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朋友作伴 網路課輔成效讚
【記者李育真台北報導】就讀八年級的小如出身重男輕女、父親酗酒的高風險家庭,她的數學成績從來沒超過30分。七年級那年,她參加了教育部的「一對一偏遠地區網路課輔計畫」,找到了學習的自信與興趣。在第一次段考中,她數學考了37分,第2次段考躍升到72分。新學期,她換了一位新課輔老師,老師稱讚小如程度很好。一路陪伴小如的魚池禮拜堂老師陳慰凡希望這項計畫可以持續實施,直到小如考完基測,讓大家看見小如的改變。
為讓偏鄉的孩童得到教育資源,教育部舉辦「偏遠地區中小學網路課業輔導服務計畫」,服務離島地區金門縣、連江縣等44校7百多位學童,由來自16所大學的1千2百多位線上課輔小老師,每週提供學童「一對一教學」、「一對多之多元課程教學」及「多對多的集體上課」,透過網路,將聲音、影像、教材資源傳達到偏鄉學童的面前,透過大學生的關懷與課業輔導陪伴,提昇學童的學習能力。
教育部電算中心副主任韓善民表示,幾年前,剛開始實施網路課輔,家長多為觀望態度,後來慢慢有了口碑,今年原本預定招收4百多位學員,最後有7百多位學童參加。韓善民說,教育部只編了4百多位孩童的經費,基於「不願意放棄任何孩子」,學校四處尋求扶輪社、基金會等民間資源補足經費,她承諾教育部將加強確認各縣市學員的名額,儘量讓有意願的孩子參與。
台東縣忠孝國小主任吳亭瑩表示、網路課輔計畫非常有效,許多孩子不僅課業有進步,行為舉止也有很大的改變。她說,台東縣孩子的學科程度落後,老師四處申請攜手計畫、夜光天使等計畫,計畫一個接一個,把大家忙得人仰馬翻。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忠孝國小在3年前與輔仁大學合作網路課輔。第一天,一位家長好奇地問:「電腦也會教書嗎?」吳亭瑩開玩笑地說,電腦不只是會撿花生,也會教書。這位家長感嘆地說:「如果當初我也有這樣的設備,我現在就不會在這裡賣魚了。」這句話讓吳亭瑩很感慨。
吳亭瑩說,班上有個男孩見到有小朋友跌倒,上前關心「受傷了嗎?要不要幫妳?」其實這名孩子在3年前曾經喊著要殺老師,對任何人都有敵意,經常將「你活該」、「我殺死你」掛在嘴邊。3年來,網路課輔的大學生姊姊都很有禮貌、有愛心地對待每位孩子,耳濡目染之下,男孩的品格行為都有明顯改善。吳亭瑩說:「這項計畫很有效,千萬不能斷。」
韓善民表示,許多學校都很憂慮會「斷糧」,她承諾網路課輔計畫一定會持續,教育部會儘量保住經費。她坦言,由於網路課輔成效良好,未來參與孩童只會多、不會少,但預算有限,她期待民間資源一起加入支持,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機會。
在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的推動下,暨南大學從民國95年開始實驗網路課輔計畫。由於成效良好,隔年拓展到北、中、南區,97到98年間更擴大到全省實施,輔仁大學、暨南大學、輔仁大學、東華大學分別擔任北、中、南、東區輔導中心,協助夥伴大學招募課輔老師與成立課輔團隊。教育部在各區投入7百萬元,作為視訊設備、教育訓練的經費。
- Oct 14 Wed 2009 09:55
大朋友作伴 網路課輔成效讚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