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報2011.0516

■彙整∕世新大學 媒體識讀教學研究中心編輯室

■編譯∕台灣立報 謝雯

 

身為現代人,簇擁三機(手機、電腦、電視機)而不自覺!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手機沒電了,就好像與世界完全隔離?是不是覺得今天如果電腦沒辦法開機,就完全無法展開工作了?沒看電視的人,就成為資訊隔離者了嗎?如果太陽黑子活動旺盛,大規模影響地球上的通訊傳播科技時,是不是世界末日降臨了?

一般成人能正確的辨識媒體裡所呈現的世界與真相,但是具有重度媒體成癮的人可能出現真實和虛擬世界混淆的情形,我們的孩子呢?根據劉文尚的論文《國小學童網路成癮及網路素養之研究》,網路成癮的孩子對於上網有高度渴望,在這種情形之下,便可能無法顧及網路法律及禮儀、資訊評估等方面,讓心理上的失序影響了行為上的理性表現。且同儕之間討論的網路資訊可能多為網路遊戲及遊戲軟體下載點等,因此,孩子可能因傳遞在同儕間的不正確訊息,或是因非法交換軟體的行為,影響了本身的網路法律能力,影響絕不容輕忽。

失去媒體 學生不知所措

如果要你24小時不能接觸媒體,你的感覺如何?「我全身發癢,就像吸毒者一樣,就因為我不能夠使用我的手機。」這是一名大學學生講述,當他嘗試24小時不准使用任何形式電子媒體的經驗。

據《數位趨勢》報導,連同這名學生在內,全球共有1千名學生參與這項名為「不插電的世界」實驗,研究17~25歲學生的媒體使用習慣。參與這項國際性實驗自願受試的學生嘗試一整天都避免接觸媒體,並記錄下他們的經驗。

在沒有網路、沒有報紙、沒有雜誌、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iPod、沒有電影、沒有臉書、沒有推特、沒有網路聊天室、沒有電動、也沒有PPS的情況下,學生的反應大致如下:「我的神經根本不知所措。」「我的心跳加速,焦慮增加,開始焦慮。」「就好像我在被折磨。」「我整個人被空虛所占據。」

這項實驗是由馬里蘭大學媒體及公共事務國際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Media & the Public Affairs)以及奧地利薩爾茲堡科學院媒體與全球變化研究中心(Salzburg Academy on Media & Global Change)旗下11所合作大學所共同研究進行。

研究者觀察了五大洲包括智利、烏干達、英國、美國、中國、黎巴嫩、阿根廷、墨西哥和斯洛伐克等國的學生。研究者的基本結論如下:如果你是25歲以下的學生,那麼無論你位於哪個國家,你可能都會對於某種形式的媒體成癮,不論是臉書、智慧型手機、電視或是即時通。

依賴媒體 如毒品上癮  

雖然媒體成癮或許不能算是一項臨床診斷,但是按照那些刻意克制不使用媒體的學生所形容的情形,也能發現我們的身體彷彿急需依賴媒體。一名英國學生便承認說:「媒體就是我的毒品,沒有了媒體我就會迷失!我怎麼能夠撐24個小時不使用媒體呢?」一名中國的學生則寫下了這段感言:「我坐在床上開始發呆……我根本無事可做!」而另一名墨西哥學生則反應:「好像是我的現實生活和我的虛擬生活共同出現在不同平面上,卻是相同的時間。」

同時這項研究也發現,每個國家的大多數學生都不能夠忍受24小時沒有接觸媒體;許多人有習慣時時檢查手機或是電子郵件。讓學生成癮的兩項主要媒體是臉書和手機。「對我而言,很神奇的是,我的手指好像被程式設定了,每次打開網頁就會立刻在搜尋欄上打出"f-a-c-e"。一上網第一步就是進臉書,這就是肌肉記憶、或者說是直覺。」一名美國學生承認。另一名中國學生也回憶:「當我不能使用手機的時候,我會感覺到很焦慮、緊張、焦躁不安。當我不能與我朋友連絡時,我覺得很寂寞,就好像是我在一塊孤獨的土地上,被關進小籠裡。」

而當學生提到如何度過這些沒有媒體的日子時,只有一小群人能夠與家人或朋友進行更多面對面的溝通。「我和我父母的互動比平常多。因為沒有黑莓機的干擾,我把他們和我說的話全聽進去了。我幫忙煮飯,甚至還洗了碗。」一名墨西哥學生回應。

加強溝通 反思媒體行為

為什麼學生會覺得一天不接觸媒體就面臨如此大的挫折呢?研究中不斷有學生提到媒體,特別是手機,已經成為他們自我認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不接觸媒體就表示學生不只必須暫捨過去的媒體使用習慣,同時還有他們的自我認同感。如果他們沒有掛在網上,那他們是誰呢?對年輕人來說,媒體不再是傳遞新聞和資訊的外在因素,而變成這個世代的迴路。媒體,特別是社交媒體,並不再只是學生溝通的方式,媒體更形塑了其他人對這些學生的想法,還有形塑學生對自己的想法!

在劉文尚的《國小學童網路成癮及網路素養之研究》中亦指出,網路使用的年資並不會影響網路成癮的發生。但是使用時間越長,出現的網路成癮傾向越高。所以,教師應密切和網路成癮危險群學生的父母溝通,即時矯正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家長除了體貼孩子學習上的需求裝設網路之外,也應陪同孩子一起上網,無論玩遊戲、查資料或聊天,至少都應了解孩子的網路使用情形,讓孩子知道家長重視他們在網路上的行為和學習情形,也願意接受網路這種科技產物,讓親子之間有共同的話題,增添親子溝通的管道。

■2010年02月09日,1對母子一同觀看手機。台北市社會局公佈「兒童及少年生活情況調查」,高達7成父母認為子女課後有人陪或安排活動,卻有近半數子女表示,放學後通常獨自在家或自行安排活動。(圖文∕本報資料室)

因此,媒體素養教育需培養合宜的媒體使用行為,包含使用時間、習慣等,如果能和孩子共同訂定時間管理,不但讓孩子能自主管理使用媒體的時間分配,更能有效預防成癮。政治大學廣電系黃葳威教授也曾提出我們要當「電子公民」還是「數位遊民」的省思,而電子公民所應具備的四種素養包含了傳統素養(traditional literacy,個人的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以及數理計算的能力);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運用、解讀、評估、分析甚或是製作不同形式的傳播媒體及內容素材的能力);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意指電腦及各項資訊科技設備的使用能力);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運用網路搜尋資訊的能力、對於網路的資源價值及運作規範的理解)等(McClure, 1994)。既要享受數位便利性,更要提升社會安全性,也要減少數位落差,這才是資訊社會的正向發展趨勢。

■McClure 的資訊素養概念圖(製表∕談思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