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碳交易陰謀 企業賣權賺大錢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哥本哈根會議在台灣時間7日下午召開,談判內容將成為全球面對全球暖化的關鍵議題。台灣的環保團體憂心,各大排放國將二氧化碳視為可交易物,可能積極推動碳交易,若是如此,將無助於減碳。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剛到台灣時,正當台灣引進外資如連鎖店麥當勞,他說「現在各國包括台灣在內的環保署關心碳交易,就跟當時一樣,是在引進垃圾政策。」

碳排放總量才是重點
文魯彬指出,國際間提出的「碳交易」是企業為開發全新市場的陰謀,過去高排放的企業反而擁有更多免費碳權並能交易,根本是圖利企業。環署提出的「溫室氣體減量法」中不但沒有提出減碳期程與目標,主力甚至只有碳交易,環團批評應將碳交易相關條文全數刪除,要求政府課徵能源稅。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播放美國環保團體製作的「碳交易故事」(The Story of Cap and Trade)動畫,戳破碳交易的問題。動畫中顯示,幾乎所有科學家都認為,要避免氣候災難,在2050年前需將大氣中的碳含量降低到350ppm,意即全球碳排放量需降低80%以上;部分製造次級房貸的大企業在氣候危機中,則提出碳交易的觀念,首要之務是進行總量管制。
總量管制是為了確保碳排放量可在一定的額度內,由政府分配「碳權」(二氧化碳排放權),而每年分配量會變少;這時會有創新公司加入,發展清潔生產機制協助企業降低排放量,二氧化碳降低後,多出來的碳就可出售給無法降低的企業或國家。
但看似不錯的制度卻大有問題。碳交易最大的問題在於「免費碳權」與「抵減」,「免費碳權」允許工業污染者免費取得部分碳權,製造愈多汙染的、獲得愈多碳權,簡直就像是鼓勵企業製造出這些問題。

歐洲施行效果不佳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實施碳交易後,碳權價格上漲、消費者能源成本上升,但碳排放並未降低,唯有污染者透過交易制度賺了數十億美元。碳交易中的「抵減」制度加速企業賺錢速度。
「抵減」在理論上,是將多出的碳權賣給想要釋放更多碳的污染者,但目前難以有效證明是否有碳被移除以產生抵減的碳權。如印尼的Sinar mas公司砍掉原始雨林種棕櫚樹,獲得抵減碳權,卻造成文化和生態浩劫。甚至企業可以先聲稱自己原要擴廠2倍,但將計畫縮減為1倍,也可以獲得抵減碳權。

課能源稅 助產業轉型
環保署長沈世宏在立院備詢時,仍希望儘速通過含碳交易的溫減法。沈世宏認為,這樣將有法源落實碳盤查、監督企業減碳。他的發言引發民間團體批評。綠黨發言人潘翰聲直指,環署推動含碳交易的溫減法是讓「台灣綠金外流」。潘翰聲質疑,總統馬英九的減碳政策是「課碳稅」,為何變成「碳交易」?他分析,課徵能源稅可讓排放廠商與開車民眾所付的成本留在台灣,降低其他民眾的所得稅,促進產業結構轉型與綠能發展;若推碳交易,排放廠商的成本只會拿去國外買碳權,難以查證是否真的減碳。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碳交易不能當作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手段。即使2050年全球可降低80%的碳排放,但至今全球都還在排二氧化碳,意味著2050年,大氣中的碳濃度仍會飆高。

發展再生能源救地球
謝和霖批評環署的兩手策略,「溫減法根本沒期程,到底要怎麼管制?環署不斷通過大開發案,如中科四期等,都會製造更多二氧化碳。」加上六輕五期,六輕四期擴建、國光石化、中龍鋼鐵及中科四、五期的陸續開發,就算全台民眾都不用電,也無法降低碳排放。「環署等於拿溫減法騙人,不管制又大放送,把碳權給大污染源!」
環團認為,碳交易若能從溫減法中刪除,溫減法就可有很多減碳實際措施;配合課徵碳稅,將進一步迫使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潘翰聲說,目前兩黨都不願課碳稅,甚至以產業會出走讓民眾恐慌經濟蕭條為理由,「但鋼鐵這些大排放戶用了台灣1/3能源,GDP貢獻卻只有3%!」
潘翰聲表示,課碳稅並降所得稅,可整合貨物稅、牌照稅、燃料費、空汙費,讓主要稅基從受薪階級佔7成的不合理結構,逐漸轉到企業負擔的能源稅,但政府卻不告訴一般民眾課徵能源稅的利多,導致能源稅遲滯不前。
環團呼籲政府立刻啟動能源稅相關方案,將錢留在台灣發展再生能源及其他相關綠色產業,才能落實減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