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海嘯預警救人 安全教育不能少
 
 
【編譯成怡夏整理報導】薩摩亞海嘯奪去了數百條人命,並破壞了當地十幾個海岸村莊,國際救助團體已陸續抵達薩摩亞島嶼進行後續安置動作。
安全常識 助人無數
根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最早進駐的救援小組面臨海嘯的餘波衝擊,目睹前仆後繼的水牆灌進內陸650英尺之處,還感受到了另一波地震的威力。接二連三的災難讓人們開始關注,在災難發生之前,究竟可以得到多少警訊。
南太平洋發生的薩摩亞海嘯顯示早期預警系統有一定成效,讓許多民眾先撤離海邊。然而地震學家和災難管理專家卻說,事實上,安全教育和科技一樣重要,千萬不得偏廢。
「人們認為,如果有了早期預警系統,他們的問題就會獲得解決。」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澳洲海嘯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高夫說,「但是預警系統只是讓人意識災難即將發生的方法之一;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對於自然災害的教育,假如你住在海岸地區,而出現了很大的地震,或是你看到海水退得非常快速,甚至比退潮時的水位還低時,你就需要趕緊跑到山上去。」
位在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在薩摩亞地震發生18分鐘後發布了第一波海嘯警告。但是那時第一波潮浪已經湧入了薩摩亞和美屬薩摩亞的村莊和度假勝地。倖存者都是因為受延續幾分鐘的強大地震威力所儆醒,逃到高地的人們。
根據高夫的說法,科學家每次要花上至少15分鐘的時間去分析關於地震的基本資料,包括了其強度、深度和精確的位置等。所以,假如地震很靠近海岸,就像這次薩摩亞地震的狀況一般,當地社區就無法及時得到警訊了。
薩摩亞就像許多國家一樣,在2004年毀滅性的印度洋海嘯後,裝置了警報系統。但是對評估地震資料的專家而言,在危險確定之前就按下可能有誤差的警鈴不是他們的選項之一。「不然可能會有一大堆錯誤的警報,那麼當真正的海嘯發生時,人們就會忽略掉警訊而被奪去生命。」高夫說。
澳紐救災 美國支援
在這次救難中,澳洲和紐西蘭扮演了主導性的角色,這兩國在太平洋發生一連串天災,包括2007年所羅門島發生的較小型海嘯時,已擁有多次協助救援鄰國的經驗。澳紐兩國都派遣了軍用飛機,攜帶了醫療與緊急設備,至於美國也已經派送了兩支災難復原小組到美屬薩摩亞。
1961年獨立的薩摩亞和美屬薩摩亞,同樣位居所謂的太平洋火環帶,這個地區有密集的地震活動。薩摩亞之前是德國保護領地,擁有22萬玻里尼西亞人;美屬薩摩亞則是6萬5千人的家鄉,主要居民為太平洋島民。兩個地方相對來說都是較為貧窮的,其中薩摩亞主要仰賴支助和外匯。在美屬薩摩亞,鮪魚漁獲和加工業為其主要的產業。
這兩個國家也發展出現代的觀光業,但他們的白色沙灘在海嘯過後都變得荒涼,根據目擊者指出,到處都是殘骸,汽車和損壞的家具。在美屬薩摩亞首府帕哥帕哥,據報導趁火打劫者漫遊在街頭上,從受損害的商家中偷取食物和香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ka9644503 的頭像
    jka9644503

    如果麥子不死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