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樂聞樂思 編故事的藝術
【聯合晚報╱焦元溥】
2009.12.20 02:17 pm
 

「到了希律生日,希羅底之女在眾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歡喜。希律就起誓,應許隨她所求的給她。女兒被母親所使,就說:『請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我。』王便憂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給她。於是打發人去,在監里斬了約翰,把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了女子,女子拿去給她母親。約翰的門徒來,把屍首領去埋葬了,就去告訴耶穌。」

這是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中關於施洗約翰受難的記載。短短敘述,卻引來無限聯想。的確,那是何其戲劇化的場面——何人何樣的舞蹈,才能換來銀盤上血淋淋的人頭?但「希羅底之女」究竟是誰?《馬太福音》並無記載,甚至另一處提及此事的《馬可福音》也無從查考,直到一世紀的猶太歷史學家約瑟福斯(Titus Flavius Josephus)才在著作《猶太古記》裡告訴我們:她叫莎樂美(Salome)。

從此,這段故事就衍伸出各種改編;儘管約瑟福斯記載莎樂美安享高壽,結了兩次婚還育有眾多子嗣,畫家和劇作家還是爭相就這段情節馳騁想像,編出一個個詭譎恐怖的異色故事。福樓拜寫的《希羅底》(Herodias)為「莎樂美」定名,馬斯奈也以此譜成歌劇《希羅底亞德》(Herodiade),但真正讓人瞠目結舌乃至震撼顫慄的,還是要等到王爾德的《莎樂美》。

在他筆下,莎樂美痛恨篡位的繼父,也痛恨淫亂的母親。當她聽到古井地牢中不斷詛咒希羅底的約翰,好奇之心油然而生,見面後更化成狂亂癡迷的愛戀;約翰悍然拒絕,莎樂美卻已走火入魔。當好色繼父要求莎樂美跳舞,願意應予任何所求為報,她以《七重紗之舞》輕解羅衫至全身赤裸,要的卻是約翰的人頭——理察‧史特勞斯以此劇寫成的歌劇《莎樂美》,讓音樂徹底表現王爾德的想像。劇中不但充滿迷幻絢爛的管弦色彩與華美旋律,更有刺激驚悚的音響效果。歌劇終景女高音獨自高歌近二十分鐘,在血泊中親吻人頭,最後被忍無可忍的希律王下令活活壓死於士兵盾牌之下……。自1905年首演以來,《莎樂美》已是歌劇史最熱門的經典作品之一,而理察‧史特勞斯設下的艱深要求,更考驗一代代女高音,看看誰有那個本事能跳敢演,歌喉既有少女的純淨,又有征服樂團的力道。

不過是一百多字的聖經記載,最後卻生出《莎樂美》如此經典。近來離奇新聞和烏龍報導越來越多,如果新聞工作者都能好好欣賞《莎樂美》,把創造力用在劇本寫作,以台灣媒體羶色腥的程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也能得到不輸王爾德的精彩作品,甚至也有媲美理察‧史特勞斯的歌劇。 【2009/12/20 聯合晚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