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
真正的團結,只靠命令或靠權威的強制是不可實現的。只能靠人與人之間相互信賴的情誼,靠每個人都心服口服,把「心」與「心」連結在一起,才能做到。萬眾一心,則事必有成。縱然不能完全實現原來的計畫,也能找出意想不到的新路。
---《我的人學》,池田大作,頁148
青春
青春不是指人生某一時期,指的是心態,
強壯的意志,巨大的創造力,
火一樣的熱情,斥退怯懦的勇猛心,
拋棄安穩的冒險心,
青春就是這樣的心態。
年齡的增長不使人老,失掉現在,老就到來。
歲月增加皮膚的皺紋,
失掉熱情時精神就會枯萎。
苦悶、疑惑、不安、恐怖、失望,
只有這些才像歲月累積一樣催人衰老,
使潑辣的心靈也變為塵芥。
(中略)
人和信念在一起就會年輕,
和疑惑在一起就會衰老。
人和自信在一起就會變得年輕,
和恐怖在一起就會衰老
希望存在則會無限年輕,
和失望在一起則會老朽。
(後略)
---〈青春〉撒彌耳‧烏爾曼
幸福
「能夠感到幸福,過著幸福人生的源泉,是我們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與外界的關係的力量比,稱為價值,這種價值就是幸福的內容。」---戶田城聖
「所謂幸福,並不是受每天現實所左右、所播弄的東西,也不是與之相隔絕、超然的境界。我想,幸福只存在於:將人生中一件件偶然的事件,都能愉快地接受下來,作為前進的動力,充分加以玩味;同時,為他人,為社會,能做出有價值的貢獻的生活當中。」
---《我的人學》池田大作,頁55
感恩
「不管遇上什麼樣的困難或考驗,都不忘記感謝的人們,是會獲得歡樂與幸福的。」
---《我的人學》池田大作,頁230
「感謝的心」對人而言非常重要,這是我們深具共鳴的人生觀之一。
20世紀著名文豪托瑪斯‧曼表示:「懂得感謝的強烈感受力——要從一般看來充滿缺陷的人生創造出可能的事物,還有比這更好的特質嗎?」、「感謝的心不是被動的,而是一種創造性的特質。」
真正具有創造性、建設性的人,懂得感恩、懂得感謝。相對地,從事破壞的卑鄙小人,不知感恩、無法感謝,這點各位都很清楚。
---和樂
誓願的祈求
根本在於祈求。大聖人斷言:「法華經行者祇無不遂之事必無之矣!」(御書1421頁)
祈求並非不切實際的夢想,也不是不著邊際的願望,而是「斷然實現!」、「絕對勝利!」的誓言。在深邃誓願的祈求中,因為「因果俱時」,所以宛如磁石吸鐵般,就會出現明確的結果。
---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