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鄭沛揚高雄報導】

全國大學校長會議2、3日在高雄縣義守大學舉行。總統馬英九在開幕式表示,希望台灣高等教育加速與國際接軌,外界也對高等教育輸出有諸多討論。但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認為,台灣目前談高等教育輸出還有差距,現階段應以教育國際化為首要目標。

吳思華表示,台灣正規學制離教育產業仍有差距。台灣與美、英、日等教育輸出國相比,學費相對低廉,強迫推行教育輸出會造成國內資源補助國外學生的現象。

他認為非專業學制(產學合作、短期遊學、網路交流)或專業學院,目前比較容易達成教育輸出

得通過國際認證

吳思華認為要談教育國際化,首先大學必須通過國際認證,例如AACSB、AMBA、EQUIS等。運作與畢業規定也要符合國際常規,國外有學者提出修習一學分需經過16小時在校學習、32小時自我學習的概念,而國內學生普遍忽略學分的「基本意義」,值得台灣教育省思。

建構全英語教學環境也是加速國際化重要步驟,全球前7大教育輸出國只有日本與德國是非英語系國家,說明英語仍是國際通用語言。吳思華更建議仿效歐盟大學聯盟,學生可在聯盟內自由移動學習,作為未來雙聯學位的參考。

缺乏宣傳經費與管道

銘傳大學校長李銓認為,台灣缺乏國外宣傳管道,因此推行教育輸出困難重重。他舉韓國為例,有60%韓國學生認為台灣學雜費高昂,但事實是韓國學費比台灣高出3倍,缺乏宣傳容易造成誤解,自然讓外國學生裹足不前。

李銓坦言,經費是推行教育輸出最大難題,台灣投入資源遠低於鄰近國家,公立學校或許還能獲得教育部補助,但私立學校只能自籌經費做為吸引國際學生的誘因。台灣要推動教育輸出,經費是優先要解決的問題。

他建議有意招收國際學生的學校從當地媒體著手,銘傳大學已經在蒙古、韓國成立招生中心,與輸入國合辦培訓計畫。「教育輸出不應只看短期績效,而該從長期發展著眼」,李銓呼籲政府介入協調,擬訂完整規劃。

會中有校長提出各校是否可在境外辦理訓練課程並授予學位。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楊玉惠回應,不論公、私立學校都可以在境外設立分校、分部。在職專班修業完畢後可授予學位,但大學部分牽涉到通識教育,目前仍然無法開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