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合作興盛 教育功能式微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產學合作是學以致用,但同時也可能是教育商品化下的產物。日本早稻田大學公共經營研究所所長石田光義來台參訪,分享早稻田大學成立「總和研究機構」,以跨校甚至跨國際的產學合作,發展符合社會需求的產品;但他坦承,教師原有的教育功能漸漸衰弱,如何平衡將是未來教育要面對的課題。
經費減少須募款
石田光義表示,近代社會的特色,是政府權力削弱、社會或企業資源壯大,表現在教育上便是產學合作的發展。石田光義說,過去只有私立大學需要自籌款項,但日本國立大學走向獨立行政法人,日本的文部科學省(即教育部)對原本國立大學的補助經費日益減少,促使高等教育與企業合作愈來愈密切。
「早稻田大學超過一半以上老師在做產業合作。」石田光義指出,這種狀況以國立大學最為明顯,「因為它們需要募款,所以要做專案」。「我不得不說,這種傾向已是世界潮流。」石田光義表示,早稻田大學成立「早稻田大學總合研究機構」;目前機構內有上百個不同研究單位。
藉研究突破系所壁壘
「這不單只是一個大學的事,一個研究案也許能和其他大學做交流;大學變成不是獨立的學校,可和其他大學結合,學生也能在不同學校間獲取學分。」石田光義表示,這種方式的好處是讓學術突破系與系所的壁壘,因研究案成為整個大學的研究團體。
除了突破科系壁壘,石田光義也積極走向國際。具體的例子表現在近年與韓國合作的研究案上。石田光義說,因日本高齡化嚴重,所以對長者的居住環境、無障礙空間甚至食物都很講究,日本政府甚至針對高齡化社會規定詳細的政策。
石田光義發想了「讓高齡化社會老人有好的安養環境」的研究案,從飲食著手,思考如何讓長者自給自足、不必到遠地購買、食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等。石田光義盡可能從社會整體利益需求發展研究,讓各專長的教授集合在一起討論,最後去找企業合作。這個研究案與韓國一家有低溫技術的企業合作,發展低溫加工食品。
大學教授不是業務員
不過,石田光義坦承,靠老師接研究案申請經費的模式,被外界批評老師「不務正業」,「畢竟教授的工作是教學生,但學校卻為經營困難要做很多專案研究,很多日本大學老師會覺得這是超過自己職責,去幫學校拉錢。」有時甚至招徠「大學教授像企業業務員」的批評,學生也會覺得老師忙到不可開交、找不到人,對學生和老師都很困擾。
除了日本,台灣近年來的產學合作也日益蓬勃,甚至許多大學主動接洽企業,送教師進行「企業實習」,幫助學生無縫接軌,日本大學的產學合作模式出現的挑戰,值得台灣借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