不是害怕去做、去嘗試什麼,而是弄錯情況、說錯話,不過「櫻梅桃李各各不改其當體」,不一定要完全放棄自己的個性和處事風格,努力往好的地方改就是了,就是所謂的「發揮價值」了吧,從某個程度上來說,去嘗試也是讓人得以掙脫自己的本質而成就自己的存在的方法。
如果自己的心裡有了疑惑,絕對不要就這麼算了,一定要想辦法找到答案,或是,找到方向鼓起勇氣再前進。
「珍惜每一個人的心」,換句話說就是要做到不輕視、不傲慢、不生不合理的氣,不要像上次導覽時那樣自顧自。
這裡受挫,其他的地方卻有意想不到的進展,Pei竟然主動提起要盡可能參加活動,決意反省和不放棄。緊接著,真希望至少能讓一個來午聚的同學有收穫,能夠再把不太活動的同學拉出來,自己也要繼續讀書學習。
-------------------------------------------------
我想,人文科學也好,社會科學也好,自然科學也好,所謂活的學問是,學習者本人不斷和社會、和民眾交流,在聯繫現實中才會產生的。同時只有立足於現實,才會產生真正的設想。只有向孕育現實的母親---大地,採取不斷學習的態度,才是學問能否飛躍前進的關鍵。
---池田大作《我的人學》上,頁64「從事『活學問』的道路---科赫對病原的探求」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論與實際的落差?]
聽Wei-chi說,似乎有好幾個看展的同學覺得我們只是在講理論, 沒有談到實際的辦法。
我之前聽一個所上同學談到某篇BBS文章, 那是某個同學因為看到大家不願做垃圾分類還亂丟垃圾, 感到憤怒而寫的,大致是說:我們每個人從小都會被老師教「 不可以亂丟垃圾」,可是為什麼年紀越長, 反而越來越多人忘記這件事呢?
或許從這裡才能夠體會到, 去改變世界需要的是願意持續地關心世界並且能夠堅持下去、 絕不受到動搖的人,這其實才是人性變革的實際之根本所在。
任何改善世界的運動都需要「持續」、「明智」的行動的「人」, 就拿環境/環保運動來講好了,當「綠色生活」 變成一種生活風格或潮流之後, 反而出現了許多不肖商人和政客利用這些標語和概念大發利市, 模糊了減碳運動的焦點,一方面是沒有回歸到解決人心的「貪慾」 與無視他人痛苦的「傲慢/利己主義」,另一方面, 在大家一窩蜂地關注種樹、砍樹的問題時, 卻忽略了海洋生態的保護其實更為重要, 因為世界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碳都是海裡的藻類和微生物消化的, 而海洋基本上是無國界的,任何一個國家的河川、 水源污染最終都會回到海洋,所以影響的層面也是全球性的。 但我們是否要因為知道更多的問題便退卻了呢? 我想這時候反而更需要從事運動的人本身不被黑暗面和悲觀主義打垮 ,因為他能夠意識到自己所做的每一個行動都能夠產生正面的影響, 但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真正讓影響紮根並且擴散出去。
所以,就這點而言,讓這個世界多一個從改變自己開始、能夠「 投入熱情永不言棄」、並且「明智地」認識與判斷事物的人, 才是世界能夠往好的方向轉變的關鍵,這就是人性變革的實際面。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拿著早餐回到宿舍後覺得好像做了場夢,這陣子太忙祿且竭盡所能自己處理事情,漸漸地生出不斷被自己忽略的孤獨感,稍微有那麼一段時間可以脫離這種狀態,便感到非常不真實,舉止不太自然,好像習慣某種生活後卻暫時失去適應原本那種生活的能力,這次算是提醒自己有些地方衝過頭了吧。阿...頭暈目眩的不真實感和語無倫次的歡樂...難得這麼開心,真是非常謝謝朋友的體諒和傾聽,希望自己在了解他人需求和感受這一點也能夠更進步一些。 其實交大導覽被打槍的打擊,還是這三個月來頭一次有創傷感,似乎再多的辛苦和困難也沒有這一點令人沮喪---對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事沒有感受的人、再多的道理和現象都能夠聽懂卻沒有辦法當真的人、即使聽懂了卻沒有勇氣跨出一步行動的人,極端的懷疑主義、陰謀論、享樂主義、悲觀主義、功利主義和利己主義,原來數量這麼多,所謂的「信」跟「行」,對聰明的人的重要性反而因此更被突顯了。