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具備這種感覺或同理能力,是作為一個人不可或缺的條件吧。
剛才提到現代人的安樂傾向,如果一心一意只追求安樂,持續迴避痛苦或傷心的事情,最後連真正的喜悅也無法品味了;因為真正的喜悅或滿足感,惟有從正面去接受痛苦與悲傷,超越它時才會來臨。
安樂傾向所能得到的喜悅,只有渺茫的虛幻罷了。」
p109-110 給青少年的哲學
*「(如果能夠)用心傾聽各種悲傷,或許就能找到新的生活方式」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