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立報 2010.0513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別再給新住民貼上「不如人」標籤!台大社工系教授陳毓文針對東南亞新住民青少年進行生活適應調查研究,發現新住民子女在學業表現上並未如外界想像,和一般學生有顯著差異。反倒是同儕的相處情形,最讓新住民子女不適應。


台大社工系教授陳毓文針對1千多名10歲到15歲學生進行抽樣問卷,比較不同族群的青少年生活適應。發現新台灣之子在「同儕適應」狀況的自評分數較差,陳毓文指出,對弱勢家長文化的認同程度,是影響新住民青少年生活適應的重要因素。


陳毓文表示,台灣對新住民的稱呼從早期的外籍新娘、新移民,到後來的外籍配偶、新住民都有。如果問她們喜不喜歡這些稱呼?陳毓文表示:「沒有人會告訴你她們喜歡這些名字。」


莫名恐慌 刻板印象作祟
新住民剛來台時,民眾常有莫名恐慌,認為這些新移民之子將成為社會的負擔,殊不知,他們可能是未來撫養老年人的救星。陳毓文表示,許多人曾問她,教授的「種」比較好,為什麼不多生一點?她認為就是這種菁英思維作祟。


抽樣調查過程中,陳毓文發現,多數同意填寫問卷的新住民家庭,皆為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學歷高中以上程度的新住民家庭,因為意識到身分不願被特別標示,拒絕受訪。


許多人認為新住民家庭因母親不會說中文,可能導致子女中文能力低落。她直問,台灣學生的中文能力很好嗎?同樣是混血兒,擁有西方血統的孩童,大家忙著跟他們練習講英文,更別說會擔心他們的中文能力。


這就是種族階級化主義!」陳毓文表示,教育部推出弱勢學生課後扶助計劃,依學生身分作為條件限定。當老師在台上喊著:「原住民站出來!身心障礙者站出來!新住民站出來!」對這些學生來說,似乎被暗示特殊身分就等於功課不好。


扶弱政策 避免加深歧視
研究也對新住民家長和新住民學生老師進行調查,顯示老師和家長低估了新住民子女的需求和適應問題。老師們坦承自己對學生的刻板印象來自媒體,實際教導學生後發現,大部分新住民子女的表現相當優異。


陳毓文表示,身分不能自己選擇,為什麼要不斷被提醒?有一次女兒老師打電話告訴她「我原本對妳女兒的期待很高」,暗指陳毓文身為台大教授,女兒卻沒有老師認為該有的水準,從此之後,陳毓文不願再讓老師知道自己的職業,造成女兒的負擔。


陳毓文說,先入為主的觀念,有時會讓關心變成傷害。她建議政府制定扶弱政策時,應避免讓學生感覺自己是因為家長國籍身分不同,而受到特別照顧。否則,即使立意再好,也會成為助長社會歧視的利器,並未幫助真正需要的人。


陳毓文舉例,原住民學生的加分制度,讓原先考300分的人變成450分、原先考100分的人變成150分,加分後,彼此的成績差異更大,從身分認定而來的優惠條件,只幫助到同一族群內的優勢者


認同文化 不能只做表面
研究過程中,陳毓文發現,新住民子女對母親國家文化的不認同,來自於父親家庭親戚影響,有些學生和媽媽一起外出時,會告訴外人:「這是我們家的菲傭。」


陳毓文認為,多元文化課程不該針對弱勢族群,而是要讓弱勢族群身旁的人學會認同多元文化。她批評教育部補助學校舉辦多元文化周,讓新住民子女穿著傳統服飾,唱起母語歌謠,有如台灣學生到了國外,要帶一件平常根本沒人會穿的旗袍般膚淺。


全國教師會秘書長李培裕表示,多元文化周如果只是要求新住民學生上台唱歌跳舞,學生根本不懂背後的文化意義,只是淪於表演。李培裕建議,學校可以邀請不同族群的家長到課堂上談談自己的生活背景,會比唱歌跳舞來得有幫助。


李培裕表示,老師們接觸新移民家庭時,有時會出現語言溝通不良,老師應該更有耐心,或是尋求台灣家長協助。他觀察在親師座談會上,外籍配偶會比一般父母仰賴老師的協助,老師有義務理解學生的問題所在,扮演親子溝通橋樑。


李培裕提醒老師,給新住民子女多些寬容不等於放任,舉凡班上整潔秩序等規定,老師應一視同仁,要求學生同樣遵守,讓學生培養對多元文化的認同,就不應讓任何學生感覺自己有差別待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