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29 Sun 2007 22:54
轉錄的電影影評 - 黃金甲 (1)
- Apr 28 Sat 2007 15:32
【故事】守護樂生院的園丁 文/陳歆怡(中國時報2007/03/24)
* 樂生院人間寫實 - 樂生院與院民的故事
http://blog.roodo.com/losheng/archives/cat_17468.html
【故事】守護樂生院的園丁 文/陳歆怡(中國時報2007/03/24)
樂生院內房舍、道路,多是患者自己蓋的
呂伯伯跟我說過很多故事:入院頭幾天,由於院內管理鬆弛加上物資缺乏,睡覺時連棉被、床板都沒有,大家穿著單薄的衣衫熬夜,是靠他出面與院長協商才解決。早期院內護理人力及品質不足,他學會自己打針注射,還莫名其妙地吸引不少患者指名要他打針;院內實施強制隔離時期,傍晚四、五點就執行宵禁,衛兵半夜還來查房、點名,大家宛如犯人被軟禁;隔離政策鬆綁後,他率領院內年輕患者外出做工,遇有行政人員阻擋刁難,他會不慌不忙說之以理,並以人格擔保。院內小型工程也有他的參與,他說:「以前這裡住的人很多、很熱鬧。我們不是光領政府的錢,院內房舍、道路都是患者自己蓋的,院裡的福利社、市場、麵店也是患者在經營。」他還說,當初改建禁閉室時,窗戶被他「刻意做大一點、取下鐵欄杆」,以便讓人「隨時可以跳出去」。
呂伯伯講起這些往事時意氣風發、眉飛色舞,讓我不禁看到當年那個聰黠、帶江湖氣的小伙子。他很少提及病痛經驗,唯一一次說:「痛得受不了,只能蓋著棉被自己哭,不然能怎麼辦?」有次,呂伯伯有感而發跟我說,「我的履歷跟他們不太一樣,可是報導好像都要把我們寫得很可憐?」他在外面工作幾十年,隨工地遷徙過好多地方,蓋過寺廟、學校,修過士林官邸的房舍,因其認真精神及善用人脈,雇主都很信賴他。工作的時候每兩個月回樂生院拿藥一次,七年前,因為身體不適回院定居。最後一份工作是工廠警衛,一個月收入萬餘元。
酒過三巡,呂伯伯娓娓訴說起他的島嶼身世
呂伯伯跟金門的關係是多層次的。一九六四年,因為父親從南洋回金門,母親趁勢將一直不願回去的呂德昌帶回金門住了五個月,「我母親說要幫我相親,我說我不要,我們這種病,沒有辦法養太太、小孩。」唯一最愛高樑酒,只要一通電話當天就送一箱來,他說,他考慮寫一封信請金門縣政府固定捐贈高樑酒給金門籍的院民。每年生日,呂伯伯會找樂生院的金門老鄉一道,還有工作時結交的好友,一起吃頓飯。
雖然呂伯伯不願回家鄉了,但他常常喜歡在酒過三巡後跟人訴說他的島嶼身世:「我在金門當過鄰長,時常開會,順便就喝酒,我很會喝,有長官來,我要幫爸爸擋酒,有一次喝了九大碗,對方醉了我沒醉。」當時呂伯伯是在金門自衛隊司令官底下做事,後來又被安排到林務所工作,來樂生院是在八二三砲戰停歇後,「那時阿兵哥都要靠老百姓支援,否則連糧食、房舍都沒有,所以老百姓最大。……李登輝曾經說,台灣是台灣國,馬祖跟金門是中華民國,我說乾脆金門一國,我願意到聯合國登記。」
在他的酒後胡言中,我若有所悟,金門之於他,彷彿一個自治社群的原型,那個島嶼有他關於「社會運作基本邏輯」的想像與參與。這種國事即家事的地盤觀念,以及一夫當關的性格,貫穿他從離家、入院、工作到目前的抗爭經驗。
這兒的一木一草, 原來已與院民生命一體
呂伯伯總是說,除非他倒下來,為樂生院奔走他義無反顧。抗爭行動展開後,陳情活動少不了他,發動院民連署也是他最認真,突發狀況常要靠他出面解決,也因此,有段時間他的房間出出入入各種人,來跟他請教或聊天。他總是語重心長地告誡來者:「樂生院位在自然坡地上,捷運工程要把整片山都挖去,蓋那麼高的擋土牆是不是能夠保證五年、十年後不會崩下來?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保留樂生院,不是為了我們自己,是為了給後代子子孫孫留下美好的環境。」
這幾年來,為了抗爭而處於憂患,呂伯伯外表明顯消瘦、蒼老許多,不變的是他的正義感與執著心。有天他跟我說,他請示過三太子, 樂生院有多少勝算?三太子表示,要保留比較困難,金錢賠償方面則比較有可能。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他曾自嘲:「有段時間我半夜睡不著,常常坐起來一直想要怎麼做,還會拿個東西在手上當麥克風練習講話,我常罵人家是神經病,現在我自己也好像神經病一樣!」
前年春天,我陪呂伯伯去走樂生院後山,前日下過雨害我們兩人不小心踩進爛泥,他笑,又指給我看捷運在後山大肆開挖的傑作,經過水塔、靈骨塔、破敗的火葬場,來到無路可走的小溪流,我們互相開玩笑來做礦泉水的生意。呂伯伯說他常常一個人這樣巡著,時不時指著遠方的小山頭說,「以後給我在那裡蓋個小屋子,我住在山裡就好了。」
散步途中,他總是習慣性地凝視、整理草木。美人蕉的葉子遮住小路上方,悄悄拗回去,一路盤算開春時節要換什麼新花苗。「不管幾時要搬,花園還是要整理啊!」這就是呂伯伯的園丁本性。園丁藉由窺視一個外在、有秩序的空間,來整理、投射其內在。園丁沒有休息的一天。園丁愛這片土地,這裡的風土、水文、節氣、一木一草都與他生命一體。「這麼好的一塊土地,要把它挖掉,太可惜了」、「捷運把樂生院的土地弄得這樣東丟一塊、西丟一塊(指那些沒有用的畸零地),唉,我都搞不懂!」、「不曉得政府為什麼要跟我們弱者『拚地盤』」。在我心目中,呂伯伯的形象一直是蹲踞在泥土上、頑固而忠貞的園丁。
