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立報

【編譯魏世昌整理報導】

印度古茶拉底省的沙漠鹽田仍使用百年前的方式製鹽,鹽工必須在豔陽天中赤腳工作,造成體內鹽份的含量過高。


烈日曬鹽飽受職災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在印度古茶拉底省(Gujarat)的小卡察荒地(Little Rann of Kutch)中,有著印度最大的內陸鹽生產中心,估計有20萬人在極端克難的情況下赤腳工作,暴露在無情的炙熱豔陽下,造成嚴重的職業傷害。


印度為繼中國與美國後,世界第3大產鹽國。政府數字顯示,該國每年鹽產量為1千9百萬至2千萬噸,約70%來自西部的古茶拉底省。


戴格馬(Pola Degama)與他的妻子從小就在古茶拉底沙漠的鹽田工作。他們鑿井將含鹽的地下水引至地面,接著靠蒸發留下白色晶體,晚上就睡在方型鹽田旁的簡陋小屋中。


「因為在鹽田工作的關係,我們罹患敗血症,雙腳開始吸收鹽份。沒有鹽工能活過50或60歲。」他說。即便死後要被火化,鹽工的命運仍然乖舛,手腳因含鹽量過高而無法完全燒盡,戴格馬說。


鹽工的孩子也難以脫離貧窮循環與健康欠佳的情況。「接下來會怎樣?我的現況就與我父親一樣,而我的孩子也會不斷重複下去…。」戴格馬說。


1947年,印度正式脫離英國殖民,宣告獨立,鹽業在獨立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1930年,聖雄甘地帶領受英國殖民統治的鹽工遊行至古茶拉底沿岸的丹迪(Dandi),從渾濁不堪的海水中製鹽,以此鼓動製鹽業加入不合作運動,以支持印度獨立。但獨立數十年後,鹽工的生活仍然相當艱困。


當地貿易商以美金50分(約新台幣16元)的低價購入1百公斤的低品質結晶鹽。而相同重量但較高品質的結晶,可售價至美金4至6元(約新台幣128至192元)。「我們生產了人類食物中最重要的成份;但卻未被以相同的重要性對待。貧窮是我們永遠也改變不了的宿命。」一名48歲的父親倫多(Daya Ranto)說。


對沒有通訊設備的鹽工來說,在廣大的鹽田中彼此溝通相當困難。因此如何「導航」變得極為重要。當地鹽工自行研發透過鏡子碎片折射反光而傳遞訊息的通訊系統。「當我們迷路時,會利用鏡子碎片反射的強光當作彼此的信號。」倫多說。「問路只是一件徒勞無功的事,因為這裡沒有任何的告示牌或路標指引。」


人權主義者德夫(Sukh Dev)為古茶拉底沙漠中的孩童辦了17所小學。他說,大多數製鹽工人未經嚴密訓練就上工,多數都罹患嚴重的職業病。「看見這麼多人身受煎熬與死亡,相當令人痛心。


一份國家職業傷害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Hazards)2000年所做的研究發現,劇烈陽光的反射造成許多鹽工眼疾,甚至失明。皮膚也因頻繁接觸高濃度的鹽造成皮膚損害。政府雖提供鹽工廉價的橡膠靴與手套,但容易磨損,也很少更新。


醫療補助一直不夠
古茶拉底省首府阿默達巴德(Ahmedabad)鹽業管理局副局長米娜(D.L. Meena)說,政府將提供鹽工援助。「古茶拉底與印度政府開始了許多動作。他們設立了醫療車與發送防護眼鏡與手套給鹽工們。」


古茶拉底省每週供應鹽工一次乾淨的水源。但醫療設施仍嫌不足,未有政府開辦的學校,也沒有販售乳品、肉類與新鮮蔬菜的店家。「在8個月內,我們只有馬鈴薯與拉餅可吃,孩子們更從來沒喝過牛奶。」戴格馬的妻子莎庫(Saku Degama)說,她為4個孩子的未來擔心。


社運人士帕特爾(Ambhu Patel)說,一直以來,製鹽業都是不同世代的詛咒。「鹽工中流傳,假若你入了行,你只有3種死亡方式:第一為壞疽,也就是軟組織壞死;第二為結核病;第三是眼盲。每個家庭的人都因此而陸續的死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