朋友提醒要先去了解別人,很久以前某個大哥也講過要去了解別人為什麼會這麼想,阿,讓世界上多一個體會到唯有他人幸福自己才會幸福的人真是不簡單,我不能被這種事打敗,感到絕望是很可怕的,為了生命的尊嚴與不自由的人,首要是去突破自己也曾有過的「感覺痲痹」。 ----------------------------- 明天對我來說是個重大的重新出發日,無論如何要完滿地解決這些事和問題,我的責任和目標就是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成長與前進,佛法和書上的道理要以實踐與行動來體會。課業、家裡的現實、自己的人生之建設、和周遭的人與世界的連結,每一個都要兼顧。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外婆家來了一個幫傭阿離之後,外婆整個人變得精神煥發,臉上時常帶著笑容,八十三歲的外婆非常瘦小,已經沒辦法帶孫子、做家事了,這樣外公去種菜時她也有人可以聊天,而外公因為了解幫人工作的辛苦,常常會在種菜的地方摘阿離喜歡吃的水果慰勞阿離,加上其中一個表弟正好和阿離的兒子年紀差不多,所以雖然這是阿離離家的第四年,在居留期限快到後她實在很捨不得離開外婆家。
已不到48公斤的弟弟又掉了2公斤,大概是因為手術的關係穿著跳舞的棉垮褲,卻反而更襯出術後的虛弱,母姊會聚餐完後走在後面看著他的背影,褲管澎澎空空,好像只有骨架在支撐,這個時候家裡除了我和妹妹,沒有人知道他剛動完手術,心疼阿,還逞強咧。
妹妹也克服工作壓力,跟人說話不會有氣無力了,恢復有說有笑、彷彿有說不完的話的神采,又,無意中發現寄回家的和樂妹妹有時會拆來看。聽她談起新來的同事,本來互相有競爭感,後來敞開心胸,變成能夠互相幫忙、分擔工作的工作伙伴,真是好消息阿!*不能回家就時常打電話回去,但還是比不上見到面的親切感和興高采烈。
搭阿姨的便車回去的路上,有一股安心輕鬆的感覺,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前幾天還因為電腦突然故障無限苦楚在心裡醞釀,因為事情多到怎樣也做不完,還不時有突發狀況,辛苦打好的作業就這樣沒了,又來挑戰我忍耐力的極限...
好家在,可以稍稍放心接著去處理另一些其他的事情,ex.期末報告的衝刺期阿~我來了!
-----------------------------------
和樂719
「不論如何,只要用點心,就能有更好的結果。在大多數情況下,人是沒有太大的不同,或能力的差距。但是就憑一顆『心』,有時會判若兩人,心就是這麼不可思議。」
和樂718
「戶田先生強調:『奮戰是自己製造的,超越者不外乎自己。躲避困難的人,什麼事都做不了。』」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和Nian-zhu一起,終於約到了Xiang學妹吃飯,一邊聽她談社團的事,原來這次校慶緊鑼密鼓地宣傳的清碳運動就是她參加的社團發起的。
其實光是看到在校園裡面能多一個為他人、為世界,總之不光只有為了自己的事務而努力的人,就已經非常開心了,因為可以感覺到Xiang是非常單純地在做這件事,並非像這個社團給人的一般印象,彷彿做什麼都是為了增加自己成功的資源和實力。
深深地期望學妹永遠保持著這一份心意。至於回歸到人這一層面的問題,我要在這段期間趕快練習如何簡單深入地讓她了解其重要性(因為人的問題沒有解決,環境運動的成果便難以突破消極地彌補突破人為的破壞,其補救甚至趕不上環境污染造成問題的速度,根本原因就是如「二十一世紀的展望」裡提到的,「與人類歷史一樣久遠的罪惡---貪欲的問題沒有獲得解決」)。
對「生命尊嚴」的意識就是連結實踐與思想的關鍵,這是從史懷哲的書學到的道理,人的自由也是從這裡開始的。(不過其中的關聯就我自己而言,還沒有足夠的實務經驗或研究對象可以加以說明,但願至少在十年之內可以完成這件事。)
------------------------------------------------
I have no time to waste.
