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報

【記者陳威任專題報導】

原鄉缺乏托育資源的窘境,是台灣原鄉部落共同的隱憂。新竹尖石鄉後山地區,泰雅族人正以祖先流傳下來的「共同照顧」精神自力救濟,雖然,從法令的角度來看,當地的幼兒照顧中心空間並不「合法」,卻是族人願意託付自己孩子的地方


家長無法提供陪伴
新竹縣尖石鄉散布許多泰雅族部落,當地交通不便,缺乏幼托資源,要到達距離最近的秀巒幼稚園,得花上一個小時的車程,部落父母沒辦法負擔每日接送工作,只能讓孩童繼續待在家裡。


當地部落家長大多擔任臨時工、務農,在就業與收入不穩定,無法提供足夠的經濟資源,更由於家長普遍教育程度不高,對於陪伴或教養下一代也缺少資源,一旦沒有輔助的托育機制,只會造成惡性循環。


2004年8月的艾莉颱風後,至善基金會進入新竹後山協助,社工員發現前來幫忙的婦女,都帶著自己的小孩,才看見部落托育資源嚴重缺乏的情況。


在新竹設有工作站的至善基金會,為了協助當地原住民父母照顧孩子,提供部落的學齡前幼兒接受教育,在養老及泰崗部落成立了幼兒照顧中心。


至善基金會社工員楊曜誦表示,早期在泰雅部落不需要托育機制,因為泰雅族有「共同照顧」及「換工」的機制,今天你幫我照顧孩子,明天換我幫你勞動。隨著部落人口外移,換工機制被破壞,這樣的托育方式因而中斷。


實現共同照顧精神
楊曜誦說,成立幼兒照顧中心,就是要找回過去泰雅族傳統的共同照顧及換工機制。照顧中心的工作人員以部落婦女為主,大部分老師都受過保育員訓練,幼兒照顧中心不收取任何費用,而是請家長以換工方式,協助中心修剪花木或是整理環境。


楊曜誦說,讓部落婦女來做照護及教育孩子的工作,可以促進當地婦女就業,也實現了過去泰雅族祖先共同生活、共同照顧的傳統規範。他表示,用部落的方式來照顧自己的小孩,除了節省接送往返的交通及時間成本,部落的集體照顧比起托給外人照顧,更有信任基礎。


傳承部落傳統文化
「由於當地路況不佳,加上家長無力每日接送,所以當地孩童多半從國小就必須住校,幼兒照顧中心成為協助孩童提早適應國小一年級生活自理的場所。」楊曜誦說明,除了生活自理外,幼兒照顧中心也教導族語及傳統文化。他表示,如果沒有幼兒照顧中心,小朋友唯一可以留在部落學習的機會將被剝奪。


由於尖石鄉後山地區與外地隔絕,部落大多使用族語,學齡前兒童在家中所受到中文的語言刺激、語言詞彙都相對比較少,如果孩子沒有參與學齡前教育之機會,升上小學一年級後,有可能因為無法適應中文而無法專注學習,挫折感加重。


不需要特殊對待
楊曜誦說,從法律角度來看,當地的幼兒照顧中心並不是合法空間,諷刺的是正因為地處偏遠,所以受到的「關注」也比較少。


部落其實不需要特殊化的對待,我們不需要比較低的標準,而是以部落的特性提出一套實驗計畫,由部落自己決定每位老師有沒有任教資格、相關規定適不適合。」楊曜誦說,部落的集體照顧,是一種情感層面下的傳統文化,並不是把照顧當成商品販賣,所以也不適用規定托育機構的相關法規。


楊曜誦表示,政府目前應該先做的,除了是協助部落婦女取得保育員執照外,也必須調查全台有多少5歲以下的孩童沒有受到照顧,接下來就是支持部落,放手讓各部落提出適合當地的幼托實驗計畫,讓部落可以自己照顧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