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立報 99.7.15
|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 國光石化14日召開初、中期用水規劃專家會議,會議上專家推薦國光石化採用「海岸水庫」方式集水,讓濁水溪的水流入海岸水庫,減少對農業用水和民生用水的影響。只是,海岸水庫仍依賴濁水溪水源挹注,同時要多開發進一千公頃的土地做為海岸水庫,對當地生態影響尚不可知。 國光石化規劃短期由自來水公司供給用水,中期部分則是自行開發濁水溪剩餘水量,在自強大橋上游630公尺處設置簡易攔河堰,每日取水1. 8CMS(立方公尺/每秒),向自來水公司調度民生用水;向農田水利會調度農業用水,以供應每日8.82萬噸的用水需求。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章波首先質疑,根據水利署的估算濁水溪每年大約16億立方公尺(約24億公噸)的水量,但在氣候變遷底下枯水期時間變長,枯水期間水又該從哪裡來? 對於國光石化打算調度農業用水,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龔誠山表示,根據水利法,農田水利會並沒有常態性調撥農業用水的權力,即使國光石化拿到農田水利會的保證,在適法性上也會有問題。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瑛也表示,當初農田水利會在中科四期的環評中,保證會供水給中科,強調不會將水給國光石化,現在國光卻說中期可以拿到農田水利會的水,恐怕有點問題。
■國光石化開發案爭議點重重,不僅牽涉用水,更可能加速中華白海豚的滅種、危及居民生計與健康、加重碳排放量等多重公害問題。(圖文∕本報資料室) 農田應優先用水龔誠山強調,氣候變遷的環境中,也許農業才是未來最適合人類的經濟活動,「不要以為農業要死掉了就滿地都是水。」未來如果政府打算重振農業,這些農業用水仍然是要還給農田的。逢甲大學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系助教蘇惠珍也表示,去年開始許多稻米生產國都開始提高本身的糧食安全儲備量,不再外銷稻米,只有台灣還很樂觀。 除了調撥農業用水引發爭議,國光石化進駐是否造成當地地層下陷更加嚴重,是眾人關心的焦點之一。 中部不論是農業用水或者自來水多是地下水,國光石化在環境影響說明書初稿中,雖寫明不會使用地下水,彰化環盟理事長蔡嘉陽質疑,跟農田水利會和自來水公司要水,不就等於用道地下水。截斷濁水溪的剩餘水量,等於逼迫下游抽取更多地下水,恐怕加重當地地層下陷的程度。 蘇惠珍表示,如果自來水公司有餘裕補充國光石化的用水,不是應先改善當地超抽地下水的問題,把這些水拿去做民生用水嗎?怎麼會先給工業使用。對此,國光石化回應,彰化地區民生用水每日大約30萬噸來自地下水,是因為居民認為地下水水質較好。未來會有鳥嘴潭人工湖來補充彰化地區用水需求,國光石化表示這些水資源開發將減緩中部地層下陷問題。只是,沒有根據可供水量來擬定計畫,反而拿上未開發的水資源做保證,讓環保團體感到憂心。 由於國光石化提出的供水方案影響甚大,前水利署長黃金山建議國光石化在濁水溪河口地區做一個「海岸水庫」,他認為按照簡報中的資料,濁水溪每年可供應的水量大約16億CMS,而國光石化一年頂多需要一億多CMS的水,乾脆做一個大一點的海岸水庫,多取一些濁水溪的水進來,就不用再跟農田水利會或者自來水公司要水。 黃金山強調海岸水庫不但可以補助地下水減緩地層下陷,還能防止海水倒灌,甚至未來石油用盡,國光石化還可以以水庫為基地,發展潮汐發電成為台灣再生能源的先行者。 建水庫 生態壞了了不過,根據國光石化的需求量,海岸水庫大約需要一千公頃的面積,陳章波表示,如果做在潮間帶,會影響當地生態,破壞具有儲存溫室氣體功能的濕地,他建議光石化遷到10公尺深的外海,也能減少對白海豚的影響。 蘇惠珍也質疑,國光石化統計的濁水溪水量統計資料是從1965年到2008年,這期間,濁水溪逐漸增加取水設施,造成水量減少,使用這麼大範圍的統計,恐怕會稀釋掉濁水溪的缺水問題。 此外,水利署在環說書初稿中表明海岸水庫不可行,林鎮洋表示,國光石化應該開發海水淡化,不要因為海水淡化耗電,會提高成本就不考慮。林鎮洋舉出中東以替代能源開發海水淡化技術的例子,建議國光石化開發廠內替代能源供給自身海水淡化廠所需電力,減少對中部水資源的衝擊,也能成為綠色企業的典範。 由於國光石化的簡報未列出替代方案,現行方案卻有不少缺點,最後主席決議國光石化補足替代方案的研究與評估,思考再生能源發電的可能性,確認農田水利會同意調撥用水文件證當性,擇期再召開第三次會議。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