呂伯伯曾說,如果樂生院真的不保,他考慮回老鄉,永遠離開這個傷心地,卻又彷彿想起什麼,幽幽一嘆,「唉,你不知道,金門有多排斥得這種病的人哪!」也有幾次,他帶著疲憊與忿忿的情緒告訴我,「這場抗爭最後非得要流血,政客才會睜開眼睛。」我想,不論他會怎麼做,在他內在有一部份將隨著樂生院的崩解而永遠失落。
- Apr 28 Sat 2007 15:23
【故事】樂生療養院阿成師的故事:塔寮境的風箏 文/戴揚
【故事】樂生療養院阿成師的故事:塔寮境的風箏 文/戴揚
秋風已經吹起,但是今年阿成師並沒有到後山去採集竹竿,屋前樹蔭底下空蕩蕩,只有幾隻餓貓在那裡盤桓,希望有人將剩飯到給它們。而發出咪嗚咪嗚的呼喚聲。就在這個時候,突然聽見一大群人的腳步聲由遠方傳來,打破這個午後的寧靜。
當涼爽的秋風由淡水河口進入台北盆地,沿著觀音山腳南下,經過五股來到林口台地成為上升的氣流,逐漸將天空的積雲吹散,只留下如棉絮般的柔雲飄浮在高空。
阿成師是整個院區裡面製造風箏的翹楚,雖然院內後山叢林當中並沒有桂竹,但是他可以將綠竹削成極薄的竹片,綁成堅牢的骨架,糊上棉紙,再接上長長的尾巴,就成為一架極為靈便的風箏。他所設計的風箏和一般的造型不太相同,他的風箏成為長橢圓形,不像是鳶鳥,倒像飛在天空的魚。每當這種怪異造型的風箏浮上天空時,連住在院外的人都知道,阿成師又在放「風吹」了。由於院區裡面並不容易找到堅固的風箏線,於是阿成師只要看到任何紙袋有車縫棉線,便蒐集起來,一段接著一段捆成一大卷的棉線。在他房間床舖底下便有好幾捆的棉球。
糊製風箏的最好所在
整個院區是由十幾個各自獨立的小三合院組成,每個獨立單位包括有兩棟住房夾著中央的公共設施,包括浴室與廁所,每棟住房裡面隨著院內人數的多寡,可以住兩到四人。由於院區居民大多成立家庭。因此三合院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左鄰右舍互相照顧,房舍中央的空地種著蓮霧,芭樂或是玉蘭花,每到梅雨時節,濕潤的花朵散發出淡淡的清香,讓人感受到季節的更迭。每到酷暑結滿果實的樹下,便是居民納涼聊天,或是從事簡單修繕工作的最佳場所。樹下便是阿成師糊製風箏的最好所在。
秋風已經吹起,但是今年阿成師並沒有到後山去採集竹竿,屋前樹蔭底下空蕩蕩,只有幾隻餓貓在那裡盤桓,希望有人將剩飯到給它們。而發出咪嗚咪嗚的呼喚聲。就在這個時候,突然聽見一大群人的腳步聲由遠方傳來,打破這個午後的寧靜。阿成師抬頭望去,只見院內的指導員三四名手中拿著行李,往這裡的院舍走過來,後面跟著兩位垂頭喪氣的人,步履蹣跚的走過來。阿成師趕忙迎上前去。沒等他開口,當中的一位指導員大聲說,「你的同鄉,請多多照顧」。阿成師仔細端詳這兩位新來的人,搜尋計憶中的面容,但是實在無法找到符合的面孔。不禁自言自語道,「我實在離開家鄉太久了」,心裡暗自嘆了口氣,隨即走向前詢問道:「你們可是來自竹篙灣」?那兩個新來到的患者帶著恐懼的眼神望著阿成師,不知如何是好,眼淚噗倏的流了下來。當中的一位索性放聲大哭。
阿成師看到如此,不禁長長的嘆了口氣。心想公學校畢業那年,臉上長出紅疹,被校醫發現送往衛生所,結果診斷出這個伴隨他一輩子的疾病出來。坐船到達本島,在等待癩病專車時聽見別的難友說出這一生中最恐怖的一段傳言,那就是患上這種病的人,臉容會逐漸改變,最後變得比鬼更難看。而且因為這是個無藥可醫的傳染病,所以患者最終的命運就是被療養所毒殺。當載運患者的專車到達這個山邊的療養所時,遭到強制收容的癩病患者內心除了絕望之外就是恐懼。
新到的阿成走往病舍途中,不經意看見一位患者,坐在路旁的樹下乘涼,手中拿著扇子搧風,正確的說應該說是用手掌上尚存的兩根指頭夾著扇子才對。而他的下眼臉懸垂無法閉合,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用力閉眼一次,讓整個臉容看起來極為怪異,看在眼中的阿成心裡大為震驚,「難道我將來的長像會變得和他一樣嗎!」,想到這裡不由得打從心底打個寒顫。但想到這是他的命運,也是無法逃避的現實;他多次希望這只是一場夢,夢醒時這一切的惡運就都消失不見。但是命運之神並沒有寬待他。於是心裡一橫,反正性命只有一條,每個人最後都要走相同的道路。雖然想家的念頭就像個蝕骨的惡魔,帶給他無盡的苦楚,但是想到只要好好努力的照顧自己的身體才有見到親人的機會。於是硬起頭皮,轉眼也過了幾十年。
在另外一個世界的人
還記得那天下著微雨,他手裡拎著行李,當中除了幾件換洗的衣物以外,就是全家人在前一年過年時在高雄拍攝的合照。他的父親是由高雄搬到澎湖打魚的討海人,每隔兩三年便會帶著全家人回故鄉過年,這張照片就是上次返鄉時拍攝的。每次由馬公搭船回高雄時,是他最快樂的時刻,他喜歡在船出港時站在船尾,目送島嶼逐漸由眼簾消失,而到達高雄港時看著猴仔山在水平面出現,他喜歡那種脫離日常生活,毫無拘束的自由感覺。當船隻進入台灣海峽之後,強烈的北風將整個海面吹起一片片討海人稱為「起白馬」的白色浪花,讓搭乘交通船的人極不舒服,但是偶爾出現的海豚又讓船上的人精神為之一振。牠們往同一個方向伴隨船隻前進,此起彼落的浮出水面,有些快樂的追逐嬉游,有些不斷的跳出水面,好奇的打量探究船上的世界。倚在船邊張望的阿成,會歡喜的為它們打氣道:你們快樂的玩,自由的飛吧!
