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立報

【編譯成怡夏整理報導】

大西洋黑鮪魚禁止國際貿易的提案,3月18日在華盛頓公約杜哈會議中遭會員國否決,環境保育人士對此失望不已,並再度引發這種可食用的魚類是否可以生存下來的疑慮


根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聯合國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又稱華盛頓公約組織)的締約國,在卡達杜哈召開大會,以壓倒性票數封殺禁止跨國交易大西洋黑鮪魚的提案。


科學家調查顯示,大西洋黑鮪魚正急速減少,這項禁令的支持者表示,國際必須採取行動建立共識。那些積極遊說採取行動的人士對於禁令無法通過,提出許多可怕的預言。


CITES各國政府這次的失敗,等於向黑鮪魚的未來發出了災難訊號,將這種物種導向絕種的道路上。」綠色和平組織發言人奧利威 諾里斯在一項聲明中說。


美國官員也對於這項結果很不滿意。「黑鮪魚會議上的某些程序面令人感到失望。」美國代表團行動領袖暨魚類與野生動物與公園部副助理部長珍 萊德說。


在會議進行中,利比亞代表叫囂著揮舞手臂,抱怨這項禁令可能會造成種種問題,美國官員和其他支持禁令的代表對此毫無防備。


也由於美國和來自歐盟的代表對於這項禁令開始實施的時間沒有共識,加上討論時間被縮短,以至於他們個別的貿易禁令提案都未能過關。


國際海洋保育組織的資深運動人士大衛 艾利森說,開發中國家大多反對這項禁令,他們認為因為禁令會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經濟利益勝過保育
萊德也表示:「我認為我們的對手非常成功地說服游移不定的代表,讓他們相信禁令對他們有非常糟糕的衝擊。」她說。日本、法國、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反對這項禁令。大約有80%的大西洋和地中海黑鮪魚貿易流向日本,在那裡壽司和生魚片非常受到歡迎。


毫無疑問的是,表決通過禁令與否的時間點來得太快,讓我們措手不及。」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羅馬辦公室黑鮪魚專家吉馬 帕克斯說,「這確實是我們的失策,我們有做正確事情的黃金時機。在拯救其他物種方面我們仍有希望,但是在鮪魚上面,很不幸地我們失敗了。」


魚苗來不及長大
在大西洋中,黑鮪魚有兩種不同的血統。一種是東大西洋地中海系統;另一種是西太平洋血統。前者在過去10年之內大幅減少;而西大西洋黑鮪魚自1970年到2007年數量減少了82%後,目前魚苗則以「非常緩慢」的數量穩定成長當中。


東大西洋和地中海品種的鮪魚數量仍在持續減少之中,雖然現在已經度過了過去10年的最低點。2007年,東大西洋只有78,724立方公噸的魚苗量,與1950年代中期30萬5千立方公噸的高峰不能同日而語。


在丟失了黑鮪魚的戰場後,環境保育人士將希望放在其他物種上。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物種計畫經理伊莉莎白 麥克雷蘭說,在CITES的其他物種禁令提案中,下一個目標是將 6種鯊魚列在較嚴密的貿易規範之下,儘管並非全面禁止。因為民眾將魚翅視為珍貴食材的關係,鯊魚處在愈來愈大的危險當中,繼續食用魚翅很可能造成牠們在野生環境下滅絕。

「對於鯊魚我們仍有貿易規範的希望,」她說,「在每一次像這樣的集會中,你會希望科學論證可以影響辯論,但是,當然囉,政治考量仍然會在那裡。我很遺憾科學未能贏得黑鮪魚的這場辯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