時間怎樣都不夠。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電器隨手關 年省35億度
更新日期:2009/04/22 04:09
可供95萬家戶使用一年
〔記者曾慧雯、劉力仁/台北報導〕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下班後隨手關掉電器電源,一年可省近三萬元電費,全國更可節省三十五億度電,相當於九十五萬戶家庭的年平均用電量;今天是「世界地球日」,愛地球,就從隨手關電源做起!
某 些持續開機、其實並不需要廿四小時使用的電器,往往在無形之中消耗許多電力。能源局表示,就辦公室與家庭而言,建議可關掉電源的電器項目,包括影印機、印 表機、飲水機、溫熱型開飲機、電熱水瓶、電腦等六項,民眾可依照自己的生活習慣,例如下班後或夜晚睡眠時,選擇關掉不使用的電器電源。
溫熱開飲機 省電潛力最高
在這六項電器中,省電潛力最高的是溫熱型開飲機。根據統計,全國有超過八成的民眾將溫熱型開飲機與電熱水瓶廿四小時持續加熱或設定保溫狀態,能源局表示,如果在溫熱型開飲機上加裝定時器、控制開關時間,一年可省下十三億度的電力,電熱水瓶也可省下二.九億度電。
其次,國內機關企業及學校辦公室的電腦若能落實「下班關機」,一年就有節省十.四億度電的潛力;影印機若假日關機十五小時,一年也有五.九億度的節電量;至於其他辦公室事務機器如印表機,若以全國使用量推估,一年可省一.四億度電,節電潛力與下班後切斷飲水機電源相當。
以上六項電器產品,若全面採取長時間不用即關機,或是安裝定時器等節能行動,每年可省下三十五億度電,相當於九十五萬戶家庭的年平均用電量,所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等於七千六百四十五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總吸附量。
若以一個三十人規模的辦公室為例,下班關閉飲水機、電腦、印表機及影印機,一年大約可以省下兩萬七千兩百九十二元的電費支出,可為企業節省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環保媽媽組成的主婦聯盟,昨天也展示各種再生紙製品,讓民眾知道再生紙可應用於日常生活很多地方,只要有心,大家都可以保護地球環境。
422世界地球日,跟Yahoo!奇摩綠生活一起響應6行動,愛地球。(前往Yahoo!奇摩綠生活)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些真正憂慮的、亟待處理的事。
會談起的,其實都不是會讓自己感到沈重的事,不談的那些,一筆帶過就好。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偶然地播了Beethoven的violin concerto in D, Op.61
,感覺心裡的疲憊和壓力被悠轉的小提琴聲帶走了,終於有了放鬆的感覺,運氣真好︿︿
-----------------------------------------------
謝謝Nian-zhu幫忙找獎助金資料,阿,我好意外喔~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股不停歇的忙碌喚起我久遠久遠以前的記憶,那種想要征服什麼的衝勁,充滿了整整三年高中生活不顧一切的努力。
現在,生活目標已經不一樣了,為此,我又開始追逐時間,倘若只有自我實現,人生就會再次失去平衡,從推動自己的動力轉化為束縛自己的慾望,雖是專注於當下,每個當下卻必須要和遙遠的未來與世界連結。
上個禮拜天去東埔文化節導覽,有個大叔說「希望」什麼的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東西,可是,「希望」換個角度來講不就是總是想到下一步要做什麼、會產生什麼影響這樣一個過程嗎?倘若沒有這樣的反思和聯想,就不會帶給人前進的曙光和堅持的勇氣了吧。相較於許許多多NGO,這個社會也需要能夠帶給人希望、讓人起而行動的哲學與社會運動。
所以,成為能夠帶給人希望的人真是非常重要呢!
朋友們,一起加油吧︿︿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宿舍的路上想了哪些話是一定得說但之前沒有說的,會不會還是很唐突呢?因為語境常常銜接不上…
------------------------------
還會再來什麼事呢?
我開始了解在沒有困難時就開始建設自己的心的重要性了,因為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真是無法預料。
得要更努力才行!