離開澎湖前來樂生院收容時,原本嚴肅的父親含著眼淚,將原本綁在腰間的小布包拿出來塞在他手掌,哽咽的說:「我不能看你長大,要好好照顧好自己,這些錢給你買些需要的用品」說完話轉身背對著他,用手示意他離開。阿成用力的拉著父親的手,請求道:「我不要去台灣,我要留在家裡和你一起去討海」,但是父沒有任何反應,就站在那裡像尊雕像。
這是他最後一次看見父親。兩年後,他在一次冬日出海後,就再也沒有回家。阿成得到消息時,已經是半年後的事情了,那時他正在和體內的病菌對抗,全身發高燒寒熱交加。除了注射大風子樹樹液所提煉的藥劑以外,也沒有甚麼特效藥可以減輕痛苦。失去至親的悲痛,加上細菌在體內的肆虐,讓他感覺生不如死。有好幾個晚上,他夢見父親就站在幾步遠的地方看著他,臉上充滿慈父眼見愛子受苦時的不忍。他想要大聲喊叫「阿爸!我實在是真想念你」,怎耐喉嚨當中好似被繩索捆住,發不出半點聲調,只能任由臉上流滿淚水,看著父親的影像逐漸轉淡,終至消失。也數次夢見故鄉,回到充滿魚腥味的老家,母親正在廚房忙碌,門口的老榕樹下,弟弟忙著整理魚網,個子矮小的他,站在凳子上,正使勁的拉下漁網上的海草,而整個魚網上掛滿各色各樣的魚,而弟弟卻是視而不見;他的內心很著急,為什麼弟弟完全不理掛在網上的魚,只是拼命拉沒有用的海草?就在這當下突然聽見母親呼喚的溫柔聲音,這個聲音就像是一個熱球,進入他的體內,讓他感覺極為溫暖,原本悲涼的心情逐漸沈澱下來。這樣半醒半昏迷的情況一直持續下去,好像永遠不會停止;但突然間,一切都沈靜下來。
陽光斜斜照著水泥地面,天花板上有一團亮光隨著午後微風的吹拂而微微擺動著,水桶邊有一隻厝角鳥正認真的啄食掉落地上的豆子,屋外傳來蓮霧樹上一群白頭殼鳥享用大餐時愉悅鳴囀聲。
陡然間,厝角鳥驚慌的跳出屋外。「你終於醒過來了!」阿成張開雙眼,一張模糊的臉逐漸清晰下來,原來是住在隔壁的難友阿福。他憂慮的表情逐漸鬆馳下來。
「你可知道,你整整睡了一個禮拜,連醫生對你的症頭都束手無策,還好你現在醒過來了。聽見你父親失蹤的消息,我也是很難過!別失志,對我們這些歹命人來說,這只不過是倒在寒冰上的冷水而已,咱是活在另外一個世界的人了,日子總是要度過去!我想你應該很快就學會怎樣尋找自己的生活的目標,雖然院內有很多人因為自暴自棄而開始賭博,過不正常的生活,但是對未來有一個期待會讓你活得比較實在一點」。
阿成急切的對阿福說道:「阿福,多謝你的照顧,我一定要回家看看,我知道回家也不能做甚麼,但是至少可以讓我安心,我一直夢見老家,夢見親人!」。
於是在院方和阿福的協助安排下,阿成回去一趟竹篙灣,當交通船再次駛進海峽時,阿成懼怕再上甲板,因為那只會讓他的哀傷更加強烈。回到家裡住了一個月,幫忙整理打包家具和生活用品,阿成的母親決定搬回高雄,因為在那個荒僻的漁村沒有父親的家庭是無法生存下去。當澎湖群島由船後的海平面消失時,阿成感覺自己的故鄉也隨著永遠沉入海底。童年的玩伴,故鄉的一切只能在夢中追尋了。
先讓我們有力量面對生活
回到塔寮坑的阿成變得比先前更加安靜,他常常坐在病舍前的台階上望著天空發獃。「藍色的天空就像海洋,當中的白雲就是海中的浪花,現在我剩下的就只有這些了」。突然阿福出現在他的眼前,開口問道:「阿成,想不想增加一些收入,指導員告訴我,院內為了照顧我們,願意提供工具,讓我們用竹子作些手工藝,院方可以代我們拿出去販賣增加收入,我打算作一些籃子,要不要和我合作?」。
阿成看著阿福不禁流下淚水來,感激的表示:「阿福,這次回家的事情,如果不是你強力替我向指導所爭取的話,我除了流目屎以外,實在不知道要怎麼辦!你現在又怕我胡思亂想,所以讓我有些事情可作,你的用心我實在是不知道要如何回報!」。
阿福道:「我來到這裡已經超過十年了,剛到這裡的時候我想家想的快要發瘋,你知道,我那個時候才剛剛結婚生子,兒子才會走路,結果癩病發作來到這裡,老婆在我被強制收容不久之後跟別人跑了,這也不能怪她,二十歲不到的她沒有為我守活寡的必要,只是我那可憐的兒子,流落在不同親人的家裡,想到我離開時,他用力抱住我的情景,我實在沒有辦法忍耐,所以偷跑回去好幾次,我也不敢去找他,只能遠遠的看著他。後來照顧他的親友搬家,我就不知道他到哪裡去了,每次偷跑回去的代價就是被院方以不假外出的理由關兩個禮拜,但是我更在意的是我的兒子在哪裡?他是不是會原諒我這個作爸爸的不負責任?」,
阿福講完之後低下頭來好一陣子,然後抬起頭來正色道:
「阿成!咱不像外面的健康者,有大好的前程在等待他們去打拼,但是我們也不能讓自己變成無路用人,誰會知道,說不定哪天我們還能夠得到自由,恢復以前的生活,所以不要讓苦難打倒我們,祇要我們有這個盼望,就算終究沒有達到目標,至少這個盼望可以讓我們活得有力量,你以為我們的盼望在哪裡?是我們的病症得到醫治!還是療養院開放我們自由進出?如果我們沒有堅定的意志,就算我們出去有甚麼用處,哪一個公司敢用一位癩病患者?不要期待這個世界改變,而是先讓我們有力量來面對現在的生活,所以打起精神,讓我們一起來努力」。
阿成打量這位身裁矮小,右腳微跛的朋友,雖然沒有受過任何的教育,但是他面對苦難的韌力卻讓他極為佩服。於是緊緊握住他的手道:「阿福!實在真多謝」。
為寂寞的海洋帶來生命
兩個人拿著鐮刀和鋸子前往後山採集竹子。他們一起爬上神社後方的山坡地,經過火葬窯,到達防火巷,那裡種植許多竹叢,是院方為了補充副食和增加收入而種植的綠竹,由於長得太密集,所以需要清理掉一些,以便讓竹子在春天時長出竹筍。這裡所長的竹筍在附近的市場相當出名。他們鋸下竹子,截成相同長度的竹竿,有些放在地上蓋上竹葉,部份立刻去皮之後,準備拿回病舍加工。那裡的地勢位於半山腰,展望極好,右邊稻田之後可以看到樹林火車站,往左如果天氣好的話,可以模糊的看到台北大橋的鐵架和總督府的高塔。
