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陳威任採訪報導】

一位漢人老師進入外島蘭嶼,帶著象徵性的強勢教育資源,但他面對的卻是全然陌生的族群與文化。當漢人老師遇上達悟人,會擦出甚麼樣的火花,誰比較需要「受教育」?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舉辦台灣族群關係研究論文獎助計畫,其中一位獲獎者:花蓮縣鳳林國中老師周建志,透過論文寫下自己9年的蘭嶼教書經驗,紀念這一段漢人教師與蘭嶼學生的故事。


1995年8月28日下午4點,多尼爾228小飛機從高雄小港機場升起,背著夕陽餘暉盤旋在高屏平原上空往南飛行,在楓港附近左轉穿過大武山,直飛東邊小島,周建志踏上素未謀面的蘭嶼。周建志通過教師甄試後,直覺地選擇了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蘭嶼,作為教師生涯的起點,懷抱戰戰兢兢的心情,出發之前,他不斷翻閱相關文獻資料,希望能夠多了解蘭嶼。


「本來以為自己準備好了,到了蘭嶼才知道,其實蘭嶼和台灣並沒有什麼不同。」周建志說,雖然眼前是破舊不堪的教室,但蘭嶼並非外界刻版印象中,到處都是丁字褲和地下屋的小島。


以行動打破隔閡
作為漢人教師,來到以達悟族文化為主的蘭嶼社會,剛開始除了不適應,更深刻感受到自己身為「外來人」的格格不入。周建志說,第一個學期結束後,雖然與學生和家長互動不錯,但仍有隔閡感,因此他積極參與當地社區活動。


「那年春節,我留在蘭嶼,參與野銀部落的大船下水典禮,當時我被現場氣氛給懾服住了,體驗到蘭嶼真正的生命力。」周建志說,為了尋求認同,他請學生只要知道哪裡有活動就通知他,只要有機會多認識蘭嶼,他都願意參與,如此漸漸成為蘭嶼的一份子,直到現在,還有學生會問他:「今年飛魚季要回蘭嶼嗎?」


談到蘭嶼教育,周建志說,除了位於離島的弱勢外,蘭嶼並不缺乏教育資源,因為資源投入再多,用的地方不對也是枉然。他認為,蘭嶼教育最缺少的,是有心有觀念的老師。(文轉4版)


「我調回台灣那一年,蘭嶼補了8位漢人老師,但一個學期後,8個人都申請調職。」周建志說,蘭嶼教師流動率之所以這麼高,除了不適應環境外,有些老師雖然有心,帶了一堆的測驗卷來希望提升孩子的能力,卻因為太主觀沒認清環境,只想給孩子刺激,但卻不得法。


老師要教也要學
「來蘭嶼的老師不是認真教書就好,而是要有方法的教書;教學的意思,就是要老師除了『教』,更不要忘了『學』!」周建志表示,來到原住民地區,老師要學的很多,他看過很多老師放不下身段學習當地文化,反而誤解了學生的行為


「蘭嶼學生有時候會躲在礁岩下面『解放』,還用石頭擦屁股。當時就曾引發學校老師進行一系列的衛生教育,包括教學生如何使用廁所、如何使用衛生紙。」


周建志說,什麼才是比較「衛生」?什麼才是保護環境?對於蘭嶼學生而言,台灣才是到處是垃圾的地方,老師不應該用「台灣觀點」來看待蘭嶼學生。


蘭嶼只有一所完全中學,大部分孩子國中畢業後,必須到台灣求學,如果離開是必經的過程,教師該如何協助這些孩子?


協助孩子面對衝擊
「當我看到一群本來充滿自信的孩子,猶如戰敗,灰心地從台灣轉學回到蘭嶼時,我發現教學不只是教孩子3年,而是要教他的未來。」周建志說,蘭嶼的老師並不是只負責讓孩子考上好的學校,還要讓他們看到未來,協助孩子懂得面對到台灣後可能面臨的文化衝擊。


周建志說,蘭嶼中學全校學生享有公費,從國中開始住宿,學校教育甚至取代了家庭教育。多數學生國中畢業後到台灣求學,學生早早離開部落,造成傳統文化的斷裂與疏離。


周建志說,同樣的心態反映在蘭嶼父母身上,父母知道傳統文化可能式微,但為了孩子的未來,他們仍寧可孩子能在台灣求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周建志說,很多蘭嶼青年畢業後必須留在台灣,因為蘭嶼沒有工作機會,這是現實,為了不讓孩子們失去對故鄉的感情,他曾向在地社團爭取經費,成立蘭嶼大專青年返鄉服務隊,希望孩子不要和蘭嶼斷了聯繫。


「很多學生說,我比蘭嶼人更像蘭嶼人,蘭嶼就像我的第二個家鄉。」周建志說,就像迴游飛魚每年依時造訪這個美麗的小島,他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回到蘭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