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前瞻:企業願付碳稅 政府還猶豫?--合理能源價格顧及公平原則 共同抗暖化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整理報導:呂苡榕、葛崇恩、熊家玲


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引起非常多的關心跟注目,但它後續產生的對國際和國內的影響是什麼,另外抗暖化的過程中衍生出的碳稅問題,什麼是碳稅、台灣未來徵不徵碳稅等,這是一個值得持續關心的題目。針對碳稅的部分,和我們未來到底有何關連?

 


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揚乾: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談判,其實本來想談出一個新的協議以接續京都議定書,但各國顯然並無共識。所以早在2009年9月的時候,各國已經想到一個說法,就是「一個協定,兩個階段」。也就是先做出個政治上的決定,後續的留待2010年繼續協商。因此,該會議最後所擬定的「哥本哈根協定」,和京都議定書並沒有接續的關係,兩者可說是並行的

對哥本哈根協定期望不必過高 本國政策才是關鍵
根據哥本哈根協定,各國必須在2010年墨西哥所舉行的第16屆締約國會議(COP16)中達成新的協定以接續京都議定書。但截至目前為止,簽署了哥本哈根協定的只有澳洲、加拿大、吐瓦魯等4個國家。1月24日中國、巴西和南非等國聚集在印度開會討論,但減碳意願並不明顯。另外原本哥本哈根協議中提出的4月底前必須提出各國減碳政策,但現在各國也沒有意願遵守,因為美國不久前因為民主黨選舉失利,失去國會絕對多數的優勢,國際開始懷疑美國能否達成「排碳量降至比2005年標準還少10%」的承諾。因為美國情勢改變,連帶影響各國簽署哥本哈根協定的意願。

這個協定很以往的較為不同之處在於他本身的彈性,各國能夠隨時加入隨時退出。如果原本對它期望很高,那麼看到結果難免會失望,因為該協定只說各國要把溫度上升控制在2度以內,也沒出中程減碳目標。但如果從當初表達要簽署的國家來看,它其實還滿重要的,因為它把美國和中國納入其中。

以中國來說,在京都議定書中,中國作為一個開發中國家,在2012年之前其實並沒有減碳義務。而美國則是並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因此如果哥本哈根協定能夠順利運作,也就等於把中國和美國納入進來。很可惜的事目前美國因為內政問題,恐怕影響簽署意願。因此目前看來仍是滿混沌的。

加上聯合國日前召開記者會表示,1月底這個期限各國也不一定要遵守。因此目前看來各國國內政策才是更重要的。不過國際間難免受到美國政策的影響,例如美國目前阿拉斯加共和黨國會議員,想要撤銷之前將6種溫室氣體列為污染物的法案。

企業願支付合理能源價格  不排斥碳稅  政府要有決心
張揚乾:以台達電子而言,是願意支持合理的能源價格。台灣因為能源價格過於便宜,因此企業在減碳上沒有感受壓力只是碳稅的徵收制度在設計上必須注意,不能失去公平原則。也就是不能讓許多中低收入戶增加負擔,制度設計上可以訂定標準,如用電超過某個範圍必須徵收碳稅...等等,才能真正做到使用者付費、污染者付費。

目前行政院希望等經濟恢復穩定後再討論增加碳稅的議題,若以台灣的鄰國日本和韓國為例,日本本身對石油課徵極高的稅。而韓國在產業結構上與台灣極為類似,大量依賴進口能源,因此韓國積極朝向能源自主邁進。

台灣也是依賴能源進口,就算沒有減碳問題,也必須面對能源自主的危機;但目前台灣把節能減碳的方法放在核能身上,對照國際現實,其實真正以核能降低排碳的作法並不多。

其實各國在減碳上都會面臨國內產業壓力,主要還是看一個政府有沒有決心,政府不斷補貼,只會拖延企業轉型的時間,導致企業在未來國際綠色市場上失去競爭力。

失去抗暖契機  將衝擊人類蛋白質攝取需求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哥本哈跟協議中12項協定其實都滿空泛的,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氣候變遷這件事已經被確認了。在氣候變遷的狀況下,各國達成共識要防止氣溫升高超過2度。因為一旦溫度升高超過2度,會造成嚴重生物滅絕、物種遷徙,這些狀況發生後接下來就是影響蛋白質的攝取,一般人對蛋白質的需求等問題。

張揚乾:許多海島國家的蛋白質主要來源是魚類,但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海洋酸化會導致魚類滅絕,因此這些島嶼國家成為氣候變遷的受害者,但許多排碳大國卻不會即刻感受到危機,這不只是氣候變遷,還關係到環境正義。

2010前瞻:全球暖化不只影響陸地 看不見的海洋更須守護


     90%蛋白質由台灣在內的海域供應 失去海洋 將失去生存機

最近幾年全球暖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這幾年不少專家學者發現,全球暖化對海洋生態當中的珊瑚礁影響相當嚴重,而台灣在去年也發起所謂的珊瑚總體檢的活動,發現台灣的珊瑚白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全球暖化為何會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未來民間團體與學者該如何守護海洋生態環境?