兩人奮力將竹竿搬回病舍之後就開始裁竹筒,削竹片。由於阿成從來沒有作過這種工作,加上癩病細菌肆虐導致手掌感覺遲鈍,所以手指連續被削了好幾刀,好幾次想放棄,後來下定決心對阿福講:「我實在不是作手工的料,你看我的手鮮血淋漓」,阿福看一眼,只是淡淡的說:「小心一點就好了」。抱持輸人不輸陣的阿成決心好好努力看看,這樣經過半天之後,阿成的雙手逐漸掌握削製竹片的技巧。最後得意的拿出一片最好的竹片給阿福看,希望得到他的讚賞,但阿福拿在手上,端詳一下還給阿成說:「這還不行,因為竹片邊緣會割傷人,並且竹片上還可以感到纖維粗糙的線條,這種竹片除了編織成水果簍以外沒有甚麼價值;雖然綠竹的纖維比較粗糙,但是要求自己讓它摸起來有像是桂竹般光滑的感覺」,洩氣的阿成重新努力。不知不覺間日頭已經下山。
那天晚上,阿成夢見他站一艘旗魚鏢船的船頭上,看著海面無盡的浪花,他極目張望尋找大海的精靈,但是整個水面除了風嘯浪吼以外,就是一片的孤寂。
「我要為寂寞的海洋帶來生命」,阿成自言自語道。
第二天一清晨,阿成急忙過去阿福病舍,沒等阿福開口,就說:「阿福,我想要作風吹」,還摸不清楚狀況的阿福不明所以,問道:「為什麼!你有甚麼想法?」
阿成回答:「你知道,讓我脫離痛苦的方法就是想一些最快樂的事情,來到樂生院以前,我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搭船過台灣,在海峽當中看到海豚追逐交通船的景象,現在我抬頭望天會想到海洋,但是這個海洋卻很寂寞,我想要讓它有生命,所以想讓風吹在天空中飛翔,就像是海豚為海洋帶來生命一樣」。阿成停頓一下繼續說道:「我們所造的風吹可以脫離這個充滿悲傷與痛苦的世界,自由自在的在天空遊玩跳躍,而且透過風箏線,我可以感受到過去幸福歲月的拉力,這會比內心的想像更為真實。儘管風箏終究要回到地面,或者運氣不好碰到風箏斷線,人生不就是不停的在盼望和失望當中翻滾,直到他的生命結束嗎?」,「儘管風箏線是那麼的脆弱,卻是聯結著美夢」。阿福笑著說:「真看不出來你是一個哲學家!」
快樂的玩,自由的飛翔吧
阿成正色道:「雖然苦難讓人活得很卑賤,但是更多時候卻也為受苦的人帶來很大的力量」。聽到這句話,阿福同意的點頭說:「你說的沒錯,讓我們開始作風吹吧!」
於是阿成和阿福兩個人開始研究設計風箏的骨架,在經過一個月的努力之後,第一支風箏飛上天空,半年後當秋風吹起,他們已經製成二十幾支長得像是大小海豚的風箏,他們在院內指導員和其他患友的協助之下,風箏都飛上天中。
那真是壯觀的景象,二十幾隻風箏在秋風的吹拂下飄浮於樂生院的上空,連對面村落的民眾都跑到門外觀賞,他們不禁感嘆道:「實在真好看!」
當天晚上阿成師作了一個好夢,他望見自己所糊的風箏都成為一隻隻的海豚,在一望無盡的大海上歡喜的嬉游,「你們快樂的玩,自由的飛翔吧」他在夢境中如此說著,臉上露出長久以來不見的笑容。
後記:
在這裡的風箏只是文學上的一個象徵的符號,不過如果你說,癩病患者哪有可能放風箏,在這裡我要回答,日治時期院民組織棒球隊和職員比賽,戰後他們也成立籃球隊和美國歸主籃球隊進行友誼賽,放風箏對他們來講只是小事一樁。
- Apr 28 Sat 2007 11:55
樂生相關網站
1. 樂生 捷運 綠新莊
http://www.oikos.com.tw/losheng/
2. 為樂生走出一步 支援漢生人權立法行動
" target="_blank">
http://mediaobserve.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html
3. 讓樂生人權決定我們的總統
*此圖非貼紙語法 為網站連結
http://blog.roodo.com/ancorena/archives/2815455.html
4. 拒絕暴力侵權 重審百分之九十方案 - 連署聲援樂生合理保存
" target="_blank">
http://www.petitiononline.com/Neil/petition.html
5. 搶救樂生 國際鬥陣
" target="_blank">
http://blog.roodo.com/hansentaiwan
6. 捍衛樂生 (理想的藝術節:樂在生活 跨界串連)
" target="_blank">
http://losheng-paradise.blogspot.com/index.html
- Apr 28 Sat 2007 11:36
關於樂生的幾個延伸閱讀 *來自南方電子報
1.
【故事】樂生療養院阿成師的故事:塔寮境的風箏 文/戴揚
轉載自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6/04/10-11
http://blog.roodo.com/losheng/archives/3021897.html
2.
【論壇】考察日本韓生病療養所的一些省思-他山之石
文 / 范燕秋(台灣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本文曾刊登於2004.12「文化視窗月刊」第70期
*「文化視窗月刊」第70期 http://books.cca.gov.tw/shop/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2008700156-70&Category=A11
http://blog.roodo.com/losheng/archives/350970.html
3.
