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摘譯自2010年1月27日,ENS敘利亞,大馬士革報導;王茹涵編譯;蔡麗伶審校


持續三年多的嚴重缺雨已造成敘利亞東北部農業受損。當地居民說,由於缺乏替代的經濟來源且政府反映失當,使得災情仍在惡化。


住在卡米什利(Qamishli)鎮附近村莊的農業工程師哈邁德薩利姆表示,當地人的生活條件很差。他說,大部分的同村村民都搬到大馬士革或其他大城市,以尋找新的收入來源。許多人最後從事艱辛的勞務工作。

他說:「有些人靠著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間 走私香煙和電器維生,有時販運羊隻和柴油;婦女則養雞、販賣雞蛋為生。」
目前許多東北部的村莊呈現半荒蕪狀態,許多學校已廢校,房屋和土地也被遺棄。


長久以來,多條河流經的東北三省有著敘利亞最肥沃的農田,孕育著小麥、棉花、蔬菜和水果。觀察家認為,乾旱加上不良的灌溉方法,已導致當地居民陷於貧困和流離失所

根據敘利亞政府和聯合國的評估,約有130萬人受旱災影響,其中80萬人幾乎失去他們所有的生計,面臨極困苦的生活。


2009年8月,敘利亞政府和國際援助組織發出警報,並發起一項緊急計劃,以避免該地區的人道災難並協助抗旱。


這項因應計劃嘗試爭取5290萬美元,到2010年中期可對農民提供糧援、種子和動物飼料,希望屆時新作物將有助於增強糧食安全


但是,這份急需的資金似乎姍姍來遲。去年媒體報導,聯合國難以為敘利亞旱災災民募資,是肇因於該國與其他國家緊張的外交關係。

該計劃有一部分,是由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直到下個收穫季(即2010年7月)前,以2200萬美元預算,提供該地區食物。


該計畫預計有30萬東北部的居民可因此受惠。然而,目前募得的金額僅530萬美元,約預算的四分之一。資金來自澳洲、愛爾蘭、沙烏地阿拉伯、瑞典和聯合國中央資金。該計劃希望獲得更多來自歐盟和美國的資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ka9644503 的頭像
    jka9644503

    如果麥子不死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