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論壇】教者的隱情
◎史英

「有一種事情是:大家都以為是那樣,只有你知道不是那樣;但說到最後,其實事情也還就是那樣—這常常讓人很苦惱。」這樣的一段文字,到底是在說什麼呢?作者所謂的苦惱,到底是指何而言呢?

我們找了五、六年級的小孩來問,也測試了一些大人,結果不出所料,多數人認為「苦惱的就是和別人的看法不一樣」,對於那第三個「那樣」,也就是「其實事情也還是那樣」,似乎沒有人在意。經過對這一點的再三提示,幾度追問,大概也就是把答案改成「苦惱別人不能了解自己」,距離精準的說出作者的原意,還是有一段距離。

那怎麼辦呢?就讓被測者再多讀一個例子:「就比如說,大家都看到是你推倒了弟弟,只有你才知道,自己有多生氣;但爸爸說:別講那麼多了,我只問是不是你;這時候,你就只能點頭而已。」結果呢?這個例子對有些人有幫助,但另一些人卻受到誤導,以為原文是在說親子(或人際)溝通的重要…

其實,這一切只是反映了作者和讀者溝通的困難,人們習於聽到或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幾乎不肯費心去猜測別人想要表達什麼。那段文字所要說的,恰恰就是這一點:既然大家以為的和事實顯示的都是同樣的「那樣」(是你,而不是別人推倒弟弟),那麼,你所知道的「不是那樣」(當時很不得已),就只能是一種「隱情」; 既然你所懷抱的是人們不能理解的隱情,那誰還耐煩聽你的說明?

於是,我們再多做一層引導,對受測者說:請你再想一下,如果不是那段文字所說的苦惱,而是你心裡原來想的,或大家比較容易想到的那種,那會是什麼呢?為了怕引導還需要引導,我們再加一個註解:要了解一段文字特別在說什麼,有一個方法是,去想它說的不是普通的什麼

結果呢?出乎意料,這個方法的效果不錯,很多人一下子就明白作者特別要指出的,不是「大家以為是你,其實並不是你」,反而是「大家以為是你,事實也真的是你,只不過…」的情況;這麼一來,對於作者所謂的苦惱,也就可以用「不是…,而是…」的方式來解釋,因而可以解釋的非常精準。

這個方法之所以有效,理由也不難猜測:既然人的本性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事情,那麼,與其要他放下自己來傾聽別人,還不如「直指本心」,請他先把自己的立場擺出來,再故意往相反的立場去想別人的意見

所以,我們的結論是,應該改寫那段文字,改成「世上有兩種苦惱,一種是大家都以為是那樣,只有你認為不是那樣;另一種是…」;但也有人反對,說是這麼一來,原文所製造的「懸疑」就沒了,不如文字還是照舊,但加上前述的閱讀指導…

無論如何,現在應該是揭開謎底的時候了:以上種種,到底是在幹什麼呢?其實,還不就是為了確定《數學想想》上的一段文字;《數學想想》上,又為什麼要弄出這麼一段文章呢? 其實,是為了—

不如就請大家直接看後續:「而我的苦惱是:大家都認定4/3本來就是43,只有我想揭發其中的隱情!但我的結論還是:43的答案,就是4/3;這樣,你是否還願意讓我做說明? 這就好像,雖然還是得承認那個事實,但如果有人能了解其中的曲折,那個事實也就不止是原來那個樣子了吧?

有一位禪師曾說過:一開始的時候,看見山就是山;修行一陣子,見山就不是山了;但到了更高的境界,竟然見山又是山。那麼,我們本來以為是那樣,後來知道不是那樣,最後才發現其實還是那樣;也就表示修為是很高了。」

讀者應該失笑了,就為了分數和除法這麼一點小事,值得那樣大動干戈、大打禪機嗎? 然而,我們的許多小孩,是由那些「只在乎是你做的,不在乎你為什麼做」的父母和師長教養出來的,所以也就「只在乎怎麼算,不在乎為什麼這麼算」;所幸,如果讓小孩了解我們的苦衷,特別是如果能扣上他們常有的隱情,他們所在乎的,也就會有所不同。還有,現在的語文課只有識字的功能,完全不能培養閱讀的能力;我們在教數學的同時也教一點閱讀,不是也很應該嗎?

有人會不高興,說怎麼可以把那麼簡單的算術弄得那麼難?其實,這是要看根本的目的何在:

如果只想培養聽命行事的僕人(例如某種官員或技術人員),那就只要教些簡單的算術;

如果是想培養決定未來的主人(例如現代國家的公民),那就要教算術背後的思想。

現在剩下一個問題,分數和除法的背後,能有什麼思想?本文篇幅已滿,只好請大家去看《數學想想》了。

(本文轉載自本月人本教育札記( 225期三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ka96445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