日本國立漢生病療養所走訪日記
日本國立漢生病療養所~全生園見學經驗 序
http://medforlosheng.blogspot.com/2007/03/blog-post_21.html
4.
捷運新莊機廠樂生保留工程問題,土木技師公會提出對策
http://www.pcc.gov.tw/news/news839.htm
5.
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針對4/25公共工程委員會會議之聲明
http://www.wretch.cc/blog/happylosheng&article_id=7231415
6.
土木技師工會的方案 - 弱慢
http://nooorman.blogspot.com/2007/04/19.html
- Apr 28 Sat 2007 11:32
樂生的含笑花 - 米果 *來自南方電子報
今天,我去了樂生院。
原本以為下了公車635之後會迷路,結果同車有六個人的目的地都是樂生,其實也很好辨識,一大片被開挖的醜陋光禿山坡地,和一座充滿水泥冰冷的捷運建築旁邊,一處蓊鬱綠樹環繞的地方,就是了。
我到得很早,藝術市集與樂團表演的觀眾還不多,於是我們走石階小徑在各棟房舍之間穿梭,清新純粹的芬多精與古老磚瓦房的清透感,與鄰近那棟號稱樂生新院區的水泥大樓,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真得很訝異,樂生的綠意,綠得那麼飽滿,一株含笑花,滿滿花苞,簡直是怒放,我楞在那棵長得比我還高,自由向天空伸展的含笑旁邊,許久許久,終於知道,那裡的土地埋葬了樂生院民的青春與淚水,他們的苦,借這株含笑吐露了另一種層次的達觀與豁然,而院區那些綠意,不也正是如此。
行經蓬萊舍,聽見阿姨阿伯他們在練唱,唱日文的「故鄉」,有個年輕女生跟在一位阿伯的身邊,看著歌詞一句一句跟唱,挑高的房舍,芬多精都進來唱和,我想起鄰近那一大片被挖空的山,突然心生恐懼,究竟是怎樣的土方砂石利益,讓樂生這塊土地,如此惹人嫌。
當我走進院區內的中山堂,緊急籌畫的樂生影展,一些人正在搬椅子,放映設備很陽春,但是來看紀錄片的人很多,椅子不夠坐,後面站了滿滿一群人,看完紀錄片,終於知道樂生青年與樂生院民,面對龐大政府機器的辛苦對抗過程,我很慶幸自己來了,兩部紀錄片,90分鐘,也許不能改變什麼,放映結束後,文章阿伯還來跟我們說謝謝,樂生青年也拜託我們要多多幫忙,我心裡好難過,真想跟他們說,不要說謝謝,也不要拜託,反倒是我應該說抱歉,「抱歉,來晚了。」
紀錄片將時間與場景拉回過去幾年,一場一場與官員、民意代表、衛生署、捷運局的對話,我終於知道,自始至終,不管是決策者,還是工程設計者,都「堅信」樂生院很快就會「不見了」,因為這些人「活不久」了,捷運局說,他們在設計的時候,就接收到訊息,「樂生即將關閉」,所以他們就把樂生院建築群,當成一塊沒有人居住的地方。
而衛生署原本打的如意算盤,則是將規劃好的迴龍院區,「撥幾層樓」給樂生,他們嘴裡不敢說,心裡想必也是認為,這些人反正再活也沒幾年了,「撥出去」的那幾層樓,以後「再撥回來」,可以成為普通病床,繼續收其他病人。
所以,樂生院的阿姨阿伯,在青春最美好的年頭,被強制用手銬關進新莊偏遠的山裡,不准他們出來,連死後屍骨都要埋在山上,等到他們來到遲暮之年,又被聯手趕進火柴盒一樣的病房,因為按照規劃,「他們活不久了」,樂生院以後就消失了,捷運當然可以提前把他們挖掉。
這是我看完紀錄片之後,感覺最沈痛的地方,在這些連續錯誤的決策過程中,所有單位都不願意退讓,都不願意承認錯誤,因為大家都認為,樂生院民,很快就會不見了。
昨天,我從警廣交通電台,聽到一段台北縣長周錫瑋的訪談,他說,政府已經給樂生院民最好的福利了,他們每個月領到的錢,比任何重度殘障的人都要多,而且新院區每個房間都有空調,甚至有「免治馬桶」,他不瞭解,院民為什麼不搬進去?
周縣長應該也有年邁的父母,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就算住得環境沒有網路、沒有烘衣機、沒有免治馬桶,只要環境是他們熟悉的,他們就會過得很自在,許多老人家一離開他們生活幾十年的故鄉,住進子女的都市公寓,身體就變差,因為他們失去自己的空間,他們長年以來習慣的生活模式突然被剝奪,他們沒辦法出門就可以澆花拔草,他們跟富子阿姨一樣,也希望每天早上都聽到蟬叫啊!
整個樂生事件的決策過程,是一連串菁英與官僚的傲慢和冷淡,加上眾多利益糾纏的黑洞,對上了歷史與社會最弱勢的一群人,擁有發聲權的人,甚至向來愛挖弊案的媒體與名嘴,大概超過99%都在樂生事件中缺席,前後任台北縣與台北市首長恰好藍綠通殺,會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讓樂生的問題走進死胡同,倘若真得如此,那麼,樂生的人權又一次遭受剝奪,在這個號稱「人權立國」的地方,顯然比日治時期用手銬把他們抓進來,還要可惡。
雖然保留樂生的希望很渺茫,因為要對抗的國家機器太龐大了,可是總不能讓樂生的阿伯阿姨,年紀這麼大了,手腳又不靈活,他們不懂媒體操作,不懂置入性行銷,不懂去拉攏誰來打擊誰,我看到那群可愛的樂生青年,突然想起以前聽過一段話,「年輕的時候,倘若不是左派,那他一定沒有靈魂;中年以後,倘若還是左派,那他一定沒有腦袋」我也許害怕自己變成沒有腦袋的中年人,因此怯怯懦懦,但真得為這群有靈魂的年輕學子喝采,事情經過,即使最後沒辦法成功,但我們總要讓歷史記得什麼,沒有人的生命是可以被設計圖一筆抹去與挖空的,我很希望呂秀蓮、蘇貞昌、周錫瑋、馬英九、甚至謝長廷、陳水扁、王金平,你們都來樂生走一走,看看這裡的磚瓦房舍,看看這裡的綠意盎然,看看那株怒放的含笑花,把那些狗屁的漂亮話收起來,只要90分鐘,坐在樂生院的中山堂,把紀錄片看完,可以嗎?