似乎連講講自己心情和遇到的事的時間都沒有了,會一直忙下去吧,我想,不過自己的心一定要透過實踐和活動不斷進步,希望能盡己所能不遺漏一人!(為了「未來之人、孤獨之人與誠實之人」」。)
-------------------------------
「煩惱 且前進
是此四月」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須得果斷,痛下決心,要知善是不思議,惡乃一定。」(御書1238頁)
忍耐!
接著之前的前言草稿,要寫完一些東西。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幾篇自己非常喜歡的短文之一,Pei說即使是一篇短文,也可以看出此人的為人。我也想練習說話和表達,甚至是書寫與言論能力,平常要念課業內的東西,常沒有時間經營這一塊,深入探討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是看過的好書,如果能夠達意且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就好了。
以下分別節錄先生的短文以及龔布洛維次對年輕作家的建議:
(一)
據說北齋在臨終之前,曾經吐露過深感遺憾的一句話:「如果上天再借我以五年的壽命……」以創造為生命的人,永遠是將自己的現狀看做是「未完成」的,從而專心致志不斷精勵自勉。當然,後世的人很可能將他近似執念精勤的軌跡,稱為「完成」的吧。如果將人的一生看做是一個不容許他人模仿的作品,那麼在有限的時間裡,為了人格的完成,做了多少努力,創造出什麼樣的價值,就成為決定他那個作品完成程度的基準。
那種自安於自身的小天地裡,錯誤地以為「我了不起」的人,就會失去做人的魅力,歸根到底,終究是不可能獲得真正幸福的自我滿足的終點。
人生,最理想的是直到最後的瞬間,仍是建設的連續。我甚至想,能否一生保持住這種心理準備,決定這個人一生的價值。由自己決定的信念,按照這一信念將自己的人生堅持到底,始終堅持人生的前進與人生的成長,只有這樣,才可以配稱為人,才能獲得做人的尊嚴。
(二)
他對年輕作家的建議是:先寫個二十頁,先不要去管內容合不合理,最後再回過頭來用最苛刻的態度重讀自己的文章,保持住根本重要東西,並且順著這種風格繼續下去。此舉好比他要將一匹叫做『迷醉』的野馬同一匹叫做『清醒』的馴馬一併套上小說這一架車。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照昆的思路,我覺得昆最令人佩服的地方不僅在於其為小說書寫風格所做的創新,而是他「在承繼來的路線」中意識到,是時候做反省和改變了。這就是為什麼讀他的小說總覺得充滿了謎團但又特別吸引人,其小說題材涵蓋了最美、最動人的情感到粗俗至極的行為,更令人驚訝的地方是,即便充滿謎團令人迷失其中,但他卻無比清晰地描繪出我們一般不會察覺到的層面,例如「輕和重」、「快與慢」這種抽象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而難以察覺的對立(一旦察覺,自己對生活與自我的觀感或許也就此改變了)。
他寫小說是出於一種要從小說存在的理由這一根本出發,並且去回應整個小說發展的歷史這樣的雄心,難怪之前上小說課老師在開頭便談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根本差別,前者不管是理解還是研究,都無法去忽略前人已經做過的探討,因而自己必須耐著性子一點一點地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累積知識與人生經驗,由此來「擴大自己(能夠去更好地理解與詮釋事物)的意義體系」。
是故,老師才會希望,若能在讀昆的小說前能夠多讀一些前期比較好的小說,昆的小說之價值以及昆試圖要回應的問題與脈絡就會更加凸顯和清楚了。
一本好的小說在世界文學的大背景中究竟好在哪裡呢?
又,相對於其他作家和作品,作者寫作小說是藉由哪些獨特的手法來呈現他看見的「真實」呢?
現在是否又到了一個承繼傳統的同時也要重新思索如何突破傳統的時刻?
時間軸的重建、回溯與橫的比較,就是昆能夠不斷前進的原因吧!
[先寫到這]
作為課業瓶頸的出口,我覺得自己意外地獲得了啟發,在課業和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之間,累積足夠的知識基礎都是必須的,前者是因為自己專業知識不足,後者則是為了能夠更客觀地去判定價值與詮釋,然後去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
在阿姨仲介公司看見了一些互動與問題,從中可以進一步去回答社會科學研究存在的理由,以及探討仲介和NGO之間不必然衝突的種種可能性,社會組織和制度內部因為存在著願意竭盡心力去考慮眾人需求的人,並且為此投入自己所能動用的社會資源,將使得組織和制度可能產生的惡得以減少許多,又,不同位置的人通力合作也可以促進更多的改變或消極地避免更多損失與惡意剝削。
倘若實際從事國際移工仲介者與維護人權的NGO之間可以透過學術上的調查與研究來促進彼此的理解,也許就不必浪費那麼多社會資源來相互指責,然後意外地迫使政府施行有欠考量的政策而造成更多的社會問題。
仲介、國際移工、雇主,各自的需求與貢獻分別為何?