陳昭倫:全球暖化對於台灣影響相當大,不論是在北部的岩礁、西部的沙岩岸,一直到南部的珊瑚礁以及深海都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特別是在海洋生態當中的珊瑚礁生態系,而珊瑚礁是相當重要的海洋資源,它是提供我們最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而更有國際研究指出,90%的蛋白質都是由包括台灣在內的太平洋海域所提供。

珊瑚礁白化的原因在於全球暖化會影響珊瑚礁建構的元素──造礁珊瑚以及體內的共生藻,共生藻可提供氮與二氧化碳給珊瑚進行光合作用,也可消耗珊瑚呼吸產生的廢物,維持生態的平衡。但現在這些生物已面臨所謂的「溫度臨界值」,如果溫度再升高一到二度,會造成共生藻的離開,生態系統被破壞,而導致珊瑚生態崩毀。

另外全球暖化會造成酸化現象,也就是二氧化碳會導致珊瑚礁構成要素的碳酸鈣減少,並且會讓PH值(酸鹼值)越來越酸,讓珊瑚礁的造礁作用受到影響,這對於文蛤等貝類的養殖漁業,也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張揚乾:我在哥本哈哥地鐵看到一則有趣的廣告,上面寫者「你需要多少錢買這個龍蝦?」結果答案寫著350PPM。
所謂的350 PPM,意思是人們必須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回歸到較穩定的350PPM──現在的濃度都已到達390PPM上下,甚至如果持續惡化下去會到450PPM,這個濃度換算成增溫幅度,大概是攝氏2度。

資源豐富的國家一直排放二氧化碳,對於海島性國家以魚類為主的國家,等於是剝奪他們的資源,這樣會造成所謂的環境正義的問題;不過,等到有的「海鮮」生態全部消失之時,這些富裕國家也將面臨自己造成的後果。

2010前瞻:政治決心看不見 自力守護行動興起

 


     透過計算碳足跡、參與環境信託 愛地球不需寄望政客

由於民眾感受不到政府在節能減碳與環境保護的決心,2010年民眾自救抗守護環境的方式會越來越多,其中包括環境信託──透過民眾的力量集合眾人的經費或志工的力量來解決或保護重要棲地,也有民眾呼籲沖澡時順便上廁可省水。類似的呼籲和訴求未來應會越來越多。

陳昭倫:環境信託目前在台灣是慢慢成型的新想法,在起源地英國已有上百年歷史。這是民眾對他身處環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有所體會,因此自發結合不同資金去收購土地,並用自然的方式維持該土地上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多樣性,這是很簡單的概念。

英國和台灣同樣是島國,海岸流失和侵蝕越來越嚴重。英國民眾透過信託的方式,體認到讓海岸維持自然消長,是保護多樣性的最好方式。像台灣,有55%海岸被水泥包圍住,但八八水災傳遞的訊息說明,再多的人工設施都沒辦法阻擋自然災害發生,特別在全球氣候變遷之下這種極端災會會加劇,只有透過自然生態演替和生物多樣性的維持,讓原來棲地永續下去。

用自然的方法去對應自然的災害,這應該是現在每個人要學習的課題。透過海岸和山林信託,讓自然去演替,這是最好的防護措施,人類只要做輕度干擾的保育工程即可。

張楊乾:其實減碳行動上也有相關的例子。像澎湖政府希望投資再生能源,發展成低碳島,這可參考丹麥案例──有社區民眾一起投資他們的風力發電,便由下到上全面參與,所有居民都是股東。

另外在個人減碳方面,「碳足跡」的計算越來越多人重視,民眾上低碳生活部落格落格詢問碳足跡的案例越來越多。以企業角度來說,產品加上「碳足跡標示」也會是今年的趨勢,像去年統一、黑松已跟進。

這是因為消費者慢慢意識到:若同樣的飲料,這罐的飲料比另一罐多100公克碳足跡,同樣的享受何必選擇對地球有傷害較多的產品?當消費有這樣的需求意識,就會開始引導產品走向。不過,界定碳足跡的標準需要經過驗證單位,現在多是經由BSI機構的「PAS 2050 產品碳足跡驗證」機制;另ISO也會在 2011年會公佈碳足跡的驗證標準

※ 此系列座談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中華電信基金會、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主辦,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台灣立報、國際厚生健康園區、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協辦。
Ø 座談時間:2009年1月25日下午1:30
Ø 地點:氣象風險管理開發公司攝影棚
Ø 主持人:張宏林(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秘書長)
Ø 與談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楊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