我也只能說,去樂生走走吧,電視新聞與報紙媒體之外,郭台銘的緋聞與天上掉下來的鳥屎之外,台灣還有許多事情正在發生啊!
志工徵求 樂生環境整理計畫 |
4月15日大遊行之後,大家都在思考下一步怎麼做,要做些什麼?目前也確實有了些成果,例如:媒抗朋友所發起的台北市議員連署要求捷運局接受保留方案 、以及有關新莊社區經營的一些想法: powered by ODEO 另外由HOW、豬小草、小梅子、柏強等人籌備的Blogger Happymob II [部落客、搞社區] 也即將於5/5假八德路蘋果優仕舉行。此外管中祥、何東洪老師之前發起180多名學者串連也規劃將於五月舉行樂生講堂,就人權、環境、工程、社區等方面請學者在樂生展開講座。 除此之外,之前對於樂生環境改造的想法尚未實踐,樂生目前的環境問題,各位可以點選上面的相簿看看。除草、掃地、洗廁所、清瓦礫(非彼 瓦礫)這些微不足道的小工作卻最需要人手,這些工作乍看可以迅速的完成,但仍需要人手支援。 目前的規劃是希望能在4/28、29日上午10點,請各個能支援的學生社團、地方團體在巡守隊帳篷前集合,粗估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能招集到多少人力。若人數多,則規劃區域分配整理工作;若人數少,則分時程共同逐步進行整理工作。而整理環境所需要的工具與支出,則由之前數次廣告募款的結餘所支付。 樂生環境整理計畫工作時間表 4/28 (六)、4/29 (日) 清理環境從髒亂到整潔只是整體工作的第一步,後續的美化工作仍需要時間與人力。這是關懷樂生最重要的小事,但仍希望大家能積極參與。 聯絡人:董福興makemeamemory@gmail.com |
詳情請見:
http://mediaobserve.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_23.html
- Apr 27 Fri 2007 15:52
總結一下E以及我和E
- Apr 24 Tue 2007 16:45
走火入魔的詩人和哲學家
“Poets can paint virtue in the most charming colours; but, as they address themselves entirely to the passions, they often become advocates for vice. Even philosophers are apt to bewilder themselves in the subtilty of their speculations; and we have seen some go so far as to deny the reality of all moral distinctions.”
Hume, David. (1987) “Of The Study Of History,” in Eugene F. Miller eds. Essays, moral, political, and literary,567. Indianapolis: LibertyClassics.
*索書號:B1475 1985 人社分館
- Apr 24 Tue 2007 11:16
最近 (*修改)
- Apr 23 Mon 2007 13:25
樂生院與民進黨精神 - 姚人多 *轉自Seraph個版
中國時報 2007.04.21
樂生院與民進黨精神
姚人多
我永遠不會忘記四月十五日這一天,因為這一天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走上街頭反對民進
黨政府。當我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所有民進黨所發起的遊行示威我一次都不曾缺席,我
從來沒有想過當民進黨執政了之後,我竟然還必須綁著布條與一大群人在街頭上吶喊抗議
。民進黨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有了權力之後總是不能捍衛當初在野時的堅持?為什麼連給
樂生院這些受盡人間滄桑的老人一個在地安養的權利都不給?為什麼連樂生院這樣一個有
著台灣歷史意義的建築都想毫不留情的拆掉?
在我看來,樂生院的問題就是民進黨創黨精神與核心價值的問題。樂生問題讓我們看
到所有民進黨在野時所反對的東西:行政單位互踢皮球、公共工程決策粗糙、房地產土地
炒作、敷衍社運團體、砂石利益、地方派系、選舉綁樁、蔑視人權、警察暴力、媒體扭曲
、輕忽歷史。過去這幾年,台灣人民不就是為了反對這些東西,才一次又一次地把選票投
給民進黨嗎?民進黨不再與社會上的弱勢者站在一起了嗎?權力使人腐爛這句政治學上假
設,難道民進黨不能避免嗎?
我知道台灣的地方政治真的很複雜,我也知道,政治上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是有一段
差距。然而,不要忘了,台灣人民讓民進黨執政的目的不就是希望讓政治簡單一點嗎?不
就是希望讓台灣的政治多一點理想嗎?今天,沒有人反對捷運通車,也沒有人反對地方繁
榮發展,從頭到尾樂生院根本就不是站在這兩個東西的對立面。民進黨太清楚這一點,但
是這個以往被台灣人民賦予無限改革想像的政黨,卻在這個議題上三緘其口甚至搧風點火
。樂生院已經成為一面鏡子,透過它民進黨看到了他自己。這個政黨正在複製以往他所憎
恨的一切事物,他正在複製以往國民黨作政治的方式。
當樂生院的存廢問題在社會上醞釀之時,幾位民進黨想要爭大位的人正忙著在電視上
辯論。這些人都想找回民進黨的精神與價值。然而,精神與價值絕對不是在辯論會的時候
講一些廉價的語言就能找得回來。在政治上,精神與價值需要透過具體的事件來檢驗,需
要透過具體的決策來反映。今天,如果民進黨把樂生院拆了就等於拆掉民進黨的價值。因
為,不管從什麼角度來檢驗,一個大力鼓吹追查二二八歷史真相,卻要拆掉樂生院之政黨
是一個虛偽的政黨;一個口口聲聲說要守護台灣,卻要把樂生院這樣一個能體現台灣的建
築物拆掉之政黨是一個精神分裂的政黨;一個宣稱要喚起台灣主體性,卻對過去這塊土地
上的紀錄不屑一顧之政黨是一個欺騙的政黨;一個開口閉口都在談改革,卻留戀於地方金
權政治之政黨是一個無能的政黨。
民進黨成立才二十年,這個政黨上上下下就要忙著找尋當年的創黨理念。大家的記憶
力真的這麼差嗎?錯了,在我看來,民進黨的記性好的很,至少全黨上下都把國民黨過去
如何維持政權的伎倆記得一清二楚。然而,這樣的民進黨是一個失去自我認同的政黨。民
進黨的自我認同就是兩個相扣連的理念:「台灣」與「改革」,既是「台灣的改革」也是
「改革的台灣」。
今天樂生院這樣一座安靜的建築物還在等著民進黨賦予它歷史上的意義,拆與留就在
行政院的一念之間。早該是「過去完成式」的東西如今卻還是一個懸掛中的「現在進行式