剝削一定來自仲介嗎?會不會也有可能來自於雇主,而仲介反而要負起保護移工的責任,並且運用自己的人脈替移工找到其他的工作。
在介紹國際移工的過程中,會牽涉到哪些人或組織呢?
國外介紹處(或國外的仲介、訓練處)、翻譯、外國政府辦事處、勞工局、轉帳銀行與催款人、警察局等,從訓練、學習語言到篩選,介紹費分攤與至訓練處與國外、國內仲介,至國內仲介處再訓練與食宿,入境手續與證件申請,仲介判斷雇主需求來挑選適合的移工、且也同時考慮移工本身的專長意願與需求,若雇主遇到不合適的員工/移工,則仲介負責再訓練與找其他移工替補,若移工遇到有問題的雇主,則仲介可以與雇主協商甚至吵架(這是阿姨令人欽佩之處),並且因平時在警局和勞工局逐漸建立良好的互動和關係,也可商請其援助。
好的仲介也會協助調查人口販賣與惡意剝削,並且接手無人照顧的移工。
目前推行的無仲介移工所衍伸的社會問題比想像中多的多,一方面需要更多的翻譯人員,且雇主自己也要學習繁雜的申請手續與訓練工作,倘若遇到不合適的員工可能不曉得如何處理,又,若雇主本身因種種變故而在契約工作時間未到前就不再需要移工,也可能不知如何處理,因移工可能不願在未獲足夠薪資前離開,若放任移工離家則可能造成非法打工。最嚴重的大概還是人口販賣的問題,因為已少了一層不管是對移工或是對雇主本身較即時的監督,友人TS曾提議或許成立公家仲介未嘗不可行,但突然覺得若有私人仲介與政府作良性競爭,仲介也不是非取消不可。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一次思考「青春」是什麼,從電影有頂天飯店獲得兩個啟發,那就是要擁有自己的信念並且永不言棄。
先生有一篇短文的標題是「熱情才是創造的源泉」,不能總是等待別人給自己機會來完成什麼,要投入「最大的熱情」去創造一個新的機會,不怕失敗和丟臉、不知疲倦地去一再嘗試,這也是練習判斷情況會經歷的過程,「不生氣、不傲慢、要有忍耐力、要很明朗」,去試試看吧!
------------------------------------
四月,是家訪月,也藉此機會重新學習對話,與N、J、P討論日程。
大學會內部聯繫,早安唱題會和午餐聚的讀書心得分享,還有什麼事可以做呢?白蘋果邀約與培育學弟。
大學會之間的交流,四月中有交大大學會,邀竹教同學和Li-jia、Xin-ru。
交大竹教及其他兩個支部文化節的導覽支援,複習導覽內容。
-----------------------------------
已完成第一步長程的財務規劃與實行,從擔心爸媽的退休生活開始考慮。
找句法題目、蒐集語料,音韻CH3完成、音韻題目完成。
寫信給妹妹。
已拜訪阿姨和外婆,總算鬆了一口氣。
爺爺遺產問題只差資料整理與送件,好在弟弟對跑行政有些研究。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至頁62
昆談小說的評價,認為應從藝術本身的歷史來加以評斷,而藝術的歷史又有別於一般的歷史或進步觀的歷史進程。一般的歷史不涉及任何目的性,任何日常生活中「不再存有的」人事物都可以作為其中的一部份,而進步觀的歷史進程則是像科學發現的歷史一樣,往更完美或預測更為精準的方向發展,因而受到科學法則的必然性之主導。
那麼藝術本身的歷史又是怎樣的呢?
