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錄自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謝雯凱


2010年溼地日國際主題為「Caring for wetlands - an answer to climate change」守護濕地是氣候變遷的解方)。減緩全球暖化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而具備匯碳功能的溼地,越來越顯得重要。台灣的溼地表現又如何呢?在討論這個主題前,我們必須正視長久以來台灣濕地面臨的挑戰。幾十年前,台灣地方政府放任將垃圾傾倒於河川、溼地旁,而工業污染水源,導致溼地污染,卻鮮少有人關注。民生報地方新聞中心曾於1998年策畫出版了一本《台灣沿海濕地調查》專書,針對台灣沿海濕地的現狀與問題做了詳細的調查報導,發現土地開發與污染是最大的問題。而十多年後,台灣的溼地又面臨什麼問題呢?


土地大開發 破壞棲地
台灣濕地目前面臨最主要的威脅,來自於土地開發。由於台灣平地面積有限,當政府與廠商尋求大面積土地開發計畫時,往往將腦筋動到濕地上來。在他們的眼中,濕地不過是不具價值且便於徵收的荒地。


例如國光石化預訂地便選在彰化芳苑海岸,然而此處是台灣面積最廣闊的潮間帶,許多底棲生物賴以維生,更有為數眾多的遷徙性水鳥以此為中繼站或度冬地,一旦填土成為工業區,不但溼地破碎化,生態系也將遭受重大衝擊。


高雄的永安濕地也面臨類似困境,永安鹽灘地原本是一片歷史悠久的鹽田,在廢曬多年後,已蛻變成一處水鳥棲息的自然環境,並有黑面琵鷺等大型水鳥進駐,然而台電卻將此處規劃為大型太陽光電廠,僅保留一部分作為保育區。


到處開道路 分割濕地
2007年底,4隻丹頂鶴飛到金山清泉村的清水濕地,大家才發覺台北縣政府正規劃一條道路穿越溼地核心地帶,所幸在各方奔走下,營建署與台北縣政府宣布將變更道路設計,確保溼地能全整保留。


清水濕地躲過了開路危機,高雄的茄萣溼地(竹滬鹽田濕地)則正在與道路開發計畫對峙中。茄萣鄉1-6號道路將從這片濕地中央穿越,連結興達遊艇港,施工單位已經動工清除海茄冬,並排放掉濕地內的積水,使得水域面積大量縮減。縱使當地民間團體與營建署都已介入,但尚未阻止道路開發計畫。


土地屬私有 保育止步
宜蘭山區的雙連埤保有台灣豐富的原生種水生植物,且擁有大面積的浮島,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不過此處自1995年起,保育人士便和核心區域的地主有多次紛爭,地主曾經以放水、整地、施藥除草、放養草魚等方式,造成濕地破壞。最後是在宜蘭縣府與民間團體的持續溝通,使居民了解溼地生態。2005年縣府公告17公頃水域面積為野生動物保護區,才讓保育工作步上軌道。


除了雙連埤爭議外,還有許多零星的溼地因屬於私人而造成爭議,如新竹蓮花寺濕地附近的山坡,亦有類似的食蟲植物分布,卻因屬於軍方與私人土地而無法進行研究保育。然而也有正面案例,彰化福寶濕地便是由地主提供土地營造濕地環境吸引鳥類,最後帶動社區意識,也帶來了觀光人潮。


堤岸水泥化 扼殺生態
花蓮的馬太鞍溼地原本是芙登溪流淌而過、湧泉遍布的濕地沼澤,在優美的景緻吸引眾多遊客到訪之際,地主填土增設觀光設施、縣府也將芙登兩岸水泥化,嚴重妨礙了濕地水源的交換。桃園的各處埤圳是台灣萍蓬草的原鄉,卻也面臨著堤岸水泥化的危機,將會使殘存在此地的水生植物與兩棲類陷入困境。


與水泥化危機相似的,還有濕地周圍道路的開發金門水頭、浯江溪口等地海岸濕地有鱟繁殖,亦有大群鳥類停棲,但均因沿岸道路的開闢,而壓迫到生物的棲息空間。


外來種入侵 溼地浩劫
早年入侵的福壽螺、吳郭魚侵害水域原生種的問題尚未解決,新的外來種軍團又加入了這場戰役。金門海灘近十年發現互花米草的入侵,這種禾本科植物會大量繁衍密生並加速濕地陸化,進而造成其他生物缺乏生存空間而滅絕。目前台灣本島的淡水河岸與中部海岸均已發現它的蹤跡,須加快防治腳步。

馬太鞍濕地的野溪部分河段,則遭粉綠狐尾藻所佔據,讓原生的水生植物無法生存。高雄洲仔溼地有志工定期清除外來種生物,陽明山大屯自然公園的大屯池則因放生的外來物種太多,以致於園方陸續辦理移除外來種魚類、烏龜的活動。

除了外國移入的外來物種,隨便移植台灣本土物種也會造成危害。過去曾有人在高美溼地海岸與清水大排口種植水筆仔,造成原不生長於此地的水筆仔蔓延,加速溼地陸化,致使高美溼地重要的稀有植物雲林莞草將無法生長,喜歡泥灘的台灣招潮蟹也無法生存,而讓位給喜歡紅樹林環境的弧邊招潮蟹。


濕地危機仍在 尚待法令通過
除了上述問題,台灣溼地還面臨諸多細碎的危機,如養殖漁業用水污染沿海溼地、工業污水污染河川下游溼地、廢耕的漁塭與農田轉作建地,以及氣候變遷下,濕地生態可能因為水文改變而受影響。林林總總的問題,都亟須妥善解決。


較過去而言,政府近年對濕地保育投入更多的心力,除了公告國家重要濕地並串聯成濕地網路之外,內政部城鄉發展分署提出了「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100-105年)」、濕地法亦在研擬階段,一切努力看似往正面的方向邁進。然而,在海岸法與溼地法均未正式通過的現在,對於溼地的保護只侷限在文資法與保護區相關法令,無法切實有效的防止濕地遭受破壞。因此唯有民眾的持續監督,聲援反對破壞濕地的行動,以及認識並關心週遭的溼地,才能確保台灣溼地的永續未來。


※「守護溼地、海洋、山林,您可以順手捐發票http://www.e-info.org.tw/node/456、定期定額捐款http://www.e-info.org.tw/node/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