」。什麼時候民進黨才能在攬鏡自照的時候看到原來的自我?什麼時候民進黨才能驚覺,
原來保留樂生院不只是保留了幾棟建築物,它同時也是台灣政治上的一大改革?我沒有答
案,但是我知道民進黨在樂生院上所給的答案將決定未來這個島上的人們從事政治的方法
。保留就是改革,就是民進黨存在台灣的意義與目的。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研所助理教授、台權會執委、澄社社員)
- Apr 22 Sun 2007 01:40
生日密碼
5月22日 史 詩 的 創 作 者 |
宮位:雙子座0-2 |
金牛雙子座 |
變動的風像 |
5月22日出生的人擁有創作史詩所必備的旺盛精力。再加上這類一繫列的長篇創作和各種形式的休閑活動,能夠充分展露他們各方面的纔華,所以特別能吸引這些人。他們旺盛的生命力,並不一定會表現在累積財富或廣結好友上,但必然會在創作上展露無遺。 (*不準啦~)他們通常會以一個基本概念為中心,創作出一繫列豐富多變的相關作品。這天出生的人通常也是搜集家,不管是名單、事體、數字、生日或物體,全在收集之列,因此常常埋首於分類、命名及編號。他們甚至也“收集人”,也就是說交遊廣闊。 這樣的人多半喜歡扮演大家長的角色,隻要看著自己的兒女成長、茁壯,內心便會感到無比的幸福。即使不能或不願生育,也會樂於加入其他的家庭,享受當干爹、干媽、叔叔、阿姨的樂趣。總之,對他們來說,家庭組織和家庭生活的溫暖,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此外,誕生於這一天的人,須謹防過度自我要求,或從事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工作。說真的這些人可以說是典型的自大狂,越艱巨的工作越能吸引他們。因此會有一種“權利欲情結”,有時覺得自己是全能的上帝,有時卻又覺得累得跟狗一樣。畢竟,過度自我膨脹的背後,必定隱藏著極度的自卑。 5月22日出生的人通常記憶力很好,也因此常需重新詮釋過去,纔不致陷於痛苦之中而無法自撥。同時,他們常將別人的侮辱牢記在心,而時時心懷怨恨。所以,他們不但應該學習如何原諒,更要學會如何遺忘。 可想而知,這樣的人情緒在都不太穩定。當他們正專心做一體事時,一旦被打斷,就會像孩子般大發雷霆。這種人如果想成長,就須學會控制歇斯底裡的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不不定期,這天出生的人即使比較早熟,也要到30歲左右,纔能克服這種衝動。 當5月22日出生的人相中目標,便會一股腦兒地鉚足勁去追求,但卻又隨時可能轉向其他千變萬化的興趣。親近他們的人最好能了解他們的熱情,而不要去追究他們的三分鐘熱度;同時也最好保持適當的距離,而不要期望過高。此外,這些人通常都有很好的恢復力和適應力,即使一個計劃不幸失敗了,當其他人還陷在挫折之中,這天出生的人早已掉頭轉向嶄新的一頁了。 |
幸運數字和守護星 |
5月22日出生的人都受到數字4(2+2=4)和天王星的影響,而兩者皆代表了反復無常及充沛的爆發力。對生於這一天的人而言,因為受到天王星和水星(雙子座的主宰行星)的交互影響,更助長了他們神經質的特性,以致常做出倉促的決定 (*例如去辦PHS...) ,或是驟然改變主意。受到數字4主宰的人非常獨特,也相當堅持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容易樹立敵人。因為22是個疊數,因此在每個月第22天誕生的人對於成雙的事物如:雙胞胎、巧合以及對稱的事物等,都特別感興趣。 |
健康 |
因為5月22日出生的人常使用到雙手,所以必須特別注意手的保養,尤其是手腕和指關節。同時,過度使用手臂和肩膀,也會導致腹痛、緊張和頸部酸痛等癥狀。 (*這個倒是很準) 泡泡熱水澡、按摩及“三溫暖”,都有助於緩和這些癥狀。過度的壓力,常使得這天出生的人把自己弄得人仰馬翻,神經兮兮的。而頭痛和頸部酸痛雖然可以喫止痛藥,但總不如打坐、按摩來得有效。5月22日出生的人需要固定的休息,尤其以午睡最有效。至於飲食方面,則應保持均衡的飲食習慣,多喫蔬菜水果等負擔較小的食物。 |
建議 |
努力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做事要持之以恆、不可忽略細切。避免過分苛責他人,應多反省自己的過錯。切忌貪多,做每一體事都應該有始有終。 |
名 人 |
理察華格納(Richard Wagner)德國音樂家,創作了名歌劇《尼布龍的指環》,同時也是19世紀的文化像征。他們是一位腳本作家、詩人、散文作家、多媒體藝術家,更是第一位指揮全套貝多芬交響曲、創立現代交響樂團的先驅。 英國舞臺劇、電影、莎劇演員歐文維爾爵士(Sir Laurence Olivier),曾擔任英國國家劇院導演,執導《理查三世》。 藍調歌手、吉他手、兼鋼琴家渥克(T-Bone Walker)。 柯南道爾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英國偵探小說家,創造了福爾摩斯一角,另外,他還是個外科醫生,猶如福爾摩斯的好友華生一般。 心理學家派可(M.Scott Peck),著有《足跡罕至的路》。 18世紀英國詩人波普(Alexander Pope),同時也是潮諷史詩作家,著有《奪發記》《群愚史詩》等。 法國達達主義藝術家廷股利(Jean Tinguely)。 美國女畫家及雕刻家瑪莉索(Marisol)。 |
塔羅牌 |
大秘儀塔羅牌的第22張是“愚者”。圖案是一個人快活地站在懸崖邊。牌面正立時,顯示極端崇尚精神層面,不在乎現實。倒立時,則暗示著缺乏理性判斷的能力。綜合來說就是憑直覺行事,沒有拒絕和抵抗的能力。同時,也代表了愚蠢、衝動和虛無。不過他們之中較成熟的,則會從生命的歷練中學取經驗,進而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 |
靜思語 |
與多數動物相反的,人類凍排斥噪音! |
優點 |
堅持、精力旺盛、多產。 |
缺點 |
成見、衝動、不切實際。 |
- Apr 19 Thu 2007 18:37
待讀小說家
卡謬、卡夫卡、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昆德拉、
川端康成、紀德、拉格奎斯特、卡山扎契斯
1. A. Gide 田園交響曲,F 876.57 875,總圖六樓休閒讀物室
2. Pär Fabian Lagerkvist 大盜巴拉巴, 813 8434 v.51,人社分館
3. Nikos Kazantzakis 希臘左巴,F 883.557 8465,總圖六樓休閒讀物室
- Apr 18 Wed 2007 21:43
我如此輕賤愛...