昆認為是「價值觀的歷史」,且「這些價值觀時至今日我們還需要,所以還有現在性,還與我們同在」,但不同藝術作品所呈顯的價值同時也「不斷地被人懷疑、辯護、評價、再評價」,而由於評價總是帶有主觀性,因而便難以避免不公正,這導致「藝術的歷史」背後的「遺忘墳場」除了「無價值的」藝術品以外,可能還有許多擁有被低估、誤判乃至被遺忘的價值之藝術品(或價值本身)。
昆對小說的定義是從「小說存在的理由」開始談的,這點著實有趣,因為並不是從小說本身為何物或其形式來切入,而小說所要做的就是「提供讀者人性的饗宴」。
小說在美學、哲學史上的價值在於其形式的不斷創新,藉此讓讀者「發現」更多未知的、隱而為顯的、令人費解的「現實」與人性。
----------------------------
真是本好看的書︿︿
因為這不是枯燥的文學史,也不是主題式地稍微介紹一下有名的文學作品,當他試圖對某一作品做評價時,是從這個作品本身的創新作為反省前期作品的形式或風格而發的,而其所反省的「前期作品」又可能跨越時空和國界,但作家本身同時也受到其所生長的國家之文化、所流行的價值觀與藝術風格等所影響,因而最終得像歌德所提到的,將小說的評價立基於「世界文學的大背景」這一座標軸上。
又,昆德拉實在很擅長用幽默而有時諷刺的方式來寫東西,看了忍不住噗茲笑了出來…例如提到十九世紀俗不可耐而又數量驚人的浪漫主義作品時,他突然提到「歌劇男高音歌手的霸權」...
噗~ 哈哈哈.........
----------------------------
*補記,閱畢井上靖短篇小說集《一個冒名畫家的生涯》,傳記一本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業務員口中得知,妹妹去做了一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她對業務員說「我要存一筆錢,讓我愛念書的姊姊和哥哥可以出國」。
我聽完後激動不已,感動得痛哭流涕,原本處理家裡的事以及家中人際互動還覺得十分吃力,沒想到有人聽見了我的心聲,且用行動支持我想完成夢想的願望。
阿~~~~我好感動阿!(大哭)
阿~~~~~~~~
只要努力一定會開花的,我決定了,一定要繼續努力、更努力地兼顧家裡和工作、課業還有廣佈!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i傳來一首令她近日難過不已的歌,是Brandy的come a little closer,聽她描述完歌詞後我完全不想去查了,她開玩笑地說「我們一起永劫回歸吧~」,我想起不斷地被定見的破除與形成新的定見這一循環所困擾,一直都沒辦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就像之前曾提過的,這顆頑劣的巨石,有時候我累得再也沒力氣推動它,被惡夢驚醒後乾脆被巨石碾過,陷入低潮。
這種種的過往,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意義。
近幾個月做了一些事、認識好些人後,我明白這是為了要磨練自己的洞察力和超越小我的「不動之境」,佛法用「三世間」的概念展現了洞察力之深邃需要靠自發地實踐來累積清晰的識見與跳脫情境之影響的堅忍勇氣,唯有如此才能在「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社會」、「自己和自然」之間的關係往「善」,也就是「最大的價值」的方向發展。
佛法並不否定一般來說被當作人所本有之物,也就是十界中的九界,而是引導做為主體的人,透過行動來認識自我、建設自我,這是三世間改革的起點。
三世間的相互關係中便涵蓋了關聯性(我之於情境)與相對性(情境之於我),這些相互關係就是情境,而所謂深邃的洞察力便是對此而發的。當自己的心感到疲憊、脆弱、空虛、絕望、憤怒、慾望、驕傲等時,就牽動了這三世間的人事物,因而需要鍛鍊能夠悠然地身處其中的「不動之境」。
更因為這一相對關係的存在,需要感謝的人事物也不計其數,這便是佛法所說的「一切眾生之恩」,而知恩之人既不傲慢也不輕浮。
由此來看世上的所多道理和著作,可知一個好的小說總是能夠讓人看見此一相互關係的變化,尤其是其中人的自我超越性,一個值得研究的思想也會去探究這當中的奧妙。
--------------------------------------
「滿懷希望地迎向迎向困難、努力的人不會有苦鬥與辛苦之類的感受」,自問是否也擁有構築「光明遠景」的洞見與行動力呢?
鋪路也好,沒有關係,先從自己開花,現在做的事便是我最想做的事!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