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報

【編譯魏世昌整理報導】

提供學生進入大自然的機會,可以讓年輕一代自然而然傳承到熱愛大自然的愛好。


根據《曼谷郵報》報導,泰國清邁省的皇后詩麗吉植物園(Queen Sirikit Botanic Garden,QSBG)開設了「小小植物學家」課程,除了讓參與的小朋友認識大自然,更激發他們往該領域深造的潛能。


豐富植群 最佳教材
皇后詩麗吉植物園座落於素帖山國家公園旁,距清邁約27公里,先前名為「湄沙植物園」(Mae Sa)。這裡是科學家與觀光者的遊樂場,最大特色為廣大平原與高海拔地區的結合。QSBG配合其豐富的原始與外來動、植物群,逐漸地將自己推向世界性的植物園。


泰國植物園組織(Botanical Garden Organisation)1992年成立於皇后詩麗吉植物園內,每年負責籌畫清邁省青年培訓計畫中的生態教育部分。


柴亞萬(Orawan Chaiyawan)為植物園組織的公關長。他說,每年有5名「小小植物學家」從QSBG畢業。QSBG單獨負責2門課程;而清邁其他的植物園則負責其他3門課程。
主辦單位自全泰國挑選約60名至80名對環境與保育有興趣的高中生加入該課程。訓練為期2天,包含在植物園裡頭過夜以更貼近大自然。課程提供了森林動植物的基本資料與教授不同植物的種植方式。而參與QSBG課程的學生主要專攻樹種在維持空氣與水質上的角色。


「我們試驗了許多課程,結果發現學生們對於環境與昆蟲特別感興趣,因為他們從未在森林中實際觀察這些事物。孩子們對此感到非常興奮。大部分的講師與教師們都是生態研究專家,博學且經驗豐富。學生必須實地操作,把手弄得髒髒的,以了解種植的不同面相。」柴亞萬說。


年紀輕輕的學生們也在這學習「分類學」(Taxonomy),該學門是植物、樹種與動物的鑑定與分類專業學門。


最真實的大自然教室
在廣受歡迎的「森林觀察」的課程中,結合觀察森林裡頭的螢火蟲生態。QSBG與清邁大學農藝系的一批研究員,使用在實驗室裡培育螢火蟲的復育方式,利用死蝸牛和蚱蜢成功繁殖出3種螢火蟲的幼蟲。


參與「小小植物學家」課程的學生們除了參觀溫室建築外,還會進行3小時的自然生態步行,以更親近大自然。


「在森林裡頭步行讓學生們能夠更親近大自然。大部分的泰國遊客都不大喜歡走路。而來自國外的旅遊者喜歡用雙腳步行;所以我們希望看見更多學生漫步在自然步道上。」柴亞萬說。「課程大部分的學生都來自城市,他們平日所見到的景像都是都市叢林。這裡是真實的自然教室。」


如參與該課程的學生們培養出興趣的話,可登記成為「種子訓練學員」,接受進一步訓練,成為QSBG的志工導遊,帶領其他旅遊者參觀植物園。


潘亞君(Rachan Panyachan)為清邁省湄林一間學校的學生,她對植物學有很大的興趣,在家中還自行進行過許多植物種植的實驗,也參加「種子訓練學員」的相關課程。


「在訓練課程結束後,我們必須通過一個面試,考核我們能否適任。我非常緊張,不過最後成功做到了。現在每週六、日我在QSBG擔任志工,也決定未來要成為一名導遊。」她說。


而其他學生們回到學校後,也在自己的校內成立了耕作小菜苗的小組與社團;他們也經常與QSBG的教師保持聯繫。


柴亞萬說:「好好培訓下一代是我們的優先要務。如果各學校對此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協助籌畫相關培訓計畫。希望往後每一年,許多學生仍會想要參加我們舉辦的小小植物學家課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