- Apr 18 Wed 2007 21:29
李香蘭 - 張學友
李香蘭
作詞:周禮茂 作曲:玉置浩二 編曲:杜自持
惱春風 我心因何惱春風
說不出 借酒相送
夜雨凍 雨點透射到照片中
回頭似是夢 無法彈動 迷住凝望你 褪色照片中
啊 像花雖未紅 如冰雖不凍 卻像有無數說話 可惜我聽不懂
啊 是杯酒漸濃 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動
照片中 哪可以投照片中
盼找到 時間裂縫
夜放縱 告知我難尋你芳蹤
* 學生會打工處有一套超高級喇叭(加上擴大機喔),常常聽到學弟或學長放爵士樂 粵語歌,聽的時候整個房間都被音樂環繞,而今天偶然聽到張學友的演唱會版本,感覺就像在現場聽演唱會,再加上自己本來就很喜歡這首歌,喔~ 真是...感動到說不出話來...
- Apr 15 Sun 2007 08:41
A Case Of You - Joni Mitchell *修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1maMi4FcRs
Just before our love got lost you said,
"I am as constant as a northern star."
And I said, "Constant in the darkness
Where's that at?
If you want me I'll be in the bar."
On the back of a cartoon coaster
In the blue TV screen light
I drew a map of Canada
Oh Canada
With your face sketched on it twice
Oh, you are in my blood like holy wine
You taste so bitter and so sweet
Oh I could drink a case of you, darling
And I would still be on my feet
Oh I would still be on my feet.
Oh, I am a lonely painter
I live in a box of paints
I'm frightened by the devil
And I'm drawn to those ones that ain't afraid
I remember that time you told me, you said,
"Love is touching souls,"
Surely you touched mine
'Cause part of you pours out of me
In these lines from time to time
Oh, you're in my blood like holy wine
You taste so bitter and so sweet
Oh I could drink a case of you, darling
Still be on my feet
I would still be on my feet
I met a woman
She had a mouth like yours
She knew your life
She knew your devils and your deeds
And she said,
"Go to him, stay with him if you can
But be prepared to bleed"
Oh but you are in my blood
You're my holy wine
You're so bitter, bitter and so sweet
Oh, I could drink a case of you, darling
Still I'd be on my feet
I would still be on my feet.
剛開始是因為電影的場景加上這首歌的曲調及彈奏方式讓我印象深刻,後來查到歌詞,發現歌詞寫得真好,很衝動地跑去買精選輯,但大多數的歌我都聽不下去,有點懊惱...怎麼會這樣哩...
- Apr 14 Sat 2007 21:24
黑鮪魚你想看什麼片?
- Apr 14 Sat 2007 21:14
Everywhere - Bran Van 3000 (歌詞暨吉他譜)
(see below for picking patterns)
Intro: G C Em Am7 x2
Verse 1:
G C Em
Everywhere I see your face is
Am7 G
Everywhere you sing your smile
C Em Am7
Everytime you're not around doesn't matter
G C Em Am7
'Cause you're everywhere to me
Verse 2:
G C
And everywhere you came and left
Em Am7
You came in the name of love and
G C Em
Left a wake of happiness and tenderness
Am7 G Am7 G Am7
Sweet conflict, sweet conflict
Verse 3:
Cadd9 Em Cadd9 Em
You hang around, you come on down
Cadd9 Em G C Em Am7
You come on down, and it's on and on and on and on
G C Em Am7
It's on, it goes on
Verse 4:
Cadd9 Em Cadd9 Em
You hang around, you come on down
Cadd9 Em Cadd9 Em
If you don't come in now
Verse 5:
C Cmaj7 C Cmaj7 C (instrumental)
Cmaj7 C
I'm whispering, I'm whispering
Cmaj7 G
I'm whispering your name
C Em Am7 G
You're everywhere, everywhere, everywhere to me
C Em Am7 G C Em7 Am7
Everywhere, everywhere, everywhere to me
Verse 6:
G C Em Am7
I'm calling your number x5
Outro:
(ad lib while playing G C Em Am7 pattern)
You're everywhere, you're everywhere to me, everywhere to me
Hmm.....
PICKING PATTERNS:
G C
e|-----3---------3-------------0---------0----------|
B|-----3-----3---3---0---------1-----1---1---0------|
G|-----0-----0---0---0---------0-----0---0---0------|
D|--------------------------------------------------|
A|-------------------------3-3---------3---3--------|
E|-3-3---------3---3--------------------------------|
Em Am7
e|-----0---------0-------------0---------0----------|
B|-----0-----0---0---1---------1-----1---1---0------|
G|-----0-----0---0---0---------0-----0---0---0------|
D|--------------------------------------------------|
A|-2-2---------2---2-------0-0---------0---0--------|
E|--------------------------------------------------|
Am7 G
e|-----0---------0-------------3---------3----------|
B|-----1-----1---1---0---------3-----3---3---0------|
G|-----0-----0---0---0---------0-----0---0---0------|
D|--------------------------------------------------|
A|-0-0---------0---0--------------------------------|
E|-------------------------3-3---------3---3--------|
Cadd9 Em
e|-----0---------0-------------0---------0----------|
B|-----3-----3---3---0---------0-----0---0---3------|
G|-----0-----0---0---0---------0-----0---0---0------|
D|--------------------------------------------------|
A|-3-3---------3---3-------2-2---------2---2--------|
E|--------------------------------------------------|
C Cmaj7
e|-----0---------0-------------0---------0----------|
B|-----1-----1---1---0---------0-----0---0---1------|
G|-----0-----0---0---0---------0-----0---0---0------|
D|--------------------------------------------------|
A|-3-3---------3---3-------3-3---------3---3--------|
E|--------------------------------------------------|
- Apr 14 Sat 2007 18:43
poor d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